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轉個彎-轉職的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社會上常常追捧著名校的畢業生功成名就的事蹟,不停的歌頌名校的高學歷畢業生如何擠進百大企業,人生就此華麗變身的故事,人們不斷在媒體與著作裏強調這些菁英、功成名就的價值觀,彷彿能過上這種生活的他們才是人生勝利組,那些神話般的理想模式,不見得適用於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在漫長的職場生涯中,我曾任職過不論大小規模、外商、各行業各類型的公司,綜合過去的一些經歷,希望能給想轉換跑道,面臨抉擇的你一點方向。

工作時,該好好思考的三個問題

[公司的規模重要嗎?]

年輕時非常响往台北的工作,覺得能當個台北的上班族是件很棒、有優越感的事,當我進入連鎖服飾公司的總部後,才發現大公司很重視階級,公司的規定很多,不論是請假或是與其它部門資源的調度都要經過許多審核機制,作行銷活動、推動新的企劃都要受層層關卡約束,福利沒有比別人好,但是規矩很多倒是真的,部門常出現空降的主管,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很常見。任職的部門如果是公司非常重視的單位,需要任何資源都沒問題,主管直接跟高階主管匯報就能順利取得資源。反之,如果部門是高層默認賠錢的新單位,每次要推動新的案子,都要提出許多企劃書、數據…等書面報告,受到官僚程序冗長的再三審查才能放行。除了單位的同事之外,公司裏大部份的人都很冷漠,正所謂「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
小公司與大公司最大的不同,在於大公司各部門分工很細,只要專注在自己的業務範圍就好,但是在小公司工作時,不止要應付日常工作具備的技能,會有許多意料之外的雜事來干擾,此時你就要具備獨立作業與舉一反三的智慧,公司規模小意味著你要一人能當多人用,最好是具備十八般武藝全方位的員工。小公司所有的事務決策權都在老板,中階主管常常都是形同虛設,任何事包含年度績效都看老板心情而定。
小公司的優點是制度有彈性,老板與同事比較有人情味,過去任職專案型的公司,當同仁們想利用下班時間去進修,只要跟老板達成協議,老板都會讓他們調整上、下班時間,完成進修的課程。另一個例子,我曾在設計工作室任職,常常加班到很晚才下班,老板有時會請我們吃晚餐,大家會常常分享水果、點心,在我離職後偶爾也會連絡,當我的新公司有專案設計的需求,經由我的推薦,前東家與新東家共同合作完成了專案,人的緣分真的很奇妙呀。

[薪水與福利的問題]

進入企業工作,你重視的是薪水還是福利?談薪水時不要太謙虛,如果你的薪水低於專業能力應得的價碼,就算順利取得新工作,新公司對於低薪招募到的新人也不會珍惜,或許人們都有種愈貴的員工才是人才的迷思吧。對於薪水的數字拿不定主意時,網路上有些工具可以參考如:人力銀行-薪資公秤jobsalary.com.tw,看看業界的區間值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福利就是指進入這家公司之後,你是否享有與其它人相同的待遇,有些公司喜歡在年終時對外宣稱年終獎金多麼優渥,或是加班費、三節獎金、員工旅遊、升遷制度佳…等包著糖衣的利多訊息,這些消息都是他們在招募新人時最佳的利器,一不小心就會被他們的花招迷惑。

[行業的選擇]

