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黑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蔣紹文
秋天,收穫的季節。
連著幾天收了黑豆、高梁、棉花。高梁和棉花我曾參與播種,看著三、四個月前的小苗高大成熟,即使產量少,還是興奮感動。
採收小面積試作的高梁和棉花輕而易舉,但面積較大的黑豆就問題重重。先是水位管理不良,除草不足,有幾張都草盛豆苗稀;而生長情況較好的區域也有困難,因為每株、每夾成熟時間都不同,過晚採收早熟的已先迸開落地,太早豆夾豆仁則仍帶青綠。無論怎麼調整都一定會有損失,如何選擇時機以收穫最多、品質最好的豆仁就是農耕經驗與技術的考驗了。也因此,市面上一般豆類包括黑豆紅豆大豆,都在收穫前噴灑除草劑, 促所有豆株乾黃枯倒,以確保最大收穫量及收穫的方便。至於剛噴過除草劑的豆子,對食用者造成什麼影響,就不在考慮之列了。
前前後後十幾日順著天候斷斷續續地收割,中間一直調整收穫的作法希望能既省工又有效率;雖然已經是蘭香阿姨第四年種黑豆了,仍有許多環節還找不到好方法;不像稻作從插秧到收割烘碾都有成熟的協助系統,少人種植又小規模的黑豆只能靠農人聰明的腦袋邊走邊瞧。
第一批收穫在八人次雇工收割,廂型車來來回回近二十趟搬運下,終於連梗帶莢的運至廣場曝曬。幾分地的收成,偌大廣場卻不夠鋪;枝條佔據大部分空間,無法均勻散開的豆堆太厚,下層豆莢曬不到陽光,要在正午頂著烈日耙翻。連著幾個陰天熱度不夠,颱風又來攪局,只好先試打看看,夠乾會爆開的豆莢豆枝就先收了,剩下的只好請老天保佑。
▲曬黑豆遠景。
確定辛樂克要來襲後,黑夜中點著燈忙強化工事,把豆枝堆成小山再蓋塑膠布;用耙子、手抱太慢,後來我們用了聰明方法,滾的,像牛仔堆乾草一樣,四個人像滾雪球一樣滾著越來越大的豆梗卷,同心協力八隻手「一、二、三!」地吆喝,由於場面實在太有趣,雖然疲累我們還是忍不住笑個不停。「好像糞金龜喔」「但是糞金龜要倒立用腳推耶」「而且糞金龜有六隻腳」。
蓋上塑膠布、綁好繩索後再壓上各處能找到的石塊、盆栽、重物,確定沒有過大隙縫讓風灌入,接著就是等待颱風的試煉了。
幸運的是,一夜風雨之後颱風已北移,帶給台東的只剩悶熱的焚風,雖然還未大功告成,至少應該挨過這次大危機了。
我們先嘗試各種打爆豆莢的方法:用水管「咻」「咻」「咻」地像在打小孩,及地的碰碰聲和上都蘭山的回音如擊鼓一般;用腳用力地跺步搓揉,曬酥了的豆莢沙沙做響;後來蘭香阿姨發明了一台「機器」:大桶圍高紗網,內置鐵架,以豆藤擊架便能站著打豆又易蒐集,最後再用風將塵土揚去。
▲徐蘭香牌打豆桶。
隔天第二批收割時我們也把機器運至田裡,想說直接帶豆子回去豆梗還可還田作肥,但一次一束速度實在太慢,且未經曝曬的豆莢也不太好爆,目前最佳解是搬回曝曬,不用翻動,乾的先打潮的繼續曬;而且上次尚青未收的豆藤都被風雨打爛,這次只好半熟全熟全數收回看看結果;用「機器」一束一束打也太慢了,可較好的方法還沒想出來,過幾天曬夠乾要開車來壓看看效果如何。蘭香阿姨在屏東問到可以用稻穀收穫機收割,如此可以直接取豆莢曝曬,應該就容易多了,但一台要價三百多萬,實在沒那個本也還沒有到這麼大規模。
仍在收割我們又趕著播這季的豆種,不然季節又要過去了。聽說秋作豆株比較矮小,不像春作蔓藤長長莢數特多,但相對的豆莢也較飽、豆粒較大。這次在初鹿請來的雇工不得了,三個都七十歲以上,雖然點播算稍微輕鬆,但操耕耘機打田翻溝的阿公就得使盡力氣了;在一旁撿草根石頭的我雖恨烈日當頭,看到揮汗的阿公腳步沒停也只有更賣力囉。

哈格比來了

上回辛樂克在全台各地造成嚴重災害,都蘭這兒卻只是輕輕擦身而過,讓我們看到電視上不幸的災情時暗呼僥倖,想不到這次快速通過的哈哈格比放過大家,獨獨對我們的黑豆下了毒手。
正是將山上豆株全收下來推疊整齊的第二天哈克利預定來訪,我們也特別再去買了兩張防水布作好準備。
風颱來前萬里無雲,豆株曬得半乾,許多豆莢已蹦開了。(這時我們也嘗試開車碾壓,但可能是沒有全乾效果不好,小卡車來回碾過還是無法脫去全部的豆莢。)
▲黑豆近景。
