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漫談阿嬤(番外篇)

JD-avatar-img
發佈於JD隨筆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漫談身後事

身後事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所以,JD和JM在經歷過阿嬤的往生後,有經過一番的討論。老實說,阿嬤在往生之前,還沒老人痴呆症之前,有交待我們這些後輩子孫,她想土葬的意願。然而,土葬是需要向公家機關申請,買土地所有權,因此,費用上相對較為昂貴。若只是單純火葬後,放在靈骨塔內,就只要買永久使用權即可,當然,費用上就對對便宜一點。

雖然我們現在還年輕,也不知道何時會遇到此議題;但是,因為死亡是不分男女老少的,故提早準備總是好的。JD在還沒結婚之前,其實就有想過這個問題,只是剛好遇到阿嬤往生事件後,再度將此議題,提出來和JM討論。

JD的理想方式,是樹葬,因為JD喜歡在山林裡享受芬多精,而且可以跟著大自然一同經歷日月星辰,晴曬陰雨雷雹等四季及天氣變化,並成為大自然的一部份,該有多愜意呀!

沒想到,在JD提完之後,JM也說,她也喜歡如此的葬身方式,可見,大家有志一同。既可以為大自然做點什麼,又達到自己想要的方式,算是另類的雙贏吧。

不過,因為樹葬處理的細節是什麼,JD和JM也沒有任何概念,因此,尚待未來有空去了解的時候,再與大家分享吧。

您也有開始想自己理想中的身後事了嗎?或許沒有,或是根本不想太早提及,也沒關係,可以把此議題,先放在心底,待未來時機成熟時,再來思考,或討論,亦可。

漫談阿嬤出殯

出殯是一個人的人生走完的最後一程,雖不一定要風光,但至少要完整。

阿嬤出殯是在2022年7月18日上午10時許,在出殯之前,禮儀社有幫忙排定一些流程,

首先是入殮,因入殮是極具煞氣的,故一般人,連家屬都不允許進入。

再來是家屬將手折的蓮花,放在往生者的身體四周圍,再看家屬是否有什麼心裡話想和往生者說,都可以趁這個時間點。JD在這個時候,看著阿嬤的容顏,如此安詳,而且氣色不錯,可見禮儀師有下功夫,心裡默默跟阿嬤說了一些想說的話,放了兩朵紙蓮花後,走了出來,心裡無限愁悵,這就是人的一生啊~~

接著是家祭與公祭。

最後是封釘,由往生者的長子執行。

全部都完成後,會由禮儀社人員將往生者的棺材抬往禮車上,前往火葬場火化。

火化結束後,會再由禮儀社人員將骨灰裝在骨灰罈中,連同隨行家屬,一起送往欲安放的靈骨塔內。

整個流程,大概是7個多小時。

幸好當天天氣晴朗,想來悼念阿嬤的親友,或政治人物,皆能順利到場,也能見到阿嬤最後一面,相信阿嬤也會很開心。

生死乃呼吸之間

生死之事,每個人都會經歷,說真的,如果不會老,JD還真不想往生,這似乎跟中國某些歷代君王一樣,痴人說夢。

之前有去上過一些宗教團體的課程,其中有一堂課提及生死,生死就是在呼吸之間,當時JD也不太懂這個意思,經由講師說明後,才明白,原來呼吸之間,指的是每個人在剛生出來的時候,助產士、或醫師在接生的時候,是不是會打嬰生的屁股,嬰兒被打了之後,因為痛而哭了出來,那時候就不是靠臍帶呼吸了,而是需要靠自己的肺來呼吸。而往生的時候,就是沒了氣息且心跳,醫生就會判定其為死亡,而開立死亡證明書。

人生在世,大部份時間皆庸庸碌碌,汲汲營營於自己想追求的事物上,常會忘了生死之事,殊不知,人生除了生死之事是大事外,其他的都是小事,又何必為了小事生氣、懊惱、開心、歡呼呢?

JD也是庸俗之人,對於生死之事,亦無太多想法,但未來在遇到更多的生死之事,或許又會有不同於現在的想法了吧!

