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EP7 藥球/sand ball初登場 | 扛霸子來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來個快問快答,請問「沙球跟幼稚園小孩相異點?
重量會逐步增加,都要抱緊在身邊;一個不會動、一個不能丟XD
這次重訓教練課,依舊先來《背蹲舉》,重量沒有突破上去,不過教練持續幫我調整姿勢: 上次比較明顯的部分是「預備動作階段」,我人站立好,卻不自覺腰臀向左旋轉;這次的話是「蹲到最低點要起身階段」,屁股一度向左偏斜才拉直站好! 教練看到後,第一次先增加左腳活動度、第二次放鬆左大腿內側、第三次放鬆右大腿內側,而第三次的調整效果最好。
確實除了肌肉使用習慣外,當下每個人身體結構與平衡狀態不同,能夠給予適當的建議與調整,就是教練的價值,讓人體使用更合乎理論與邏輯,回歸個人的需求。
本周新菜單是《藥球? 沙球? sand ball》。之前是練習把3、5公斤的球從地上拋到近天花板高度的指定範圍,訓練全身負重能力與耐力;這次則是把20-25公斤的球緩慢舉起拋到身後,以及負重行走(以下簡單講解動作,實際操作請由專人陪同指導):
  1. 舉起
    無法一手掌握的重量,首先當然要蹲下搬運,兩手慢慢插入球的下方,掌握重心,搬運過程可以在膝蓋短暫停留,在背直立的狀況下球貼近身體,腳伸直的同時手也順勢往上讓球過肩膀後拋出。
  2. 行走
    類似舉起,只是球停留在腹部,雙手要確定抓好球,身體跟肩膀不要過度反應,調整好呼吸(負重行走的呼吸偏向一吸一吐,看個人)
訓練搬球? 我一開始覺得太詭異了吧,有人生活中會這樣嗎? 聽到教練說大力士比賽會比這項,我也只是納悶大丈夫當是也? 等到我下班接小孩才驚覺,這不就是我欠缺的訓練嗎???
生活情境就是
  • 小孩討抱,就要把他扛起來,他的重量越來越重,我越需要貼近身體,不然我會受傷,而利用器材的訓練方式,就是藥球阿(不過要注意小孩不能丟,你我都不是劉大耳)
  • 負重行走很重要的就是呼吸,跟耐力的長吸長吐不同,要找到自己的步調;姿勢要適時調整到合理的動作,否則代償很容易受傷...
  • 蹲下取重物,除了注意關節、核心肌肉外,善用髖關節、背部直立也是很重要
身為家長,很推薦重量訓練阿,一來孩子不能拋,一定要自己背自己抱,二來老了不論有沒有小孩都要靠自己的肌肉過著有尊嚴的生活...
註-扛霸子除了原本的意義,自己另外的解釋是扛中二屁孩,辛普森的主角之一,中文翻譯是覇子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184內容數
聊聊我所看見的未來 元宇宙、web3.0、親子共讀、育兒甘苦 元宇宙究竟是駭客任務還是一級玩家? 我不知道 在那樣的世界來臨前 讓我和孩子一起見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篇蹲依稀記得,在斜槓人生一詞流行之前,兀(pi)型人之類象形文字組成的詞語也很流行,強調人只有一個專長不夠,要兩隻腳才能站穩! 兩隻腳站立、行走真的就穩了嗎?肯定會穩,畢竟身體自己會動態平衡,哪怕是長短腳、大小臀的結構... 不過今天嘗試後腳抬高蹲、單腳硬舉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囉
本次重量訓練教練課內容: 握推、分腿硬舉, 側棒拉彈力帶、分腿推彈力帶、平板, 20分鐘划船; 彈力帶的優點、特性如下: 價格便宜、 方便攜帶、 單獨運用的話,離心出力、向心則是相反,所以力量上的使用並非從一而終、 可混合搭配使用
這篇富堅很久,久到富堅都在推特上說要繼續寫,一拳超人作者還幫忙證實是真的帳號與內容;講到蜘蛛槓,心中卻直接想到幻影旅團,就想到這陣子終於補了獵人比較後面的劇情,王位繼承戰。 繼續聊天之前,先來說一下蜘蛛槓體驗:
最近有兩次預備要隔離的經驗,應該是說,覺得自己會中獎,需要先自我隔離,而我算還幸運的一點是有一個可以單獨隔離的地方。在母親節前後,我跟同事就一直想說,如果被隔離的話,需要準備什麼,生活用品就不在此閒聊,畢竟畢竟你可以擁有豪宅的生活水準,品酒品茶都來,或是像當兵一樣很簡單樸實什麼都沒有。
近日聽podcast 才知道原來有一種me time 的形式是運動---sport to mind---,觀照內在,透過切換平日忙碌模式(不論是家務、公事、課業),與教練撒嬌 對話大概是這樣: 同學...今天要弓式 欸,我背痛欸 好...那我們不要這麼累,暖身久一點 老師,可以直接大休息嗎?
