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匿名正義:抹黑中傷、獵巫肉搜,你敲下的每個字都是傷人的利器

2022/09/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鄉民公審、小粉紅出征和各種刷評行為,是近幾年新興的網路現象。鄉民的正義乃至於帝吧出征、寸草不生,公民的集體行為有了新的樣貌。喜的是分散式的意見表達打擊了過去治理邏輯下自上而下的訊息發布,但也帶來新的問題,諸如名人乃至於炎上當事人不堪社會壓力尋短自戕的悲劇。
從日本的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擂台裝事件最後導致年輕摔角手最後香消玉殞作為起點,探討了幾個在日本曾經引起的網路公審事件中共同反應的現象,並將相關當事人的樣態、行為動機以及後續影響進行分析,做為持續演進中的社會現象的註解。
資深鄉民多少都跟過批踢大事,肉搜的技巧在搜尋引擎演算技術突飛猛進的推波助瀾之下,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也沒幾個小心謹慎的人養好多個帳號,還登入都用跳板。在下面卡一樓推文、跟推跟噓、假回文真紀錄,多的是網路上互動的模式推陳出新,而鍵盤螢幕後面又是怎樣的一個人,還真的是無從得知。
匿名的效果在網路世界原先達到一個去中心、人人得以發聲的效果,然而也帶來了隱名之後道德無知之幕遮蔽下,幾乎難以追究責任的魔戒威力多數人無法倖免於張牙舞爪。湊熱鬧的鄉民最後恐怕成了事主,跑法院、貼道歉文的有之,貞的殞命的亦有之。
推薦序歸納了包含跟風、釋放己身壓力、陰影投射、蹭流量、月光仙子上身以及網路大聲公等六種行為動機。但不論是拿板凳雞排要切不要辣的跟風仔,又或者是代替月亮懲罰惡人的月光仙子變身者,都可能對他造產生難以想像的傷害。鍵盤魔人經常萬人響應一人到場,但不斷接收到負面訊息的他造,卻可能建構了多數人對其有強烈反感的壓力而無以承受。
社群網路中,這樣的加害者和被害者若從80的角度切入,前者不必然意識自己的行為已經造成傷害,而後者可能在接收訊息偏誤的情況下,擴大了前者的傷害。匿名的催化使得二造並不互相認識,且可能因為演算法或特定訊息來源而不對等的外溢。加害人的樣貌多樣,但有兩極化的現象;而被害者除了名人之外,還可能是尋常的一般人。在身分上,多數人想像名人應該負擔一些名人稅,也就是接受公評,但實際上公評和公審還是有其差異,不論是審視標準或用詞,都可能有失公允。那些負面且缺乏脈絡、理解可能的惡言相向,儼然成為殺人於無形的血滴子,每年吞噬了許多承受不住的生命。
平台方在這種匿名評論上,和政府機關遇上類似的審查困境,如何在言論自由與避免傷害中間拿捏,成了新興待解決的問題。透過演算爬蟲來擷取可能炎上的議題和位於風暴中的受害者,確實有其必要。且考慮到經過這些痛苦的受害者既在求償上曠日廢時,且心理陰影面積難以減縮等問題,發展新的管理策略恐怕得要一段發展時間。於此同時,若能增進媒體識讀能力,以正確的心態解讀訊息,遇到壓力的時候尋求專業協助,或許也是降低憾事發生的策略,而有待公私協力儘速完善。
減少接觸極端意見,也可以讓自己降低跟風仔行徑也成為眾多加害者之一,另外也讓子彈飛一會兒,太早開槍,也容易成為假資訊、重傷害的幫兇。最重要的是,和處理憂鬱症類似,通常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老鼠屎的比例小,但恐怕是毀了一個人的生活。別忙著說不管那些閒言閒語就沒事,陷入負向循環,重複確認批評意見反而接受更多負向批評的深淵中,很難期待誰能全身而退。
包含了調查資料、對加害者、被害者的採訪在內,呈現了日本社會中的網路80現象和已經產生的後遺症與傷害。鄰近的韓國也有諸多類似案例,西臺灣應該更多,但韭菜實在太難顧慮,只能說世界各處皆有,成了個新興的社會問題與現象。更大的風險是自己也有可能成為主角,而這個風險在現下其實很難與之隔絕而最好早些有點認識。
近來風風雨雨的數位中介服務法也掀起了平台的群起攻之,言論自由淪喪的各種焦慮。政府的手當然不應該這麼家父長,而且效果也不太好。但這些問題仍舊存在,也需要發展更多元而有效的方式因應。
推薦給每一個也生活在網路社群時代的朋友,真的難保哪天自己或身旁的人成為受害者,也許先有些概念可以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有點心理準備。當然也希望看完之後,更謹言慎行的去追這些熱門議題,並注意自己的發言,且不論是否會遭追究責任,而是作為一個更成熟而負責任的公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7會員
449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