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職涯會遇到的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最近在整理私人信箱時,發現有一些有趣email,其中一個吸引我的標題是104的職涯診所,點開信是104整理了近期在他們職涯診所這個功能中,幾個比較熱門的問答。

剛好有幾個問題,我也頗感興趣的,打算來嘗試回答一下,同時我可能也會就這些回覆,回覆在其問題底下,提供一些建議。

最後,會在文章底下附上此職涯診所的連結。

1. 面試被主管嘲笑薪水開太高,7年經驗的PM,月薪六萬很過分嗎?

該案例是個有七年的PM,在面試時與面試官相談甚歡,但提出期待薪資六萬時,卻被面試官們嘲笑。

我的看法如下:

1. 面試官嘲笑面試者,是不對的行為,這種行為只會讓人覺得是不合格的面試官,基本上遇到求職者薪資,提出高於預算的狀況,也應是當下了解,並說此薪水其實高於我們的預算,我們應該會內部討論下,或者僅說收到,我們內部會討論,就算之後沒辦法拉高,最後也發個感謝信即可。

在求職者面前嘲笑,只會顯得這個公司很糟糕。

2. 面試者可能沒有做功課,或者與HR確定該職位的budget。

其實現在網路資訊不少,在接受面試前,應該可以查詢一下該公司的一些平均薪資等資料,這樣再去面試前,才知道這間公司是否能提供較優的薪資,或者在HR找你面試前,也可以禮貌性的詢問,該職位的預算是否有在你自己的預期內,基本上HR都會告知,也是相對避免浪費雙方的時間。

3. 同第二個回覆的延伸,找錯公司,或丟錯產業了。

說實話,公司有大有小,也有熱不熱門(賺不賺錢)的產業,想要找一個薪水不錯的職位,產業賺不賺錢、公司賺不賺錢和其職位稀不稀缺,這三點都是很有關聯的。

一個產業如果不賺錢,那其中大部分的公司有機會不賺錢,可能只有領頭的企業賺錢。
一間公司如果不賺錢,那很多時候都只能發出一般水平的薪資,沒辦法在其中拿到較優的薪水,更不用說獎金了。
一個職位如果可取代性很高,那薪水更是高不起來,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被更便宜的人取代。

舉個例,台積電的非主管職員工,為何平均薪資中位數也非常好,是因為都符合上面的三個條件,產業賺錢、公司賺錢、職位取代性低。
半導體產業可以說是現在熱門的行業,各種設備都需要晶片,故產業熱門且賺錢。
台積電又是其中產業的佼佼者,利潤很可觀,公司賺很多。
就算是一般輪班的員工,工作壓力也非常大,包含能耐住輪班、各種設備故障時的維修和處理等等,相對難被取代。

2. 35歲轉職會太晚嗎?覺得自己真的受夠現在的工作了

這個案例是一個從事十幾年客服,到了35歲時,考量是否要轉職,同時自己喜歡烘培,考慮開個甜點工作室,但考量不一定成功且年紀不小,所以尚在猶豫。

我的看法如下:

記得看過企業講師謝文憲的文章所說,所謂的轉職,是三點不動一點動,也就是減少換工作、轉換跑道時的變動因素,一次只動一個到兩個變數,以達到比較順利的轉職。

比如說,產業不動,職位也不動,只是換公司了→一般的換工作。

比如說,產業不動,公司不動,只是職位動了→內部調轉。

比如說,職位不動,產業和公司換了。

我的建議如下:

1. 想清楚是真的想要創業,抑或只是找不到更好職位,不得已所想到的方法,創業跟興趣是不同的,創業是需要想辦法行銷、賺錢的,而非只有單純的烘培。

2. 看是否能公司內部調轉,基本上對公司依然熟悉,了解公司的同事、熟悉公司的文化和流程,只是手上的工作改變,這樣相對到新公司上班,更快容易上手,同時也可以配合新工作,去拿一些相關的基礎證照,比如IT支援、軟體操作等等,也可以增加自身的身價。

3. 換個公司,但依舊是做客服工作,但爭取作客服主管的機會。
有可能自身公司比較大,升職較不容易,此時可以去一些較小的公司,其豐富的克服經驗,是有機會當上主管職的,也可以藉此創立自己的客服流程、學習如何當主管職。

4. 同第一點,如果真要創業,建議可以假日時先做一些烘培在網路上賣等等,直接辭職不幹,是非常有風險的事情,可以說是不成功變成仁。
假日多花一點方式嘗試,是有機會藉此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創業、賣東西。

3. 找工作兩個月,都沒有一間公司願意給面試機會

這個案例是36歲的求職者,曾在澳洲留學10年,有澳洲大學的學歷,同時今年也拿到淡江大學的雙碩士,有業務與品管和門市共5-6年經驗,但投履歷都沒有任何回覆。

我的看法如下:

1. 如果連面試都拿不到,那主要原因就是履歷的問題。

履歷是HR認識求職者的方式,同時HR就會依據履歷去查看是否求職者是否符合職缺的能力,而就算能力符合,但上面的格式等問題也不能亂寫,不然HR也會把你刷掉,讓你拿不到面試的機會。

2. 履歷沒有專注在自身的優勢,包含語言及專業能力,反而花太多時間在敘述求不重要的事情身上。

很多人的履歷,花太多時間去敘述跟工作無關的事情上,包含家庭、求學還有性格,並非說這些不重要,只是出來找工作,HR和用人主管主要是會把重點方在其工作的經歷上,包含完成哪些專案、有功上有哪些成就、與哪些部門合作、與哪些廠商合作等等,除非是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的新鮮人,否則真的不用在求學的經驗著墨太多。

3. 所找工作跟履歷上的能力不一致。

每個職位,所需要的能力都不太相同,這個部分在職位需求上面應該都會詳細寫清楚,同時你所遞出的履歷,也應該針對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職位去做一些調整,既使是同一個職位,比如行銷好了,每一間公司的需求也會略有不同,應針對不同公司做調整,這也是表現出你該職位的重視。

4. 履歷丟錯公司或產業了。

其實我這樣說,有點不太準確,但畢竟該案例也有一定年紀,但花太多時間太求學上面,以致年紀不小,但工作經驗卻是不太符合比例,加上找的很多公司可能相對年輕,以致裡面的高階主管、用人主管也可能不大,所以更傾向找相對年輕的求職者。

所以也建議,丟看看相對更大一點的公司,或許機會會更大,同時也不要只有透過104,也可以問問朋友是否有內推的機會等等,畢竟同年齡的朋友,有些應該在業界有十幾年經驗了,人脈什麼應該相對豐富。

後語

其實職涯診所裡頭,問題非常多,我只是挑了三個相對有興趣的問題來回答,其中還有不少其他的問題,而且當中也有很多好的回覆,讓大家可以參考,同時工作在人生中,其實占了很大一塊,花了我們不少時間在工作上,希望大家在工作上都能一切順利。

