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人文之子 有機農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高中農夫,用自己種出的有機稻米通過自學考核!
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學生可以看到、摸到實物,看到整個真實的過程,而不是死記課本的內容。
「這樣做,划得來嗎?」吳校長不解的問竺穎,因為聽到說他今年花了十三萬成本種稻,結果賣出的米,收入還不到十三萬。
「這無法用金錢來計算,從事這個工作,讓我得到健康和快樂,那是沒辦法用金錢來計算的。」竺穎很自信的回答,然後開始說明,他認為有價值的人生是什麼?也表達他對教育的看法。
「我從國小六年級開始,就對我們的教育失望......」說出他對教育的看法後,他拿起桌上的柳丁,說明一個好的教育,應該是讓學生可以看到、摸到實物,看到整個真實的過程,而不是死記課本的內容。
我和吳校長都是五、六十歲,有三、四十年教學經驗的教育老兵,眼前是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卻能夠在我們的面前,侃侃而談他對人生、教育的看法,讓我們都十分震撼和驚訝!所以當我們一起搭車到羅東,他要轉客運回彰化看阿嬤時,告訴我,下星期一,他要出國12天,到澳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演講時,我就不會那麼震驚和訝異!雖然他才只是一個高二的學生,我相信他有這個能力,能夠說服那些大學生。
很早就聽說,有兩位人文的學生,在南澳從事有機耕種,種植有機稻米,終於找到兩位都在南澳的時間,約好時間,搭火車來到南澳。秋天的天空湛藍,空氣清涼,尤其剛出隧道,看到大海,令人舒暢。
網路上看過竺穎的照片,但沒看過本人,在臉書訊息上聯絡,說我要搭火車來看他,要他幫忙帶路,他說沒問題。出了南澳車站,找不到相似的臉孔,終於一個不高,有點壯的年輕人,穿著還有草仔、泥土的汗衫、短褲,騎著一輛中古的摩托車,過來和我打招呼,我認出來,就是竺穎。
他用摩托車載我到他承租約一甲地的農田參觀。剛收割完的稻田,又長出二次米,一塊種菜的農田,雜草和所種的秋葵、洛神、地瓜葉一樣高、一樣漂亮,像極了我的大義農園,就知道,這就是有機種植的。
一隻他收養的小白狗,熱情的從草堆裡跑出來,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我又想起我的麻糬,也是守候著農田。拍了幾張照片,他繼續用摩托車帶我經過碧侯國小、南澳工作站,轉到南澳部落。我想起了我的好友吳元和校長,剛從碧侯榮調到南澳國小,就順路進去拜會一下,才有前面的對話和場景。
在摩托車上,我問了許多問題,也慢慢了解他的故事。國二自己選擇人文就讀,然後決定到南澳親自耕種。剛開始在別人的農場工作,去年自己承租了一甲地,開始幾有機米的種植,今年第二年有收成。
到人文也快五年了,學籍在人文,選擇到南澳自己學習和實作,要印證書本中的知識和生活的相連結。今年人文行動高級中學自學訪視,他用自己種的稻米,煮一鍋香噴噴的米飯,給評審品嘗,並說明他學習的理念。評審無異議讓他通過自學考核,認為他的學習,有真正的成效和意義,最重要:他可以養活自己了。
他在國小六年級,就覺得教育不是只有讀書、考試,所以他選擇能夠讓學生,發展自己興趣、天賦的人文國中小就讀。學校也支持,他希望自力更生到南澳種田的計畫。在他自己生產的南澳自然米上寫著:「寧願身體髒,不願土地壞。」正是他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身體和勞力,種植不污染大地的自然米,用愛和健康的身體,來說明:「教育,是可以在土地中,學習、成長、實踐做中學,並有益於自己、大眾,而不是只是死讀書。」
最後用他臉書上的一段話,來說明竺穎的理念:「非常感謝老天,讓我完成半年的心血了。去年八月開始,自己獨立在南澳種田,感覺自己成長許多,現在才知道原來要完成靠自己是多麼困難的呢!但,我還是度過了。今年的收成有了大家幫忙,讓我能有今天的收獲,感恩你們,第一年自己管理,靠著自己的力量,把米種出來交給客人,在心中有所感動,當農夫相當不容易呀!在南澳過得很踏實和簡單的生活呢!即使辛苦,但我願,用自己和大家的力量來守護著我們土地!」
