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屬於眼球世代的亂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Nope (2022)

Nope (2022)

人類對外星人那處於未知的恐懼這一主流印象,多半源自於西方社會在電視電影中所共構出的後殖民現象,亦即過往始終處於殖民者地位的白人種族,反而成為被殖民對象,並面對來自更為強大的外在存在。而這類題材作品(如:《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通常藉著美國連結全世界、消除彼此弭見後共同擊退外敵,以我們-人類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告終,當然這個「我們」始終是美國作為傳輸世界強權的借代。

科幻既然是對自身所存在現實之臆測和預知,自然也能將其延伸成至政治和思想的宣傳樣本。但喬登·皮爾(Jordan Peele)貌似完全看穿且恨透了這樣一種把戲,他在電影開頭就開宗明義地以一場失控的實境秀佐以動態影像之父Eadweard Muybridge那經典的The Horse in Motion圖騰,悄然預示了電影或者電視在現今成為文化和觀看擔任中介的視覺政體(Scopic Regime),而《不!》完全在自覺上述情形之下,有意識的對作品自身賦予同樣的內部命題:奇觀(Spectacle)。

Muybridge's The Horse in Motion, 1878

Muybridge's The Horse in Motion, 1878

美國夢,昭示著全世界人們心中對更好生活的渴慕,那漂洋過海後最先映入眼簾的自由女神像便是最強而有力的視覺象徵。美國人將外來者或移民統稱為“Aliens”並非沒有原因,畢竟那是根基在先祖之中、對外族文明的無知所衍生出的差異與蔑視。

在片中,OJ和Ricky(非裔與亞裔、訓獸師和演員),兩人作為移民後裔,都不約而同地背負著龐大媒體圖景供應者的使命(前者的馬匹供電影拍攝使用,後者則是實境現場的被注視物),但不同的是後者嘗試逾越甚至抹滅這樣的一個成規,先是仿造出一個西部風格的主題園區,好似自身重塑了「掏金熱」這麼一個極具美國夢的分支幻影,再者因童年的陰影使自身成為一項歷史奇觀的一部分,他那反客為主的野心終究免不了遭到反噬的結局—試圖凌駕觀看所招致而來的覆滅。

Nope (2022)

Nope (2022)

OJ和妹妹或許本也會落得相同的境遇,為了捕捉幽浮所加裝的「監視器」本就是在某種性質之下記錄著奇觀(車禍、犯罪、新聞畫面)的機械眼,後面更甚請來了專門生產奇觀的電影攝影師。但OJ就彷若Jordan Peele所投射出的作者化身,他決絕的道出「Nope」來拒絕觀看,也同時拒絕成為被幽浮所觀看(狩獵)的對象。

他捨棄了關於美國夢的一切,金錢、名利等事物皆是危機的代名詞,移民這一概念早該做為陳舊思想摒除,“Aliens”這個詞彙也該與大型不明飛行物之間撇清界線,而這些思想上的深層洗牌,都必須先從「奇觀」這樣一個幾乎難以忽視卻又根深蒂固的陋習開始消弭,將這樣的一種癡迷現象全然的自我們的視覺場域之中抽出。

