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IPO 前夕事件簿】產品創新的 G 社,與偏執狂的 K 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記得開始在 FB 專頁上第一次認真寫拜訪 pre-IPO 網路軟體新創,就是寫 G 公司和 K 公司,可以說《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的濫觴就是從寫這兩間公司的開始。

雖然我們家最終沒有爭取到成為這兩間的主辦券商,但作為分析師,我個人還是滿喜歡這兩間公司,因為相較於其他多數台灣新創,這兩間公司的管理團隊非常早就把目標放在海外市場,而且近乎偏執地想要做產品而不是服務;兩間公司一開始做的都比較偏向 B2C 的產品,但目前也都非常有意識地開始做 B2B,為什麼這麼做的理由也都滿類似:

「建立公司的護城河,並且做出能夠繼續在海外成長的產品。」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5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ichard Lee-avatar-img
2022/08/30
> (後來我在另一間軟體新創 N 社看到和 G 社類似的成長軌跡,這毫無懸念也成為我很喜歡的另一間公司,CEO 大概是我看過頭腦反應最快的一位,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拜訪 S 社的故事了。希望有機會能成為他們在資本市場的夥伴) 是 N 社還是 S 社,還是兩間都有?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8/30
S 社😂 筆誤
avatar-img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的沙龍
1.3K會員
128內容數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2024/06/13
「K 公司未能如期於證交所順利掛牌上市。K 公司指控承辦券商 P 證券態度消極,以「張數不足」為理由,不願送件至券商公會及證交所;P 證券則反駁,K 的合格圈購單未達標準,沒有刁難、不願送件之事。」 在 3 月底寫完 K 公司股票競拍失利後,老實說這間公司就已經慢慢淡出我的記憶,直到一週多以前跟素
Thumbnail
2024/06/13
「K 公司未能如期於證交所順利掛牌上市。K 公司指控承辦券商 P 證券態度消極,以「張數不足」為理由,不願送件至券商公會及證交所;P 證券則反駁,K 的合格圈購單未達標準,沒有刁難、不願送件之事。」 在 3 月底寫完 K 公司股票競拍失利後,老實說這間公司就已經慢慢淡出我的記憶,直到一週多以前跟素
Thumbnail
2024/03/25
K 公司在初次上市前進行競價拍賣,但因合格標數量不足而未能開標。這造成了一系列價格、價格發現、配售等問題,主辦券商在此事件中的處理被質疑並與K公司的評價估值、資本市場定位有關。文章就此事件提出觀點並且提醒企業在資本市場運作時考慮券商和團隊的專業度。
Thumbnail
2024/03/25
K 公司在初次上市前進行競價拍賣,但因合格標數量不足而未能開標。這造成了一系列價格、價格發現、配售等問題,主辦券商在此事件中的處理被質疑並與K公司的評價估值、資本市場定位有關。文章就此事件提出觀點並且提醒企業在資本市場運作時考慮券商和團隊的專業度。
Thumbnail
2024/03/07
這是一篇有關拜訪某創業公司的故事,故事中記錄了創辦人的表演技巧以及產品發展的疑點。
Thumbnail
2024/03/07
這是一篇有關拜訪某創業公司的故事,故事中記錄了創辦人的表演技巧以及產品發展的疑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由得到App總編輯李翔,挖掘出六家中國企業崛起、轉型的商業觀察,在臺灣被譯為《Web 3.0 必學6個行銷戰術:年成長率500%的企業教你,該如何抓到網路商機!》,然整本內容卻絲毫與Web 3.0及行銷無關,倒是讓我們重溫了2010-2016年這個創業大爆發的年代,中國新創或巨頭一路來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由得到App總編輯李翔,挖掘出六家中國企業崛起、轉型的商業觀察,在臺灣被譯為《Web 3.0 必學6個行銷戰術:年成長率500%的企業教你,該如何抓到網路商機!》,然整本內容卻絲毫與Web 3.0及行銷無關,倒是讓我們重溫了2010-2016年這個創業大爆發的年代,中國新創或巨頭一路來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其中一個印象深刻的就屬會議中出現這段話:「Freddy,你覺得要得怎麼做,才不會讓我們的評價 (valuation) 被資本市場定位成 P 家?」
Thumbnail
其中一個印象深刻的就屬會議中出現這段話:「Freddy,你覺得要得怎麼做,才不會讓我們的評價 (valuation) 被資本市場定位成 P 家?」
Thumbnail
新創公司或是創業者,一開始通常身兼創辦人、經營團隊同時也是大股東的三種身份,但隨著公司規模愈來愈龐大時,三者角色目標不同時,便容易起了衝突。本集來聊聊某知名茶飲品牌創辦人,出售自己手把手拉拔大的公司,出清手上股權的故事 〈吉白職場 EP11|拿錢走人 華麗轉身〉
Thumbnail
新創公司或是創業者,一開始通常身兼創辦人、經營團隊同時也是大股東的三種身份,但隨著公司規模愈來愈龐大時,三者角色目標不同時,便容易起了衝突。本集來聊聊某知名茶飲品牌創辦人,出售自己手把手拉拔大的公司,出清手上股權的故事 〈吉白職場 EP11|拿錢走人 華麗轉身〉
Thumbnail
以前在看台灣的新創公司時也曾經有個迷思,覺得好的公司就是要像北美那些科技新創一樣要有很強的獨門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像 Google 這種 A 咖才行。但看久了也慢慢接受一件事:也許這就是以台灣為主要市場的新創公司宿命吧,代理國外產品沒什麼好丟臉的,關鍵時刻要 Pivot 並且活下去、產生營運現金流量才
Thumbnail
以前在看台灣的新創公司時也曾經有個迷思,覺得好的公司就是要像北美那些科技新創一樣要有很強的獨門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像 Google 這種 A 咖才行。但看久了也慢慢接受一件事:也許這就是以台灣為主要市場的新創公司宿命吧,代理國外產品沒什麼好丟臉的,關鍵時刻要 Pivot 並且活下去、產生營運現金流量才
Thumbnail
記得開始在 FB 專頁上第一次認真寫拜訪 pre-IPO 網路軟體新創,就是寫 G 公司和 K 公司,可以說《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的濫觴就是從寫這兩間公司的開始。
Thumbnail
記得開始在 FB 專頁上第一次認真寫拜訪 pre-IPO 網路軟體新創,就是寫 G 公司和 K 公司,可以說《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的濫觴就是從寫這兩間公司的開始。
Thumbnail
「你覺得你們跟 M 社 DNA 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訪談快要結束,我最後隨口問了一句。 「我們是科技公司。」 P 社的某高階主管眼睛盯著我這麼說。 2022 年的今天,M 社成了 B2C 電商的龍頭,S 社到現在還是主流電商。自詡為科技公司的 P 社則在懸崖邊求生存。
Thumbnail
「你覺得你們跟 M 社 DNA 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訪談快要結束,我最後隨口問了一句。 「我們是科技公司。」 P 社的某高階主管眼睛盯著我這麼說。 2022 年的今天,M 社成了 B2C 電商的龍頭,S 社到現在還是主流電商。自詡為科技公司的 P 社則在懸崖邊求生存。
Thumbnail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Thumbnail
「新創」一詞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甚至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的確清楚這兩字所代表的真正涵意或是只是朦朧中大概知道是什麼,真要具體而微的說明卻只能支支吾吾?只是無論是哪一種,不可避免都需要資金挹注才能開始,但要如何吸引投資人願意掏腰包挹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