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往枋寮,電化工事中的屏東線

【2019】往枋寮,電化工事中的屏東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9年6月之際,驚覺自己將30歲卻從未踏進花蓮縣,這樣實在糟糕,便用放假的週一、週二,從高雄出發經南迴線前往花蓮,待個一晚就回來。

對你沒看錯,特地為旅遊而去花蓮,居然只待一晚,但因為工作也沒辦法。去程居於私心,刻意先搭莒光號到潮州,再轉柴聯區間車去枋寮轉普快,而沒有一路搭對號車到台東,甚至是待過夜的玉里。

九曲堂至六塊厝間的下淡水溪鐵橋

九曲堂至六塊厝間的下淡水溪鐵橋

屏東線高架段的檳榔樹風光

屏東線高架段的檳榔樹風光

這年的屏東線南段及南迴線都尚未完成電化,多半處在工程的過渡期,使的潮州以南車站都存在大大小小的施工情境,包含基本的電化設備增設,及無障礙設施及月台的改建。

當時電化路段的分界點:潮州車站

當時電化路段的分界點:潮州車站

多達三座月台的潮州車站

多達三座月台的潮州車站

近南州車站時西側的崁頂焚化場

近南州車站時西側的崁頂焚化場

區間車停靠在南州車站第二月台,而過往列車幾乎只停靠第一月台,關鍵在第一月台已完全拆除重建,散發著與第二月台迴異的現代感。

純樸南州車站裡出現龐然大物

純樸南州車站裡出現龐然大物

載滿線路涵管的貨車停在鐵路上

載滿線路涵管的貨車停在鐵路上

第二月台上的舊版站牌

第二月台上的舊版站牌

從南州往南,就進入未來至林邊間擴建的雙線路段,沿途電桿已架設完成,甚至懸掛電車線的懸臂組、固定臂都接好了,只差還未啟用,所以頭先歪一邊。

尚未啟用的電桿

尚未啟用的電桿

幾乎沒有正班車停靠的林邊第一月台

幾乎沒有正班車停靠的林邊第一月台

在屏東線南段獨樹一格、只停區間車卻有兩座月台的佳冬車站,當時也跟南州的情境類似,都是列車固定停一座月台,讓另一座先「打掉重練」,差別在佳冬的新月台感覺離完工不遠了。

佳冬車站的第二月台

佳冬車站的第二月台

工程器材搬上搬下

工程器材搬上搬下

林邊到枋寮這一段鐵路兩側的魚塭風景,不管是哪個季節到訪都不會看膩,也是我特別想搭慢車經過的理由。不過這段時間,沿途的電桿應該都架設得差不多,開始進入拍照要刻意避開的階段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很快地,區間車來到終點站-同樣是新舊月台暫時並存的屏東線終點枋寮車站。

身為屏東線上的大站,為了在月台改建需停用時,仍維持區間車始發站的功能,靠站房這側短暫啟用了第零月台,也是這班區間車的停靠位置。

枋寮第二月台改建中,第一月台續用中

枋寮第二月台改建中,第一月台續用中

六月上午的枋寮車站

六月上午的枋寮車站

在2019年6月,枋寮車站附近的諸多裝置藝術,恰巧都處在已啟用,但後續過沒幾年就改建的狀態,比如枋寮海堤上的「愛心」鋼架,仍是第一代的版本。

站前道路直通海堤上的那顆愛心

站前道路直通海堤上的那顆愛心

同樣不久後消失的,還有站前圓環的裝置藝術。當時圓環中間的裝飾為模型,有芒果、蓮霧、樹木及兩位觀光客造型的人偶。沒有動手觸碰過,遠看類似中空的壓克力材質。

不確定人為或自然毀損,還是其他因素導致,總之這個裝置藝術在2020年11月就跟車站月台一樣「打掉重練」,改成用磁磚拼貼來完成的芒果、蓮霧與養殖魚,唯一留下來的是那寫有「歡迎光臨枋寮」的底座。

2019年的枋寮站前圓環

2019年的枋寮站前圓環

2020年尾聲的枋寮站前圓環

2020年尾聲的枋寮站前圓環

閒晃一陣子,差不多該進站搭普快,繼續我第一次踏進花蓮縣的「下一哩路」。

(待續)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1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乘零|獨旅漫行式 的其他內容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