屆時,不必仰賴強權的庇護或流行的烘托,人人皆有自主選擇觀看事物的權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柯勝緯的沙龍
9會員
26內容數
柯勝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31
與上檔關美館「三次哀悼的練習」同樣帶有著人與外物之間共有經驗的臨摹、紀錄(重演),但此種狀態的達成卻並非是用許哲瑜慣用的3D建模掃描技術:灰白色、人物場景帶有殘缺、彷如有意自成為瑕疵翻模現實的影像質地,而是利用藝術家實拍之影像視角和展映形式,來轉化過往以來所處理的虛構之下的媒介與生命模組。
Thumbnail
2024/01/31
與上檔關美館「三次哀悼的練習」同樣帶有著人與外物之間共有經驗的臨摹、紀錄(重演),但此種狀態的達成卻並非是用許哲瑜慣用的3D建模掃描技術:灰白色、人物場景帶有殘缺、彷如有意自成為瑕疵翻模現實的影像質地,而是利用藝術家實拍之影像視角和展映形式,來轉化過往以來所處理的虛構之下的媒介與生命模組。
Thumbnail
2024/01/31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2024/01/31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Thumbnail
2024/01/31
在此次金馬連映的兩部作品——科斯塔的《火之女兒》與王兵的《黑衣人》湊合成的一個「類短片」單元絕非出自拚時長或者已大師之名騙觀眾錢的考量(?)因今年坎城在選映兩部作品時便也是將它們並至於一塊進行放映(聽說中國獨立影像展則是把《火之女兒》與洪常秀聯合套售),同時科斯塔與王兵也是當代關於獨立、自由
Thumbnail
2024/01/31
在此次金馬連映的兩部作品——科斯塔的《火之女兒》與王兵的《黑衣人》湊合成的一個「類短片」單元絕非出自拚時長或者已大師之名騙觀眾錢的考量(?)因今年坎城在選映兩部作品時便也是將它們並至於一塊進行放映(聽說中國獨立影像展則是把《火之女兒》與洪常秀聯合套售),同時科斯塔與王兵也是當代關於獨立、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描述未知恐怖現象,並非只是製造恐怖氣氛。《不!》更以當代媒體的集體現象去反映未知的恐懼,並以科幻外星物體形式的不可見結界,以失去電力與訊號的當代症狀,去暗示著當代社會電子影像設備氾濫的年代,卻也無力補抓(攝影的另一種含義)未知物體的身影。
Thumbnail
描述未知恐怖現象,並非只是製造恐怖氣氛。《不!》更以當代媒體的集體現象去反映未知的恐懼,並以科幻外星物體形式的不可見結界,以失去電力與訊號的當代症狀,去暗示著當代社會電子影像設備氾濫的年代,卻也無力補抓(攝影的另一種含義)未知物體的身影。
Thumbnail
《我們》劇情暗喻分析 在這齣電影中,喬登·皮爾導演運用他一貫的敘事風格來講述種族以及社會階層的議題。就如同其餘喬登·皮爾自編自導的電影一樣,故事都由黑人擔任主角,並在劇情中安插些許事件來表現黑人與白人的社會地位差異。不過除了電影有明顯道出的社會議題,依我看來,整個故事也正好能夠對應到人在面對「心魔」
Thumbnail
《我們》劇情暗喻分析 在這齣電影中,喬登·皮爾導演運用他一貫的敘事風格來講述種族以及社會階層的議題。就如同其餘喬登·皮爾自編自導的電影一樣,故事都由黑人擔任主角,並在劇情中安插些許事件來表現黑人與白人的社會地位差異。不過除了電影有明顯道出的社會議題,依我看來,整個故事也正好能夠對應到人在面對「心魔」
Thumbnail
人類對外星人那處於未知的恐懼這一主流印象,多半源自於西方社會在電視電影中所共構出的後殖民現象,亦即過往始終處於殖民者地位的白人種族,反而成為被殖民對象,並面對來自更為強大的外在存在。而這類題材作品(如:《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通常藉著美國連結全世界、消除彼此弭見後共同
Thumbnail