鋪上防水布、拉緊繩索、整平表面以免積水,我們靜待哈格比。這回它來勢洶洶,不但風勁十足,更足足下了兩個整天的大雨;這次廣場上的豆株比辛樂克時還多,為了保持整齊排列以便作業我們也沒把他們堆在一起,而是平坦地放著,僅於中間倒置大桶以引導水流,但兩天大雨下來防水布上還是處處積水,需冒著雨不斷引導疏通,或直接用畚箕撈走。雨終於停止後我們趕忙掀開布視察災情,乖乖不得了,一大半豆株都從底下浸水了,許多早蹦的黑豆也都泡了水,正冒出青芽;原來廣場靠車棚那一角比其他地方都高,之前沒堆這麼廣時還無所謂,這次豆株一多,靠緊了那角,正好迎著順勢的水流。
看著泡水的豆子一時蘭香阿姨和我都慌了手腳,有些欲哭無淚起來,也只能振作精神搶救還完好的部分。畢竟過了這關還有打豆的關卡要過呢。這次得到的教訓就是曬東西的廣場一定要注意地勢,建造時就做成中間微高是最好啦。
哈格比讓大半曬在廣場的黑豆泡了水後,蘭香阿姨痛下決心,遠赴屏東車臣尋了一台打豆機。她說原主人當時包辦大半個屏東黑豆的收穫,一兩馬力的古老柴油馬達二三十年來少說也打過幾千噸的豆,之前已尋訪一次不可得,這次終於獲得原主人的協助。
這回可是真正的「機器」了。機器先拿去熟識的車廠整理,老闆一見就稱讚笨重的老馬達「喔這是鐵牛頭,有力又很穩,少說也有三十年了!」
構造並不複雜的機器稍微整理後我們就趕著搬回來,想趁這次的每週一颱––薔蜜來襲前,在稀疏細雨中能救多少算多少。但要發 這台老馬達可不簡單,接連換了好幾手死命地轉都無效,最後還是再請車廠師傅來幫忙發動才終於成功。機器的力量果然不同,震耳欲聾的馬達聲中我們一束接一束的餵進豆桿,它也一把一把的吐出豆粒,至少比手工快了十幾倍;但潮濕青韌的豆枝經常卡死轉輪、停擺馬達,雖然我們已大略掌握以手轉發 的技巧和節奏,但仍不大容易,最後就換了吃電的馬達繼續任務。
從中午奮鬥到日暮挑燈夜戰,直至雨勢轉大停止,雖然有機器的協助仍只打了約四分之一,收得的黑豆也得待天氣好曬乾才算大功告成,但至少找著了機器,也試過確實可行,往後應該就可以減輕許多工作量了。
親身經歷這次收黑豆峰迴路轉的過程,腦子裡便動起明年自己也來試試的主意。雖然一定會碰到許多困難,但是五穀類的黑豆收成後可以儲存,又有許多加工用途,感覺在銷售上比蔬菜水果多一些餘裕和變通的可能。不過蘭香阿姨聽了我的想法說「還是多看看吧,不要只因為看過我種就跟著種了。」
在明年春作之前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好好把握多觀察多想想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125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農村反思 的其他內容
淡水、三芝地區因地形關係,一些山區水田不種稻之後,仍維持自家種菜或栽種茭白筍,因為有愛種菜的舅舅表哥聯盟;而且算來茭白筍也是家中秋季的常用蔬菜。茭白筍的滋味清甜、簡單,一直以來,家中的料理法均是切片清炒、蒸煮沾醬,或是帶殼烤後再灑些胡椒鹽更有提味的效果。
周末時分,穿入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南華路,綠底白字的路標提醒訪者身在台灣,但林立的印尼商店、不絕於耳的印尼語,令人宛若置身印尼的錯覺。來自印尼的跨國移動者從密集的勞動中暫時脫身,與身旁的友人大聲談笑。「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帶著十來位台灣的朋友,來到一家印尼風味的小吃店,展開一場舌尖的冒險。
隨著跨國婚姻的形成,來自南洋的新移民在台灣開枝散葉;一些新台灣口味的南洋菜餚、醬料,也隨著新住民應運而生。源自南洋的風味,使用台灣在地食材,是南洋與台灣的調合。
天貝,起源於印尼爪哇群島。這種黃豆發酵食品,是爪哇人最家常的一道菜,隨手就可以變化出各種菜式。天貝就像味噌、納豆等黃豆發酵食品一樣,是少數含有維生素B12的非肉類食品,所以近年也流行於日本和歐洲素食界。再來,追求健康養生的人會告訴你說,天貝是腸道的好朋友;在爪哇民間,當人們腸道不適時都會吃天貝呢!