雖然他個子不高,年紀也輕,是一個小農夫,卻是我心目中的:「大巨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家裡的馬桶也有十幾年歷史,這半年來常漏水,因為裡面塑膠墊圈已經老化了,無法阻擋流水,所以一直滴滴答答漏水。雖然埋怨、詛咒,最後乾脆用一根鐵絲,把它拉住,等要用水再放開,這樣忍受了近半年的不方便。
人文強調的就是有機體的教學,所有教學需要依照孩子的不同,以及現階段的目標,隨時調整教學,做最好的應對。學生耳濡目染,自然也學會應變的能力。回首望著站在門口揮手的二位可愛的學生,不正就是二朵清新的蓮花?在混沌、繁雜的社會中,勇敢地做自己。 利用人文學到的技能,回家中幫忙
教育不在時間的長短,而是是否有感動和影響一個孩子。只要能讓孩子對自己有幸福快樂感,願意對社會有所貢獻服務,都是最好的教育。 從臉書上看到,人文第一屆畢業同學吳碩豐,通過105年會計師考試,心中浮起那張燦爛陽光的笑臉。民國92年到人文,碩豐是91年人文創辦時,由頭城國小轉入人文就讀第一批學生。
十五歲的麵包達人:放手讓孩子做自己,時間會當最好的證明 放手要讓孩子做自己,真的是不容易啊!除了要接受別人懷疑的眼光,有時也有來自家人的不理解,和自己的得失心。 「恭喜喔!」我揹著相機到處拍照,來到國中部新大樓,見到彥君,趕快向她恭喜「謝謝!」淺淺的微笑,輕聲地回答,就是這麼靦腆、含蓄。
飲水思源回校任教─安琪的舞蹈夢 在學校二樓的舞蹈教室,我看著她帶領著學弟妹,在音樂中,盡情地揮灑,身體每個細胞,都在躍動,讓我深深感染,那份舞蹈的喜悅和魅力。 人文經過十五年辦學,已經有許多學生畢業,也有很多學生已經到社會上就業,開創自己的人生。但從人文畢業然後,再回人文任教,安琪是第一人。
整個成果發表會,從樂器、歌唱、才藝表演,到震撼人心的鼓樂打擊,二個小時的表演,一氣呵成,沒有一點冷場,鼓掌聲、驚嘆聲不斷。讓人無法置信,一群才高一、二的學生,接受半年到一年半的學習,能有如此有水準的演出。
家裡的馬桶也有十幾年歷史,這半年來常漏水,因為裡面塑膠墊圈已經老化了,無法阻擋流水,所以一直滴滴答答漏水。雖然埋怨、詛咒,最後乾脆用一根鐵絲,把它拉住,等要用水再放開,這樣忍受了近半年的不方便。
人文強調的就是有機體的教學,所有教學需要依照孩子的不同,以及現階段的目標,隨時調整教學,做最好的應對。學生耳濡目染,自然也學會應變的能力。回首望著站在門口揮手的二位可愛的學生,不正就是二朵清新的蓮花?在混沌、繁雜的社會中,勇敢地做自己。 利用人文學到的技能,回家中幫忙
教育不在時間的長短,而是是否有感動和影響一個孩子。只要能讓孩子對自己有幸福快樂感,願意對社會有所貢獻服務,都是最好的教育。 從臉書上看到,人文第一屆畢業同學吳碩豐,通過105年會計師考試,心中浮起那張燦爛陽光的笑臉。民國92年到人文,碩豐是91年人文創辦時,由頭城國小轉入人文就讀第一批學生。
十五歲的麵包達人:放手讓孩子做自己,時間會當最好的證明 放手要讓孩子做自己,真的是不容易啊!除了要接受別人懷疑的眼光,有時也有來自家人的不理解,和自己的得失心。 「恭喜喔!」我揹著相機到處拍照,來到國中部新大樓,見到彥君,趕快向她恭喜「謝謝!」淺淺的微笑,輕聲地回答,就是這麼靦腆、含蓄。
飲水思源回校任教─安琪的舞蹈夢 在學校二樓的舞蹈教室,我看著她帶領著學弟妹,在音樂中,盡情地揮灑,身體每個細胞,都在躍動,讓我深深感染,那份舞蹈的喜悅和魅力。 人文經過十五年辦學,已經有許多學生畢業,也有很多學生已經到社會上就業,開創自己的人生。但從人文畢業然後,再回人文任教,安琪是第一人。
整個成果發表會,從樂器、歌唱、才藝表演,到震撼人心的鼓樂打擊,二個小時的表演,一氣呵成,沒有一點冷場,鼓掌聲、驚嘆聲不斷。讓人無法置信,一群才高一、二的學生,接受半年到一年半的學習,能有如此有水準的演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學校教學團隊努力培訓年輕優秀教師,連續兩年獲得新北市科展特優,準備進軍國賽。透過深耕科學專業,克服挑戰,學習挫折與探究,以及永續校園課程內涵,學校不僅提升了教學水平,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Thumbnail
