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國文教甄擬答|109彰化女中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考題原文:

二、請從〈庖丁解牛〉、〈始得西山宴遊記〉、〈赤壁賦〉三篇課文,具體援引文句,結合莊子思想,說明如何引導學生領略道家的生活美學與人生韻致。15%

中宜擬答:

〈庖丁解牛〉出自《莊子・內篇・養生主》,該篇以談養生之道為主,提倡順應自然、不滯於物、安時處順,也與〈逍遙遊〉篇的「逍遙」、「無待」概念相呼應。〈始得西山宴遊記〉為柳宗元「永州八記」之首篇,是其人因「永貞革新」貶謫後以山水遊記自遣心懷的第一篇文章。〈赤壁賦〉指蘇軾因「烏臺詩案」貶黃州後所作的〈前赤壁賦〉,該文透過主客問答形式與水月之喻闡述萬物「變」與「不變」的哲理。此三文俱為高中國文的重要選文,並都呼應了莊子「逍遙」、「齊物」的思想,以下茲論述之。

「逍遙」是莊子哲學的核心觀念,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即是莊子所標舉的理想生命境界,也就是對世俗價值的超越、擺脫外物的羈絆,能夠「無待」——亦即無所憑藉依附,而能悠遊於自然的「道」中,並與萬物相通。「齊物」意在消解各種對立的世俗價值,使心靈擺脫成見執著而能恢復真實的靈明,也就能達到真正的自由。

因此,〈庖丁解牛〉以三種解牛的層次為喻,庖丁始解牛時,「所見無非全牛」;三年後「未嘗見全牛」;如今則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以「依乎天理」的方式解牛。並且不同於良庖、族庖解牛的損耗,庖丁解牛可以「游刃有餘」,便是因為庖丁已經能通於萬物,且不因是為文惠君解牛此等外在價值為累,將解牛操演成近乎聖王樂舞的「道」,故云「道進乎技」,因為庖丁已經能「無待」,體現莊子的「逍遙」美學。

〈始得西山宴遊記〉敘述柳宗元身為「僇人」而「恆惴慄」,是不能超越塵網的抑鬱狀態;在他發現西山之後,便能夠「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表現了與萬物相通的大逍遙境界,因此能「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猶如莊子夢為蝴蝶一般「物化」,與天地萬物合其精神,得到「無待」的自由。

〈赤壁賦〉中,洞簫客以梟雄如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為例,提出人生渺小如蜉蝣、須臾即逝這種終期於盡之必然的大悲痛,而蘇軾即以水月為喻,說明變化的是現象、不變的是本質,與莊子提倡一切世俗價值乃相對而非絕對同理,直指去除有限的我執,發掘「物與我皆無盡」的齊物觀,更點出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以擁抱自然作為超越有限的生命、達至純任自然的至美至樂境界,也就是莊子所謂的真逍遙。

綜上所述,此三文其實皆展現了莊子「逍遙」、「齊物」的美學觀,不論是庖丁的為君主解牛、柳宗元的貶謫、蘇軾篇中對人生有限的憾恨,作者們皆以超越個我的精神合於自然萬物,遂能化消塵俗的困窘。教學時,即應引導學生留意篇章中對既有困境的去執、與自然同往來的精神,以領略道家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物我合一」的美感境界。

參考資料:

1.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

2.吳孟芳:《《莊子》美學思想及其美育涵義》(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

文,謝仲明先生指導,2010 年)。

3.廖柏森:莊子「物我合一」之美學思想(部落格:

https://showwe.tw/blog/article.aspx?a=340)

4.「莊子(書)」維基百科條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8A%E5%AD%90_(%E6%9B%B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貝冷絲皇的沙龍
217會員
80內容數
針對高中國文課內、課外文學作品,深入細讀、分析寫作手法與內涵,分享中宜師的教學見解。
貝冷絲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6
109年台北陽明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擬答。
Thumbnail
2022/08/26
109年台北陽明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擬答。
Thumbnail
2022/08/26
109學年度屏東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一大題第二小題擬答。
Thumbnail
2022/08/26
109學年度屏東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一大題第二小題擬答。
Thumbnail
2022/08/21
111學年度台南一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模擬答案。
Thumbnail
2022/08/21
111學年度台南一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模擬答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陳鼓應 20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老子導讀及譯註:你的第一本道德經入門書 陳鼓應 2020 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作者根據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以及1993年郭店出土的竹簡摘抄本(此為出土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約為西元前四世紀末)對通行本進行修訂。
Thumbnail
在一片物欲橫流的滔滔世情中,老子主張返璞歸真。他以洞穿宇宙奧秘的智者高度,向世人揭櫫了自然之「道」才是人們所應該師法的對象,只有一如大自然「善利萬物而不爭」之無私無欲與無為,才能成就萬象萬有之「無不為」。老子哲學要以「虛其心」之深、虛、藏,達到精神上淵靜悠遊的可能。
Thumbnail
在一片物欲橫流的滔滔世情中,老子主張返璞歸真。他以洞穿宇宙奧秘的智者高度,向世人揭櫫了自然之「道」才是人們所應該師法的對象,只有一如大自然「善利萬物而不爭」之無私無欲與無為,才能成就萬象萬有之「無不為」。老子哲學要以「虛其心」之深、虛、藏,達到精神上淵靜悠遊的可能。
Thumbnail
這個提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先秦哲學家莊子與好友惠子的「濠梁之辯」。
Thumbnail
這個提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先秦哲學家莊子與好友惠子的「濠梁之辯」。
Thumbnail
重新翻閱、解讀撿擇的《莊子》文本段落,讓我更能體會莊子怎麼界定這個世界(雖然那個古老的世界沒有ChatGPT,但他們有神諭,有自我呢喃的占卜巫師),他為什麼要運用重言、寓言和卮言,以及他對人與物關係的拿捏是如何充滿不定性和個殊性。
Thumbnail
重新翻閱、解讀撿擇的《莊子》文本段落,讓我更能體會莊子怎麼界定這個世界(雖然那個古老的世界沒有ChatGPT,但他們有神諭,有自我呢喃的占卜巫師),他為什麼要運用重言、寓言和卮言,以及他對人與物關係的拿捏是如何充滿不定性和個殊性。
Thumbnail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傅佩榮講道德經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透過台大開放課程中的 “哲學與人生”, 初次了解到了精闢的道家哲學; 更幸運的從兩年前開始 傅教授開始在喜馬拉雅講授道德經, 透過音頻120篇與每週問答, 最終的總結
Thumbnail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傅佩榮講道德經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透過台大開放課程中的 “哲學與人生”, 初次了解到了精闢的道家哲學; 更幸運的從兩年前開始 傅教授開始在喜馬拉雅講授道德經, 透過音頻120篇與每週問答, 最終的總結
Thumbnail
110學年度鳳新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110學年度鳳新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二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Thumbnail
  《道德經》 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 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