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好,「最新內容」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來方格子發文已有兩個星期,剛開始的時候不熟悉環境,現在已經初步熟悉方格子的各種介面。

這兩週來,我如果有一段空閒時間,有時會進入方格子按下「最新」,然後向下滑到「最新內容」。

我腦海中浮現一個畫面:以前有段時間我曾在香港工作,每個月幾乎都會參加幾次由行業大小公司或公會舉辦的餐會,可以認識同行各公司的同業們,有時候也會認識客戶的各級主管。

這種幾十人到百人不等的餐會開始之前,通常有段雞尾酒時間,進入會場先簽到,胸前別上名牌,去飲料櫃台拿杯飲料,然後就朝向會場內三三兩兩站著交談的人群走去。

有時看到熟悉的身影,急忙上前去打招呼,若對方正在跟別人交談,不熟面孔的朋友通常會主動互換名片,開始交談。

如果沒有看到任何熟人,就會尋找和自己兩眼相對的新朋友打招呼,互換名片寒喧交談。

看到其他人入場想認識一下,或者和新朋友初次見面聊得告一段落,就會跟新朋友表示幸會以後保持聯繫,然後走向想結識的其他新朋友互換名片交流。

餐會之前的雞尾酒時間通常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不等,如果平均和每位新朋友交談十分鐘,當天就可以認識三到六位新朋友,這是我當時參加這種餐會的心得 -「十分鐘交友法」。

現在當我進入方格子「最新內容」的時候,我不自覺用當年的「十分鐘交友法」來認識每一篇「最新內容」的作者。

當我對「最新內容」的標題、照片感興趣覺得吸引我,我就點開閱讀,好像認識一位新朋友一樣。內容讀畢心有所感就點上愛心,如果有很多觸動,就留言給新朋友分享。

幾十分鐘下來,也會對幾位「最新內容」新朋友的文字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如果新朋友對我的文章或留言有所回應,從單向抒發到雙向交流,產生更多愉快的互動,這樣的交流比當年在雞尾酒時間認識新朋友更自然自在。

