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也好,職業媽媽也好 ,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女兒剛滿三歲的那年,我們夫妻曾經大吵過一架。原因是當時正準備開始幫她物色幼稚園,但我的內心卻陷入了兩難的糾結。一方面很希望能有一段時間,可以完整地陪伴孩子們成長;但另一方面,我其實內心有些不確定,不確定自己是否在當了全職媽媽以後,是否還能像現在這樣對孩子們這麼有耐心?是否在沒了收入來源後,不會面臨金錢匱乏感?是否能夠當一個「好媽媽」?
然而,這樣的不確定感,卻由老公口裡說出來,讓心裡最後的那道圍牆瞬間被擊垮。
當老公問我這句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居然沒辦法立刻回答說:「YES!」其實也心知肚明老公會這麼問,並不是出自於不信任感,而是希望我是真的做好心理準備,而不是帶著愧疚感為家庭、為孩子做出犧牲。
到底要不要辭掉工作回家帶孩子?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樣的掙扎就會跳出來跟自己說聲:「嗨!」
記得在我懷蜜蜜時,一位女性友人曾對我說:「拜託妳千萬一定要自己帶孩子,錢再賺就有,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世上沒有任何一位照顧者,可以比媽媽的陪伴來得要更好。」她的話非常有說服力的原因之一,因為她也是全職媽媽自己帶孩子,每每看她寫和女兒相處的點滴記錄,也都讓我好生羨慕。
懷蜜蜜七個月左右就毅然決然離職待產的我,原以為自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一位全職媽媽,但卻在女兒剛出生後不到兩個月,我就立刻丟履歷出去找工作了,甚至坐月子還沒做好做滿40天,就開始忙著接外包翻譯,每天親餵已經睡不飽,還要抽時間趁孩子睡覺的空檔來翻譯,連我媽看了都忍不住虧我:「妳是有這麼缺錢喔?」
我才明白,我有多麼不願意接受當全職媽媽後沒了收入來源這件事,這無關乎老公的收入多少,或是存款儲蓄有多少,而是我自己壓根沒做好當全職媽媽的準備,哪怕只有一點時間,也想保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但當帶著「恐懼」的心理,回到職場後,情況就改善了嗎?答案是:「並沒有」反而還變得更糟糕,尤其是當孩子在學校生病感冒了,看到他們小小的身體,不斷地反覆感冒,好幾次夜裡抱著因夜咳無法入睡的孩子,心頭湧上的自責愧疚也快要把自己給淹沒。
雖然心裡也明白,就算當全職媽媽在家裡照顧孩子,孩子一樣有可能會生病感冒,這是成長必經的過程,但當媽的看到孩子難受不舒服的樣子,總是恨不得自己可以代替他們生病。
「媽媽,蜜蜜發燒囉,您要不要提早來接她回家?」
如果問我上班時最怕接到誰的電話?毫無疑問地,就是來自學校老師的電話。不光是因為又得請假造成同事的壓力,一方面也是心疼孩子又生病感冒。孩子剛去上幼稚園的那段時間,幾乎三天兩頭就得要去醫院診所報到,診所換過一間又一間,醫生換過一個又一個,孩子的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弄得我和老公緊張兮兮,甚至還會因此陷入無謂的自責迴圈。
直到後來遇到了一位家庭醫師,他對育兒的觀念也影響我們很多,他告訴我孩子不是不能去上學,只是去學校難免會交叉感染,每一次感冒其實都是在建立身體的「病毒履歷表」,只要以正確的心態看待孩子生病,才能在孩子生病時,給予最有效的支持與照護。再加上後來使用精油芳療幫孩子調理身體後,感冒狀況也改善許多,內心的一塊大石頭才慢慢放下。
一株幼苗要成長茁壯變成一棵大樹,勢必要歷經不少風風雨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生病感冒發燒。生病,對孩子而言,未必全然是壞事,他們的身體正在建立對抗病毒的抗體,等到孩子們的免疫系統逐漸發育成熟,抗體的產生能力也會跟著逐漸增加,反而是父母過多的焦慮,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恐慌,會導致做出錯誤的判斷。
撇除孩子經常生病的這個原因之外,其實孩子們在學校的生活也是多彩多姿。孩子們上學每天回到家後,都會跟我分享很多他們在學校的事情,說他們今天又下樓吹泡泡看小鳥,或是又上烹飪課動手做餅乾、鬆餅,還是上了水彩畫畫課、做勞作,想想如果換成是自己二十四小時全職帶孩子,可能就沒辦法每天精心為他們準備這麼多活動。
