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林萃芬心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紀錄今天參與到的一場訪談,受訪者是林萃芬心理師。我以前不是很認識這位心理師,偶然在頻道上看到她上談話性節目,覺得她說話有條有理又溫和柔軟,實在是「心理師」的料。後來知道她其實本來並不是心理系畢業,而是中文系畢業後,從雜誌社、出版社歷練上來又轉職成為心理師,才覺得對她充滿好奇。有機會參與訪談,實在很幸運。雖然我所記錄與今天訪談的主題並不相同,但心理師說到的幾個點都讓我覺得深有收穫。

林萃芬心理師

林萃芬心理師

正向與自由培育出的成長型思維

很多人現在都意識到成長型思維的重要性,但是說是一回事,等到真的遇到打擊或是挫折時,卻不見得能夠那麼坦然的說:「對!謝謝你的批評,我感謝建設性的批評」、或是「我失敗了,只代表我處於潛力的起點」,然後就能放下所有的負面情緒,繼續努力。

但為什麼心理師感覺好像可以?她也曾經經歷十年的低潮、父喪的失落、經濟的困頓、自我的懷疑等等⋯⋯仔細細究,她自我分析到,可能主因是自己的母親從來沒有對她加以「剪裁」,反而經常正向鼓勵,不管是圖畫、是做任何事情,都能用欣賞的角度來看待孩子。從小的自由加上好奇心不會被父母打壓,讓她能夠相信自己、永保希望&樂觀。

回想我自己當小孩的經驗,雖然我家稱不上有任何教育理念,但或許正是放手不管,反而讓我長成自己的樣子。自己在帶小孩的時候,也很控制我自己不要刻意去「剪裁」孩子的喜好。不過,這一點上小鹿似乎有自己的議題,她天生在某些事物上的完美傾向,好像是她的人生課題,我想這些都還需要時間來慢慢觀察或是鼓勵。

失落與負向情緒的大用

人生不可能永遠順遂,也不可能永保正向情緒。很多人想要驅逐或是否認負向情緒,其實負向情緒,也是我們自己,甚至是自己的保護機制。當我們升起那些負向情緒的時候,也正是自己在發出警訊的時候:這些狀況讓我很不舒服。但是,是哪裡不舒服呢?

我最近也讀了另一本有關正念的書,裡面講到了RAIN療法:Recognize 認知、Accept接受、Investigate調查、Note紀錄,或許可以跟林萃芬心理師說的互相應證。負向情緒升起後,如果能夠承認,接受,然後開始感受它想要說的是什麼,再把這些記錄下來,或許我們可以更大幅度的回溯自己,也療癒自己的憤怒或是傷心。

林萃芬心理師的背景

林萃芬心理師並非心理系出身——很特別的是,她曾是雜誌社的主編,甚至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成為雜誌的高階主管,帶領幾乎都比她更資深的員工編纂雜誌。這真的不是簡單的事情!其實想想一個23、24歲還只是小女孩呢!而轉職成為心理師,更是特別——是因為總是在觀察、在了解人性、人心,所以才到張老師去學習,進而考進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最後成為諮商心理師。

許多人覺得「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棒,但是其實要「放下成功」,去走另外一條道路,更是不容易。這一路的旅程中間有跌宕起伏,但是因為有從小被賦予的樂觀希望,才能變身成為現在台灣前十大的心理師!

林萃芬心理師的作品

林萃芬心理師有幾部作品,其中《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應該是非常吸睛的一本,我第一次聽心理師提的時候,特別覺得心理師在看待世界/趨勢的角度,與其他人很不同。她解釋《鬼滅》中的「鬼」,不就像是整個世界現在正面對的疫情嗎?疫情之下,遇到的人要不就是過世(被鬼咬死),要不就是變成帶原者、傳染者(變成鬼)。

而彌豆子則像是一個思覺失調的患者,總是咬著竹子(藥),大部分時間都睡在竹簍裡(那些藥都會讓人昏昏沉沉的)。

讓我感動的是,在彌豆子的身邊,卻有由哥哥這個超正向能量者,組成了一支「療癒大軍」來幫助彌豆子。

我們的社會也應該是這樣,彼此都是互相療癒的一環。我們都可以是別人的療癒大軍成員,但是在彼此療癒之前——或許需要鍛鍊自己的心理肌肉,也要培養觀察力,這樣才更能駕馭「關係」,至少也要做到不要互相誤解、互相傷害。這幾本書跟一般以故事切入的書不太一樣,很扎實,也很務實,除了能夠好好得看待自己身邊的人,發覺他們的狀況與需要,反過來說,何嘗不是用來自我檢驗、自我發現呢?


