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選01-你焦慮嗎?淺談焦慮症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歷史文選,故名思議,是以前寫的文章,這篇是多年前幫協助衛生局所寫的,今日讀來也還不錯,就放在「穗波心理師」的文章列表,另成一大類「歷史文選」,陸續還會上架一些文章。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驗到身心的緊張狀態,比如說當我們即將面臨重大的考試,或是遭遇到悠關生命的危險時,我們會感受到身體與心理都出現變化,像是不斷地冒汗、呼吸變得急促、顫抖、失眠、胸痛、胃部感到不適‥等的生理變化,而在心理上則會感覺到「緊張」、「壓力大」、「快失控」、「害怕」、「無法放鬆」‥等的感受,在行為上因此而不敢出門、逃避令自己會緊張的場所‥等。這種身體的、心理的緊張狀態及表現出的行為,就被稱為「焦慮」。

一旦一個人的焦慮狀態超過適當的限度,並造成生活上明顯的困擾,我們就說這個人可能會罹患焦慮症。比如說每個人在搭飛機時都可能有一些輕微的擔心,但這個擔心如果過於強烈,以致於無法搭飛機,甚至到機場就快暈倒了,我們就說此人患有「懼飛行症」(或稱為懼機症);又如在921震災後,很多的受災者經驗到高度的焦慮,在睡夢中或在一空下來的時間中,腦海中就不斷地上演災難的畫面,好像再度經歷一樣以致於與目前的生活脫了節,這樣的狀況,如果經過了一個月以上,強度仍然沒有減弱,持續影響他的社交生活及職業功能,我們說這個人會被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疾患」;再者,有些人在社交場合上經常感受到困窘、擔心自己的表現在別人面前失當,因而形成強烈的內心痛苦,並因此逃避社交場合,我們就說此人可能患有「社交恐懼症」;在另一些狀況下,我們有時也會因為一些焦慮,而重覆做一些行為,比如說下車了,擔心車門沒鎖,一再按車門遙控器或是扳扳車門把手來確認是否鎖上,這個行為可說是相當普遍,但若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檢查車門,而無法離開車子,那就是可能罹患某種形式的「強迫症」。

「懼機症」、「創傷後壓力疾患」、「社交恐懼症」、「強迫症」都屬於「焦慮症」的一種,但並不是焦慮症的全部,也就是說「焦慮症」是一個總稱,在焦慮症底下有很多的診斷病名被區分出來。換言之,「焦慮」的產生、表現出來的形態,以及它在個人身上的意義是複雜的。一般人雖然會經驗到焦慮,但是並沒有到達所謂「焦慮症」的疾病狀態,不過在許多人身上,焦慮程度雖沒有到達病態的程度,但卻有長期不適當的焦慮,仍然會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

只要我們掌握以下的概念,就可以對我們自身的焦慮情況有所適當地認識。

1. 焦慮是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的狀態,焦慮不見得都是壞事,有時候適當的焦慮反而能促發行為的效能。

2. 焦慮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樣態是複雜的,有的人身體反應相當緊蹦,但在心理上卻察覺不到自己的焦慮,有的人則報告相反的狀況。

3. 另外不同種類的焦慮對每個人的意義也不盡相同,有的人明確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有的人卻不知道。有時候焦慮的意義在於擔心害怕,有時候焦慮卻是在表明個人內在的衝突。焦慮在個人身上的心理意涵往往可以透過心理治療上的分析而被個人理解。

4. 同樣地,焦慮發生的原因也會隨著每個人而有所不同,它往往與個人的成長背景、價值觀、工作信念、人際經驗、意外事件、身體受傷的經驗、生死概念‥等有關。

5. 如果一個人焦慮過度,或是焦慮的時間過長,都會造成身體及心理上不良的影響。比如說長期的焦慮會讓一個人的身體長期緊蹦,進而使身體的器官容易耗損,形成血壓的升高、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胃潰瘍‥等的生理疾病;而在心理上不得安定輕鬆、容易患得患失、致使注意力、記憶力、執行‥等認知功能受損。

6. 對於自己是否有過度且長期的焦慮有所疑問,可以求助於專業人員,比如臨床心理師可以經由有效的心理測驗及訪談,進行焦慮的評量。

7. 面對焦慮的合宜態度可以設定為「該焦慮的時候適當地焦慮,不該焦慮時就放輕鬆」。如此我們在焦慮時,就可以看看自己的焦慮是否適當。

那麼可以做些什麼來舒緩焦慮呢?「放輕鬆」是對付焦慮的核心原則,但是對許多人來說,「放輕鬆」卻是難以做到,因為焦慮往往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但我們可以從藥物的、身體的及是心理的途徑來嘗試進行。

1. 藥物的途徑:使用抗焦慮劑,可對一時的焦慮狀態有效的舒緩。但藥物多在治標,少在治本。

2. 身體的途徑:運動、瑜珈、肌肉放鬆訓練‥等,是藉由身體的放鬆來舒緩焦慮。選定一個能讓你身體放鬆的活動,重覆練習並熟悉它的操作過程,那麼在焦慮來臨時就能進行有效地放鬆。

3. 心理的途徑:隨遇而安態度的培養、找人討論闡釋及開解焦慮的心理意涵(心理治療)、行為制約(如找一首能放鬆自己的歌曲,在焦慮時就播放哼唱)‥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此外,「察覺、瞭解、接納、放鬆」可以說是化解焦慮的四個過程,換言之可以自問:

「我能察覺我的焦慮嗎?」

「我知道為什麼而焦慮嗎?」

「我可以接納這樣的焦慮嗎?」

「我是否已能對這樣的焦慮有效地效鬆了?」

以這四個題目來初步檢視自己的焦慮,可以增加對焦慮的掌握,而當焦慮太過困擾則建議求助於專業的人員。

總而言之,焦慮的根本化解往往不是一蹴可及,有時須花數年之功,端視焦慮的型態及個人情況而有不同。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9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焦慮,這個字眼常常讓我們聯想到壓力、不安和困擾。處在焦慮的籠罩下,我們往往會希望能夠迅速擺脫它,恢復平靜和安寧的生活。然而,是時候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焦慮了,我們是否可以擁抱焦慮,並從中尋找到成長的契機呢?
Thumbnail
焦慮,這個字眼常常讓我們聯想到壓力、不安和困擾。處在焦慮的籠罩下,我們往往會希望能夠迅速擺脫它,恢復平靜和安寧的生活。然而,是時候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焦慮了,我們是否可以擁抱焦慮,並從中尋找到成長的契機呢?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情感狀態,是對未來或不確定情況的擔憂。 可能的影響因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焦慮症狀 身體症狀 心理症狀 治療焦慮的方法 身體治療 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其他治療方法 總結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感狀態,可能由生物學和心理因素引起。 焦慮症狀會嚴重影響個人日常生活,不可不慎。 治療焦慮的方法包括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情感狀態,是對未來或不確定情況的擔憂。 可能的影響因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焦慮症狀 身體症狀 心理症狀 治療焦慮的方法 身體治療 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其他治療方法 總結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感狀態,可能由生物學和心理因素引起。 焦慮症狀會嚴重影響個人日常生活,不可不慎。 治療焦慮的方法包括
Thumbnail
緊張和恐懼是與焦慮症密切相關的兩個詞語。緊張和恐懼可以是焦慮症的典型症狀之一,並且在不同的焦慮症類型中表現不同。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焦慮症類型及其特徵[1]: 恐慌症:典型症狀是恐慌發作,患者會突然開始緊張、害怕和感到焦慮,可能伴有冒汗、胸痛、心悸或窒息感等症狀,且通常10~30分鐘後就突然消失。 恐懼
Thumbnail
緊張和恐懼是與焦慮症密切相關的兩個詞語。緊張和恐懼可以是焦慮症的典型症狀之一,並且在不同的焦慮症類型中表現不同。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焦慮症類型及其特徵[1]: 恐慌症:典型症狀是恐慌發作,患者會突然開始緊張、害怕和感到焦慮,可能伴有冒汗、胸痛、心悸或窒息感等症狀,且通常10~30分鐘後就突然消失。 恐懼
Thumbnail
焦慮就是恐懼,是原始且天生自然的反應,適當的焦慮有助於激發潛力、留下專注,做出更好的表現,但如果焦慮持續、重複出現,就是罹患焦慮症。 善待自己與善待他人並不矛盾,如果能開始對自己更加仁慈,也就能給予他人更多的善意。
Thumbnail
焦慮就是恐懼,是原始且天生自然的反應,適當的焦慮有助於激發潛力、留下專注,做出更好的表現,但如果焦慮持續、重複出現,就是罹患焦慮症。 善待自己與善待他人並不矛盾,如果能開始對自己更加仁慈,也就能給予他人更多的善意。
Thumbnail
你最近感到坐立不安、無法集中注意力嗎? 常常容易疲倦、易怒、失眠嗎? 感覺一下,身體有那裡感到疼痛不舒服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正處於焦慮的狀態。 人在焦慮的狀態往往不自知,通常反應出來的是,身體哪裡不舒服。
Thumbnail
你最近感到坐立不安、無法集中注意力嗎? 常常容易疲倦、易怒、失眠嗎? 感覺一下,身體有那裡感到疼痛不舒服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正處於焦慮的狀態。 人在焦慮的狀態往往不自知,通常反應出來的是,身體哪裡不舒服。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開始了 許多人的心情又開始擔心焦慮了起來 焦慮的人在心理身體會有一些反應 但不只如此 其實焦慮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會有些特徵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當人的焦慮度升的太高,會造成內心極大的負荷 人就容易進入了不同焦慮的困境 例如: 會很想推辭會引發焦慮的事物, 容易脫延,會很擔心做錯一些事情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開始了 許多人的心情又開始擔心焦慮了起來 焦慮的人在心理身體會有一些反應 但不只如此 其實焦慮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會有些特徵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當人的焦慮度升的太高,會造成內心極大的負荷 人就容易進入了不同焦慮的困境 例如: 會很想推辭會引發焦慮的事物, 容易脫延,會很擔心做錯一些事情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焦慮呢? 相信大家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總是感到坐立難安,心情很煩,擔心放不下 或者是很想找人說話,重複說同樣的話 不斷的叨念,要立刻去做,容易發脾氣 肩膀很緊繃,覺得無法放鬆等等 這樣種種跡象,都顯示了自己正在經歷焦慮 但焦慮不只自己會不舒服,有時還會破壞與人的關係 B. 容易疲倦。
Thumbnail
到底什麼是焦慮呢? 相信大家都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 總是感到坐立難安,心情很煩,擔心放不下 或者是很想找人說話,重複說同樣的話 不斷的叨念,要立刻去做,容易發脾氣 肩膀很緊繃,覺得無法放鬆等等 這樣種種跡象,都顯示了自己正在經歷焦慮 但焦慮不只自己會不舒服,有時還會破壞與人的關係 B. 容易疲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