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文教甄擬答|109彰化女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考題原文:

二、請從〈庖丁解牛〉、〈始得西山宴遊記〉、〈赤壁賦〉三篇課文,具體援引文句,結合莊子思想,說明如何引導學生領略道家的生活美學與人生韻致。15%

中宜擬答:

〈庖丁解牛〉出自《莊子・內篇・養生主》,該篇以談養生之道為主,提倡順應自然、不滯於物、安時處順,也與〈逍遙遊〉篇的「逍遙」、「無待」概念相呼應。〈始得西山宴遊記〉為柳宗元「永州八記」之首篇,是其人因「永貞革新」貶謫後以山水遊記自遣心懷的第一篇文章。〈赤壁賦〉指蘇軾因「烏臺詩案」貶黃州後所作的〈前赤壁賦〉,該文透過主客問答形式與水月之喻闡述萬物「變」與「不變」的哲理。此三文俱為高中國文的重要選文,並都呼應了莊子「逍遙」、「齊物」的思想,以下茲論述之。
「逍遙」是莊子哲學的核心觀念,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即是莊子所標舉的理想生命境界,也就是對世俗價值的超越、擺脫外物的羈絆,能夠「無待」——亦即無所憑藉依附,而能悠遊於自然的「道」中,並與萬物相通。「齊物」意在消解各種對立的世俗價值,使心靈擺脫成見執著而能恢復真實的靈明,也就能達到真正的自由。
因此,〈庖丁解牛〉以三種解牛的層次為喻,庖丁始解牛時,「所見無非全牛」;三年後「未嘗見全牛」;如今則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以「依乎天理」的方式解牛。並且不同於良庖、族庖解牛的損耗,庖丁解牛可以「游刃有餘」,便是因為庖丁已經能通於萬物,且不因是為文惠君解牛此等外在價值為累,將解牛操演成近乎聖王樂舞的「道」,故云「道進乎技」,因為庖丁已經能「無待」,體現莊子的「逍遙」美學。
〈始得西山宴遊記〉敘述柳宗元身為「僇人」而「恆惴慄」,是不能超越塵網的抑鬱狀態;在他發現西山之後,便能夠「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表現了與萬物相通的大逍遙境界,因此能「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猶如莊子夢為蝴蝶一般「物化」,與天地萬物合其精神,得到「無待」的自由。
〈赤壁賦〉中,洞簫客以梟雄如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為例,提出人生渺小如蜉蝣、須臾即逝這種終期於盡之必然的大悲痛,而蘇軾即以水月為喻,說明變化的是現象、不變的是本質,與莊子提倡一切世俗價值乃相對而非絕對同理,直指去除有限的我執,發掘「物與我皆無盡」的齊物觀,更點出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以擁抱自然作為超越有限的生命、達至純任自然的至美至樂境界,也就是莊子所謂的真逍遙。
綜上所述,此三文其實皆展現了莊子「逍遙」、「齊物」的美學觀,不論是庖丁的為君主解牛、柳宗元的貶謫、蘇軾篇中對人生有限的憾恨,作者們皆以超越個我的精神合於自然萬物,遂能化消塵俗的困窘。教學時,即應引導學生留意篇章中對既有困境的去執、與自然同往來的精神,以領略道家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物我合一」的美感境界。

參考資料:

1.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
2.吳孟芳:《《莊子》美學思想及其美育涵義》(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
文,謝仲明先生指導,2010 年)。
3.廖柏森:莊子「物我合一」之美學思想(部落格: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340)
4.「莊子(書)」維基百科條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8A%E5%AD%90_(%E6%9B%B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4會員
79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貝冷絲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09台中一中高中國文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109桃園農工國文教師甄試筆試第六題模擬答案。
109學年度北市中正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模擬答案。
109學年度中山女高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每個詩人多少都會有所謂「早期」、「少作」,在羅智成的例子就是集結他師大附中時期作品的第一本詩集《畫冊》(1973)。這本詩集羅似乎沒有再版的意思了,所以對於詩迷來說已經是傳說中的夢幻逸本,我以下會提到的也都是從別人的論文裡看來的。
在龍騰版高中國文課本第四冊收錄羅智成〈尋找部落〉一文,身為羅智成粉絲的我,為偶像爆肝讀了些論文、作了些講義,以下簡介我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們的羅智成介紹。
109台中一中高中國文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109桃園農工國文教師甄試筆試第六題模擬答案。
109學年度北市中正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模擬答案。
109學年度中山女高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每個詩人多少都會有所謂「早期」、「少作」,在羅智成的例子就是集結他師大附中時期作品的第一本詩集《畫冊》(1973)。這本詩集羅似乎沒有再版的意思了,所以對於詩迷來說已經是傳說中的夢幻逸本,我以下會提到的也都是從別人的論文裡看來的。
在龍騰版高中國文課本第四冊收錄羅智成〈尋找部落〉一文,身為羅智成粉絲的我,為偶像爆肝讀了些論文、作了些講義,以下簡介我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們的羅智成介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莊子在《逍遙遊》裡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當我們的慾望無法被滿足時,反而會被慾望所累。人生進入50+,是否應該崇尚樸素與簡單,或許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在物質方面,過多的追求往往帶來更多的困擾,最終會發現自己陷入了無止境的購物和不滿足的循環中。一位朋友曾經熱衷於
莊子認為人們應該尋道,而得道的第一個門檻就是其寢無夢、其覺無憂。 人如果滿足於恬淡的生活,沒有太多的名欲功利,沒有太多的比較跟想要,睡覺時自然不會做夢,一夜無夢,醒來時就無所思,可以保持赤子之心直到離開家門,那時開始就會想起工作的種種煩惱,所以思想就亂糟糟了,無喜無悲的心情就過去了,我們又穿上了盔
Thumbnail
《莊子˙至樂》: 從前有隻海鳥飛落在魯國的郊外,魯侯把牠迎進太廟,送酒給牠飲,奏九韶的音使牠歡樂,宰牛羊餵牠。海鳥目眩心悲,不敢吃一塊肉,不敢飲一杯酒,三天就死了。這是用養人的方法來養鳥,反而害了牠。⋯⋯所以先聖了解人的「個別性」。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莊子說:「我一輩子說了那麼多的話,但是,我實在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道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莊子在《逍遙遊》裡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當我們的慾望無法被滿足時,反而會被慾望所累。人生進入50+,是否應該崇尚樸素與簡單,或許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在物質方面,過多的追求往往帶來更多的困擾,最終會發現自己陷入了無止境的購物和不滿足的循環中。一位朋友曾經熱衷於
莊子認為人們應該尋道,而得道的第一個門檻就是其寢無夢、其覺無憂。 人如果滿足於恬淡的生活,沒有太多的名欲功利,沒有太多的比較跟想要,睡覺時自然不會做夢,一夜無夢,醒來時就無所思,可以保持赤子之心直到離開家門,那時開始就會想起工作的種種煩惱,所以思想就亂糟糟了,無喜無悲的心情就過去了,我們又穿上了盔
Thumbnail
《莊子˙至樂》: 從前有隻海鳥飛落在魯國的郊外,魯侯把牠迎進太廟,送酒給牠飲,奏九韶的音使牠歡樂,宰牛羊餵牠。海鳥目眩心悲,不敢吃一塊肉,不敢飲一杯酒,三天就死了。這是用養人的方法來養鳥,反而害了牠。⋯⋯所以先聖了解人的「個別性」。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莊子說:「我一輩子說了那麼多的話,但是,我實在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