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

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培養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

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

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練習,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莉絲通信
17會員
52內容數
浮光掠影,或有啟發?
艾莉絲通信的其他內容
2025/03/03
箱型時間=待辦清單in行事曆格子裡,但請別把時間都花在「管理時間」 2025年前三年我歷經了人生很多嘗試,有的計劃被無限推遲,有的事情因為趕鴨子上架也得到很多體驗。 重新盤點這些沒做到的、有做到的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很可怕。因為有些事一耽誤,可能不是幾天而是幾年。 接受時間的限制 如果
2025/03/03
箱型時間=待辦清單in行事曆格子裡,但請別把時間都花在「管理時間」 2025年前三年我歷經了人生很多嘗試,有的計劃被無限推遲,有的事情因為趕鴨子上架也得到很多體驗。 重新盤點這些沒做到的、有做到的事情,有時候會覺得很可怕。因為有些事一耽誤,可能不是幾天而是幾年。 接受時間的限制 如果
2025/03/03
長久待在內容產業中,總是會常常聽見誰自律神經失調、誰晚上睡不好、誰壓力太大直接離開這個圈子。 真的很累,不管是編輯、企劃、行銷、品牌經營等,哪個角色都一樣,要關注的事情真的是大大小小、飛天鑽地。 新進的人一進來,如果突然發現自己要升級十幾個方向的技能,那就太震驚了。很多人會因為這樣陣亡。
Thumbnail
2025/03/03
長久待在內容產業中,總是會常常聽見誰自律神經失調、誰晚上睡不好、誰壓力太大直接離開這個圈子。 真的很累,不管是編輯、企劃、行銷、品牌經營等,哪個角色都一樣,要關注的事情真的是大大小小、飛天鑽地。 新進的人一進來,如果突然發現自己要升級十幾個方向的技能,那就太震驚了。很多人會因為這樣陣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什麼是「好媽媽」? 你心中理想的媽媽是甚麼模樣? 在孕育生命、生產和養育的過程中,爸爸又在哪裡呢?
Thumbnail
什麼是「好媽媽」? 你心中理想的媽媽是甚麼模樣? 在孕育生命、生產和養育的過程中,爸爸又在哪裡呢?
Thumbnail
「療癒師,和心理師/諮商師,有什麼不同?」—這句話,在介紹到我的職業的時候,經常被問到;說實在的,我之前也沒有清楚的答案。 去年年底,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掀起軒然大波;這讓我思考:自己是否具備引導大眾探討內在小孩的權力?畢竟,內在小孩是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所提出的,而我並沒有受過相關的專業訓練。
Thumbnail
「療癒師,和心理師/諮商師,有什麼不同?」—這句話,在介紹到我的職業的時候,經常被問到;說實在的,我之前也沒有清楚的答案。 去年年底,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掀起軒然大波;這讓我思考:自己是否具備引導大眾探討內在小孩的權力?畢竟,內在小孩是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所提出的,而我並沒有受過相關的專業訓練。
Thumbnail
不同於《柳林風聲》的故事展現不同人生性格的相處與生活,我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整本書中我特別喜歡的部分,是在最後大家一起吃的那頓飯,最終相聚會有分離,而分離會有新的際遇,這個世間的一切時空都在流動,而我們在前行。 我們每個人記憶深處都有黑夜或星光,這樣,不論看到的闇還是光,我們就至少有一點安慰。
Thumbnail
不同於《柳林風聲》的故事展現不同人生性格的相處與生活,我想《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整本書中我特別喜歡的部分,是在最後大家一起吃的那頓飯,最終相聚會有分離,而分離會有新的際遇,這個世間的一切時空都在流動,而我們在前行。 我們每個人記憶深處都有黑夜或星光,這樣,不論看到的闇還是光,我們就至少有一點安慰。
Thumbnail
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難題, 感情難關、親情糾葛、工作不順、事業難成、 痛苦不已、無意義感、壓力、焦慮、徬徨等。 想要找人求助, 卻可能透露自己的弱點、黑暗面, 別人也未必能懂, 即便能聊聊, 未必切中要害, 更難讓自己有力量持續去改變, 真的解決問題。 此時,你會希望有個朋友, 夠溫柔你夠接住你的情緒