本文聊1.自己的特性,2.社會議題,go~~~ 上次聊到肢段比,那是有關下半身運動,讓我們來複習一下我從怪獸訓練、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得來的架構,重量訓練可以分成(上、下肢)*(推、拉、轉、走)
篇蹲依稀記得,在斜槓人生一詞流行之前,兀(pi)型人之類象形文字組成的詞語也很流行,強調人只有一個專長不夠,要兩隻腳才能站穩! 兩隻腳站立、行走真的就穩了嗎?肯定會穩,畢竟身體自己會動態平衡,哪怕是長短腳、大小臀的結構... 不過今天嘗試後腳抬高蹲、單腳硬舉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囉
本次重量訓練教練課內容: 握推、分腿硬舉, 側棒拉彈力帶、分腿推彈力帶、平板, 20分鐘划船; 彈力帶的優點、特性如下: 價格便宜、 方便攜帶、 單獨運用的話,離心出力、向心則是相反,所以力量上的使用並非從一而終、 可混合搭配使用
這篇富堅很久,久到富堅都在推特上說要繼續寫,一拳超人作者還幫忙證實是真的帳號與內容;講到蜘蛛槓,心中卻直接想到幻影旅團,就想到這陣子終於補了獵人比較後面的劇情,王位繼承戰。 繼續聊天之前,先來說一下蜘蛛槓體驗:
最近有兩次預備要隔離的經驗,應該是說,覺得自己會中獎,需要先自我隔離,而我算還幸運的一點是有一個可以單獨隔離的地方。在母親節前後,我跟同事就一直想說,如果被隔離的話,需要準備什麼,生活用品就不在此閒聊,畢竟畢竟你可以擁有豪宅的生活水準,品酒品茶都來,或是像當兵一樣很簡單樸實什麼都沒有。
近日聽podcast 才知道原來有一種me time 的形式是運動---sport to mind---,觀照內在,透過切換平日忙碌模式(不論是家務、公事、課業),與教練撒嬌 對話大概是這樣: 同學...今天要弓式 欸,我背痛欸 好...那我們不要這麼累,暖身久一點 老師,可以直接大休息嗎?
本文聊1.自己的特性,2.社會議題,go~~~ 上次聊到肢段比,那是有關下半身運動,讓我們來複習一下我從怪獸訓練、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得來的架構,重量訓練可以分成(上、下肢)*(推、拉、轉、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上週的作業保齡球規則 Student A 角色:玩家1、玩具球、娃娃A、娃娃B、娃娃C 規則:打擊娃娃,要贏得遊戲需要使用玩具球打擊到娃娃,共有三次機會可以打擊,全部娃娃都有被打擊到就能贏得勝利,如三次機會中只打擊到其中一隻/兩隻娃娃,另外沒被打擊到的娃娃會消失,遊戲立即結束! Studen
Thumbnail
在蒲公英家的早會運動中, 老師們會因應孩子的階段發展,而做些彈性的變化, 像是拍球的次數或是難度, 或是小矮人走路變成蜈蚣走路等等, 讓各階段孩子,都能有效訓練自己的大肌肉動作。 而在運動中除了有個人的大肌肉動作訓練以外, 也加入了不少合作運動的元素。 這禮拜的矇眼走
Thumbnail
這天,孩子在廣場快樂的玩到一半,有些人看見老師手上拿著球,紛紛靠過來問:老師拿著球球做甚麼呀?老師:你們想和這顆球球說說話嗎?孩子們馬上點點頭:我想要!我想要!老師:那請你們收拾遊具後到廣場集合,孩子們非常迅速地集合完畢,我們也展開了球球快遞的小遊戲… 老師:待會可以把球滾給你
Thumbnail
#與孩子同樂 #安心預期 非學校這學期的大專案的主題是:「運動」 我也跟著孩子一起認識幾個新的運動項目 包括 法式滾球、 芬蘭撞木、 五人制棒球。 小乖班群研究「法式滾球」 不但懂運動規則 還要當教練及裁判 帶領另外兩個班群夥伴 認識規則 並且體驗。 更棒的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爸巴拎著我轉身,我就這樣正面的在其他棚的爸爸跟小孩前毫無遮掩。經常曝曬的膚色、發育成熟的身體跟長齊茂密的體毛,可是我卻只能跟著這群沒發育甚至路都走不穩的男孩男童們一塊光著屁股拿著鏟子玩沙。跟這群蹲下玩沙時,好幾次我都感覺双腿間垂下的雞雞碰觸到了熱沙,下半身都已經被沙子附著。蹲在一圈玩沙的熱鬧,身邊看
Thumbnail
童一心得_2 @ 2024 3/24 〔木槍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學校裡有好多各式各樣的球球,我們也好常和球球一起相處,例如:早會運動拍球、投籃丟球、地上滾球,或是腳踢足球…,不過最近發現,有些球球怎麼變得有點難拍,就算用好大的力氣,也沒有辦法彈跳得好高好高,於是老師拿出一個神奇的工具「打氣筒」… 祐均:老師你在做甚麼? 老師:你覺得呢? 米
