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術,假如榮格3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米吐巴他阿公(Mitübertragung / co-transference)…」吳爾芙再度複誦著。

「卡爾,你是說,這個過程是雙方彼此形成的關係,而非單獨一方所能夠主導或建立的。是這個意思嗎?」

「형,你可以再多說一點嗎?你說共移情這事,我突然想到,有時候我清晨工作在整理麵團時,有時會有自己這個人消失、似乎和麵團融合在一起的奇妙感覺。當然不是每次都有這種感受,就是偶爾會出現,這也是共移情嗎?」澳福想起自己曾經有過的經驗,倒是不曾和人分享過。更精確來說,在認識榮格之前,澳福落腳在蘇黎世,說得上話的人恐怕5根手指頭就數完,在巴黎的那段時間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吧。

「沃夫,你這情況是不是共移情,我也說不上來,畢竟你和麵團的關係與我和阿爾卑斯山的關係,麵團微小而阿爾卑斯山巨大,兩者在體積上大不相同,我能說的只是我的經驗以及感受…」

「沃夫,上次你在卡爾家說過那個說書人,叫『轉子』的?」

「是『莊子』,」澳福輕輕回應吳爾芙。

「對對對,是莊子。他對朋友說『魚在水裡很快樂,』他的朋友不相信,反問他,『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呢?』莊子就嘴回去他的朋友:『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懂魚的快樂呢』…」

「???」榮格一臉黑人問號。

「卡爾,你說的讓我聯想到那個說書人的故事,你和我和沃夫,雖然我們三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經驗,我知道的和你知道的和沃夫知道的,都不盡然相同,就像莊子和他的朋友和魚的關係,但是我猜,麵團帶給沃夫的感受或意義,和阿爾卑斯山帶給你的感受或意義,並不會因為體積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重要的是,你們的感受都是獨一無二地真實,在這個點上你們是相同的。」

「…」榮格點點頭。

「我想,以這個為基礎,共移情似乎也說得過去了。」

「等等,我沒聽過沃夫說過那位說書人的故事哩~」榮格左看看右看看,「安東妮,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卡爾,那時你揉麵團太過激動,昏了過去;我看,你的腦霧很嚴重,果然忘了許多事情呀!」

「或許吧;」榮格悻悻然回應,對於昏倒一事不想多提,「看來我錯過了一些故事啊!」

「先別管故事了,」澳福拿了兩杯茶水過來,一左一右分別遞給榮格和吳爾芙,「你們有聽過安麗嗎?」


「所以,那位詩人也太厲害了吧,『我身體中有你,你身體中有我*』這是什麼奇妙的境界呀!」吳爾芙忍不住讚嘆,「看來中華帝國也有好些個厲害的作者呢!」

「說來也算是共移情給我的靈感吧…等等,『我身體中有你,你身體中有我』如果是說麵粉和水呢?형、吳爾芙小姐,你們有聯想到什麼嗎?」

「我目前想不到…」吳爾芙搖搖頭。

榮格聳聳肩,「我只想到馬太福音第18章19節:『我又實在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上帝喜歡兩個人一心一意的,而不是彼此仇視、互相攻擊,大概4 john。不如,你說明麵粉和水的關係吧,或許能給我一些靈感,畢竟你是麵包老司機,我都還沒有上車呢~」

「咳嗽。麵粉是由小麥所磨製而成的,像我之前在法國普瓦蘭麵包坊所用的麵粉,產區主要來自巴黎盆地,麵包會好吃也是因為距離小麥產區近,磨出來的麵粉新鮮,連帶品質也好。」

「對耶,小麥是農作物,很看重風土(terroir)的影響。」吳爾芙頻頻點頭。

澳福得到吳爾芙的認同,微笑回應。

「至於瑞士,本身多高山,可耕作的土地面積小,要找到像法國那般優質的麵粉也沒那麼容易,更何況歐洲其他許多國家都在戰爭,能找到品質可靠的麵粉就不錯了。」

「這倒是。」木舌的榮格趕緊搭腔,還看了吳爾芙一眼,似乎是怕被看嘸。

「俺老家山東有不少平原,也是小麥產區~不曉得革命軍有沒有把我的家鄉給翻過一遍又一遍…不管怎麼說,物換星移、人來人去,黃土大地總是生養萬物,沒有停過…那時我年紀尚輕,沒留意到山東小麥和法國小麥有什麼差別,也說不定就像吳爾芙小姐說的,風土有別,做出來的麵包也有差異…」