初秋午後,我坐在許崑山大哥的採蚵膠筏上,準備前往七股人稱作「內海仔」的潟湖去採收蚵仔。七股潟湖因著是陸上魚塭與七股海域的緩衝水域,浪流情況相較起來比外海穩定,而且在海水與淡水的交互衝擊作用之下,同時擁有海陸兩域的營養源,因而這裡所生產的蚵仔品質十分優良。
奇洲麻油廠已有35年歷史,以柴燒著名,至今仍維持傳統的味道。麻油廠的媳婦許明月說:做這份工作,常讓她覺得感動,在麻油廠裡總是看見人情味,辛苦耕作收成後,老人家將芝麻製作成麻油時臉上露出的開心笑容,這就是麻油廠老闆黃奇洲先生經營三十多年的理念,給顧客的信任感及品質保證。
淡水、三芝地區因地形關係,一些山區水田不種稻之後,仍維持自家種菜或栽種茭白筍,因為有愛種菜的舅舅表哥聯盟;而且算來茭白筍也是家中秋季的常用蔬菜。茭白筍的滋味清甜、簡單,一直以來,家中的料理法均是切片清炒、蒸煮沾醬,或是帶殼烤後再灑些胡椒鹽更有提味的效果。
周末時分,穿入鄰近高雄火車站的南華路,綠底白字的路標提醒訪者身在台灣,但林立的印尼商店、不絕於耳的印尼語,令人宛若置身印尼的錯覺。來自印尼的跨國移動者從密集的勞動中暫時脫身,與身旁的友人大聲談笑。「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帶著十來位台灣的朋友,來到一家印尼風味的小吃店,展開一場舌尖的冒險。
隨著跨國婚姻的形成,來自南洋的新移民在台灣開枝散葉;一些新台灣口味的南洋菜餚、醬料,也隨著新住民應運而生。源自南洋的風味,使用台灣在地食材,是南洋與台灣的調合。
天貝,起源於印尼爪哇群島。這種黃豆發酵食品,是爪哇人最家常的一道菜,隨手就可以變化出各種菜式。天貝就像味噌、納豆等黃豆發酵食品一樣,是少數含有維生素B12的非肉類食品,所以近年也流行於日本和歐洲素食界。再來,追求健康養生的人會告訴你說,天貝是腸道的好朋友;在爪哇民間,當人們腸道不適時都會吃天貝呢!
初秋午後,我坐在許崑山大哥的採蚵膠筏上,準備前往七股人稱作「內海仔」的潟湖去採收蚵仔。七股潟湖因著是陸上魚塭與七股海域的緩衝水域,浪流情況相較起來比外海穩定,而且在海水與淡水的交互衝擊作用之下,同時擁有海陸兩域的營養源,因而這裡所生產的蚵仔品質十分優良。
奇洲麻油廠已有35年歷史,以柴燒著名,至今仍維持傳統的味道。麻油廠的媳婦許明月說:做這份工作,常讓她覺得感動,在麻油廠裡總是看見人情味,辛苦耕作收成後,老人家將芝麻製作成麻油時臉上露出的開心笑容,這就是麻油廠老闆黃奇洲先生經營三十多年的理念,給顧客的信任感及品質保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話說被放牛吃草已久的南瓜自個兒默默生長擴散,不知不覺中佔領了四方領地,原本隔壁畦的地瓜葉已經被完全併吞(地瓜葉被阿媽放棄了),現在蔓延到小黃瓜的區域來了。 小黃瓜被放棄後又過了一週,我還是不忍心動手把它完全剷除。但另一方面又怕白粉病傳染給南瓜,只好先把一些看起來真的病得太嚴重的葉子割掉。
Thumbnail
今天經過我二月初有分享的農田 竟然已經收成完畢了 我就這樣錯過了嗎? 我一直以為春天插秧、秋天才會收成欸 查了一下,原來一年有兩期的稻作 種稻的過程: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 再繞了一下 還好,還有一片稻田還在 金黃色的飽滿稻穗🌾 形成一片黃色波浪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Thumbnail
早上出太陽了,雖然不知道會撐多久?心情還是很好 那就來烘咖啡豆吧(跟出太陽無關吧) 這次挑了「花神」來烘 攤開A4的白紙,舀一匙生豆 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慢慢挑,把有缺陷的、蟲蛀的挑出來 老花眼挑豆,很吃力 隨便挑個意思意思,就倒進我的小咖烘豆機 打開排油煙機,因為烘咖啡豆會有油煙