當我猶豫著到底要不要辭職回家帶孩子時,和朋友深聊後,朋友拋出的一句話,讓我反思許久。她問我:「妳喜歡現在的工作嗎?」因為她覺得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猶豫掙扎,很有可能一部分是來自於職業倦怠症,覺得目前的工作不是自己所喜歡的,不是自己內心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才會想拿孩子當藉口脫離目前的職場環境,不然以我的個性,真的受不了的話,老早就離職了。
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但妳的人生也只有一次。妳得好好想想,怎麼做對現階段的妳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這番話對我來說,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也讓我開始認真思考這件事。
這是有了孩子之後,我最在意的一件事。所以當在我生完蜜蜜後重新找工作時,面試時,我直接跟老闆說我才剛生完小孩,會需要可以自由擠奶的時間,當老闆問我還有什麼問題時?我劈頭就問:「那可以準時下班嗎?」對面試的主考官來說,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非常忌諱也非常白目的問題,對許多雇主而言,這麼問似乎間接意謂著妳是個不稱職的員工,卻從沒想過,其實準時下班也意謂著能夠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其實重新找工作時,我是抱著破斧成舟的心情去面試。當媽之後的無所畏懼,是來自於孩子們給的勇氣。一種豁出去的想法,想著萬一真的不行,反正大不了就回家帶孩子!沒想到,很幸運地遇到了一位「佛心來著」的好老闆,不但跟我說妳想什麼時候擠奶就什麼時候自己找時間去擠吧!還說基本上公司不鼓勵加班,事情做完就趕快下班回家陪孩子吧!這也是後來我會重新回鍋當職業婦女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只是,內心當中仍有一小塊無法親自帶孩子的缺憾和愧疚,那是工作成就感和薪水怎麼填也填不滿的。
或許有人會說,可以請育嬰假啊!但育嬰假對很多媽媽來說,是一項看得到吃不到的福利,畢竟台灣大多是中小型企業,對於一間規模不大的公司,如果同時間還有好幾名員工是懷孕婦女或是職業婦女,面對員工們一個接著一個要請育嬰假,雇主們怎麼可能受得了?很多時候請完育嬰假後,就是要有心理準備可能回不去了。就算回到原本的工作,職務也可能有所調整,雇主無奈,員工更是心酸無奈。
全職媽媽也好,職業媽媽也好,愛孩子的心是一樣的
我其實已經很幸運,還能擁有如此「奢侈」的煩惱。很多媽媽是在根本沒有選擇的狀況下,必須當全職媽媽,又或者是必須當職業媽媽。對於無敵霹靂愛爬文的我來說,每當遇到一些抉擇時,總是喜歡上網爬文看看別人的想法和意見。時不時也會在搜尋串上輸入:「全職媽媽VS職業媽媽」總是可以看到不少過來人媽咪的經驗分享談。
但發現看得越多,反而越讓自己迷惘了。因為別人的經驗看再多,那都只是別人的經驗,網路爬文爬得再多,那都只是別人的故事。
前陣子,在某個媽媽社團中,看到職業媽媽和全職媽媽互相砲轟,原因是某位媽媽也跟我一樣糾結著是否該辭職回家帶孩子?貼文底下湧進了一堆熱心媽媽們的建議,當全職媽媽的建議一定要自己帶孩子,當職業媽媽的建議女人還是要靠自己,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不管怎樣還是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原本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卻意外演變成全職媽媽和職業媽媽之間的唇舌之戰。
想說的是,不管是全職媽媽也好,職業媽媽也好,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哪一種選擇,都是當下最合適的選擇。應該要靜下來問問自己的心,妳真的做好準備要當全職媽媽OR職業媽媽了嗎?
我的內心仍沒有標準答案,只能繼續按照現在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走,想想對現況不滿也是一種助力,也是因為不滿現況,所以才會開始養成書寫記錄的習慣,所以才會開始重新重拾書本進修。
無論是走在哪一條路上,每一條路上都會有不一樣的風景,當職業媽媽兼顧家庭與事業也好,當全職媽媽全心陪伴孩子也好,不一樣的風景勾勒出不一樣的心境,只要用心用愛去感受去體會,用愛滋養所累積出來養分,開出的花朵會更好,所看到的風景,也會是最美!
