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焦慮來敲門!,面對焦慮的迴圈!!!》

2022/07/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到底什麼是焦慮呢?
相信大家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總是感到坐立難安,心情很煩,擔心放不下
或者是很想找人說話,重複說同樣的話
不斷的叨念,要立刻去做,容易發脾氣
肩膀很緊繃,覺得無法放鬆等等
這樣種種跡象,都顯示了自己正在經歷焦慮
但焦慮不只自己會不舒服,有時還會破壞與人的關係
跟焦慮的人溝通時,不容易達到好的結果,
因為焦慮的人常會有認知窄化的狀態,當下會不太理性
很多時候甚至會衝動的說一些話,破壞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在臨床診斷上,常用的DSM-5的診斷標準,對於廣泛性焦慮症有如下診斷
1. 針對許多事件或活動有過度焦慮和擔憂,至少六個月的期間內
有症狀的日子比沒有的日子多
2. 個案認為難以控制此擔憂
3. 焦慮跟擔憂會伴隨著下列症狀中的至少三項:
A. 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
B. 容易疲倦。
C. 無法集中注意力、腦筋一片空白。
D. 易怒。
E. 肌肉緊繃。 肩膀非常緊
F. 睡眠障礙(無法入睡或保持睡眠、或者睡不滿意)。
4. 焦慮、擔憂或其伴隨的身體症狀已經嚴重到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職業功能。
5. 這類症狀不是因為藥物或物質(如酒精戒斷反應)或身體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所造成的。
6. 患者的症狀不能單用其他精神疾病(如恐慌症)就可以解釋。
雖然以上的標準,主要還是要依據醫生的診斷
但我們也可以自己評估看看,或許未必達到診斷
但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部分焦慮的情況
而要了解焦慮是如何來的,首先要區分「恐懼」和「焦慮」的不同
從演化的角度看
恐懼反應是一種學習反應,幫助我們生存
而焦慮反應,是一種適應不良的反應
我們的大腦在資訊不足的狀態下,失控的狀態
也就是說「焦慮 等於 恐懼加上不確定」
若是這樣的情況很嚴重的話
當大腦思考中心無法預測,開始當機
那焦慮就來了,到頂就變成恐慌
為了緩和焦慮的心情
處理焦慮的方式是會讓人上癮的,是一種習慣迴圈
當人預到了焦慮的觸發點,為了避開這個壓力或焦慮
會有尋找解決方案,而產生某些行為
若是找到解決方案,壓力放鬆了
會覺得很開心和得到獎勵的感覺
於是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了習慣
習慣一旦設定,人就會自動化的導航
很難改變,而且不容易覺察出來
這種迴圈已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許多人早就沒有察覺,就因此不斷的為焦慮付出代價
例如,暴食,打電玩,拖延,發怒等
所以面對焦慮迴圈的第一步,就是專注於當下
找出這個迴圈的背後原因,徹底改善焦慮問題
姜尚文諮商心理師撰文
更多好內容,歡迎收聽《懂心理,調出好關係》podcast
歡迎追蹤收聽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podcas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
我們專注於 運用諮商、具精神醫學基礎、配合心理測驗、生理回饋和教育訓練各方面, 提供全方位完整的支持 我們認同真誠一致、同理心與正向關懷的重要性,致力於陪伴並催化個人的內在正向潛力; 從跨專業的合作中,給予您安心的心靈成長環境, 讓您的心靈感到如回家般的溫暖安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