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養不卡關 #4】蔡伃婷:讓家長成為孩子在面對網路霸凌時的堅強後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台灣展翅協會【數位教養不卡關】系列,邀請8位專家與你一起面對數位時代的親子教養的挑戰,理解及協助發展孩子的網路行為,提升孩子數位生活保護力!
raw-image

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現實校園生活中的霸凌,孩子過往可能多與霸凌者是有交情的同學,起因通常在某些事件中產生誤解、意見不合,最終在雙方衝突下演變成霸凌事件。

然而,面對霸凌,特別近幾年來日趨頻繁的網路霸凌,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呢?該如何讓孩子調適好自己的心境來面對這艱困的處境?

對此,教育媒體工作者蔡伃婷依據自身在網路的觀察,將常見的網路霸凌事件分為下列種類,供家長或監護人做一辨別

1.限時動態霸凌
此為出現在某些社群、社交平台上,具有時效性的短影音,霸凌者通常會將雙方爭吵的截圖放入限時動態中,甚至公布對方個資,標註被霸凌者。由於現實動態通常具公開性,經常造成被霸凌者網路上的朋友也能看見其遭霸凌的情形。 且一旦限時動態因時效到期而消失,若被霸凌者沒有事先截圖,便很難將裡面的內容做為其遭言語攻擊的證據。

2.匿名平台公審
匿名平台容易出現惡意留言、肉搜行徑,肉搜者在公開別人個資的同時,都有可能觸法。

匿名平台裡也常出現附和群眾,在不清楚整體脈絡下,與事主一起在留言處謾罵,最後導致被霸凌者的雙重打擊、多次傷害。

3.群組霸凌
普遍發生在國、高中,甚至是小學生在通訊軟體中設立的班級群組,通常是特定同學在群組內進行多對一的霸凌行為。 常見的情形像是「在群組裡公審對方」、「要同學當應援團選邊站」,但有時霸凌行徑較為隱性,像是當某位同學發言,所有人就故意「已讀不回」等類似冷暴力的模式。

如何察覺孩子是否遭遇網路霸凌?

覺得孩子好像有心事,深怕他是不是在學校或網路上遭受什麼委屈,但又不知道怎麼和孩子開啟對話嗎?

蔡伃婷指出,父母可以先不要勉強或急著加孩子的社群帳號,操之過急的想了解孩子遭受霸凌的處境,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嘗試下列方法:

-日常關心法-
愛跟信任平常就要累積、建立,若您用相對暴力的方式協助孩子處理他遭霸凌的問題,例如轉學、刪除他所有的社群平台帳號,想讓一切重新來過,這只會讓孩子覺得是在壟斷他的生活,破壞他生活的節奏。 因此,最簡單、但也相當有效的方式便是和家中小孩閒聊,例如「最近學校有沒有發生有趣的事呀?」輕鬆、平易近人的開啟對話。

-食物誘惑法-
準備好吃的食物跟孩子分享,讓他們覺得放鬆。

-時事討論法-
看見與網路霸凌或校園事件較相關的新聞時,可以結合上述的日常關心法,自然地和孩子提出問題:「你有看過這個新聞嗎?」、「那你有什麼想法?」

如果小孩說:「我有個朋友有類似的經驗」,那家長可能要注意聽,因為他說的那個「朋友」,很可能就是他自己!

父母也須留意,若孩子講出來的想法不是你期待的內容,家長也不要隨便去否定、批評小孩,要不然未來恐很難再跟孩子開啟對話,就算能有對話,孩子可能僅會回答政治正確的答案。

-回憶分享法-
在孩子陳述完事件後,家長或監護人可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不要急著想迅速解決孩子的狀況,可鼓勵孩子先說出來,先著重在當前孩子在乎的現狀,讓孩子可以順著這個話題講下去。

要知道,我們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但可以在現階段孩子需要支持、資源的時候提供給他。

就算察覺到孩子的狀況,後續又該如何協助呢?

許多家長聽到孩子在學校、網路上遭到欺負後,經常會脫口說出「不要理他們就好了」、「反正畢業後你也不會再遇到他們」,而這種說法通常是孩子最不願聽到的,因為父母並沒有表現出同理和陪伴之態度,更沒有減緩孩子現階段的處境。

蔡伃婷認為,家長在回應時,可先思考以下的做法:

1.孩子的情緒要接住
父母不妨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當霸凌發生時,孩子可能產生的心理變化通常是先覺得錯愕,之後想要反擊或逃避,在衝動的行動後,卻也往往不知所措,想讓事件盡快落幕。

因此,身為在一旁支持的父母,我們不要一股腦地發表意見高談闊論,反而應在旁傾聽、適時的給出回應,陪孩子走過這一段,同時我們也可不斷的釋放訊息讓孩子知道:「若你有需要,都歡迎跟父母談」!

