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是我第一本接觸的小說,至今我都十分慶幸看的第一部小說就是武俠題材。還記得那年是剛升上國中的時候,讀完《倚天》,我便著了迷,將金庸小說全部讀了個遍。
武俠小說的獨特性
武俠小說是所有小說類別裡最獨特的,因為武俠是華人所特有的文化(有獨特性就有排外性,因此在世界範圍內也有人不承認武俠是小說的種類)。廣義而言,我們當然可以說某些西部牛仔題材也可以是一種武俠,不過,我們所認可的武俠定義是指以中華元素為內涵的武學來彰顯俠義精神。更進一步來說,武俠小說大概可說是以儒家精神為裏、以道家或釋家元素為表的武學來展開的故事。
武俠小說之所以特殊並有其光輝,與中華文明的獨特性是很有關係的。我曾在幾年前寫的文章
〈香港:文明進程下的必然悲劇〉中提到,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發展到最高的內涵均是人文主義,而人文主義的確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為重大的發見。然而,中國的人文主義與西方的人文主義不同,因為中國始終沒有像西方一樣發展出上帝信仰(一神論),所以中國的人文主義比之西方有著更強的現實性與高貴性,將道德與正義的地位提升到了神的層次。以道理來說,中國文明的層次不及西方,然而比之西方信徒來說,這樣的精神反而因為不講功利而更可貴。金庸小說便很好地表現了上述中國文明的精神層次,比如出現在《倚天屠龍記》第五回〈皓臂似玉梅花妝〉中,張翠山與謝遜的對話:
張翠山道:「咱們辛辛苦苦的學武,便是要為人伸冤吐氣,鋤強扶弱。謝前輩英雄無敵,以此絕世武功行俠天下,蒼生皆被福蔭。」
謝遜道:「行俠仗義有甚麼好?為甚麼要行俠仗義?」
張翠山一怔,他自幼便受師父教誨,在學武之前,便已知行俠仗義是須當終身奉行不替的大事,所以學武,正便是為了行俠,行俠是本,而學武是末。在他心中,從未想到過「行俠仗義有甚麼好?為甚麼要行俠仗義?」的念頭,只覺這是當然之義,自明之理,根本不用思考,這時聽謝遜問起,他呆了一呆,才道:「行俠仗義嘛,那便是伸張正義,使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了。」
謝遜淒厲長笑,說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嘿嘿,胡說八道!你說武林之中,當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
張翠山驀地想起了俞岱巖來,三師哥一生積善無數,卻毫沒來由的遭此慘禍,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八個字,自己實再難以信之不疑,慘然歎道:「天道難言,人事難知。咱們但求心之所安,義所當為,至於為禍是福,本也不必計較。」
這是我印象中,全套金庸小說裡最直接對正義問題的探討,而這樣的描寫的確非常符合傳統中國觀,俠客認為行俠仗義就是行俠仗義,不為其他,即使善無善報也是無可奈何,充分展現出了內心對道德極限的困惑卻又不得不為的處境,極富悲愴而高貴的精神。而這個對話內容,已經具有探究正義本質的形上學傾向,然而金庸先生並未給出為什麼人必須奉行正義的答案,畢竟有神才有道德的概念始終是歷史上主流的中國文人無法領略的概念。當然,假使金庸先生本人是抱持一神信仰的話,在以古代為背景的武俠小說中也無法呈現這個觀念,何況金庸先生也並不是信仰一神教的。
金庸小說的成就
說到武俠小說,首推金庸小說為代表是沒有爭議的,金庸幾乎就是武俠的代名詞。金庸先生的作品會最有名氣,我想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金庸小說將武俠精神推展到了民族大義的層次。
【二】金庸小說的用字斟酌而不失可讀性,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皆能閱覽。
