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黑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蔣紹文

秋天,收穫的季節。

連著幾天收了黑豆、高梁、棉花。高梁和棉花我曾參與播種,看著三、四個月前的小苗高大成熟,即使產量少,還是興奮感動。

採收小面積試作的高梁和棉花輕而易舉,但面積較大的黑豆就問題重重。先是水位管理不良,除草不足,有幾張都草盛豆苗稀;而生長情況較好的區域也有困難,因為每株、每夾成熟時間都不同,過晚採收早熟的已先迸開落地,太早豆夾豆仁則仍帶青綠。無論怎麼調整都一定會有損失,如何選擇時機以收穫最多、品質最好的豆仁就是農耕經驗與技術的考驗了。也因此,市面上一般豆類包括黑豆紅豆大豆,都在收穫前噴灑除草劑, 促所有豆株乾黃枯倒,以確保最大收穫量及收穫的方便。至於剛噴過除草劑的豆子,對食用者造成什麼影響,就不在考慮之列了。

前前後後十幾日順著天候斷斷續續地收割,中間一直調整收穫的作法希望能既省工又有效率;雖然已經是蘭香阿姨第四年種黑豆了,仍有許多環節還找不到好方法;不像稻作從插秧到收割烘碾都有成熟的協助系統,少人種植又小規模的黑豆只能靠農人聰明的腦袋邊走邊瞧。

第一批收穫在八人次雇工收割,廂型車來來回回近二十趟搬運下,終於連梗帶莢的運至廣場曝曬。幾分地的收成,偌大廣場卻不夠鋪;枝條佔據大部分空間,無法均勻散開的豆堆太厚,下層豆莢曬不到陽光,要在正午頂著烈日耙翻。連著幾個陰天熱度不夠,颱風又來攪局,只好先試打看看,夠乾會爆開的豆莢豆枝就先收了,剩下的只好請老天保佑。


raw-image

確定辛樂克要來襲後,黑夜中點著燈忙強化工事,把豆枝堆成小山再蓋塑膠布;用耙子、手抱太慢,後來我們用了聰明方法,滾的,像牛仔堆乾草一樣,四個人像滾雪球一樣滾著越來越大的豆梗卷,同心協力八隻手「一、二、三!」地吆喝,由於場面實在太有趣,雖然疲累我們還是忍不住笑個不停。「好像糞金龜喔」「但是糞金龜要倒立用腳推耶」「而且糞金龜有六隻腳」。

蓋上塑膠布、綁好繩索後再壓上各處能找到的石塊、盆栽、重物,確定沒有過大隙縫讓風灌入,接著就是等待颱風的試煉了。

幸運的是,一夜風雨之後颱風已北移,帶給台東的只剩悶熱的焚風,雖然還未大功告成,至少應該挨過這次大危機了。

我們先嘗試各種打爆豆莢的方法:用水管「咻」「咻」「咻」地像在打小孩,及地的碰碰聲和上都蘭山的回音如擊鼓一般;用腳用力地跺步搓揉,曬酥了的豆莢沙沙做響;後來蘭香阿姨發明了一台「機器」:大桶圍高紗網,內置鐵架,以豆藤擊架便能站著打豆又易蒐集,最後再用風將塵土揚去。


raw-image

隔天第二批收割時我們也把機器運至田裡,想說直接帶豆子回去豆梗還可還田作肥,但一次一束速度實在太慢,且未經曝曬的豆莢也不太好爆,目前最佳解是搬回曝曬,不用翻動,乾的先打潮的繼續曬;而且上次尚青未收的豆藤都被風雨打爛,這次只好半熟全熟全數收回看看結果;用「機器」一束一束打也太慢了,可較好的方法還沒想出來,過幾天曬夠乾要開車來壓看看效果如何。蘭香阿姨在屏東問到可以用稻穀收穫機收割,如此可以直接取豆莢曝曬,應該就容易多了,但一台要價三百多萬,實在沒那個本也還沒有到這麼大規模。