104職涯診所:https://giver.104.com.tw/questionList/0?orderType=recomme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mo沙龍-那些雜七雜八的文章匯集處
26會員
141內容數
Domo的沙龍,各種文章的匯集地 日常、評論、政治、趨勢、時事、職場、工作、創作、小說等。 都是我寫作的內容! 歡迎加入,Domo的沙龍
2024/09/13
2024/09/13
2024/08/16
前言 身為一個上班族,每天在公司至少會待滿8小時,加上中午午休,加上偶爾需要加班,一天有很大的機率超過1/3甚至到1/2的時間會待在公司。 那麼如何在公司待的舒服,就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是在工作上備受長官肯定、喜愛,那不是這個文章要探討的事情,那可能另外要開一篇文章來講,但如果是讓自己在公
Thumbnail
2024/08/16
前言 身為一個上班族,每天在公司至少會待滿8小時,加上中午午休,加上偶爾需要加班,一天有很大的機率超過1/3甚至到1/2的時間會待在公司。 那麼如何在公司待的舒服,就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是在工作上備受長官肯定、喜愛,那不是這個文章要探討的事情,那可能另外要開一篇文章來講,但如果是讓自己在公
Thumbnail
2024/07/24
又一個颱風天 今天是2024第一個颱風假,非常難得。 本來該周五發布,就提前吧~ 自從我離開那間接政府部門水利資訊的公司後,這好幾年間,我發現颱風變少了,就算有颱風,但基本上都是快到台灣就突然偏了。基本上都沒啥機會放到颱風假。 在颱風的日子裡,我每每都想起在那段時間當水情PM的時光,某方面來
Thumbnail
2024/07/24
又一個颱風天 今天是2024第一個颱風假,非常難得。 本來該周五發布,就提前吧~ 自從我離開那間接政府部門水利資訊的公司後,這好幾年間,我發現颱風變少了,就算有颱風,但基本上都是快到台灣就突然偏了。基本上都沒啥機會放到颱風假。 在颱風的日子裡,我每每都想起在那段時間當水情PM的時光,某方面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薪水卡住,在於職涯卡住 其實會聊這個題目,源自於前幾天和一個好朋友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朋友談到了薪水卡住的狀況,目前處在一種不上不下的尷尬情形,由於比朋友年長幾歲、職涯也比較豐富一些,所以向我請教這個問題。 仔細了解問題,去追本溯源的往上查看,是職涯卡住的狀況。 因為職涯卡住,所以薪水也卡住了。
Thumbnail
薪水卡住,在於職涯卡住 其實會聊這個題目,源自於前幾天和一個好朋友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朋友談到了薪水卡住的狀況,目前處在一種不上不下的尷尬情形,由於比朋友年長幾歲、職涯也比較豐富一些,所以向我請教這個問題。 仔細了解問題,去追本溯源的往上查看,是職涯卡住的狀況。 因為職涯卡住,所以薪水也卡住了。
Thumbnail
前言 最近在整理私人信箱時,發現有一些有趣email,其中一個吸引我的標題是104的職涯診所,點開信是104整理了近期在他們職涯診所這個功能中,幾個比較熱門的問答。 剛好有幾個問題,我也頗感興趣的,打算來嘗試回答一下,同時我可能也會就這些回覆,回覆在其問題底下,提供一些建議。 我的看法如下: 後語
Thumbnail
前言 最近在整理私人信箱時,發現有一些有趣email,其中一個吸引我的標題是104的職涯診所,點開信是104整理了近期在他們職涯診所這個功能中,幾個比較熱門的問答。 剛好有幾個問題,我也頗感興趣的,打算來嘗試回答一下,同時我可能也會就這些回覆,回覆在其問題底下,提供一些建議。 我的看法如下: 後語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並沒有!) 終於,來到這一個系列的小結尾。 面試這東西,很難有一個完整的結束,或是說,依照這些內容和規則就是無往不利,畢竟,時代在走,面試依然。只要有需求,就會持續的有面試產生,只是可能從現場面試來到了線上面試,而我的經驗增加,或許所寫的內容就會持續修修改改。 那我們開始吧! 建議
Thumbnail
千呼萬喚始出來(並沒有!) 終於,來到這一個系列的小結尾。 面試這東西,很難有一個完整的結束,或是說,依照這些內容和規則就是無往不利,畢竟,時代在走,面試依然。只要有需求,就會持續的有面試產生,只是可能從現場面試來到了線上面試,而我的經驗增加,或許所寫的內容就會持續修修改改。 那我們開始吧! 建議
Thumbnail
找工作和面試得時候,最在乎的是什麼? 💁🏻‍♂️月休幾天 💁🏻‍♂️薪水多少 💁🏻‍♂️調薪幅度 💁🏻‍♂️員工福利 💁🏻‍♂️加班規定 網路上各式各樣的教戰手冊百百種,該問的該留意的,肯定都提醒你了。 📌分享幾個在選擇職場時,自己會留意的幾個要點。
Thumbnail
找工作和面試得時候,最在乎的是什麼? 💁🏻‍♂️月休幾天 💁🏻‍♂️薪水多少 💁🏻‍♂️調薪幅度 💁🏻‍♂️員工福利 💁🏻‍♂️加班規定 網路上各式各樣的教戰手冊百百種,該問的該留意的,肯定都提醒你了。 📌分享幾個在選擇職場時,自己會留意的幾個要點。
Thumbnail
在你往後漫長的職場生涯中,怎麼做才能累積你,取得升遷跟爭取好工作的籌碼,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墊高你個人的身價。
Thumbnail
在你往後漫長的職場生涯中,怎麼做才能累積你,取得升遷跟爭取好工作的籌碼,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墊高你個人的身價。
Thumbnail
找新工作時,該好好思考的三個問題 [公司的規模重要嗎?] [薪水與福利的問題] [行業的選擇]
Thumbnail
找新工作時,該好好思考的三個問題 [公司的規模重要嗎?] [薪水與福利的問題] [行業的選擇]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人人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求職者該如何善用大缺工時代,為自己的職涯建立有意義的經驗呢?該如何做出好選擇,讓每次異動都不只是薪酬進階,更是職涯進階呢? 身為招募者,也身為三不五十就會被獵頭找來問意願的受僱者,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觀察。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人人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求職者該如何善用大缺工時代,為自己的職涯建立有意義的經驗呢?該如何做出好選擇,讓每次異動都不只是薪酬進階,更是職涯進階呢? 身為招募者,也身為三不五十就會被獵頭找來問意願的受僱者,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觀察。
Thumbnail
適合閱讀對象 1. 求職中的朋友 2. 猶豫要不要投資自己上產品經理課程 3. 已是PM,仍想探探未來職涯的深/廣度
Thumbnail
適合閱讀對象 1. 求職中的朋友 2. 猶豫要不要投資自己上產品經理課程 3. 已是PM,仍想探探未來職涯的深/廣度
Thumbnail
新鮮人畢業,找工作會考慮薪資福利。在此給予一些經驗分享
Thumbnail
新鮮人畢業,找工作會考慮薪資福利。在此給予一些經驗分享
Thumbnail
年薪百萬  意思是說月入七萬+,加上一些獎金可以達成,所以到底該怎麼做?
Thumbnail
年薪百萬  意思是說月入七萬+,加上一些獎金可以達成,所以到底該怎麼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