寫下紀錄是為了遺忘-意識流浪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會,害怕留下紀錄。



  害怕留下紀錄,不是因為害臊,或者留下難以正視的歷史這類的原因。恰恰相反,因為真的很想能在往後,留下足以回憶起過往的痕跡,而躡手躡腳:「這樣會不會太矯情了?」「這樣子的話,我未來回頭看的時候會看得懂嗎?」「萬一,這個媒介或平台在未來消失不見了,那我的紀錄是不是也不見了?」「這真的是我現在的樣子嗎?這樣的紀錄真的能夠精準記錄我現在的意識嗎?」諸如此類的思緒,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對於要在這個世界留下痕跡這件事。但也很可愛的,仔細一想,正是因為太在意,這樣的紀錄,不管是形式或內容,是否真的能達到他所能帶來的意義,所以才遲遲無法下筆。迂迴反覆地對一件事情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這是否也是一種消費青春的方式呢?或者說,這是青春的特權嗎?


最近對留下紀錄這件事有了新的想法,雖然真的深究起來,在各種網路媒體、書籍或研究應該都有流傳這樣的概念:「寫下紀錄是為了遺忘。」這件事。


  可能是因為自己非常不會做筆記的關係,也可能是因為自己並不擅長記下許多的資訊,最有可能是太久沒有正式的坐下來,好好的整理並輸出自己的想法。其實沒有太多"回頭看自己所做下的紀錄"這樣的經驗。但我能感受到最細微的,與"寫下紀錄是為了遺忘"這個概念有共鳴的,大概就是購物清單與待辦清單吧。


  當自己的腦袋提著許多細碎的資訊,那就減少了能夠靈活運用的空間,聽起來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過去,似乎有聽過有人會把人腦比喻成電腦,有硬碟與RAM等等的構造,相對應的是處理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的地方,這樣就很好理解了,當RAM的可利用空間不足的時候,電腦的處理能力就會下降。聽起來,也是相當的理所當然。有趣的是,這些形容都圍繞著"空間"與"運算處理"的概念耶。這樣的話,能說其實人在前端的認知上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創造物呢?在後端的概念上是相當類似的,而衍伸出來的東西卻有著相當有趣的共鳴!


  回到寫下記錄這件事情。會感受到,現代的巨量資訊,早已不是人們認知所能處理的"紀錄"這個行為所能消化的了。其衍伸出來的,就是所謂"外部大腦"的概念吧。紀錄這件事,已經從傳統的紙筆變化到01的數位處理,根本上是速度的差別,感覺上是連結的斷層,因為同為記錄,在現代已經不是在人腦所能如常運作的速度在輸入了,甚至於我們自身感受不到這樣的差別,只感受到了認知的疲累。被消磨了,認知時所需要的心力,與思考所需要的咀嚼,在一瞬間被氣化,風一吹,就散了。



我的專注也是,風一吹,就散了。


  在我現在努力的掙扎打出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感受到了這樣的差別,能夠有意識吸收與輸出的能力不如以往,所以我也正在想辦法。


  不知道看到這裡的你,是否已經累了?想跟你說,辛苦你了。耐著性子看完我努力擠出的文章。雖然到後來其實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在剖析現況的來由,想講多一點,反而有點偏題的感覺。但我想會慢慢好的,我也很想回到還沒有被消磨殆盡的樣子,還能夠,好好說話的樣子。