仍在收割我們又趕著播這季的豆種,不然季節又要過去了。聽說秋作豆株比較矮小,不像春作蔓藤長長莢數特多,但相對的豆莢也較飽、豆粒較大。這次在初鹿請來的雇工不得了,三個都七十歲以上,雖然點播算稍微輕鬆,但操耕耘機打田翻溝的阿公就得使盡力氣了;在一旁撿草根石頭的我雖恨烈日當頭,看到揮汗的阿公腳步沒停也只有更賣力囉。



哈格比來了


上回辛樂克在全台各地造成嚴重災害,都蘭這兒卻只是輕輕擦身而過,讓我們看到電視上不幸的災情時暗呼僥倖,想不到這次快速通過的哈哈格比放過大家,獨獨對我們的黑豆下了毒手。

正是將山上豆株全收下來推疊整齊的第二天哈克利預定來訪,我們也特別再去買了兩張防水布作好準備。

風颱來前萬里無雲,豆株曬得半乾,許多豆莢已蹦開了。(這時我們也嘗試開車碾壓,但可能是沒有全乾效果不好,小卡車來回碾過還是無法脫去全部的豆莢。)

raw-image

鋪上防水布、拉緊繩索、整平表面以免積水,我們靜待哈格比。這回它來勢洶洶,不但風勁十足,更足足下了兩個整天的大雨;這次廣場上的豆株比辛樂克時還多,為了保持整齊排列以便作業我們也沒把他們堆在一起,而是平坦地放著,僅於中間倒置大桶以引導水流,但兩天大雨下來防水布上還是處處積水,需冒著雨不斷引導疏通,或直接用畚箕撈走。雨終於停止後我們趕忙掀開布視察災情,乖乖不得了,一大半豆株都從底下浸水了,許多早蹦的黑豆也都泡了水,正冒出青芽;原來廣場靠車棚那一角比其他地方都高,之前沒堆這麼廣時還無所謂,這次豆株一多,靠緊了那角,正好迎著順勢的水流。

看著泡水的豆子一時蘭香阿姨和我都慌了手腳,有些欲哭無淚起來,也只能振作精神搶救還完好的部分。畢竟過了這關還有打豆的關卡要過呢。這次得到的教訓就是曬東西的廣場一定要注意地勢,建造時就做成中間微高是最好啦。

哈格比讓大半曬在廣場的黑豆泡了水後,蘭香阿姨痛下決心,遠赴屏東車臣尋了一台打豆機。她說原主人當時包辦大半個屏東黑豆的收穫,一兩馬力的古老柴油馬達二三十年來少說也打過幾千噸的豆,之前已尋訪一次不可得,這次終於獲得原主人的協助。

這回可是真正的「機器」了。機器先拿去熟識的車廠整理,老闆一見就稱讚笨重的老馬達「喔這是鐵牛頭,有力又很穩,少說也有三十年了!」

構造並不複雜的機器稍微整理後我們就趕著搬回來,想趁這次的每週一颱––薔蜜來襲前,在稀疏細雨中能救多少算多少。但要發 這台老馬達可不簡單,接連換了好幾手死命地轉都無效,最後還是再請車廠師傅來幫忙發動才終於成功。機器的力量果然不同,震耳欲聾的馬達聲中我們一束接一束的餵進豆桿,它也一把一把的吐出豆粒,至少比手工快了十幾倍;但潮濕青韌的豆枝經常卡死轉輪、停擺馬達,雖然我們已大略掌握以手轉發 的技巧和節奏,但仍不大容易,最後就換了吃電的馬達繼續任務。

從中午奮鬥到日暮挑燈夜戰,直至雨勢轉大停止,雖然有機器的協助仍只打了約四分之一,收得的黑豆也得待天氣好曬乾才算大功告成,但至少找著了機器,也試過確實可行,往後應該就可以減輕許多工作量了。