2.同理、相信孩子有調適能力
讓孩子有自己思考如何應對問題的機會,蔡伃婷便分享,過往有孩子在上傳自己的才藝作品、觀點到網路平台後,卻遇到網路上的惡評。當下當然很傷心、憤怒。

但沉澱過後,孩子自己體認到,在數位空間中,要選擇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的作品、言論,就可能會面對不同的意見、批評,小孩通常在這番反思、沉澱後,就會比較釋然,也較能看淡這些衝擊。

但我們還是希望,這樣的經歷是在有成熟大人陪伴下去進行,尤其在孩子陳述完自己的處境、想法後,不代表家長都只能傾聽,不能給予任何想法,有時適當的協助孩子做心態調整也很重要。 畢竟,讓孩子去學習應對當前的議題,我們在旁適時輔助,也是培養他們解決事情的能力,尤其霸凌不會全然消失,當它出現的時候,孩子可以怎樣去面對、調適、處理,更是成長中重要的一環。

3.聽聽孩子打算如何處理
在網路霸凌現象發生時,家長不要急著在社群平台發聲表示,「會保護自己孩子到底」、或「加入戰局謾罵對方」,也不要一開始就嚷嚷著要走法律程序提告霸凌者,因為那往往不是小孩原先的預期。

若家長加入和霸凌者吵架的行列,經常會造成反效果。蔡伃婷便依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過往真的有父母在第一時間幫孩子出氣,結果事情越演越烈,爭吵的對話遭截圖放到班級群組中,孩子更因此被踢出群組,甚至演變成孩子在學校遭到實體霸凌。

蔡伃婷強調,父母覺得「為你好」,並不一定是真的為孩子好。孩子面對欺侮、霸凌的情形,也是其生命中要去處理的功課,不應該是我們因為自己共情後的憤怒,而幫孩子去處理他的課題, 況且,做為父母的我們,有沒有問過你的孩子「實際上想要怎麼做」?有時孩子要的僅是霸凌者的一句道歉。 回到讓孩子決定,並開啟好的溝通模式,不僅能讓孩子覺得你是可信賴的對象,也能讓孩子練習在遇到問題時反思、理性分析的能力。

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蔡伃婷最後總結到,未來網路霸凌的樣態一定還會更多,此時家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陪伴孩子面對、釋放愛的訊息,並協助孩子尋找可靠資源,尤其在數位網路的出現後,我們的世界被擴大許多,除了父母自身的經驗外,也有諸多外在的資源可以使用。

因此,千萬不要抱持「家醜不外揚」的心態面對,記住!有很多外部資源是我們可以善用和學習的,同時我們也可在態度上謹記下面三點:

1.以身作則-不要因為自己情緒化的作為而把事件擴大!

2.心態調整-信任孩子有能力處理,並從中陪伴、適時給予經驗分享。

3.資訊素養-讓孩子知道,使用數位工具能帶來的好處,以及可能衍生的問題,若真的遇到狀況,也能善用資源求助。


欲觀看完整影片,可至台灣展翅協會YouTube官方頻道觀看:

本系列課程感謝 Google、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贊助支持

台灣展翅協會 上網安全資訊網

🌱 捐款支持台灣展翅協會 🌱

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保護,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邀請您以實際行動支持展翅, 讓我們更有力量,穩定且持續地投入兒少服務工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展翅協會
8會員
86內容數
展翅致力於推動兒少性剝削防制、守護兒少上網安全、協助受害兒少身心復原、提倡兒童人權,致力找回兒少的笑容!
台灣展翅協會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8
○此用語的意義已具有普遍共識,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汙名化和(或)對兒童造成傷害。 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指的是「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強迫其進行性活動的行為;涉及強制性之性接觸的犯罪」或「在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帶有強制性的性接觸」。
Thumbnail
2024/05/05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5/05
拒學是近年來越發顯性的青少年議題,如何成為孩子的支持系統?陪伴拒學孩子的關鍵是「溫和」及「耐心」。文章探討影響孩子拒學行為的原因、家長應如何理解和處理拒學的建議。同時也提到學校系統和家長共同合作的重要!
Thumbnail
2024/05/02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2024/05/02
本篇文章討論了青少年使用抖音及小紅書的風險與影響,包括專注力、判斷力及媒體識讀能力等,同時也提供家長建議,幫助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社群,以及保護孩子的網路安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現行的教育體系來說,其實都有一套自己的危機處理機制,因此若是發生任何校內(包含學生之間互動)的糾紛,其實首要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通報學校,而其中最開始的通報人就是班導師,畢竟班導師室最了解學生的老師,因此跟老師保持聯繫是必要的。
Thumbnail
以現行的教育體系來說,其實都有一套自己的危機處理機制,因此若是發生任何校內(包含學生之間互動)的糾紛,其實首要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通報學校,而其中最開始的通報人就是班導師,畢竟班導師室最了解學生的老師,因此跟老師保持聯繫是必要的。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看到小孩好端端出門上課,卻遭到校園霸凌(可能來自老師或同儕),實在很心痛。無奈平常無法陪孩子一起去上課,加上學校也非家長能隨意介入的地方,無論再怎麼氣憤,也只能把事情交給校方處理。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看到小孩好端端出門上課,卻遭到校園霸凌(可能來自老師或同儕),實在很心痛。無奈平常無法陪孩子一起去上課,加上學校也非家長能隨意介入的地方,無論再怎麼氣憤,也只能把事情交給校方處理。
Thumbnail
認識和理解霸淩和暴力,並識別到這些行為是不對的。如何應對同儕之間的欺淩或暴力,及辨識並回應成年人對兒童的虐待。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可以以何種方式觸摸他們身體的哪些部位,辨識身體隱私部位,及如何應對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知道網路和社交媒體的安全使用,以避免使用者(包括兒童)暴露在危險之中。
Thumbnail
認識和理解霸淩和暴力,並識別到這些行為是不對的。如何應對同儕之間的欺淩或暴力,及辨識並回應成年人對兒童的虐待。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可以以何種方式觸摸他們身體的哪些部位,辨識身體隱私部位,及如何應對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知道網路和社交媒體的安全使用,以避免使用者(包括兒童)暴露在危險之中。
Thumbnail
開學不到一個月,好友的孩子發生疑似被霸凌的事件,他說,因為兒子身材矮小,加上有一雙招風耳,皮膚又黝黑,經常被同學取笑:「髒髒Man」。 起初只有1、2個孩子,他不以為意,後來連隔壁班同學也加入,甚至家政課沒人想跟他同一組,回家孩子情緒崩潰,直說不想去學校。家長碰到類似問題,究竟該怎麼辦?
Thumbnail
開學不到一個月,好友的孩子發生疑似被霸凌的事件,他說,因為兒子身材矮小,加上有一雙招風耳,皮膚又黝黑,經常被同學取笑:「髒髒Man」。 起初只有1、2個孩子,他不以為意,後來連隔壁班同學也加入,甚至家政課沒人想跟他同一組,回家孩子情緒崩潰,直說不想去學校。家長碰到類似問題,究竟該怎麼辦?
Thumbnail
家長要練習如何與孩子談論校園生活,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與父母談論,進而習慣與家長分享大小事,當孩子面臨困難或發生衝突時,就會主動與家長討論,再由家長帶著孩子練習如何因應及求助。而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開啟話題,這時候「親師互動」就尤為關鍵,家長可以將老師所分享的孩子在校狀況轉化成與孩子交流的契機
Thumbnail
家長要練習如何與孩子談論校園生活,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可以與父母談論,進而習慣與家長分享大小事,當孩子面臨困難或發生衝突時,就會主動與家長討論,再由家長帶著孩子練習如何因應及求助。而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開啟話題,這時候「親師互動」就尤為關鍵,家長可以將老師所分享的孩子在校狀況轉化成與孩子交流的契機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談及網路安全教育,曾多聞認為「往往不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調查指出,網路上流傳的兒少私密照,大多不是壞人拍的,而是父母拍來曬娃的,但照片卻被有心人是截圖利用。若孩子習慣從小就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隱私,那長大後也容易輕易發表自己的照片,因為他們沒有網路安全的意識,所以作為家長應該「
Thumbnail
#校園霸凌的背後成因 #有愛才能無礙 #
Thumbnail
#校園霸凌的背後成因 #有愛才能無礙 #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Thumbnail
家長總自以為對自己的孩子瞭如指掌,但其實你極可能只認識孩子的其中一面,孩子在家是一個模樣,在學校是別的模樣,在朋輩面前又是另一個模樣,而他們在網上世界,更可能化身多種面貌,你確定對孩子無所不知嗎? 孩子在家裏是你最親最愛、獨一無二的寶貝,可是到
Thumbnail
家長總自以為對自己的孩子瞭如指掌,但其實你極可能只認識孩子的其中一面,孩子在家是一個模樣,在學校是別的模樣,在朋輩面前又是另一個模樣,而他們在網上世界,更可能化身多種面貌,你確定對孩子無所不知嗎? 孩子在家裏是你最親最愛、獨一無二的寶貝,可是到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透過孩子的文章,看到不少親身遭遇的霸凌事件。我發現許些事件大多有一個共通點,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而助長了霸凌的風氣,那就是--
Thumbnail
這些年來,我透過孩子的文章,看到不少親身遭遇的霸凌事件。我發現許些事件大多有一個共通點,可能也是因為這一點而助長了霸凌的風氣,那就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