您也對生死之事無感嗎?沒關係,至少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多陪陪家人,父母,親近的人,就算只是說說話,相信彼此都能感受到最真摯的幸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D漫談講座
18會員
76內容數
慢賺,顧名思義,就是以時間換取空間,賺取薪水以外的被動收入。 哲學,博大精深,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述明。 慢賺的哲學,就是要用淺顯易懂的數字與表格,來與大家分享,如何用時間來換取被動收入。
JD漫談講座的其他內容
2023/03/30
魯蛇 大家對魯蛇這個名詞一定不陌生,而魯蛇是從英文的loser,音譯過來的。為什麼今天JD想要大家談談魯蛇人生呢? 大家如果一直有追蹤JD每一篇文章的話,一定知道JD在今年1月的時候,有提及會參加我們公司的升等考。因為準備時間不長,且考試科目都非自己的專業,準備起來格外的困難,若可以通過考試,絕對會
Thumbnail
2023/03/30
魯蛇 大家對魯蛇這個名詞一定不陌生,而魯蛇是從英文的loser,音譯過來的。為什麼今天JD想要大家談談魯蛇人生呢? 大家如果一直有追蹤JD每一篇文章的話,一定知道JD在今年1月的時候,有提及會參加我們公司的升等考。因為準備時間不長,且考試科目都非自己的專業,準備起來格外的困難,若可以通過考試,絕對會
Thumbnail
2023/03/24
♛工作 自從學校畢業,大家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生計。而要撐起自己的生計,或全家人的生計,當然不是啃老,或甚至跟風,學網路上的達人,當個全職投資人。而是找到一份工作,無論是兼職的,還是正職的,讓這份工作的薪水,可以養活自己,雖不一定致富,或過上好的生活,但最基本的,是要能夠支持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
Thumbnail
2023/03/24
♛工作 自從學校畢業,大家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生計。而要撐起自己的生計,或全家人的生計,當然不是啃老,或甚至跟風,學網路上的達人,當個全職投資人。而是找到一份工作,無論是兼職的,還是正職的,讓這份工作的薪水,可以養活自己,雖不一定致富,或過上好的生活,但最基本的,是要能夠支持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
Thumbnail
2022/11/04
問題一:需要打嗎?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連JD自己也覺得不是打過前幾劑疫苗了嗎?有需再打第2劑的追加劑嗎? JD雖然不是醫事人員,但以JD自己的認知以為,在週遭的親朋好友,都陸續得了新冠肺炎,大家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不過,大部份都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會喘、容易疲累、頭痛等症狀。
2022/11/04
問題一:需要打嗎?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問,連JD自己也覺得不是打過前幾劑疫苗了嗎?有需再打第2劑的追加劑嗎? JD雖然不是醫事人員,但以JD自己的認知以為,在週遭的親朋好友,都陸續得了新冠肺炎,大家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不過,大部份都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會喘、容易疲累、頭痛等症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朋友的母親過世,我前往捻香。朋友提及母親因為跌倒手腳斷掉,導致行動不便,日久得了憂鬱症。原本透露要在家裡自我了斷,但因怕家人受影響,選擇到外面的公園結束一生,並留了遺書,表示要樹葬。朋友家人原本不贊同樹葬,但後來決定尊重母親的遺願。 對於自殺、樹葬,精舍都有開示過,內心考慮很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朋友的母親過世,我前往捻香。朋友提及母親因為跌倒手腳斷掉,導致行動不便,日久得了憂鬱症。原本透露要在家裡自我了斷,但因怕家人受影響,選擇到外面的公園結束一生,並留了遺書,表示要樹葬。朋友家人原本不贊同樹葬,但後來決定尊重母親的遺願。 對於自殺、樹葬,精舍都有開示過,內心考慮很
Thumbnail
漫談身後事 雖然我們現在還年輕,也不知道何時會遇到此議題;但是,因為死亡是不分男女老少的,故提早準備總是好的。JD在還沒結婚之前,其實就有想過這個問題,只是剛好遇到阿嬤往生事件後,再度將此議題,提出來和JM討論。 漫談阿嬤出殯 出殯是一個人的人生走完的最後一程,雖不一定要風光,但至少要完整。
Thumbnail
漫談身後事 雖然我們現在還年輕,也不知道何時會遇到此議題;但是,因為死亡是不分男女老少的,故提早準備總是好的。JD在還沒結婚之前,其實就有想過這個問題,只是剛好遇到阿嬤往生事件後,再度將此議題,提出來和JM討論。 漫談阿嬤出殯 出殯是一個人的人生走完的最後一程,雖不一定要風光,但至少要完整。
Thumbnail
  前幾天想到離別這件事時,腦中自動浮現一句話:「每次離別都是小小的死亡。」前些日子,對我來說死亡是件很悲傷痛苦的事,因為那種被落下的心情實在太強烈,還有深刻的孤單感受。   小時候總覺得離別異常困難,想找個可以停泊的港灣,可自己總在大浪中載浮載沉。這種心態導致自己害怕失去,而害怕失去,所以經常失去
Thumbnail
  前幾天想到離別這件事時,腦中自動浮現一句話:「每次離別都是小小的死亡。」前些日子,對我來說死亡是件很悲傷痛苦的事,因為那種被落下的心情實在太強烈,還有深刻的孤單感受。   小時候總覺得離別異常困難,想找個可以停泊的港灣,可自己總在大浪中載浮載沉。這種心態導致自己害怕失去,而害怕失去,所以經常失去
Thumbnail
大家有經歷過直系血親離世的經驗嗎? 需要處理哪些事情? 有想過自己的後事如何處理嗎?
Thumbnail
大家有經歷過直系血親離世的經驗嗎? 需要處理哪些事情? 有想過自己的後事如何處理嗎?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念頭,當幸福感越是強烈, 越是覺得太不真實,害怕有一天會失去、也會逝去。 我有,而且常常這樣想, 但並不害怕失去或死亡,只是太多的捨不得。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念頭,當幸福感越是強烈, 越是覺得太不真實,害怕有一天會失去、也會逝去。 我有,而且常常這樣想, 但並不害怕失去或死亡,只是太多的捨不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