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扭曲的愛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不知道是夜深了還是月圓了,我竟然哭了。

絕大多數的父母愛孩子。但扭曲的愛常常讓彼此無法互相諒解,父母覺得無力無奈失望,孩子覺得受傷叛逆最終無感。

無感大概是最可怕的。

作為父母

在傳統社會中,我們太期待孩子有一個固定的、成功的「樣子」,就好像做簡報習慣有個漂亮模板,世俗價值的模板永遠一個樣。

用手機是不好的、畫畫看小說不是正經事、回家不念書就是在玩......

當孩子不符合父母期待,父母失望了、急了、慌了,開始強制矯正孩子,希望他們步入「正軌」。

因為不知所措,他們開始急著將自己的想法一股腦兒灌輸給孩子,忘了傾聽、忘了反省。以上對下的權威,扼殺孩子發言的機會,不允許有任何想法上的差異,因為父母多了數十年經歷、父母才是對的。

作為孩子

因為價值觀差太多了吧。

沒有被傾聽,需求沒辦法被看見。權威在上,孩子的異議不被允許。

漸漸,孩子開始以各種手段反撲。

因為「反正說了你也不會懂」而選擇沈默、因為「你講話好大聲、你都在罵我」所以我也大聲回嗆、因為「我不想聽你們的」而唱反調、因為「你們的不理解」而選擇疏離。

再熱愛的事情,如果得不到支持,熱情也是會漸漸熄滅的。父母作為最該支持孩子的角色,卻常常扮演那位熄滅蠟燭的人。

我想最難受的是,風狂吹著蠟燭,火光依稀還亮著,但蠟燭體卻消逝得飛快。情況好一點,蠟燭只是融成一灘蠟油,型態變得扭曲,但至少還在;而糟一點呢⋯⋯蠟燭越來越短、越來越細,不見了。

扭曲的愛

即使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在不斷的否定、批評、大聲責罵下,孩子也會漸漸無感。對人際無感、對過去熱愛的事物無感、對責備無感、對自己的人生無感。

父母無從得知孩子的苦,以為孩子就是不夠成熟、就是愛唱反調、就是冷漠,殊不知孩子心裡有那麼多的掙扎和過不去的檻。

扭曲的愛在臺灣並不罕見,傳統思維使得父母習慣在外人面前「謙虛」、批評孩子,以為孩子沒聽到,然而這種話語卻是最傷人的。在孩子眼中看來,這些都是他們眼中「父母對自己的真實看法」,就算平常怎樣地和顏悅色,心底的陰影與疙瘩卻永遠去不掉。

我的父母覺得我沒救了,正在和其他人抱怨呢。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大概自己在大人眼中一直在正軌上、在小孩眼中一直屬於不會被責備的人生勝利組,不太確定怎麼看待這些事,僅以自己目前想法記下,警惕自己成為一個能使現在的我憧憬的大人。