行業與企業是你求職的首選嗎? 行業別很重要,是自己在未來的幾年中,是否該投入大量的時間在行業裏深耕重要的考量。如果要面試的公司真是夕陽工業,更應該聽聽老板對於公司有沒有什麼願景。可以問招募主管:公司對未來有沒有一些新的計畫或新品的研發??順便了解在這新職缺裏,自己將扮演什麼角色。新職缺若屬於公司的新創單位,公司是以什麼樣的期許看待這個新單位?會不會常態性的加班,有沒有什麼額外需要負責的事情…等,這些都是在投入新職務面試時,都要列入考量的重點。
企業要營造出讓員工想長期投入的職場,除了上述的三個重點之外,不外乎薪水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去年我的部門裏有位同事要離職跟家人去創業,在離職的前夕我們為他辦了離職派對,幾個好同事為他買了蛋糕,就像慶生一樣的溫馨熱鬧,當他跟大家說完離別感言,我們也為他高唱離職快樂來祝福他,這真是特別的經驗。
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幾年前的夕陽產業,若干年後也有可能變成市場上的當紅炸子雞,也許你當時努力要逃離的公司,某天會不會發展成百大企業之一。人要成長就要往前看,讓自己更自律、更努力、更靈活才會擁有競爭力,認清自己人生現階段的角色,生活不該讓工作佔去全部的時光,祝福你找到生活、家庭的平衡點。
用科學的圖像思維來學習塔羅牌的奧妙,藉由學習與探討塔羅牌的正能量療癒心靈,在日常中陪伴你,走進塔羅牌的世界,找到最佳的建議,聽從心的指引和勇氣迎向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的一年來臨,你是否也有在年初寫下新年新希望的習慣呢??疫情之下,看不到盡頭的煩悶讓百業待興,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有所突破,在塔羅牌裏找到線索,擬定計畫之後努力實踐,成就全新的自己。
塔羅牌在十八、十九世紀被發揚光大,當時人們常常遭逢戰亂、瘟疫、物資匱乏與階級迫害…等痛苦,因此在天災人禍不斷的亂世之中,人們只好求助於宗教、占星術、神秘學、煉金術…等當作心靈的寄託。當時許多煉金師相信:「阿爾克納」指的就是自然界的奧秘,因此塔羅牌就是無數奧秘所集結而成的總合。
為了誠品的年度盛事”曬書市集” 特地搭車到新竹巨城,要在許多精彩的文學作品中挑出喜歡的書帶回家,對我這種選擇障礙者來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藉由這次盛大的圖書市集,我也挑了幾本以往不會留意的題材來入手,中秋連假除了追劇和滑手機之餘,閱讀也是很迷人的嗜好呢。 
每逢中秋節,都會拜訪親友烤肉賞月過節,一邊吃烤肉又可以順便連絡感情,難怪許多人都樂此不疲。可惜今年疫情還是揮之不去,實在不願意冒險,到熱門景點跟著人龍擠來擠去,討厭的疫情不退散,也只能儘量減少出遊的機會,真懷念以前能隨意旅行的日子。 賞月是我們家延續了好幾年的小確幸,對我來說就像是中秋節固定的儀式一
為了配合防疫新生活,中秋節連假除了回娘家與親人團聚,大部份的時光就是宅在家追劇,加入Netflix會員之後,真是令我眼界大開,除了ON檔的熱門韓劇、台劇…之外,還有許多精彩原創動畫電影、影集和紀錄片,讓人在家防疫安心享用月餅與啤酒…等美食,還能與家人一起追劇,拉近家人之間的距離,這也是一種慶中秋闔家
身邊的朋友似乎很忙碌,生活過得很精彩,聊到大家最近在忙些什麼呢?不外乎是滑手機、更新IG動態、分享自己又去了哪個熱門的景點和餐廳,最大的樂趣就是打卡發美照,只要一陣子沒有打卡看留言就混身不對勁; 不然就是忙著跟不同的朋友聚餐聊天,聊自己夢想和另一半,雖然也會害怕中年失業的危機,想要擁有充實與快樂的
新的一年來臨,你是否也有在年初寫下新年新希望的習慣呢??疫情之下,看不到盡頭的煩悶讓百業待興,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有所突破,在塔羅牌裏找到線索,擬定計畫之後努力實踐,成就全新的自己。
塔羅牌在十八、十九世紀被發揚光大,當時人們常常遭逢戰亂、瘟疫、物資匱乏與階級迫害…等痛苦,因此在天災人禍不斷的亂世之中,人們只好求助於宗教、占星術、神秘學、煉金術…等當作心靈的寄託。當時許多煉金師相信:「阿爾克納」指的就是自然界的奧秘,因此塔羅牌就是無數奧秘所集結而成的總合。