「如果把麵粉視為大地的變形呢?」吳爾芙好像想到了什麼。

「你想到了什麼呢?」榮格抓住和吳爾芙回話的機會,沒讓澳福搶走話頭。

「你還記得我上次讀的那本《哲學改革》嗎?」

「嗯嗯。」

「書裡除了提到發酵之外,還提到分離(separatio)與合體(coniunctio),剛剛沃夫提到麵粉是由小麥磨製而已,我們摸到的麵粉也是非常細緻,毫無粗糙感,可是小麥摸起來卻是硬硬的,是吧。」

「是這樣說沒錯;小麥磨製成麵粉的過程,會將外層粗糙的麩皮與白色胚乳的麵粉分離開來,現在大家都嫌粗粗的麩皮吃起來口感不好,所以就捨棄不用,只食用白色的麵粉。就我所知道的一段黑歷史是*,麵包顏色越白代表品質越好,曾經有商人將明礬加進麵粉裡,好讓烘烤出來的麵包顏色變淺,這樣子窮人也可以吃到高品質的便宜白麵包了…」澳福說了這段故事,讓榮格和吳爾芙聽得下巴都掉了。

「對,我要說的是,煉金術裡的分離,就是讓不同的元素分開,那麼,合體呢?」吳爾芙提高了音量,像是對著一群小朋友發問,試圖引起注意。她沒意識到的是,在場的兩位男士,都很認真地聽著她發言,眼睛幾乎沒離開過她。

榮格和澳福兩人像是被雷打到,幾乎是同時高舉右手,「選我、選我、選我、選我~」

「這根本是送分題了吧!」榮格和澳福對望一眼,雙方都笑了出來,「형,你說吧~」

「麵粉和水,合體!」

raw-image

兩個人同時向左右跨了一步,對著彼此彎了身體、伸出左右手、食指在空中接觸。

「噗哧!」

「看來我們的合體成功了!」澳福開心的說,「這個動作很低級,但是我喜歡,說不定我們在哪一個多重宇宙曾經練習過了!」

「麵粉和水就是最棒的合體示範,我怎麼現在才想到呢?」榮格輕輕扣著工作枱,「合體,陰陽合體,正反合體,內外合體,光影合體…這些看起來是對立的物質或概念,會不會根本上就原來是一體的,只是被我們人為的分開來呢?」

「麵粉是麵粉,水是水,他們本來就是分開來的啊!」澳福不解的問。

「如果是從麵包的角度來看呢?麵粉還是麵粉、水還是水嗎?」

「嗯…這問題好…難…我得想一想…」澳福停了好一陣子,「我想到那位天橋說書人的前輩了!」

「有比天橋說書人還要厲害的人?」吳爾芙瞪大了眼睛,「我最喜歡聽故事了!」

「他叫李耳,又叫老子,」(李爾王?老祖?)「就是上次那位將猴子關進火爐裡烤的人,」(我想起來了,他叫太上老君!)澳福不管吳爾芙以及榮格的反應,「他說,『大家都知道美這件事情,可是,一但有了美這個概念,不美的概念、醜的概念也就形成,所以大家也就區分美醜、因而不喜歡醜了*』。」

榮格閉著眼睛,似乎在思考澳福的說法和他剛才的發現有什麼關係。

「他還說,有和沒有是相對的概念,困難和簡單、長的和短的、高的和低的、前面和後面…通通都是如此…」

「…형,那位李耳說的都是相對的抽象概念…」

「…就麵包整體來說,麵粉和水也都是概念的存在,因為麵包裡找不出水和麵粉;就大自然/本質來說,根本都是合為一體的,沒有分別的…」



*原為「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73888

*馬太福音 18:19 (RCUV)和合本
https://www.bible.com/zh-TW/bible/139/MAT.18.RCUV

*coninuctio
https://pacifica.libguides.com/Jung/coniunctio#s-lg-box-26607315
另見<假如榮格28>

