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人,成為媽媽:孕前到產後的心理照顧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

一個女人到成為母親的過程,就像是走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角色從被照顧者(或獨立自主)成為了照顧者,照顧的對象不只是孩子,而是整個家庭,中途還不能像工作一樣說離職就離職,也因為如此漫漫長路而使得心情更需要調適。

回想幾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心裡其實沒有太多擔憂及惶恐,但隨著一項項的產檢,也不免擔憂起胎兒的健康狀態,尤其做羊膜穿刺及高層次檢查的時候,實在很害怕得知不好的消息,最後雖然在35週5天提早產下了女兒,但也慶幸生產過程一切順利。

然而,真正的挑戰是從養育孩子開始,尤其生了一個高需求/高敏感孩子,所付出的心力比照顧一般孩子更需要百倍的努力/耐心/用心,不只是需要耗費精力與犧牲睡眠,還必須要全然地放棄獲取收入的工作,專心一意在家與孩子搏鬥。或許沒遇過的人會難以想像,帶孩子不就送到托嬰中心或請保姆就可以嗎?但殘酷的現實是當人家覺得你的孩子難帶或嚴重造成困擾,是可以選擇拒收退貨的,更重要的是高需求的孩子很需要照顧者給予安全感及源源不絕的需求,可說是服務「頭等艙」的VVIP等級,而這一切在過往沒有人會提前告訴我們,自然也容易讓剛成為新手父母的我們從天堂掉入地獄。

作者曾心怡心理師在書中很鉅細靡遺地從一個女人思考到底該不該投入婚育開始,一直到懷孕、生產、產後都有非常詳盡的解說與建議,不僅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也可稱之為「陪伴」一個女人成為母親的安定教養書,試著讓女性在這些未知的過程中不至於感到茫然無助,也提供情緒辨識及調節的方法,很開心看到書中也簡單介紹了關於高需求孩子的特質,我認為是很有必要提供給所有想生養孩子的準父母提前做心理準備。