為了誠品的年度盛事”曬書市集” 特地搭車到新竹巨城,要在許多精彩的文學作品中挑出喜歡的書帶回家,對我這種選擇障礙者來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藉由這次盛大的圖書市集,我也挑了幾本以往不會留意的題材來入手,中秋連假除了追劇和滑手機之餘,閱讀也是很迷人的嗜好呢。 
每逢中秋節,都會拜訪親友烤肉賞月過節,一邊吃烤肉又可以順便連絡感情,難怪許多人都樂此不疲。可惜今年疫情還是揮之不去,實在不願意冒險,到熱門景點跟著人龍擠來擠去,討厭的疫情不退散,也只能儘量減少出遊的機會,真懷念以前能隨意旅行的日子。 賞月是我們家延續了好幾年的小確幸,對我來說就像是中秋節固定的儀式一
為了配合防疫新生活,中秋節連假除了回娘家與親人團聚,大部份的時光就是宅在家追劇,加入Netflix會員之後,真是令我眼界大開,除了ON檔的熱門韓劇、台劇…之外,還有許多精彩原創動畫電影、影集和紀錄片,讓人在家防疫安心享用月餅與啤酒…等美食,還能與家人一起追劇,拉近家人之間的距離,這也是一種慶中秋闔家
身邊的朋友似乎很忙碌,生活過得很精彩,聊到大家最近在忙些什麼呢?不外乎是滑手機、更新IG動態、分享自己又去了哪個熱門的景點和餐廳,最大的樂趣就是打卡發美照,只要一陣子沒有打卡看留言就混身不對勁; 不然就是忙著跟不同的朋友聚餐聊天,聊自己夢想和另一半,雖然也會害怕中年失業的危機,想要擁有充實與快樂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公司時,求職者需要考慮大公司與小公司在升遷制度、薪資福利及工作挑戰等方面的不同。本篇文章深入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求職者的職涯發展,並針對不同需求的求職者提供建議。無論是想要在大公司獲得穩定升遷,還是喜歡小公司的靈活多元環境,各自都有其優勢與挑戰,幫助應聘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剛踏入職場的你,是否也曾聽過這句話:“職涯初期,還是進大公司比較好!”這似乎成了一種職場真理,讓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夢想著進入那些知名的大企業。但真的是這樣嗎?大公司真的是職涯初期的唯一選擇嗎?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成長空間、薪資高低、穩不穩定,這些無法全拿的條件,你會怎麼排序呢? 給薪高於行情,但是經營眼光不夠長遠的老闆;或是薪資僅在行情水平,不過經營者具備長線思維,你如何選擇? 或是能學習到新技術,但是薪資不高;以及技能要求低,且薪資略高水平,你又會如何選擇?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公司時,求職者需要考慮大公司與小公司在升遷制度、薪資福利及工作挑戰等方面的不同。本篇文章深入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求職者的職涯發展,並針對不同需求的求職者提供建議。無論是想要在大公司獲得穩定升遷,還是喜歡小公司的靈活多元環境,各自都有其優勢與挑戰,幫助應聘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剛踏入職場的你,是否也曾聽過這句話:“職涯初期,還是進大公司比較好!”這似乎成了一種職場真理,讓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夢想著進入那些知名的大企業。但真的是這樣嗎?大公司真的是職涯初期的唯一選擇嗎?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成長空間、薪資高低、穩不穩定,這些無法全拿的條件,你會怎麼排序呢? 給薪高於行情,但是經營眼光不夠長遠的老闆;或是薪資僅在行情水平,不過經營者具備長線思維,你如何選擇? 或是能學習到新技術,但是薪資不高;以及技能要求低,且薪資略高水平,你又會如何選擇?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