轉眼間兩個孩子也都要上小學了,我一樣還是個職業媽媽,但心態改變許多。步入小學後又是另一個階段,我信任我自己,也信任孩子,相信我們都會越來越好,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想看更多育兒經分享嗎?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按讚喔 和你一樣都是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韓劇王后傘下系列劇評,道出媽媽的心聲,看劇學教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真正的勝利,不是贏得訴訟,不是考一百分,而是能夠對得起自己的良知良能,能夠坦承面對自己的錯誤,才有修正改錯的機會。唯有透過不斷地修正,才能讓自己更成長進步。 從禹英禑身上看到了,願意面對錯誤的勇氣,喜歡禹英禑純真的笑容,喜歡這部療癒人心的溫馨好劇❤❤❤
在妳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醫生剪斷我們之間「臍帶」的儀式,或許也是在告訴我,妳終究是妳自己,不必背負著我的「期待」。而我,也不必再誤以為滿足期待才是對妳的愛,愛就是愛。 我知道我們對彼此還是會有期待,但我們不必再為了滿足誰的期待而互相傷害,就讓我們一起練習,放下期待,純粹愛。
都說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我原本也很在意這個「保存期限」,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過期」了,過了所謂的「父母賞味期」。 但漸漸地,開始懂了,也是要常常讓自己保持「新鮮」,才不會持續用「老掉牙」的方式去愛,才不會誤把「索取」當成「愛」。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強調個人自我主義,競逐金錢物質名利,崇尚功利主義。每個人都想嶄露頭角,想要表現自己,好顯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像這樣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
我知道我依然還是會面對這些內心的衝突,我知道我依然還是會有恐懼,在衝突過後,在恐懼過後,認清楚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過程,都有其必然的意義和目的,然後,再一次重新和自己和好,擁抱那一個脆弱不安的自己。當了媽後的無所畏懼,是來自孩子們給的勇氣。
唯有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真正貼近對方的心,才能聽懂對方話中的話,才能當對方的心靈翻譯師,進一步去解讀對方的心意。 親子教養的路上也是如此,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教養花招,只需要全心全意地陪伴,用心聆聽孩子,自然就能讓溝通有愛無礙。
真正的勝利,不是贏得訴訟,不是考一百分,而是能夠對得起自己的良知良能,能夠坦承面對自己的錯誤,才有修正改錯的機會。唯有透過不斷地修正,才能讓自己更成長進步。 從禹英禑身上看到了,願意面對錯誤的勇氣,喜歡禹英禑純真的笑容,喜歡這部療癒人心的溫馨好劇❤❤❤
在妳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醫生剪斷我們之間「臍帶」的儀式,或許也是在告訴我,妳終究是妳自己,不必背負著我的「期待」。而我,也不必再誤以為滿足期待才是對妳的愛,愛就是愛。 我知道我們對彼此還是會有期待,但我們不必再為了滿足誰的期待而互相傷害,就讓我們一起練習,放下期待,純粹愛。
都說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我原本也很在意這個「保存期限」,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過期」了,過了所謂的「父母賞味期」。 但漸漸地,開始懂了,也是要常常讓自己保持「新鮮」,才不會持續用「老掉牙」的方式去愛,才不會誤把「索取」當成「愛」。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強調個人自我主義,競逐金錢物質名利,崇尚功利主義。每個人都想嶄露頭角,想要表現自己,好顯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像這樣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
我知道我依然還是會面對這些內心的衝突,我知道我依然還是會有恐懼,在衝突過後,在恐懼過後,認清楚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過程,都有其必然的意義和目的,然後,再一次重新和自己和好,擁抱那一個脆弱不安的自己。當了媽後的無所畏懼,是來自孩子們給的勇氣。
唯有當我們願意放下自己,真正貼近對方的心,才能聽懂對方話中的話,才能當對方的心靈翻譯師,進一步去解讀對方的心意。 親子教養的路上也是如此,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教養花招,只需要全心全意地陪伴,用心聆聽孩子,自然就能讓溝通有愛無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每天24小時陪在孩子身旁,全職爸媽充滿著汗水與淚水,看似閒閒在家,其實需要化身為幼兒園老師、玩具修復師、廚師等扮演多種角色。身為全職爸媽,雖然沒有實體的上班工作,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同樣需要耐心與愛心。如果您認為全職爸媽過得很爽,不如來體驗一天,看看您能否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心情很複雜,也很無力。本期望在育嬰假復職後,在職場上能夠有所展現,也很驚喜地馬上就獲得職務轉調的「口頭」通知,當下我也很積極地表示意願。前提是:必須讓我準時上下班時間接送孩子。 可想而知,沒有然後了。 在與主管面談後,說不沮喪是騙人的,腦中不斷思考主管話中意思,在這間公司將近十年,從對未來充滿願
Thumbnail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每天24小時陪在孩子身旁,全職爸媽充滿著汗水與淚水,看似閒閒在家,其實需要化身為幼兒園老師、玩具修復師、廚師等扮演多種角色。身為全職爸媽,雖然沒有實體的上班工作,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同樣需要耐心與愛心。如果您認為全職爸媽過得很爽,不如來體驗一天,看看您能否承受這樣的工作壓力......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2019年開始當媽媽到現在,中間陸續有去兼課,也會接case,還曾經做過三個月的網路寫手之類的工作。有時人家問我在做什麼的,我嫌解釋很麻煩,就會說自己是全職媽媽。其實我也沒說錯,小孩的確是我在帶;大寶去上學沒多久後二寶出生,我就這樣當全職媽媽快五年了。有時說自己是全職媽媽,那種心情很微妙:明明知道這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心情很複雜,也很無力。本期望在育嬰假復職後,在職場上能夠有所展現,也很驚喜地馬上就獲得職務轉調的「口頭」通知,當下我也很積極地表示意願。前提是:必須讓我準時上下班時間接送孩子。 可想而知,沒有然後了。 在與主管面談後,說不沮喪是騙人的,腦中不斷思考主管話中意思,在這間公司將近十年,從對未來充滿願
Thumbnail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