【三】金庸先生本身是辦報紙的、是《明報》的創辦人。他認為報紙要賣得好,副刊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這是他的武俠小說得以推廣的重要媒介。
【四】金庸先生本身熱衷於研究歷史,因此金庸小說呈現了較強的歷史感,這在各個故事的時間脈絡與真實歷史人物的出場可以看出。
【五】金庸先生不只展現「俠」的高低層次,也幾乎將「武」的種類全給寫盡,不僅如此,在其作品的歷史脈絡中,也可以看見武與俠的緊密連結,以及它們的開展與銷融。
我認為,上文所列出的幾點金庸小說成功的因素,以第五點最為可貴。《射鵰英雄傳》可說是金庸先生早期較為有名且俠義精神層次較高的作品,主人翁郭靖雖然資質愚鈍,沒讀過什麼書,但卻可說是君子的典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即是他的寫照,相應地,他的武功應也是金庸作品主角中最高者。郭靖所處的年代為南宋末年,其時蒙古人的兵甲勢不可擋,他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畢生堅守襄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射鵰英雄傳》、《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合稱為「射鵰三部曲」,《神雕》主角楊過以及《倚天》主角張無忌的俠義精神比之郭靖則稍有不及,如楊過在故事尾聲的襄陽大戰中,心想:
「此生得與龍兒相會,老天爺實在待我至厚,今日便是死了,也已無憾。男兒漢大丈夫為國戰死沙場,正是最好的歸宿。」
而張無忌也曾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來回應愛情的兩難。雖然這兩位主角都有一份俠義心腸,但總是有些兒女情長的味道,然而以藝術創作而言,金庸筆下的主角自然不可能個個都像郭靖一樣,且這兩部作品的主題畢竟也不是民族大義。
到了金庸先生最後一部作品《鹿鼎記》,主角韋小寶不會武功,且別說沒有俠義精神,甚至可說是個貨真價實的小人,竟然還娶了七個老婆。《鹿鼎記》中的俠客代表應是陳近南與歸辛樹,但他們精神或武學的展現都無法與金庸之前作品的主角相比,甚至連死都死得輕如鴻毛,沒有男兒漢大丈夫最好的歸宿,至此可見金庸小說中武俠元素的開展與收合。
我認為,綜合來看,金庸小說的成就幾乎可以排在小說史上第一位,因為武俠小說的內涵可以明訂為正義精神與中國文化,而金庸的作品已經達到了武俠小說的典範,如此能夠明確定義小說類型的最高內涵,是其他小說種類所無法企及的,可以說,武俠小說的創作本身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門檻。不管站在精神層次、文學技巧甚至到情節編排,金庸小說都是首屈一指的,雖然以哲學層次來說,許多科幻小說的主題都是直指宇宙終極問題而生,然而若以哲學的正確性、文學素養、中國文明歷史內涵、角色塑造以及情節安排而論,似乎又無其他小說可出其右,因此,我認為金庸作品當是娛樂類書籍的首選,更是以中文為母語者的必讀作品。
大眾的冷漠與武俠的沒落
與過去的盛況相比,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同儕裡有看過金庸小說甚至任何一本武俠小說的可說是極少數。
我在之前的
文章提過,讀書總是一件好事,即便讀不了經典,也可先從娛樂類的書來入手,讀者們可透過讀金庸,對中國的文學、歷史、哲學有些接觸,可以作為進一步研讀文史的基礎。然而讀書畢竟耗時費力,頗不對現代人的速食口味,即便站在娛樂的角度,觀賞影劇也比看小說來得輕鬆不動腦。而關於俠義精神,似乎也是大多數冷漠的現代人所不能理解,現在的人們連做點小善事都怕犯法或被人騙。從以上這些現象來說,在金庸小說的脈絡中所見到武俠精神的沒落,似乎也是對現實的一個呼應。
在金庸先生最後一部作品《鹿鼎記》中,我們可以見到金庸先生的寫作技巧已臻於高峰,然而《鹿鼎記》沒有俠義、沒有武功甚至也沒有專一的愛情,只有權謀、金錢、女色和娛樂而已。
武俠作家代表的最後一部作品,已經沒有武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