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媽媽與她們的產地:25組媽媽類型的行為和心理解析,讀懂自己,就能為育兒及人際問題解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


我總認為一個人若是有心想了解自己,生養一個孩子絕對是一個絕佳的好機會,因為這個孩子跟我們肯定不會是從外貌到內在都是同一個模子刻印,為了去理解這個剛來到世上的孩子,從腦科學、心理學、親子教養等都必須要有所涉獵,在吸收知識並找尋養育技巧的同時,會不經意發現最需要釐清的其實是我們自己,倘若我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心理狀態與行為模式,那我們就很難客觀理性地找到最適合養育孩子的方法。

打從懷孕的初期,我就創了一個媽媽的群組,主要邀請差不多孕期的準媽媽們加入,彼此分享孕事直到孩子出世後還一起相約聚會交流,除此之外也加入了各式各樣的媽媽群組,每個媽媽都有不同的身份背景及迥異的個性,在彼此文字交流的時候時常會激發許多有趣新奇的火花而笑料百出,但也時不時一言不合而氣氛緊張,但很奇妙地,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媽媽無預警退出群組,使得其他留在群組的媽媽感到不明所以而紛紛推測離開的原因。

阿德勒曾經說過:「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當然,媽媽們彼此之間確實存在程度不一的歧異,無論是表面上的唇槍舌戰或是背後議論都時有所聞,原因不外乎是無法理解彼此所造成,或許有些人會說那不要結交媽媽朋友不就好了嗎?這話說來容易,若是孩子尚未上學之前或許還可以做到,但當孩子上學之後也結交了好友,不管是學校事務相關的聯繫必要,或是因為孩子們的好交情而不得不建立的媽媽交友圈,都很容易因為彼此諸多的差異而引起負面的想法或衝突,而這本書的目的便是試圖解開媽媽們的心結,以對照組的模式列舉出25組媽媽的類型,再分別以這些媽媽各自的視角來訴說心聲,並且以專家的角度來分析各自的優缺點。

作者說:「當我們遇到優缺點與自己相反的媽媽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讓我們成長的機會。」

媽媽其實是一種很容易受傷的生物,在我們肩負社會眼光與育兒辛勞的同時,我們都亟欲得到他人的肯定,因為愛孩子的心情使然,也很容易看不慣別人的教養方式而心生憤怒,作者提醒我們不應該把重點放在「那個人為什麼會那樣做」,而應該把焦點放在「我為什麼對那個人的行為做出這樣的反應」,把想檢討他人的衝動轉向自己,透過認真審視自己的過程去掌握優點並揚棄缺點。

舉我自己身為高敏兒的母親身份為例,身邊幾乎沒有與我相同經歷的媽媽,每當我與他人交流育兒經驗時,我總是看到對方露出在聽天方夜譚的神情,好似我們養育的是不同的生物,倘若是養育經驗比較豐富或個性比較強勢的媽媽則會略帶指責地告訴我對孩子的行為太過在意或採取的教養方式不夠強硬等,即便我不斷強調閱讀過許多國內外專家寫的書籍,依舊被這些媽媽們充耳不聞,我從一開始的憤怒至後來轉為理解,畢竟他們沒有經歷過我的養育過程,自然不能體會我的心情,我又何必在乎他們是否認同呢?

許多市面上的專家與書籍都會鼓勵媽媽們勇敢做自己,但我認為做自己的前提必須是真正理解自己的優缺點及覺察與人相處時所展現的自己,包含我們與自己的孩子互動時,都可能呈現我們不曾想過的面貌,因為有了孩子而更認清自己,也因為有了孩子而想讓自己成為更成熟的大人,或許也會在無意中理解了當年我們所不能諒解的父母,而默默在心中與他們和解也說不定。

媽媽不只是養育孩子的角色,而是一段尋找自己且邁向人際和諧的成長之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30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射手媽咪婷婷的書房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最近也在了解「母親」~生命之初的起始點 卻是影響一生的存在。
射手媽咪婷婷-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03
而且母親跟女兒之間的關係更是影響甚巨,有時候真的看到女兒都覺得看到自己,然後有時候自己的言行也會想到媽媽XDDD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0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覺得養育小孩是一件很不人性的事情。 還記得產後有長達三年的時間,不僅全身痠痛到不行,往前彎腰或往後仰都會痛不欲生,後來是自費去做了物理治療及勤做瑜伽才獲得緩解,這期間甚至也有板機指、骨盆及腳踝歪斜的問題,或許有人會覺得不過是生了個孩子,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嚴重的後遺症?肯定是坐月子期間沒有好好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覺得養育小孩是一件很不人性的事情。 還記得產後有長達三年的時間,不僅全身痠痛到不行,往前彎腰或往後仰都會痛不欲生,後來是自費去做了物理治療及勤做瑜伽才獲得緩解,這期間甚至也有板機指、骨盆及腳踝歪斜的問題,或許有人會覺得不過是生了個孩子,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嚴重的後遺症?肯定是坐月子期間沒有好好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一個女人到成為母親的過程,就像是走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角色從被照顧者(或獨立自主)成為了照顧者,照顧的對象不只是孩子,而是整個家庭,中途還不能像工作一樣說離職就離職,也因為如此漫漫長路而使得心情更需要調適。 回想幾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心裡其實沒有太多擔憂及惶恐,但隨著一項項的產檢,也不免擔憂起胎兒
Thumbnail
一個女人到成為母親的過程,就像是走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角色從被照顧者(或獨立自主)成為了照顧者,照顧的對象不只是孩子,而是整個家庭,中途還不能像工作一樣說離職就離職,也因為如此漫漫長路而使得心情更需要調適。 回想幾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心裡其實沒有太多擔憂及惶恐,但隨著一項項的產檢,也不免擔憂起胎兒
Thumbnail
話說每到團聚時節,總有很多機會從旁觀察,有媽的孩子都是寶,有人可以依賴舒服過日子其實挺好,不過就發現媽寶女的人生挺讓人戰力十足。
Thumbnail
話說每到團聚時節,總有很多機會從旁觀察,有媽的孩子都是寶,有人可以依賴舒服過日子其實挺好,不過就發現媽寶女的人生挺讓人戰力十足。
Thumbnail
阿德勒曾經說過:「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作者說:「當我們遇到優缺點與自己相反的媽媽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讓我們成長的機會。」 媽媽不只是養育孩子的角色,而是一段尋找自己且邁向人際和諧的成長之路。
Thumbnail
阿德勒曾經說過:「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作者說:「當我們遇到優缺點與自己相反的媽媽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讓我們成長的機會。」 媽媽不只是養育孩子的角色,而是一段尋找自己且邁向人際和諧的成長之路。
Thumbnail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做不好或需要修正的地方,身為旁觀者或不婚不生者,最好別輕易用自我觀點評論及說三道四,盡量去營造親善的育兒環境,因為人類在5歲以前沒啥記憶,批評者可能不知道小時候做過什麼令父母及別人頭痛的事。
Thumbnail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做不好或需要修正的地方,身為旁觀者或不婚不生者,最好別輕易用自我觀點評論及說三道四,盡量去營造親善的育兒環境,因為人類在5歲以前沒啥記憶,批評者可能不知道小時候做過什麼令父母及別人頭痛的事。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 . . . . . . . .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 . . . . . .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