Thumbnail
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難題, 感情難關、親情糾葛、工作不順、事業難成、 痛苦不已、無意義感、壓力、焦慮、徬徨等。 想要找人求助, 卻可能透露自己的弱點、黑暗面, 別人也未必能懂, 即便能聊聊, 未必切中要害, 更難讓自己有力量持續去改變, 真的解決問題。 此時,你會希望有個朋友, 夠溫柔你夠接住你的情緒
Thumbnail
林萃芬心理師並非心理系出身——很特別的是,她曾是雜誌社的主編,甚至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成為雜誌的高階主管,更是特別——是因為總是在觀察、在了解人性、人心,所以才到張老師去學習,進而考進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最後成為諮商心理師。她正向樂觀、具備成長型思維,與她的家庭教養有深刻關係。
Thumbnail
林萃芬心理師並非心理系出身——很特別的是,她曾是雜誌社的主編,甚至大學畢業不到一年就成為雜誌的高階主管,更是特別——是因為總是在觀察、在了解人性、人心,所以才到張老師去學習,進而考進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最後成為諮商心理師。她正向樂觀、具備成長型思維,與她的家庭教養有深刻關係。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後心得 我們都該找人聊聊,真的!因為人類從不能單獨存在,在關係連結裡才有成長動力。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後心得 我們都該找人聊聊,真的!因為人類從不能單獨存在,在關係連結裡才有成長動力。
Thumbnail
如果大野狼與祖母是同一個人, 小紅帽該如何順利長大?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力薦—— 吉爾迪娜堪稱是一名極為出色的治療師與作家。本書精采地捕捉到心理師被允許進入人們生活內在層面,同時看著人們逐漸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時所帶來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大野狼與祖母是同一個人, 小紅帽該如何順利長大?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力薦—— 吉爾迪娜堪稱是一名極為出色的治療師與作家。本書精采地捕捉到心理師被允許進入人們生活內在層面,同時看著人們逐漸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時所帶來的意義。
Thumbnail
自動化思考雖然可以降低大腦決策的負擔,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身在迷霧中看不清局勢,例如小時候的你因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不斷討好的父母,而這樣成長狀態養成你小心翼翼逆來順受的性格,即便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自立,但刻印在腦海裡的行為模式,還是讓你在人際互動中,不自覺的會過度討好他人,每天都讓自己過得好委屈。
Thumbnail
自動化思考雖然可以降低大腦決策的負擔,但同時也容易讓我們身在迷霧中看不清局勢,例如小時候的你因沒有謀生的能力,只能不斷討好的父母,而這樣成長狀態養成你小心翼翼逆來順受的性格,即便現在的你已經能夠自立,但刻印在腦海裡的行為模式,還是讓你在人際互動中,不自覺的會過度討好他人,每天都讓自己過得好委屈。
Thumbnail
全書,無論是從看待幼兒或是治療患者的經驗,作者群們對於心智主體的建構歷程娓娓道來,他們明言心智化包含『自我反思』與『人際知覺』兩種要素,而這兩大要素要變成成熟的心智能力是需要過程的,讀者會看到作者們認為幼兒的心智世界與成人很不一樣,需要被有心智能力的照顧者充分的回應與對待,才能夠健康的發展。
Thumbnail
全書,無論是從看待幼兒或是治療患者的經驗,作者群們對於心智主體的建構歷程娓娓道來,他們明言心智化包含『自我反思』與『人際知覺』兩種要素,而這兩大要素要變成成熟的心智能力是需要過程的,讀者會看到作者們認為幼兒的心智世界與成人很不一樣,需要被有心智能力的照顧者充分的回應與對待,才能夠健康的發展。
Thumbnail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Thumbnail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