  所以,最後還是回來點個題吧。關於"寫下紀錄是為了遺忘"這件事,對現在的我來說是咀嚼到消化的過程。我更希望留下了紀錄還能持續地跟著我,成為我在與社會交流時,能夠提出的觀點或思路。遺忘的部分,我想他指涉的是一種對於力量上的分配,釋放記憶所需的心力,但我是相信消化過後的不會遺忘,而是成為一種反射的精神(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感覺這樣的反射很有生命力,就像多種植物纖維組成的參天大樹),我也很嚮往這樣的狀態,吸收他,成為他,融為一體,莫名的浪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垠的沙龍
3會員
7內容數
給自己的事記,可能包含生活、自學歷程或者是為什麼倉鼠這麼可愛等等奇怪的內容
白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3
現階段學習使用的主要輔助工具,寫下之後才發現其實自己認識很多不同的工具,可是到頭來用到底的真的沒幾個。有一種不想被工具綁住的心態。
2022/10/13
現階段學習使用的主要輔助工具,寫下之後才發現其實自己認識很多不同的工具,可是到頭來用到底的真的沒幾個。有一種不想被工具綁住的心態。
2022/07/29
我是個半調子。 在巨量資訊的時代,患有知識焦慮,已經是一種,在體感上比感冒還要流行,在同一世代年輕人身上的病毒。
Thumbnail
2022/07/29
我是個半調子。 在巨量資訊的時代,患有知識焦慮,已經是一種,在體感上比感冒還要流行,在同一世代年輕人身上的病毒。
Thumbnail
2022/06/01
  今天這篇算是個前言吧,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很多事情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能力也是,心態也是。希望能透過接下來三個月的學習規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成長模式。
Thumbnail
2022/06/01
  今天這篇算是個前言吧,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很多事情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能力也是,心態也是。希望能透過接下來三個月的學習規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成長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想承認,差不多到三十的年紀,不指身體機能,連記憶力都開始退化。不知是因為生活上發生太多事要處理,還是腦袋沒以前那麼好用,很多雞毛蒜皮的事(例如昨天吃過甚麼,工作上的八卦等等),轉眼間就會忘記了。 幸好我高中開始,每日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每次閱讀自己寫的日記,重溫當時發生的事,還有深索當下的內心感受,
Thumbnail
不想承認,差不多到三十的年紀,不指身體機能,連記憶力都開始退化。不知是因為生活上發生太多事要處理,還是腦袋沒以前那麼好用,很多雞毛蒜皮的事(例如昨天吃過甚麼,工作上的八卦等等),轉眼間就會忘記了。 幸好我高中開始,每日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每次閱讀自己寫的日記,重溫當時發生的事,還有深索當下的內心感受,
Thumbnail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上一秒想著要幹嘛,下一秒轉個身就立刻忘記,我最近甚至有拿起手機滑一滑,就忘記自己拿手機是要幹嘛!超級恐怖!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症頭(台),放心,這不是失意,這種有點短路的現象,其實是因為記憶還沒形成。 也就是還在注意力的階段,大腦根本沒記住,所以也沒有忘記之說。
Thumbnail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上一秒想著要幹嘛,下一秒轉個身就立刻忘記,我最近甚至有拿起手機滑一滑,就忘記自己拿手機是要幹嘛!超級恐怖!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症頭(台),放心,這不是失意,這種有點短路的現象,其實是因為記憶還沒形成。 也就是還在注意力的階段,大腦根本沒記住,所以也沒有忘記之說。
Thumbnail
寫於 2023.02.25 ,家中 食用情緒:試圖雕成冰霜的熱血 機器一般的精準,人類一般的痛楚
Thumbnail
寫於 2023.02.25 ,家中 食用情緒:試圖雕成冰霜的熱血 機器一般的精準,人類一般的痛楚
Thumbnail
寫於2022-11-27 以前從沒有寫日記(週記?月記?)的習慣,唯一長期寫日記是在國中小的時候,也就是為了應付暑期作業,乖乖的認命的持續性的寫日記。 日記寫久了,每天記錄起床吃飯看電視寫作業,千篇一律不變的生活,開始變成無聊的流水帳。只要一提起筆就傷腦筋,不知該寫什麼。 從沒有想過,刷牙時想到的念
Thumbnail
寫於2022-11-27 以前從沒有寫日記(週記?月記?)的習慣,唯一長期寫日記是在國中小的時候,也就是為了應付暑期作業,乖乖的認命的持續性的寫日記。 日記寫久了,每天記錄起床吃飯看電視寫作業,千篇一律不變的生活,開始變成無聊的流水帳。只要一提起筆就傷腦筋,不知該寫什麼。 從沒有想過,刷牙時想到的念
Thumbnail
你在學習上這樣的困擾嗎?透過反覆閱讀、反覆抄寫筆記,但知識還是記不住…不經懷疑:「難道是我記憶力特別差?」其實這不是我們的錯,遺忘是大腦天生運作的機制。 這篇文章就來了解遺忘跟大腦的關係,以及我們如何克服它、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Thumbnail
你在學習上這樣的困擾嗎?透過反覆閱讀、反覆抄寫筆記,但知識還是記不住…不經懷疑:「難道是我記憶力特別差?」其實這不是我們的錯,遺忘是大腦天生運作的機制。 這篇文章就來了解遺忘跟大腦的關係,以及我們如何克服它、加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Thumbnail
剛剛在整理隨手筆記本時,突然在最底頁看到疑似日記的文字,這些文字記錄著一些傷心的回憶─有關我被偏心的回憶。我讀了一下,有些情節甚至我都已經忘記了、早就不在意了,但我卻經由這些文字再度想起... 讀著讀著,我看到我的總結: 「有時候不靠這一字一句的細膩寫下,我都不敢想像我已經觀察到這麼多...」
Thumbnail
剛剛在整理隨手筆記本時,突然在最底頁看到疑似日記的文字,這些文字記錄著一些傷心的回憶─有關我被偏心的回憶。我讀了一下,有些情節甚至我都已經忘記了、早就不在意了,但我卻經由這些文字再度想起... 讀著讀著,我看到我的總結: 「有時候不靠這一字一句的細膩寫下,我都不敢想像我已經觀察到這麼多...」
Thumbnail
遇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當下可能會很難過,或是覺得怎麼事情演變成這樣而沮喪,但我的腦似乎有種特殊的構造,會讓這件事在過一段時間後,被我遺忘。 多年之後,旁人問起當年發生的某某事,我常說:「你不說,我都忘了!」再試圖去回想,也只記得曾經有發生過這件事,但讓自己不開心的細節,一點也想不起來。 是我的腦刻
Thumbnail
遇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當下可能會很難過,或是覺得怎麼事情演變成這樣而沮喪,但我的腦似乎有種特殊的構造,會讓這件事在過一段時間後,被我遺忘。 多年之後,旁人問起當年發生的某某事,我常說:「你不說,我都忘了!」再試圖去回想,也只記得曾經有發生過這件事,但讓自己不開心的細節,一點也想不起來。 是我的腦刻
Thumbnail
忘記:記得什麼?什麼會忘記?/ 出家,到底是追求還是藉口?
Thumbnail
忘記:記得什麼?什麼會忘記?/ 出家,到底是追求還是藉口?
Thumbnail
有時候打開Word,滿滿的錯愕一股腦湧出來,不是物理或魔法的控制呢! 有時會因為年代久遠之故,連自己親手留下過的痕跡,自己都會忘記。我不是個健忘的人,學生時期曾經是以記憶力取勝的文組背書(尤其是古文)
Thumbnail
有時候打開Word,滿滿的錯愕一股腦湧出來,不是物理或魔法的控制呢! 有時會因為年代久遠之故,連自己親手留下過的痕跡,自己都會忘記。我不是個健忘的人,學生時期曾經是以記憶力取勝的文組背書(尤其是古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