親身經歷這次收黑豆峰迴路轉的過程,腦子裡便動起明年自己也來試試的主意。雖然一定會碰到許多困難,但是五穀類的黑豆收成後可以儲存,又有許多加工用途,感覺在銷售上比蔬菜水果多一些餘裕和變通的可能。不過蘭香阿姨聽了我的想法說「還是多看看吧,不要只因為看過我種就跟著種了。」

在明年春作之前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好好把握多觀察多想想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農村反思
31會員
130內容數
以「謀求自然和人為的,即天、地、人的和諧,帶給人類充滿豐富物資、健康、親密感情,以及安定、舒適的社會。」為宗旨的日本「幸福會山岸會」;廢校新生:讓居民笑語重新響起,位在日本偏鄉的「森の巢箱」;還有「以稻貫之」遊佐町豐富且深刻的農食走讀。這些都是現在新農村努力的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農村反思的其他內容
2022/11/21
每年從八月中到十月底,處與寒帶的魁北克盛產蘋果;就像三、四月台灣的草莓園一樣,許多蘋果園都開放給民眾自採。但是這麼多,怎麼選呢?從蒙特婁出發車程不到四十分鐘的歐卡,因為當地修道院的起司有名,一路開車也會經過至少五家的蘋果園。但是,經過認證的,就只有一家:歐卡(Oka)有機蘋果園。
Thumbnail
2022/11/21
每年從八月中到十月底,處與寒帶的魁北克盛產蘋果;就像三、四月台灣的草莓園一樣,許多蘋果園都開放給民眾自採。但是這麼多,怎麼選呢?從蒙特婁出發車程不到四十分鐘的歐卡,因為當地修道院的起司有名,一路開車也會經過至少五家的蘋果園。但是,經過認證的,就只有一家:歐卡(Oka)有機蘋果園。
Thumbnail
2022/11/14
野蓮,做為美濃新的經濟作物是近十年來的事。曾經遍地的菸田與一棟棟菸樓,為美濃帶來獨特的產業與風光。進入21世紀後,在一片又一片休耕的土地上,長出那可做為“綠肥”但又讓外來遊客“驚艷”的波斯菊,以及在“農發條例”通過後,一棟棟種在田中央的別墅。而野蓮,在這時也悄悄的在當地一些人家的餐桌上,冒了出來⋯⋯
Thumbnail
2022/11/14
野蓮,做為美濃新的經濟作物是近十年來的事。曾經遍地的菸田與一棟棟菸樓,為美濃帶來獨特的產業與風光。進入21世紀後,在一片又一片休耕的土地上,長出那可做為“綠肥”但又讓外來遊客“驚艷”的波斯菊,以及在“農發條例”通過後,一棟棟種在田中央的別墅。而野蓮,在這時也悄悄的在當地一些人家的餐桌上,冒了出來⋯⋯
Thumbnail
2022/10/31
淡水、三芝地區因地形關係,一些山區水田不種稻之後,仍維持自家種菜或栽種茭白筍,因為有愛種菜的舅舅表哥聯盟;而且算來茭白筍也是家中秋季的常用蔬菜。茭白筍的滋味清甜、簡單,一直以來,家中的料理法均是切片清炒、蒸煮沾醬,或是帶殼烤後再灑些胡椒鹽更有提味的效果。
Thumbnail
2022/10/31
淡水、三芝地區因地形關係,一些山區水田不種稻之後,仍維持自家種菜或栽種茭白筍,因為有愛種菜的舅舅表哥聯盟;而且算來茭白筍也是家中秋季的常用蔬菜。茭白筍的滋味清甜、簡單,一直以來,家中的料理法均是切片清炒、蒸煮沾醬,或是帶殼烤後再灑些胡椒鹽更有提味的效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自從加入花博公園上的智慧農場,成為一位城市小農夫後,跟著這些蔬果不斷成長、茁壯的生命力學習好多,過去只看到最後的結果,從來沒有看到他們成長的過程,在眷養這些蔬果後,基本上每個週末都期待看到他們,為他們施肥。然後蹲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看看葉子與根部的紋路,摸摸不同品種的葉子,看看土上行走的螞蟻要去哪裡
Thumbnail