*小麥與麵粉
http://www.tafongflour.com.tw/w5_wheat_flour.htm

*麵粉製程
https://www.foodnext.net/science/machining/paper/5470132081

*麵包黑歷史:《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2335

*《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https://blog.xuite.net/chun.hung693/twblog/15596125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nson Wu的沙龍
15會員
249內容數
Benson W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榮格在精神狀態崩解的那些年,將他的幻象妄想寄情塗鴉於《黑書》,稱之為實驗,將腦袋裡無以名之的意象具象化,順便著手紀錄。 姑且這麼說吧,這年下來的心得是,透過文字將我內在紛雜的思緒輸出,是一種看見,也是一種自我整理,當然還有更多的意象我說不清,就繼續閱讀及體驗去接觸吧。
Thumbnail
2025/05/03
榮格在精神狀態崩解的那些年,將他的幻象妄想寄情塗鴉於《黑書》,稱之為實驗,將腦袋裡無以名之的意象具象化,順便著手紀錄。 姑且這麼說吧,這年下來的心得是,透過文字將我內在紛雜的思緒輸出,是一種看見,也是一種自我整理,當然還有更多的意象我說不清,就繼續閱讀及體驗去接觸吧。
Thumbnail
2025/04/26
雖然我是跟著教練進行暖身及各種項目,但入眼的瑜珈墊,卻是一直讓我感到煩躁;身體練習的當下,心靈沒和身體在一起,而是跑到不相關的物品上,沒有真正在練習。
Thumbnail
2025/04/26
雖然我是跟著教練進行暖身及各種項目,但入眼的瑜珈墊,卻是一直讓我感到煩躁;身體練習的當下,心靈沒和身體在一起,而是跑到不相關的物品上,沒有真正在練習。
Thumbnail
2025/04/19
「一隻大型水鳥在河邊,想要找地方落腳?」榮格喃喃著澳福的話,艾瑪則是身體趨向澳福:「沃夫,可以請你多說一點嗎?我很關心這個《易經》裡的說法~」
Thumbnail
2025/04/19
「一隻大型水鳥在河邊,想要找地方落腳?」榮格喃喃著澳福的話,艾瑪則是身體趨向澳福:「沃夫,可以請你多說一點嗎?我很關心這個《易經》裡的說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說來也算是共移情給我的靈感吧…等等,『我身體中有你,你身體中有我』如果是說麵粉和水呢?형、吳爾芙小姐,你們有聯想到什麼嗎?」
Thumbnail
「說來也算是共移情給我的靈感吧…等等,『我身體中有你,你身體中有我』如果是說麵粉和水呢?형、吳爾芙小姐,你們有聯想到什麼嗎?」
Thumbnail
「麵包與愛情」原來也可以這樣來詮釋,照顧了肚皮,也充實了心靈。每個麵包裡有親手做的心意,吃麵包的人不但能感受那份心意,也能吃進那份心意化為身心靈的養份。
Thumbnail
「麵包與愛情」原來也可以這樣來詮釋,照顧了肚皮,也充實了心靈。每個麵包裡有親手做的心意,吃麵包的人不但能感受那份心意,也能吃進那份心意化為身心靈的養份。
Thumbnail
打發的蛋白 「就這樣?」榮格望著手上的一顆麵團球,不解地問。 「還沒呢~揉麵團成功的話,有三個地方會很乾淨,」澳福舉起左手掌、回應榮格這位揉麵團新手,「首先是手掌,再來是麵團本身,最後是工作枱,這三個地方會很光滑。你看,手掌上還有一些些的麵團,表示麵團還沒完全揉好。」澳福以自己的手為例,要榮格放寬心
Thumbnail
打發的蛋白 「就這樣?」榮格望著手上的一顆麵團球,不解地問。 「還沒呢~揉麵團成功的話,有三個地方會很乾淨,」澳福舉起左手掌、回應榮格這位揉麵團新手,「首先是手掌,再來是麵團本身,最後是工作枱,這三個地方會很光滑。你看,手掌上還有一些些的麵團,表示麵團還沒完全揉好。」澳福以自己的手為例,要榮格放寬心
Thumbnail