雞尾酒時間的動機,離不開在職場建立人脈關係的思維。認識「最新內容」的新朋友,純粹以文會友,享受構築於彼此文字交流的友人關係。

虛擬世界的文友關係,有時候比實體世界所認識的一些朋友更為真實。

我想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

嗨你好,新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5.9K會員
169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文青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很高興認識你😄 一轉眼也來到方格子一個月了耶!想剛進來的時候,都不認識這裏的格友們,經過一段時日的串門子,也漸漸地認識許多格友,每位格友都有他獨特的寫文風格,也成了我另一個嗑文的方式。 來到這邊的格友們,就是喜歡寫喜歡分享點點滴滴,這不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要懂分享,這樣才會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Thumbnail
嗨!很高興認識你😄 一轉眼也來到方格子一個月了耶!想剛進來的時候,都不認識這裏的格友們,經過一段時日的串門子,也漸漸地認識許多格友,每位格友都有他獨特的寫文風格,也成了我另一個嗑文的方式。 來到這邊的格友們,就是喜歡寫喜歡分享點點滴滴,這不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要懂分享,這樣才會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Thumbnail
方格子沙龍有個「討論區」,感覺上是個還不錯的互動地方,如果有什麼想要跟我交流的,可以來這兒找我:問做書的、商品的、創作的,或是某些人生的事。但如果太私密的還是要寫email喔~~~有空來玩。不要黏在社群上或一直著迷短影音了,人跟人有時還是要實際的互動:)
Thumbnail
方格子沙龍有個「討論區」,感覺上是個還不錯的互動地方,如果有什麼想要跟我交流的,可以來這兒找我:問做書的、商品的、創作的,或是某些人生的事。但如果太私密的還是要寫email喔~~~有空來玩。不要黏在社群上或一直著迷短影音了,人跟人有時還是要實際的互動:)
Thumbnail
作者分享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一個月的體驗,並趁這個機會來多謝在平台上遇到的會員。最令她有感的是方格子友善的氣氛,會員之間互相鼓勵,令創作並不孤獨。
Thumbnail
作者分享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一個月的體驗,並趁這個機會來多謝在平台上遇到的會員。最令她有感的是方格子友善的氣氛,會員之間互相鼓勵,令創作並不孤獨。
Thumbnail
話說移民到方格子至今又寫了將近兩百一十幾篇文,以每篇文平均一千字上下計之,差不多新增了十七、八萬字。 嗯,可以出三本書了。而如果我是什麼哀居網美,出那種沒幾頁就放一張奶圖的半寫真集式日記,約四萬字就可以出一本,那我就能出四本。 內向仔的社交主場 每天寫文完成被動篩選
Thumbnail
話說移民到方格子至今又寫了將近兩百一十幾篇文,以每篇文平均一千字上下計之,差不多新增了十七、八萬字。 嗯,可以出三本書了。而如果我是什麼哀居網美,出那種沒幾頁就放一張奶圖的半寫真集式日記,約四萬字就可以出一本,那我就能出四本。 內向仔的社交主場 每天寫文完成被動篩選
Thumbnail
我查了一下,方格子帳號是3/22開通,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感謝各位的支持,寫這篇文章不是要說我有多厲害,而是希望大家能多多按下追蹤,讓我有更多寫作的動力。 瀏覽量 本來以為第一個月可以破一萬就已經很好了,沒想到居然破了四萬,應該是有幾篇文章有進入各排行榜的因素吧。 追蹤者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可以按下追
Thumbnail
我查了一下,方格子帳號是3/22開通,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感謝各位的支持,寫這篇文章不是要說我有多厲害,而是希望大家能多多按下追蹤,讓我有更多寫作的動力。 瀏覽量 本來以為第一個月可以破一萬就已經很好了,沒想到居然破了四萬,應該是有幾篇文章有進入各排行榜的因素吧。 追蹤者 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可以按下追
Thumbnail
今年十一月,在學長 (NOWA 50+ 的風景) 的鼓勵下我加入了方格子,原始動機只是單純想發文,然後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作品網站)。一位常年有寫日記習慣的老友一直跟我說,「日子高高低低,有時可以很困難,但不管如何,心裏的聲音要發出來! 」書寫是她發聲的方式......
Thumbnail
今年十一月,在學長 (NOWA 50+ 的風景) 的鼓勵下我加入了方格子,原始動機只是單純想發文,然後配上自己畫的插圖 (作品網站)。一位常年有寫日記習慣的老友一直跟我說,「日子高高低低,有時可以很困難,但不管如何,心裏的聲音要發出來! 」書寫是她發聲的方式......
Thumbnail
週五來到朋友宜蘭的居所,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聊天,週六傍晚另兩位朋友來,半夜先走了一個,週日就與朋友及新朋友隨意晃晃。 好久沒有和一個新認識的人相處這麼久了。
Thumbnail
週五來到朋友宜蘭的居所,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聊天,週六傍晚另兩位朋友來,半夜先走了一個,週日就與朋友及新朋友隨意晃晃。 好久沒有和一個新認識的人相處這麼久了。
Thumbnail
上個月20日我開始在方格子發文,到今天已滿一個月了。 昨晚我做了一個夢,下面是記憶所及的內容: 夢境開始,我走到一個大禮堂門口,門口上面LED跑馬燈顯示「方格子格友見面聯誼會」10個大字。 會場很大,到處都站著人,大約有好幾百人,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無法看到面孔長相,大家都很開心大聲交談。
Thumbnail
上個月20日我開始在方格子發文,到今天已滿一個月了。 昨晚我做了一個夢,下面是記憶所及的內容: 夢境開始,我走到一個大禮堂門口,門口上面LED跑馬燈顯示「方格子格友見面聯誼會」10個大字。 會場很大,到處都站著人,大約有好幾百人,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無法看到面孔長相,大家都很開心大聲交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