遲遲不敢發。

本篇記於2022中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呂咏芯的沙龍
20會員
18內容數
記載著對自己來說重要的花草樹木。每一點紅、一抹綠,都是記憶的痕跡。
呂咏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9
生命中總會有這種零碎的片段跟著我,一些回憶常常在腦中循環播放,I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I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Will I have a chance to change the world?
Thumbnail
2024/07/09
生命中總會有這種零碎的片段跟著我,一些回憶常常在腦中循環播放,I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I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 Will I have a chance to change the world?
Thumbnail
2023/07/24
幸運是什麼? 我們怎麼獲得幸運? 對我來說,幸運不是命中註定,而是一種態度。
Thumbnail
2023/07/24
幸運是什麼? 我們怎麼獲得幸運? 對我來說,幸運不是命中註定,而是一種態度。
Thumbnail
2023/03/15
搭乘高鐵,是最能對比出快與慢的一段時間。 搭過高鐵的人或許也曾有和我一樣的心境。看著窗外倏忽而過的稻田、樓房;一根根電線桿一棵棵樹,感受著馳騁在西台灣的速度感。而車廂內,微微悶熱的靜謐混雜著窸窸窣窣的耳語,更襯托出車廂中的慢。
Thumbnail
2023/03/15
搭乘高鐵,是最能對比出快與慢的一段時間。 搭過高鐵的人或許也曾有和我一樣的心境。看著窗外倏忽而過的稻田、樓房;一根根電線桿一棵棵樹,感受著馳騁在西台灣的速度感。而車廂內,微微悶熱的靜謐混雜著窸窸窣窣的耳語,更襯托出車廂中的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什麼是家呢?是我們受傷時感覺可以無條件包容我們的地方,是我知道你會一直都在,你會告訴我「孩子,沒事的,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支持你,會盡自己所能陪著你」。 但有多少家庭能提供給孩子這種安全感呢?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父母愛孩子。但扭曲的愛常常讓彼此無法互相諒解,父母覺得無力無奈失望,孩子覺得受傷叛逆最終無感。 在傳統社會中,我們太期待孩子有一個固定的、成功的「樣子」,就好像做簡報習慣有個漂亮模板,世俗價值的模板永遠一個樣。 不知道是夜深了還是月圓了,我竟然哭了。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父母愛孩子。但扭曲的愛常常讓彼此無法互相諒解,父母覺得無力無奈失望,孩子覺得受傷叛逆最終無感。 在傳統社會中,我們太期待孩子有一個固定的、成功的「樣子」,就好像做簡報習慣有個漂亮模板,世俗價值的模板永遠一個樣。 不知道是夜深了還是月圓了,我竟然哭了。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實在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會在心裡想:「你明明在關心他,但聽起來就像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在此列舉小小靈感,期望大家讓愛真正的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斥責與責備
Thumbnail
「現在想想,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事實上,我只感受到她在唱衰我。」對於父母擔憂孩子,卻用「讓人感受不到關懷」的方式表達出來,我實在心有戚戚焉。每次聽到總會在心裡想:「你明明在關心他,但聽起來就像在詛咒、唱衰你的孩子呀!」在此列舉小小靈感,期望大家讓愛真正的被表達出來,不再只是斥責與責備
Thumbnail
好遺憾,我們都好遺憾。 爸媽好遺憾: 「我們知道卻做不到,好遺憾我們明明是在付出愛,為什麼好像被攻擊成壞心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沒辦法理解我的用心,孩子明明不懂,你又不教他,難道放著讓他受傷、出社會被淘汰?」 孩子好遺憾: 「為什麼我知道他們盡力在愛我了,但我卻開心不起來?為什麼我好像總是不合他
Thumbnail
好遺憾,我們都好遺憾。 爸媽好遺憾: 「我們知道卻做不到,好遺憾我們明明是在付出愛,為什麼好像被攻擊成壞心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沒辦法理解我的用心,孩子明明不懂,你又不教他,難道放著讓他受傷、出社會被淘汰?」 孩子好遺憾: 「為什麼我知道他們盡力在愛我了,但我卻開心不起來?為什麼我好像總是不合他
Thumbnail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Thumbnail
  有句古諺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年齡漸長的時光中,深深感受到天下不是的父母還不算稀少的。   先別急著否定,我清楚養孩子有多辛苦。   相較於美國歐洲的父母,亞洲父母較難認知「孩子是獨立個體」這件事,當然包括我的父母親,小至飲食,大致穿著、交友,甚至人生規劃,想必大家對於這類的爭執點並不陌生。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爸媽跟孩子關係不好,孩子會有甚麼感受呢? 反正他還有他的朋友,應該沒什麼差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痛苦的只有爸媽嗎? 小孩怎麼想的呢?
Thumbnail
爸媽跟孩子關係不好,孩子會有甚麼感受呢? 反正他還有他的朋友,應該沒什麼差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痛苦的只有爸媽嗎? 小孩怎麼想的呢?
Thumbnail
中學一段真摯單純的喜歡,放在心底,沒說。大學一段自我成長的愛,放在心裡,沒說。出社會沉澱了數年的一段感情,過了數月,說了。說了幾十年都沒說過的愛情。迎面而來的卻是幾個幾近崩潰的分格鏡瞬間。
Thumbnail
中學一段真摯單純的喜歡,放在心底,沒說。大學一段自我成長的愛,放在心裡,沒說。出社會沉澱了數年的一段感情,過了數月,說了。說了幾十年都沒說過的愛情。迎面而來的卻是幾個幾近崩潰的分格鏡瞬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