生活實驗 六五六 她叉著腰,手比這比那, 去撿!爸爸!你去撿!! 要她爸爸去撿球‥ ♥♠♦♣_♠♦♣♥_♦♣♥♠_♣♥♠♦ 因為爸爸剛剛推太大力, 她小小的門牙流血了, 一下子, 公園變得一點也不好玩, 都是爸爸害的, 甚至她想要馬上離開, 去下一個公園
Thumbnail
已有多年運動經驗的大班孩子,除了平時的早會運動習慣以外, 在廣場上的遊戲也常常會運用一些運動器材來進行活動, 像是呼拉圈、跳繩或是各種球類。而孩子們在運用運動器材的技巧, 也隨著經驗越來越進步;從一開始的需要教導, 到現在可以靈活運用各項器材,都顯現了孩子們的進步。 而最近大家的挑戰是
Thumbnail
「老師!我們可以踢足球嗎?」最近在廣場的遊戲時間, 有幾位小男孩會自組兩隊,來個足球比賽。 還在熟悉規則的他們,會在比賽開始沒多久, 就出現了衝突需要協調,不是誰誰誰的球踢太高, 就是誰誰誰的球踢到別人。 所以請他們重新檢視自己會出現衝突的原因, 有孩子說是自己沒有看好目標,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上週的作業保齡球規則 Student A 角色:玩家1、玩具球、娃娃A、娃娃B、娃娃C 規則:打擊娃娃,要贏得遊戲需要使用玩具球打擊到娃娃,共有三次機會可以打擊,全部娃娃都有被打擊到就能贏得勝利,如三次機會中只打擊到其中一隻/兩隻娃娃,另外沒被打擊到的娃娃會消失,遊戲立即結束! Studen
Thumbnail
在蒲公英家的早會運動中, 老師們會因應孩子的階段發展,而做些彈性的變化, 像是拍球的次數或是難度, 或是小矮人走路變成蜈蚣走路等等, 讓各階段孩子,都能有效訓練自己的大肌肉動作。 而在運動中除了有個人的大肌肉動作訓練以外, 也加入了不少合作運動的元素。 這禮拜的矇眼走
Thumbnail
這天,孩子在廣場快樂的玩到一半,有些人看見老師手上拿著球,紛紛靠過來問:老師拿著球球做甚麼呀?老師:你們想和這顆球球說說話嗎?孩子們馬上點點頭:我想要!我想要!老師:那請你們收拾遊具後到廣場集合,孩子們非常迅速地集合完畢,我們也展開了球球快遞的小遊戲… 老師:待會可以把球滾給你
Thumbnail
#與孩子同樂 #安心預期 非學校這學期的大專案的主題是:「運動」 我也跟著孩子一起認識幾個新的運動項目 包括 法式滾球、 芬蘭撞木、 五人制棒球。 小乖班群研究「法式滾球」 不但懂運動規則 還要當教練及裁判 帶領另外兩個班群夥伴 認識規則 並且體驗。 更棒的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爸巴拎著我轉身,我就這樣正面的在其他棚的爸爸跟小孩前毫無遮掩。經常曝曬的膚色、發育成熟的身體跟長齊茂密的體毛,可是我卻只能跟著這群沒發育甚至路都走不穩的男孩男童們一塊光著屁股拿著鏟子玩沙。跟這群蹲下玩沙時,好幾次我都感覺双腿間垂下的雞雞碰觸到了熱沙,下半身都已經被沙子附著。蹲在一圈玩沙的熱鬧,身邊看
Thumbnail
童一心得_2 @ 2024 3/24 〔木槍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學校裡有好多各式各樣的球球,我們也好常和球球一起相處,例如:早會運動拍球、投籃丟球、地上滾球,或是腳踢足球…,不過最近發現,有些球球怎麼變得有點難拍,就算用好大的力氣,也沒有辦法彈跳得好高好高,於是老師拿出一個神奇的工具「打氣筒」… 祐均:老師你在做甚麼? 老師:你覺得呢? 米
生活實驗 六五六 她叉著腰,手比這比那, 去撿!爸爸!你去撿!! 要她爸爸去撿球‥ ♥♠♦♣_♠♦♣♥_♦♣♥♠_♣♥♠♦ 因為爸爸剛剛推太大力, 她小小的門牙流血了, 一下子, 公園變得一點也不好玩, 都是爸爸害的, 甚至她想要馬上離開, 去下一個公園
Thumbnail
已有多年運動經驗的大班孩子,除了平時的早會運動習慣以外, 在廣場上的遊戲也常常會運用一些運動器材來進行活動, 像是呼拉圈、跳繩或是各種球類。而孩子們在運用運動器材的技巧, 也隨著經驗越來越進步;從一開始的需要教導, 到現在可以靈活運用各項器材,都顯現了孩子們的進步。 而最近大家的挑戰是
Thumbnail
「老師!我們可以踢足球嗎?」最近在廣場的遊戲時間, 有幾位小男孩會自組兩隊,來個足球比賽。 還在熟悉規則的他們,會在比賽開始沒多久, 就出現了衝突需要協調,不是誰誰誰的球踢太高, 就是誰誰誰的球踢到別人。 所以請他們重新檢視自己會出現衝突的原因, 有孩子說是自己沒有看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