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平台的安全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第一篇文章裡面提到,現階段學習使用的主要輔助工具,寫下之後才發現其實自己認識很多不同的工具,可是到頭來用到底的真的沒幾個。例如:evernote,microsoft note,Xmind等等的。也是有一種不想被工具綁住的心態,因為近年來有聽聞一些軟體公司對客戶實施的養套殺策略,資料無法從原本使用多年的平台上脫身,從此就對只能綁定單一平台的資訊服務有點感冒,甚至於,社群軟體的使用也是。

  以IG為例:

  我這一世代的人,還是有很多會把IG當成一個紀錄生活的工具,不管是一般貼文(永久性的)還是限時動態(時效性的)都設計得十分簡易,但是若沒有特別設定要留下副本的話,上傳的內容基本上就是綁在平台端。而近期reels在台灣崛起,讓IG的使用者在軟體內部發表內容,出現更多可編輯空間。使用一套軟體攝錄與編輯變得更加容易。促使更多使用者將生活與製作影片的心血投入其中。

  但對我自己個人來說,仍是會有一部分的擔心是來自於,我的作品留在了網路上,而其中的心血並沒有一個保障,流量也好時間也是,若被檢舉或這刪除帳號,那麼作品的本體與他所帶出的互動痕跡都將消失在網路上。

  現在其實也有許多網紅或者KOL遇到這樣的...該說是擔憂嗎?憂心?若有一天網路上的帳號被盜或消失,那些損害並沒有保障。若在現實中其實也是這樣,若房子被燒了東西就沒了;若手一滑手機可能就飛了,但在網路上有一點不同,就是這樣東西的存在與否是抓在伺服器上、平台商手上,他人要將其削去的成本更低了,這是我對網路的一個小小的擔憂。

  所以我現在的處理方式大概就是,用本地的硬碟存所有的作品備份,連同文字也是,若經濟允許大概會建個nas。會全然在平台或在軟體上操作的資訊,勢必是丟失了也無妨,或者有提供本地輸出備份的軟體或平台,大概是這樣吧。  

  雖然看起來是網路使用者很常見的顧慮。但對我來說已經是困擾數年的問題,從不熟悉電腦到去了解資料的運作與安全性中間,謹以此篇,做為紀錄與檢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垠的沙龍
3會員
7內容數
給自己的事記,可能包含生活、自學歷程或者是為什麼倉鼠這麼可愛等等奇怪的內容
白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29
我是個半調子。 在巨量資訊的時代,患有知識焦慮,已經是一種,在體感上比感冒還要流行,在同一世代年輕人身上的病毒。
Thumbnail
2022/07/29
我是個半調子。 在巨量資訊的時代,患有知識焦慮,已經是一種,在體感上比感冒還要流行,在同一世代年輕人身上的病毒。
Thumbnail
2022/07/16
其實會,害怕留下紀錄。
Thumbnail
2022/07/16
其實會,害怕留下紀錄。
Thumbnail
2022/06/01
  今天這篇算是個前言吧,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很多事情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能力也是,心態也是。希望能透過接下來三個月的學習規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成長模式。
Thumbnail
2022/06/01
  今天這篇算是個前言吧,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很多事情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能力也是,心態也是。希望能透過接下來三個月的學習規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成長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Blog(網誌)是在線上以文章的形式記錄個人或團體的生活、思想和經驗的一種網路媒體形式,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和社交媒體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而這也導致了Blog的生存危機。
Thumbnail
Blog(網誌)是在線上以文章的形式記錄個人或團體的生活、思想和經驗的一種網路媒體形式,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和社交媒體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而這也導致了Blog的生存危機。
Thumbnail
在記事本裡寫下的字句,一直難以在網路上放心的寫上,現在的網路已是個不屬於個人的世界,寫出去的就是?是常識?是知識?還是?
Thumbnail
在記事本裡寫下的字句,一直難以在網路上放心的寫上,現在的網路已是個不屬於個人的世界,寫出去的就是?是常識?是知識?還是?
Thumbnail
為何選擇IG 想好了要經營的方式(看過的書為主+摘文),然後考量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只打算寫短短的文字,這時就來考慮平台了。 開始試做了一些圖卡,寫了一些短短的文案,結果在設定標籤的時候,我才驚覺,哇,有這麼多人早就在做這些事了! 原來只有我沒發現 講初心是老梗,但這個練習我比較想要的是過程。
Thumbnail
為何選擇IG 想好了要經營的方式(看過的書為主+摘文),然後考量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只打算寫短短的文字,這時就來考慮平台了。 開始試做了一些圖卡,寫了一些短短的文案,結果在設定標籤的時候,我才驚覺,哇,有這麼多人早就在做這些事了! 原來只有我沒發現 講初心是老梗,但這個練習我比較想要的是過程。
Thumbnail
希望能帶給看這篇文章的人,更多不一樣的感受及多了分保護的心
Thumbnail
希望能帶給看這篇文章的人,更多不一樣的感受及多了分保護的心
Thumbnail
無可避免的,人就是群體動物。走到哪裡都是要社交的,逃也逃不了。唯有靜下心來從這些紛擾的人際關係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勇敢的拋棄自己不要的,留著可以與自己相伴的,才不用在未來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遺失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尋找可以依附的(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
Thumbnail
無可避免的,人就是群體動物。走到哪裡都是要社交的,逃也逃不了。唯有靜下心來從這些紛擾的人際關係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勇敢的拋棄自己不要的,留著可以與自己相伴的,才不用在未來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遺失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尋找可以依附的(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
Thumbnail
看了看自己之前發佈過的文章,發現自己有夠沒有毅力的(笑 一年寫一篇文章的概念 回想 回想起以前還沒有instgram及臉書時,早期能抒發的地方就是無名小站 有個網站可以找到你曾失去的無名小站
Thumbnail
看了看自己之前發佈過的文章,發現自己有夠沒有毅力的(笑 一年寫一篇文章的概念 回想 回想起以前還沒有instgram及臉書時,早期能抒發的地方就是無名小站 有個網站可以找到你曾失去的無名小站
Thumbnail
分享 #RoamEdit 這是我建立 #個人知識體系 的工具之一。​ 如大家所知,我是個扎實的「筆記俠」。即使盡量使用活頁本,便於筆記的補充與調整階層,但手寫筆記在查找上並不便利... 科技時代還是要用科技方法輔助。  先前偶然發現了黑科技線上工具,它可以以 #大綱式的記錄,又可以層層遞進的記錄資訊
Thumbnail
分享 #RoamEdit 這是我建立 #個人知識體系 的工具之一。​ 如大家所知,我是個扎實的「筆記俠」。即使盡量使用活頁本,便於筆記的補充與調整階層,但手寫筆記在查找上並不便利... 科技時代還是要用科技方法輔助。  先前偶然發現了黑科技線上工具,它可以以 #大綱式的記錄,又可以層層遞進的記錄資訊
Thumbnail
很抱歉,我也不是個「懶人包」達人,沒辦法給你一個「一句話就說清楚的解決之道」。因為這個現象,或說是困局,是一點一滴逐步堆疊搭建而起,且幾乎是全人類社會共同參與形成的,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般的回到原始時代重新開始一次,只能用更聰明且積極正向的方式來嘗試改變。
Thumbnail
很抱歉,我也不是個「懶人包」達人,沒辦法給你一個「一句話就說清楚的解決之道」。因為這個現象,或說是困局,是一點一滴逐步堆疊搭建而起,且幾乎是全人類社會共同參與形成的,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般的回到原始時代重新開始一次,只能用更聰明且積極正向的方式來嘗試改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