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1.12.06 作者:翁順法|FAHAHA
FAHAHA 翁順法 簡報教學|表達力專欄:如何有效準備一場簡報?知道題目後要弄清楚的三件事
請大家思考、回憶一下:當需要上台簡報,拿到簡報題目後,你都是怎麼開始準備的?
我給你三個選項: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上網挑選一個精緻的簡報模板
2. 行動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解:打開Google,先copy & paste到PPT上再說
3. 一步一腳印,水到就渠成:從第一張PPT開始製作,踏實的完成一份簡報
如果你選了上述其中一個選項,那就…
大事不妙了。
上面三個選項,是我過去在教學的過程中,觀察到最多人會出現的準備流程迷思。
這個迷思會是多數人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習慣先投入看得到產出的事,以獲得安全感,好像自己至少「有努力了什麼」。
但這樣做,可能本末倒置,忽略真正的重點。就像一個學生先瘋狂K書,後來才去看考試要考什麼內容一樣荒謬。
這樣的迷思容易造成兩個悲劇:
1.做到一半發現準備方向根本錯了,必須砍掉重作
2.花太多時間設計不重要的投影片,後來卻因為時間不足而爛尾
這是非常多人的慘痛經驗,包括我自己也是。
想要避免這兩個悲劇發生,最重要的就是在製作之前先想清楚方向、規劃好製作策略。
要怎麼做呢?拿到簡報題目後,有三件事一定要先搞清楚:
1.搞清楚:講給誰聽?
2.搞清楚:目標為何?
3.搞清楚:時間多久?
準備好了解這三件事了嗎?那我們開始囉!
先講一個實際案例
我以前在醫院工作時,單位的護理長每個月都會針對病房病人狀況,訂定主題,請護理師在晨會時跟大家簡報。
身為護理新人的我,也在工作四個月後,第一次被指派在晨會中報告護理技術:《照顧氧氣使用病人的護理標準》。
報告前一天我把這個技術的護理標準印了下來,整整有十多頁,不太可能在晨會時全講。
我思考著簡報時有誰在場:訂定主題的護理長、大夜班與白班的學姊、只多我幾個月的新人、實習的護理學生。
我心想:如果講得太簡單,學姊會不會覺得很無聊,不耐煩?如果只講重點,護生會不會認為太跳痛,聽不懂?然後,護理長到底想聽什麼呢?
後來我決定把人數佔比最高的學姊當作「目標聽眾」,因此我打算將簡報目標定位為:讓成員了解氧氣使用病人的照顧評估、重點與特殊情況。
針對此目標,我列出了簡報大綱:
- 照護評估:身體評估與理學檢查
- 照護重點:壓瘡預防、器具清潔、血氧異常判斷、
- 特殊情況:高濃度氧氣使用注意事項、COPD患者氧氣使用注意事項
由於我知道學姊都急著交班,因此我濃縮再濃縮,精準的控制每段的時間。
開場:要談的主題與重要性(30秒)
內容:三大重點說明(2分鐘)
總結:重點重述(30秒)
報告當天也如期進行。
講完後,護理長的回饋是這樣:「順法報告的不錯,很清晰,感覺得出有受過簡報的訓練。」
聽到這裡,我有點開心。不過護理長緊接著說:「但是我請新人報告這主題,主要是希望新人去學習如何安裝氧氣設備,怎麼裝non-rebreathing、怎麼裝ventri-mask、什麼情境用這些氧氣設備…我想這對新人來說更重要。」
當下有些意外,因為我被指定的護理標準手冊中,完全沒有提及這些內容。
不過可以發現,對於護理長來說,她認為與其整理重點,不如拿氧氣設備實際練習怎麼裝。
因為對她來說,這次報告的目的並不是讓成員去了解學理上的重點,而是讓單位新人確實掌握氧氣設備的技能……
請問從這個實際案例中,你觀察到哪些優點與缺點呢?你可以先花兩分鐘思考一下,並把它寫在紙上,再繼續往下看。
思考時間 示意圖 Photo by Krivec Ales on Pexels.com
一、搞清楚:講給誰聽
一場簡報當中,不同聽眾期待聽到的內容可能都不同。我們有時無法滿足全部人的需求,要做出取捨,針對部分關鍵的聽眾準備簡報。
明確設定簡報的「目標聽眾」是很重要的,這樣我們才能根據目標聽眾的「需求」和「狀態」,設定簡報目標,準備合適的內容。否則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東奔西撞,準備的辛苦,還被指責簡報沒重點、不夠認真。
如何知道目標聽眾是誰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思考誰有「權力」評值你的簡報。
舉例來說。
簡報競賽:評審有權力評值簡報,因此我們就要多思考評審想聽什麼;
提案簡報:投資者有權力評值你的簡報,因此就要思考他們的需求和問題。
回到本文情境,護理長是最主要的評值者,因此她是最重要的目標聽眾。報告前應該可以事先找護理長討論,了解她選擇這個主題的目的與想法,才能抓到好的準備方向。
目標 示意圖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二、搞清楚:目標為何
當我們確定完目標聽眾後,才能夠決定簡報目標。
雖然每場簡報的目標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可以歸納成三類:
1.傳遞資訊/知識
簡報是為了傳遞某些重要的知識或資訊,比如:教學、會議、研討會…等。
若簡報的目的是傳遞資訊或知識,那講者就必須呈現清晰的重點與架構,讓聽眾明確知道你想傳達的是什麼,而不會迷失在複雜的資訊當中。
2.改變想法/行動
簡報的目的是改變聽眾的想法或行動,以達成簡報者的目的。比如:提案、衛教、銷售、激勵演說…等。
這類型的簡報目標,講者必須試著找出聽眾的「恐懼」及「渴望」,並拆解目標為最小可行動的步驟,讓聽眾實際做出改變。
3.學會技能/操作
簡報目的在於讓聽眾學會某項技能或操作某些器具,比如:熟練軟體操作、身體評估的技術、設備的安裝與拆解…等。
這類型的簡報目標,在時間有限的情況,就應該恰當縮減講解理論的時間,讓聽眾實際練習或操作,以達成設定目標。
簡單來說,我們必須明確設定好目標,然後根據目標妥善的安排內容,這樣不僅能讓我們更有方向、更踏實的準備,簡報後也才能評值是否有達成期待。
以本文情境為例,我本來設定的目標是「傳遞資訊/知識」,但若是以護理長的期待,目標對象是新人,簡報目標就會變成「學會技能/操作」。
這裡提醒一下讀者,這三個目標的種類,只是來幫助大家思考,並不是每場簡報的目標一定要包含三類,或只能選一種類喔。
時間規劃 示意圖 Photo by Bich Tran on Pexels.com
三、搞清楚:時間多久
當你了解「關鍵聽眾」是誰,也清楚定位「簡報目標」後,千萬別忘了要知道了解「時間」這項因素。
時間多久有兩層意思。其一,是簡報時間多久;其二,是準備時間多長。
簡報時間,會影響內容的取捨,報告時間越短,就必須更精簡的呈現重點、切入主題、輔以補充;準備時間,則影響準備的策略,時間越稀少,就越要在對的地方用力才行。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如何準備一場簡報。
準備一場簡報可以很粗略的分成三個步驟:規劃內容、製作PPT、表達練習。
三者的重要性高低又以「規劃內容」為重。至於「製作PPT」重要還是「表達練習」重要,我認為需要視簡報者本身特質及簡報目的而定,沒有標準答案。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這三者有什麼各自的重點:
1.規劃內容
我自己歸納內容的方式有兩種,分成兩種不同的情境。
① 對主題比較不熟、無系統化的概念
這種情況,我通常會透過便利貼發想法來提取腦中零散的點子,並組織成有脈絡的架構,這是一種「由下往上」的建構策略。
② 對主題較熟悉,只需要重新客製化編排
這種作法通常適用於比較熟悉的主題,也就是講者心中已經有一個架構模型,有辦法「從上而下」的建立架構,再逐步填滿內容。
這種情況下,可以透過心智圖的方式建構架構,使用紙筆或是
X-mind這個工具,來組織內容。
2.製作PPT
假設你內容沒問題了,進入到投影片製作的階段,又有什麼該注意的呢?
我認為你應該把投影片分成這三類:
① 重點投影片
這類投影片是指包含「核心關鍵訊息」的投影片,可能是結論、重點整理,那些你會花較長時間講解的投影片。
如何判斷是否為重點投影片呢?你可以這樣想:如果簡報時間突然變成一分鐘(或三分鐘,反正變很短就是了),這張投影片能夠刪掉嗎?如果不行,它就是重點投影片。
這類投影片要優先製作。
② 說明投影片
指的是「說明重點型」的投影片,訊息量較少,基本上符合一張一重點的類型。
③ 補充投影片
指的是補充資料、或是互動型的投影片。
這類投影片的功能較不強,若沒時間時甚至可以直接跳過,因此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設計。
3.表達練習
最後,談談表達練習。表達練習主要有兩個目的:發現問題、克服緊張。
① 發現問題
前期的準備你都是站在一個策劃者的角度,用較高層次的角度佈局簡報。然而當你實際進行表達練習時,你會發現有些地方「不太順」。
這時你要調整投影片的呈現方式,包括出現的順序、動畫的使用等等,讓表達更流暢與專業。
此時,投影片才真正成為輔助講者的武器。
② 克服緊張
對很多人來說,上台說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除了你本身有很嚴重的心理障礙外,不然如果你問我怎麼克服上台緊張,我一定會告訴你多練習。
緊張的本質是不確定感,而重複練習能讓你減少不確定發生的機會。所以才說,重複練習是克服緊張的最佳方式。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
總結
這篇文章主要在談一個基礎但重要的概念:簡報的事前規劃。
拿到簡報題目後,要很自然的聯想到三件事:講給誰聽?目標為何?時間多久?
千萬不要再直接打開PPT複製貼上,一邊設計簡報、一邊思考內容了。這樣不僅沒有比較快,效果也比較差。
先慢下來想清楚,之後反而會走的比較快。管理學上有句話說:
當我們能夠找到真正的問題、聽眾和目標,輔以好的準備策略,再加上認真的練習,上台簡報就不再是噩夢,而是我們發光的舞台。
追蹤IG:看更多簡報表達的圖卡教學
官網:了解更多(關於我、服務項目、最新活動、其他專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