自從加入花博公園上的智慧農場,成為一位城市小農夫後,跟著這些蔬果不斷成長、茁壯的生命力學習好多,過去只看到最後的結果,從來沒有看到他們成長的過程,在眷養這些蔬果後,基本上每個週末都期待看到他們,為他們施肥。然後蹲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看看葉子與根部的紋路,摸摸不同品種的葉子,看看土上行走的螞蟻要去哪裡
Thumbnail
每年春天,三月和四月的時候,是自耕自食的農家,馬不停蹄、忙到昏頭轉向的季節。每天天一亮醒來,就要面對非常忙碌的農事,一刻不得閒。這麼說吧,舉凡夏天要收成的作物,全部要趕在三四月間播種。夏天可收成的作物有多少呢?根本數不清!
Thumbnail
每年春天,三月和四月的時候,是自耕自食的農家,馬不停蹄、忙到昏頭轉向的季節。每天天一亮醒來,就要面對非常忙碌的農事,一刻不得閒。這麼說吧,舉凡夏天要收成的作物,全部要趕在三四月間播種。夏天可收成的作物有多少呢?根本數不清!
Thumbnail
今年久旱,到了清明雨還沒有紛紛,春天之際植物正在萌動,學的要點是: 夏天要吃的菜春天要趕快種好 春天就是要開始學除草,建立攻防 善用覆蓋作物 留花給益蟲 這週堅持,多去田裡一點,維持常去田裡的習慣,把自己的愛給田裡,摸索"給植物一些關愛"... 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今年久旱,到了清明雨還沒有紛紛,春天之際植物正在萌動,學的要點是: 夏天要吃的菜春天要趕快種好 春天就是要開始學除草,建立攻防 善用覆蓋作物 留花給益蟲 這週堅持,多去田裡一點,維持常去田裡的習慣,把自己的愛給田裡,摸索"給植物一些關愛"... 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即便我出生的年代正屬於十大建設推廣時期,而我的幼年生活也在人口稠密區成長,頂多與同學去小溪玩水捉大肚魚,跑進別人家的池塘釣魚。此外,我的童年往事都在打彈珠、玩紙牌、橡皮筋,和自學滑輪溜冰與騎鐵馬中度過。田野奔足、偷摘水果的事,我倒是沒什麼機會參與。
Thumbnail
即便我出生的年代正屬於十大建設推廣時期,而我的幼年生活也在人口稠密區成長,頂多與同學去小溪玩水捉大肚魚,跑進別人家的池塘釣魚。此外,我的童年往事都在打彈珠、玩紙牌、橡皮筋,和自學滑輪溜冰與騎鐵馬中度過。田野奔足、偷摘水果的事,我倒是沒什麼機會參與。
Thumbnail
秋天,收穫的季節。連著幾天收了黑豆、高梁、棉花。高梁和棉花我曾參與播種,看著三、四個月前的小苗高大成熟,即使產量少,還是興奮感動。
Thumbnail
秋天,收穫的季節。連著幾天收了黑豆、高梁、棉花。高梁和棉花我曾參與播種,看著三、四個月前的小苗高大成熟,即使產量少,還是興奮感動。
Thumbnail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首先,個人不是農夫,對農作物也不熟,就只是拍拍照片而已。 又到了稻米收成的時候,先前貼了一篇關於紅豆的文章,在紅豆採收之後,接著的就是稻米的種植,二月份的時候種植五月份的時候採收。
Thumbnail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首先,個人不是農夫,對農作物也不熟,就只是拍拍照片而已。 又到了稻米收成的時候,先前貼了一篇關於紅豆的文章,在紅豆採收之後,接著的就是稻米的種植,二月份的時候種植五月份的時候採收。
Thumbnail
自己種的番茄,外觀不怎麼好看,皮厚也不怎麼甜,吃的是一種成就感,以及每天看它變粗壯的滿足感。
Thumbnail
自己種的番茄,外觀不怎麼好看,皮厚也不怎麼甜,吃的是一種成就感,以及每天看它變粗壯的滿足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