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觀看電影<人生遺願清單 the bucket list>
最近被各方面來的恐懼擔憂吞噬,
需要啟動重生機制,
人,光是工作、家庭,就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身分衍生出許多的困擾,
時間不斷在推進,一個又一個的事件也逐漸成為"過程",
在面對某些困難時硬是把自己牽制留在事件的漩渦中,
只有自己能"拉"自己一把或"推"自己繼續下沉,
反問,
要花多大力量去抵抗才能不因時間推進而淡化負向的情緒?
繼續把自己浸泡在挫折感裡,允許自己抱著每個問題一起墜入窒息的底層.......
不累嗎?答案是很累,
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把自己困在混沌中,
是想彰顯自己人生過得很辛苦並不輕鬆?
自問這是在演哪齣?是在享受扮演悲情角色的過程嗎?
要歷經悲苦才能換得幸福?
為何要別人看我是什麼我就是什麼,為何我是什麼不是自己定義?
不!夠了!
人生沒無法預知自己還有多少時間?
現在再不修正思考迴路,到了離開那一刻還要帶著折磨自己的迴圈離開嗎?
是否該幫自己換個思考路徑,讓過程中的幸福感大於負向思考。
你告訴我,
再看一次人生遺願清單(The bucket list)吧!
距離上次看是10年前了,
記憶中10年前的想法單純到只看見別人擁有的,有一個口袋深的朋友,運氣真好!
10年後的現在再看,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願意感謝自己,十年後的此刻還保有一個健全的身體,
願意感謝,即使十年後的我不如自己預期,
但也在過程中盡力幫自己達成許多小小的目標,
我願意開始接受平凡的美好,
即使微小也要學習換個角度去看在每個階段裡的獲得,
最難的關卡在"接受",
接受當下的自己,
接受平凡不等於自我否定,一無是處
生活一樣很鳥,鳥事一堆,
學習每天都要看見微光。
每年還是要繼續寫下自己的目標清單,不論是否達成,
裡面一定要有自在快樂,理由就是提醒自己修正思路,
人生就是充滿了許多看似沒有的有。平凡。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