WeiWei: 是啊!上課時如果和熟人一起去的話,就不太會認識新朋友了。我退休後,每次去上課,都會認識一、二位朋友,這樣才好,如果上完就走,就沒什麼價值了。   「我沒有上過要講話的課,頂多是語言課,那是不得不說,哈! 也許可以嘗試看看,但要先克服緊張時,表達出來的意思會打折,需要練習! 」 ——說
Thumbnail
WeiWei: 是啊!上課時如果和熟人一起去的話,就不太會認識新朋友了。我退休後,每次去上課,都會認識一、二位朋友,這樣才好,如果上完就走,就沒什麼價值了。   「我沒有上過要講話的課,頂多是語言課,那是不得不說,哈! 也許可以嘗試看看,但要先克服緊張時,表達出來的意思會打折,需要練習! 」 ——說
Thumbnail
澳福坐在門後面,喃喃自語「100張,100張,」有那麼一瞬間他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每天揉捏著這些麵團,等著它們發酵、烘烤,一個麵包5 rappen、10 rappen…這麼大的數字,我要揉多少個麵團賣多少顆麵包呢?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還來不及唉聲嘆氣,也不用收拾情懷,澳福就被推進來的門給打回現
Thumbnail
澳福坐在門後面,喃喃自語「100張,100張,」有那麼一瞬間他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每天揉捏著這些麵團,等著它們發酵、烘烤,一個麵包5 rappen、10 rappen…這麼大的數字,我要揉多少個麵團賣多少顆麵包呢?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還來不及唉聲嘆氣,也不用收拾情懷,澳福就被推進來的門給打回現
Thumbnail
「陽性力量,可以視作行動、思辨、釐清脈絡、做出判斷的能力,透過切割來看見差別,來產生推動力…而陰性的能量,是找到彼此之間的關連和連結性,是產生流動性的能量。所以陽性與陰性能量有不同的質地…」《公主走進黑森林》 實習生苦著一張臉,坐在我對面:「我以為我已經很努力了。」儘管外頭春光明媚,但是在他大概說
Thumbnail
「陽性力量,可以視作行動、思辨、釐清脈絡、做出判斷的能力,透過切割來看見差別,來產生推動力…而陰性的能量,是找到彼此之間的關連和連結性,是產生流動性的能量。所以陽性與陰性能量有不同的質地…」《公主走進黑森林》 實習生苦著一張臉,坐在我對面:「我以為我已經很努力了。」儘管外頭春光明媚,但是在他大概說
Thumbnail
亞隆在《存在心理治療》中只短暫提到創造力,但是這個主題在他之後的著作變得越來越重要。他指出,有創造力的生活總是有意義的…亞隆小說中的好幾位角色,包括斯賓諾莎…都會同意貝多芬的看法,認為追求創造是他們生命中最偉大的目標,一個讓他們的生命有了意義的目標。《歐文亞隆的心理治療文學》 就讓我聯想到發酵。
Thumbnail
亞隆在《存在心理治療》中只短暫提到創造力,但是這個主題在他之後的著作變得越來越重要。他指出,有創造力的生活總是有意義的…亞隆小說中的好幾位角色,包括斯賓諾莎…都會同意貝多芬的看法,認為追求創造是他們生命中最偉大的目標,一個讓他們的生命有了意義的目標。《歐文亞隆的心理治療文學》 就讓我聯想到發酵。
Thumbnail
從《擺渡人》讀到《在田中央》,連著兩本和宜蘭有關的書,把我勾連進去了。 書是我去借來的,無庸置疑,但也是書的某些特質召喚了我,讓我和它產生連結,甚至還動手留下紀錄。就像是在「隱喻與療心」工作坊裡宗堅老師的提問:「哪顆貝殼在召喚你呢?」、「把它當成你的守護神,由它帶著你,和你的無意識接觸。」 小時候
Thumbnail
從《擺渡人》讀到《在田中央》,連著兩本和宜蘭有關的書,把我勾連進去了。 書是我去借來的,無庸置疑,但也是書的某些特質召喚了我,讓我和它產生連結,甚至還動手留下紀錄。就像是在「隱喻與療心」工作坊裡宗堅老師的提問:「哪顆貝殼在召喚你呢?」、「把它當成你的守護神,由它帶著你,和你的無意識接觸。」 小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