天台上,又多了新成員~四季豆。 應該是種對了月份,發芽到長成豆莢,好像才2個月左右。本來對四季豆沒什麼期待,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大豐收。 以前種些花花草草,倒是沒有什麼感覺。現在種種蔬果,每天看着它成長,等著它開花,等著它結果,那個感覺真的不一樣。到了可以收成的那一個時刻,哇!心情一整個舒
Thumbnail
這禮拜的大事件——小黃瓜終於收成了! 禮拜二時,阿媽栽培的小黃瓜首先採收了幾條,我們家有了今年第一批瓜,阿媽還讓給我帶回去吃(她說接下來可能每天都有得摘,再摘就有了)。而我種的卻遲遲還不結果,明明開花開得茂盛,卻始終沒有結成瓜。不知道是不是前一週連日雨天的緣故?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原本蘇期以為等待的日子會很煎熬,沒想到出乎意料的充實。 第一個好消息是種下去的地瓜根莖在灌了一點水之後,居然很快便發了嫩芽,破土以後整片都是翠綠的小點,按照蘇期的印象,應該十到二十天左右就能收成。 第二個好消息是容若居然在十七屯糧食倉裡挖到了一小袋稻穀,蘇期按照書上的方式,浸泡到發芽
Thumbnail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話說被放牛吃草已久的南瓜自個兒默默生長擴散,不知不覺中佔領了四方領地,原本隔壁畦的地瓜葉已經被完全併吞(地瓜葉被阿媽放棄了),現在蔓延到小黃瓜的區域來了。 小黃瓜被放棄後又過了一週,我還是不忍心動手把它完全剷除。但另一方面又怕白粉病傳染給南瓜,只好先把一些看起來真的病得太嚴重的葉子割掉。
Thumbnail
今天經過我二月初有分享的農田 竟然已經收成完畢了 我就這樣錯過了嗎? 我一直以為春天插秧、秋天才會收成欸 查了一下,原來一年有兩期的稻作 種稻的過程: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 再繞了一下 還好,還有一片稻田還在 金黃色的飽滿稻穗🌾 形成一片黃色波浪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Thumbnail
早上出太陽了,雖然不知道會撐多久?心情還是很好 那就來烘咖啡豆吧(跟出太陽無關吧) 這次挑了「花神」來烘 攤開A4的白紙,舀一匙生豆 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慢慢挑,把有缺陷的、蟲蛀的挑出來 老花眼挑豆,很吃力 隨便挑個意思意思,就倒進我的小咖烘豆機 打開排油煙機,因為烘咖啡豆會有油煙
天台上,又多了新成員~四季豆。 應該是種對了月份,發芽到長成豆莢,好像才2個月左右。本來對四季豆沒什麼期待,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大豐收。 以前種些花花草草,倒是沒有什麼感覺。現在種種蔬果,每天看着它成長,等著它開花,等著它結果,那個感覺真的不一樣。到了可以收成的那一個時刻,哇!心情一整個舒
Thumbnail
這禮拜的大事件——小黃瓜終於收成了! 禮拜二時,阿媽栽培的小黃瓜首先採收了幾條,我們家有了今年第一批瓜,阿媽還讓給我帶回去吃(她說接下來可能每天都有得摘,再摘就有了)。而我種的卻遲遲還不結果,明明開花開得茂盛,卻始終沒有結成瓜。不知道是不是前一週連日雨天的緣故?
開始種植綠豆,是我覺得很簡單也很適合的一件事。因為只要澆水就行了。我一直認為,教室外面的窗台是最適合種綠豆的地方,因為日照十分充足。當初有許多植物都因為過度日曬又缺乏澆水而枯竭,總是在植物瀕臨垂危之際送給吉叔。 卻沒想到,實際開始種植以後,綠豆發芽抽高的太快,竟然是因為吸收不到陽光而拼命向上長;卻
Thumbnail
原本蘇期以為等待的日子會很煎熬,沒想到出乎意料的充實。 第一個好消息是種下去的地瓜根莖在灌了一點水之後,居然很快便發了嫩芽,破土以後整片都是翠綠的小點,按照蘇期的印象,應該十到二十天左右就能收成。 第二個好消息是容若居然在十七屯糧食倉裡挖到了一小袋稻穀,蘇期按照書上的方式,浸泡到發芽
Thumbnail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