人類對外星人那處於未知的恐懼這一主流印象,多半源自於西方社會在電視電影中所共構出的後殖民現象,亦即過往始終處於殖民者地位的白人種族,反而成為被殖民對象,並面對來自更為強大的外在存在。而這類題材作品(如:《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通常藉著美國連結全世界、消除彼此弭見後共同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恐怖科幻片】一場人類的光復革命,揭穿當權者真面目,打破洗腦幻象,讓全人類覺醒,認知真相,但之後呢?人性又如何反應? ● 當電影用來說故事之洗腦效果::: ● 當電視進入傳統部落::: ● 當代哲學家齊澤克引用解讀::: ● 人啊!看到相真又如何?::: ● 你被洗腦定我被洗腦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恐怖科幻片】一場人類的光復革命,揭穿當權者真面目,打破洗腦幻象,讓全人類覺醒,認知真相,但之後呢?人性又如何反應? ● 當電影用來說故事之洗腦效果::: ● 當電視進入傳統部落::: ● 當代哲學家齊澤克引用解讀::: ● 人啊!看到相真又如何?::: ● 你被洗腦定我被洗腦
Thumbnail
地下鐵道,這個名詞曾出現在美國蓄奴時期,這是一個不存在的鐵道,指的是一個人道救援的地下網絡,而這個地下網絡究竟營救了多少黑人,直到一百多年後的現在仍無法確定,容我引用胡培菱的文字介紹這個背景: 由各地支持廢奴的白人或自由黑人、前黑奴串聯起來,提供中繼站、擔任聯絡人,而脫逃的黑奴多半利用半夜,由各站
Thumbnail
地下鐵道,這個名詞曾出現在美國蓄奴時期,這是一個不存在的鐵道,指的是一個人道救援的地下網絡,而這個地下網絡究竟營救了多少黑人,直到一百多年後的現在仍無法確定,容我引用胡培菱的文字介紹這個背景: 由各地支持廢奴的白人或自由黑人、前黑奴串聯起來,提供中繼站、擔任聯絡人,而脫逃的黑奴多半利用半夜,由各站
Thumbnail
看完《我們》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一種明知荒謬無比,卻讓人感覺距離很近,彷彿自己熟悉的環境隨時可能冒出危險的恐懼感:作為喬登皮爾的第二部導演長片作品,《我們》玩著更多有趣的超現實元素,以及更讓人想不透的影像空間。
Thumbnail
看完《我們》就像是做了一場噩夢:一種明知荒謬無比,卻讓人感覺距離很近,彷彿自己熟悉的環境隨時可能冒出危險的恐懼感:作為喬登皮爾的第二部導演長片作品,《我們》玩著更多有趣的超現實元素,以及更讓人想不透的影像空間。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是一部單純用音效和運鏡嚇人的恐怖片,它指涉的層面從個體到家庭,從國家到世界,故事談論的寓意,放諸四海而皆準,下面整理幾個重點給大家。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是一部單純用音效和運鏡嚇人的恐怖片,它指涉的層面從個體到家庭,從國家到世界,故事談論的寓意,放諸四海而皆準,下面整理幾個重點給大家。
Thumbnail
原本在喜劇界就有所斬獲的喬登皮爾,在《逃出絕命鎮》大獲好評後打鐵趁熱推出眾所期待的《我們》,身為黑色幽默專家的他總能機敏的嗅到現實的可笑與諷刺,《逃出絕命鎮》旨在呈現白人進化的對黑人的剝削現象,而到了《我們》他則將政治諷喻藏在科幻恐怖後面,從一連串刺激緊湊時而富含黑色幽默的家庭逃殺記帶到美國危機。
Thumbnail
原本在喜劇界就有所斬獲的喬登皮爾,在《逃出絕命鎮》大獲好評後打鐵趁熱推出眾所期待的《我們》,身為黑色幽默專家的他總能機敏的嗅到現實的可笑與諷刺,《逃出絕命鎮》旨在呈現白人進化的對黑人的剝削現象,而到了《我們》他則將政治諷喻藏在科幻恐怖後面,從一連串刺激緊湊時而富含黑色幽默的家庭逃殺記帶到美國危機。
Thumbnail
每個人對於每件事都有主觀看法,社會事件是,電影也是。從庶民生活萌芽茁壯的嘻哈文化,藉由說唱藝術型式講述社會事件、市井小民的生活樣貌,是目前我們常在嘻哈文化中不論以音樂、電影、畫作等藝術型式中窺見。
Thumbnail
每個人對於每件事都有主觀看法,社會事件是,電影也是。從庶民生活萌芽茁壯的嘻哈文化,藉由說唱藝術型式講述社會事件、市井小民的生活樣貌,是目前我們常在嘻哈文化中不論以音樂、電影、畫作等藝術型式中窺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