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文教甄擬答|110新竹女中

2022/08/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閱讀材料: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謂也?」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題目原文:

二、
(ㄧ)〈蘭亭集序〉「死生亦大矣」與本文「死生亦大矣」內容意涵10%
(二)「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與赤壁賦如何互相闡發,會在教學上如何舉例?10%

中宜擬答:

​​(一)
〈蘭亭集序〉開篇記述當時修禊時空與環境後,勾勒自然之美與耳目感官之娛,但寫景後筆鋒轉向抒情,表達了「情隨事遷」、「修短隨化」等心境的轉折,並發現主觀經驗之樂受限於客觀時間,從而體察到人生的短暫與落空,故而引出古人云「死生亦大矣」的大悲慟。
然而王羲之〈蘭亭集序〉引述《莊子》此語僅在字面意義,與莊子原典的態度可說是背道而馳。
莊子於〈知北遊〉篇說明了對生死的觀點,認為人的生死不過是氣的聚散,「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此觀點貫徹了莊子的思想,並於〈德充符〉篇藉兀者王駘的故事再度闡述生死為一的觀念;既然生死為一、物我可以齊觀,則王駘自可順任事物變遷,失去一足與否並不妨礙他通於「道」的本質,王駘便是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的示範。
〈蘭亭集序〉卻不同意莊子的觀點,視之為虛誕、妄作;王羲之是以感性角度指出個體的生命誠然短暫且有限,但卻能透過創作的不朽達到「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所以興懷,其致一也」,使無數短暫的個體可以經由內在的交契突破歷史時間,成就人類整體的永恆共存。
總之,王羲之於〈蘭亭集序〉表達的生死觀不同於東晉時人服膺於莊子齊物論的主流,而是正向地看待生命,呈現了積極的人生態度,建立了對生命與文學具有高度的自覺意識。
(二)
莊子思想的特徵之一是齊物我、一死生,泯除是非彼此二元的界線,而主張直探「道」的本質,故其論述常以故事寓言為例,說明天地萬物渾然為一體,本體即是渾沌不分的「道」,個體如能去除分別心、放下執著,不遷於物、順乎自然,透視事物存在的本質,就不會被變動的表象所迷,能夠超然物外,達到絕對的自由。
蘇軾〈赤壁賦〉的哲理論述即化用自莊子,莊子原典是以相同或相異的角度看待萬物,而蘇軾則透過水、月之喻,表達了現象會變動而本質不變的道理。兩者相同處在於都訴求放下有限的我執,將「主體的我」的視域居於超然的地位;蘇軾並在〈赤壁賦〉中回應洞簫客,開脫其人生有限且渺小的悲哀,主張賞用清風明月等「造物者之無盡藏」,享受俯拾皆是的快樂。
蘇軾藉道家思想消解物我的矛盾並超脫存在的悲感,「水月之喻」是其援以闡發「變與不變」的比喻;在教學現場,教師除了將原典進行抽象意義的解說與分析之外,也可以透過生活化的事例為喻。例如學生升上高二學到本課,而經過升級分組分班後,「班級」的本質不變,依然是由「教師」與「學生」在「教室」組成;變化的是人事物的現象。
〈赤壁賦〉以其文學美感與哲理高度享譽文學史,在課堂上講授時也要與蘇軾創作時的生命經歷作連結。如將本課放入貶謫文學的脈絡賞析,教師不免需要點出此文逃避現實的消極傾向,並且要進一步分析此文提供的曠達態度,使學生能在遭遇人生挫折之際,從本課學到轉念與超越的意義。

參考資料:

(1)張淑香:〈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的「演出」解讀〈蘭亭集序〉〉
(2)黃偉倫:〈蘭亭修禊的文化闡釋——本體的探詢與自然的發現〉
(3)鄧瑞卿:〈論蘇軾〈赤壁賦〉的道家思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8會員
77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