如果有一所學校,可以花一至兩年的時間學習有機農耕或針對社會人士,以每季(三個月)的小小離職時間的短期研修或利用每個週末三天兩夜,持續八個月,到某個清靜的地方學農業,為某種未來歸田園居做準備、身心調整,你會去嗎? 我想這蠻有意思的。
去年到任的胡銘浚校長對環境教育很熱情,積極營造校園的生態環境,也呼應在地的神農廟發展學校特色課程,最近也還舉辦了興穀神農百草文化季。 校園正中間有一個帶狀的向陽水生生態池,種植挺水、沈水、浮葉及漂浮型的各類水生植物及濕生的植物,前些天他買了蓋斑鬥魚,池中不請自來的蛙類也生了許多蝌蚪,學生們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佩雲老師過世後,1.8甲的東山果園由幾位農家院子畢業的專業農夫們承接耕作,延續了照顧土地的精神。協力勇氣拋開了管理的遲疑,果園在幾位農人的共同協助下開啟了新的生機。
Thumbnail
要孩子深耕土地,在教育上必須引領他們看見。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
Thumbnail
園藝科以外的簡介 有關農校的其他科大概都是在做什麼,還有一些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 首先農農工會有一個叫做概論的東西,至於概論這個東西到底在講什麼碗公呢? 主要就是你的專業科目的大概解說,解說您之後如果要從事這一行工作會有需要什麼樣的技能還有什麼樣的基本知識,而我們學校就有分農業概論,工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40810   放假還在想學校的事情,就覺得自己好像還在那個空間,絲毫不得鬆懈。但昨天聽到的故事又給人很大的希望,還是想記錄下來。   十一   這陣子整理舊東西,翻到高中的畢業證書及滿篇紅字的成績單,一下子悲從中來,原來我當時被當了這麼多科還是有畢業嗎QQ
Thumbnail
學校教學團隊努力培訓年輕優秀教師,連續兩年獲得新北市科展特優,準備進軍國賽。透過深耕科學專業,克服挑戰,學習挫折與探究,以及永續校園課程內涵,學校不僅提升了教學水平,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Thumbnail
如果有一所學校,可以花一至兩年的時間學習有機農耕或針對社會人士,以每季(三個月)的小小離職時間的短期研修或利用每個週末三天兩夜,持續八個月,到某個清靜的地方學農業,為某種未來歸田園居做準備、身心調整,你會去嗎? 我想這蠻有意思的。
去年到任的胡銘浚校長對環境教育很熱情,積極營造校園的生態環境,也呼應在地的神農廟發展學校特色課程,最近也還舉辦了興穀神農百草文化季。 校園正中間有一個帶狀的向陽水生生態池,種植挺水、沈水、浮葉及漂浮型的各類水生植物及濕生的植物,前些天他買了蓋斑鬥魚,池中不請自來的蛙類也生了許多蝌蚪,學生們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佩雲老師過世後,1.8甲的東山果園由幾位農家院子畢業的專業農夫們承接耕作,延續了照顧土地的精神。協力勇氣拋開了管理的遲疑,果園在幾位農人的共同協助下開啟了新的生機。
Thumbnail
要孩子深耕土地,在教育上必須引領他們看見。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
Thumbnail
園藝科以外的簡介 有關農校的其他科大概都是在做什麼,還有一些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 首先農農工會有一個叫做概論的東西,至於概論這個東西到底在講什麼碗公呢? 主要就是你的專業科目的大概解說,解說您之後如果要從事這一行工作會有需要什麼樣的技能還有什麼樣的基本知識,而我們學校就有分農業概論,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