最後,我個人想補充一下關於女性想步入婚姻與生育最首要的考量是選擇伴侶(隊友)一個伴侶的情緒穩不穩定、成熟度高低、願意投入家務的意願等都關乎生養孩子後的生活品質及教養觀念如果妳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健全的人格,就一定要先解決自己與伴侶的心理及情緒問題,這是我認為比年齡將屆急著生小孩更需要被認真看待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男人一輩子無法體會的過程
射手媽咪婷婷-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2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難體會沒關係,懂得適時給予協助也很重要哦!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10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時常對自己感到懷疑,又或者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一切取決於「信念」,當我們深信自己能力不足,事情就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自然也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 《正念旅程》這本書是作者與十七歲女兒在前往愛爾蘭途中的親子對話,並且剖析思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與行動,而非他人的想法與感受,也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當你做不完堆積如山的工作,你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我猜測多數人會選擇花更多時間來處理,於是工作超時所導致的後續問題讓我們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出現危機。 如果可以,我們都希望可以少花點時間工作,而《慢速工作力》便是告訴我們其實並不需要瘋狂忙碌,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既有意義又同時具有價值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2025/04/26
相信許多人聽過「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代表的是男性就必須要展現剛強的氣概,不能被人發現軟弱的一面。 也因為如此,養育男孩的標準注定與女孩不同,比如男孩不能喜歡粉紅色,或是玩娃娃會被取笑,都是對於男性有著既定的框架,也使得許多氣質較為不同的男性感到痛苦,甚至在成長的過程飽受霸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生,有時候就是一場出乎我們預料的旅程。我從未計畫過要結婚、要當媽媽,生活卻也充滿著戀愛的滋味,以及努力工作奮鬥賺錢。也許是命運的安排,或者是從小成長環境的影響,我始終都是一個務實且懂得付出的人。 自幼,家境並不富裕的我,便在家中扮演了一個懂事的小管家。學會了煮飯、做家務,盡可能地減輕父母的負擔。
Thumbnail
人生,有時候就是一場出乎我們預料的旅程。我從未計畫過要結婚、要當媽媽,生活卻也充滿著戀愛的滋味,以及努力工作奮鬥賺錢。也許是命運的安排,或者是從小成長環境的影響,我始終都是一個務實且懂得付出的人。 自幼,家境並不富裕的我,便在家中扮演了一個懂事的小管家。學會了煮飯、做家務,盡可能地減輕父母的負擔。
Thumbnail
一個女人到成為母親的過程,就像是走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角色從被照顧者(或獨立自主)成為了照顧者,照顧的對象不只是孩子,而是整個家庭,中途還不能像工作一樣說離職就離職,也因為如此漫漫長路而使得心情更需要調適。 回想幾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心裡其實沒有太多擔憂及惶恐,但隨著一項項的產檢,也不免擔憂起胎兒
Thumbnail
一個女人到成為母親的過程,就像是走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角色從被照顧者(或獨立自主)成為了照顧者,照顧的對象不只是孩子,而是整個家庭,中途還不能像工作一樣說離職就離職,也因為如此漫漫長路而使得心情更需要調適。 回想幾年前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心裡其實沒有太多擔憂及惶恐,但隨著一項項的產檢,也不免擔憂起胎兒
Thumbnail
阿德勒曾經說過:「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作者說:「當我們遇到優缺點與自己相反的媽媽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讓我們成長的機會。」 媽媽不只是養育孩子的角色,而是一段尋找自己且邁向人際和諧的成長之路。
Thumbnail
阿德勒曾經說過:「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作者說:「當我們遇到優缺點與自己相反的媽媽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讓我們成長的機會。」 媽媽不只是養育孩子的角色,而是一段尋找自己且邁向人際和諧的成長之路。
Thumbnail
說到帶孩子相信媽媽們肯定三天三夜講不完,每位媽媽從新手到老手,這個過程中各種心路歷程,其實都將滋養我們也更豐富自己的人生。 #媽媽經#育兒之路#少女#輕熟女#熟女 #全職媽媽#職場媽媽#自我成長#婚姻 #女性#親子關係#母女相處 ⋯⋯⋯⋯續⋯⋯⋯⋯⋯
Thumbnail
說到帶孩子相信媽媽們肯定三天三夜講不完,每位媽媽從新手到老手,這個過程中各種心路歷程,其實都將滋養我們也更豐富自己的人生。 #媽媽經#育兒之路#少女#輕熟女#熟女 #全職媽媽#職場媽媽#自我成長#婚姻 #女性#親子關係#母女相處 ⋯⋯⋯⋯續⋯⋯⋯⋯⋯
Thumbnail
今年過年後,新聞都在報導志玲姐姐產後的新聞 鋪天蓋地的高齡產婦、凍卵、代孕….等等的關鍵字 但等等,昨天也蠻想發這篇的,但有點猶疑 到了今天我又覺得一定要發 不然身體會癢癢的…XD
Thumbnail
今年過年後,新聞都在報導志玲姐姐產後的新聞 鋪天蓋地的高齡產婦、凍卵、代孕….等等的關鍵字 但等等,昨天也蠻想發這篇的,但有點猶疑 到了今天我又覺得一定要發 不然身體會癢癢的…XD
Thumbnail
最近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見到朋友出生滿六個月的嬰兒抓破頭皮流了血,就關心的問要不要擦藥,朋友感激地回說「啊~對!得趕緊擦藥,不然我婆婆看到了,又要唸我沒照顧好孩子。」我一時之間真的很想敲打自己的腦袋瓜,因為即使朋友隱藏的再好,我也還是感受到了一絲「屬於媽媽的自責」。
Thumbnail
最近我就犯了這樣的錯,見到朋友出生滿六個月的嬰兒抓破頭皮流了血,就關心的問要不要擦藥,朋友感激地回說「啊~對!得趕緊擦藥,不然我婆婆看到了,又要唸我沒照顧好孩子。」我一時之間真的很想敲打自己的腦袋瓜,因為即使朋友隱藏的再好,我也還是感受到了一絲「屬於媽媽的自責」。
Thumbnail
「媽媽」應該是什麼樣的角色呢?什麼樣的人能夠成為及格的媽媽?當了媽媽後,我還能是我自己嗎? 與孩子共生及分離的過程,都促使媽媽一次次面對自己過去與母親(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有時孩子也像一枚照妖鏡,透徹著媽媽與爸爸的伴侶關係;最後媽媽如何理解並回應孩子的需要,或許也透露著媽媽如何看待與自己的關係。
Thumbnail
「媽媽」應該是什麼樣的角色呢?什麼樣的人能夠成為及格的媽媽?當了媽媽後,我還能是我自己嗎? 與孩子共生及分離的過程,都促使媽媽一次次面對自己過去與母親(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有時孩子也像一枚照妖鏡,透徹著媽媽與爸爸的伴侶關係;最後媽媽如何理解並回應孩子的需要,或許也透露著媽媽如何看待與自己的關係。
Thumbnail
(示意圖) 婚後不到一年,在還沒有很適應夫妻同居生活在香港狹小空間時,一個不小心就有了孩子,彼此各方面緊張的壓力與分岐就更大了。工作跟小孩佔據我所有的時間,時間永遠不夠用,睡眠永遠不足,時間就在非常忙碌的日復一日中渡過。孩子小的時候做母親的很自然所以心思都放在小嬰兒身上,尤其是還要兼顧工作的職業婦女
Thumbnail
(示意圖) 婚後不到一年,在還沒有很適應夫妻同居生活在香港狹小空間時,一個不小心就有了孩子,彼此各方面緊張的壓力與分岐就更大了。工作跟小孩佔據我所有的時間,時間永遠不夠用,睡眠永遠不足,時間就在非常忙碌的日復一日中渡過。孩子小的時候做母親的很自然所以心思都放在小嬰兒身上,尤其是還要兼顧工作的職業婦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