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閱讀心得 #15 -《3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由三個角色組成職場上的「最小戰鬥單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名:《3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作者:姚詩豪、張國洋
出版日期:2014/07/14


《3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3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作者簡介

姚詩豪 Bryan Yao
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碩士,識博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專案管理生活思維」部落格版主。曾任紐約市環保署及多間上市櫃公司之專案顧問。擅長以詼諧的文筆以及理性的思維來探討生活中的大小事,文章常轉載於天下、商周、經理人與專案經理雜誌等媒體。

張國洋 Joe Chang
目前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專案管理生活思維」部落格版主,以及《專案經理雜誌》專欄作家。擅長專案治理、流程設計,與系統化思考。近年主要工作在於協助多家上市上櫃公司導入企業專案管理資訊系統。


當代的教育體系是為生產線服務的

自工業革命之後,「生產線思維」塑造了今日的世界,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職場階層,看起來全像是一條條的生產線。

「專業分工」造成了每個人只學習少樣技能,覺得自己念什麼書就要做什麼工作的現象,每個人都是公司的一個「零件」,每個人專精一件事是最有效率的。原本有著「培養健全人格與獨立思考」為宗旨的大學,淪為替生產線服務的「職業培訓所」。


現在的人就像是卡在隊伍中間的客人

你曾在年節前夕逛過大賣場嗎?

結帳區長長的隊伍不說,大家的購物車又是滿得像是東西不用錢一樣,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而當你正猶豫著要不要把開始融化的冰淇淋放回冰櫃的時候,一條原本封閉的櫃檯突然開通了。

首先,排在隊伍尾端的人,毫無疑問,會用最快的速度移動到新的隊伍,並且搶得領先的位子;至於原本就排在前端的人多半不為所動,畢竟很快就會輪到自己。

然而,原本在隊伍中段的人卻面臨了兩難:換到新隊伍為時已晚,喪失了先機,但若留在原處,卻得面臨著漫長的等待,而這正是不少人當今面臨的職場寫照。


如果當前職場困境是因為工業時代過渡到網路時代的必然結果,那麼工業時代之前,
什麼樣的人能夠靠自己的力量生存,
並為社會產生不可替代的價值?


職場上的「最小戰鬥單位」

工匠:從無到有建構一項產品的能力

一位工匠具備了從原料到成品完整地製作出產品的能力,甚至還能接受定做,來滿足顧客的需要。

工匠的養成往往以「師徒制」的方式來進行,徒弟跟著師傅從做中學習並逐漸累積經驗。雖然培訓的時間很長而且學習項目很瑣碎,但只要學成出師便能獨當一面,靠一己之力製作出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

行腳商人:掌握特定族群需求與喜好的能力

行腳商人是流行於農業時代的流動貿易商,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職業,被稱為「挑貨郎」。他們揹著布包或是擔著扁擔在各城鎮間巡迴,把城市裡的新奇玩意兒帶到鄉間販賣,或是反過來把鄉間的特產賣給都市居民。

他們的貨物種類多且雜,只要是客人喜歡的他們總有辦法弄到手,同時也接受客人的委託代為採買。不論是西方還是東方,行腳商人的到來總會引起人們的騷動,他們帶來的不只是新的物品,也是「新的文化」。

他們不像工匠懂得製作產品,但他們十分了解特定族群的需要,並知道如何找到客戶想要的東西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就是行腳商人的功力。

總管:組織不同人事物形成一個整體的能力

總管就像是歐洲貴族家裡的管家,對上他們要清楚掌握主人的需求,對下他們要打理宅子裡所有瑣事,並妥善協調廚師、園丁、僕人、馬伕等完成每一項任務。

他們是組織中實質的營運者,對外要取得資源、打通障礙,對內則要協調眾人、回應突發事件,甚至還得照顧每位成員的心情。

總管不像工匠會製作產品,也不像行腳商人擅長銷售,不過對於整合人、事與物卻非常在行,是能夠將每個人凝聚成一個團隊的重要角色,少了他,大家就只是一盤散沙。


人生旅程就像股市投資

我們在股市裡投入的是錢,而我們在人生中投入的是青春與生命。

有人喜歡追逐明牌,當個隨波逐流的投機者,當然也有人穩紮穩打,看準目標後便持續累積,不同的選擇之下,自然也有不同的結果。

作者在書中叮嚀我們,不要去猜測「當紅產業」這檔事,畢竟那定義是抽象的、暫時的,若放大到你的整個人生來看,根本不是那麼重要!

我們要思考的是,在我們長達四十多年的工作生命,想要選擇哪些事情來填補自己的需求。

  1. 能讓你從中獲得成就感的事情?
  2. 能喚起你創作靈感的事情?
  3. 你覺得自己非常擅長的事情?
  4. 你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5. 讓你覺得樂此不疲的事情?

只要找到這些事情,人生的目標與意義隨之而來,我們便無需再恐懼自己沒有跟上當紅產業。


Sandor Szabo on Unsplash

Sandor Szabo on Unsplash


讀後感

這本書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陷入職涯迷惘的時候,就是因為上了大人學的《用經營公司的思維經營你的人生》而知道這本書,也因此知道了工匠、行腳商人、總管這三個角色。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托馬斯的閱讀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托馬斯的社群咖啡館
148會員
266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家林立青 做工的人在幾年前風靡一時 大家對工地更確信就是社會低階的象徵 絕望、權威、然後再積極陽光燃起希望 我剛入行時也是以為他就是個左手香菸右手啤酒嘴巴檳榔,上班開鐵門下班關捲門的生活 其實營造真的是一個很吃年紀跟認驗值的職業 尤其是長相,其他產業顏值是好看,營造產業是認顏值難看,越難
Thumbnail
作家林立青 做工的人在幾年前風靡一時 大家對工地更確信就是社會低階的象徵 絕望、權威、然後再積極陽光燃起希望 我剛入行時也是以為他就是個左手香菸右手啤酒嘴巴檳榔,上班開鐵門下班關捲門的生活 其實營造真的是一個很吃年紀跟認驗值的職業 尤其是長相,其他產業顏值是好看,營造產業是認顏值難看,越難
Thumbnail
這本書,整合了大人學這些年來的節目內容,希望讀者能夠區分「Job」和「Career」這兩個單字。 一個是「工作」,一個是「職涯」。
Thumbnail
這本書,整合了大人學這些年來的節目內容,希望讀者能夠區分「Job」和「Career」這兩個單字。 一個是「工作」,一個是「職涯」。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工場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談到關於組織、管理、決策、經營 ...... 這些面向。但是在工場的職涯,最吸引我的還是不同層級的人們的故事。 過去我在傳統產業打滾的歷程,發現有一個現象很有趣。如果以政治立場來說,經營層相對偏綠,受薪層(尤其是基層)都相對偏藍。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工場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談到關於組織、管理、決策、經營 ...... 這些面向。但是在工場的職涯,最吸引我的還是不同層級的人們的故事。 過去我在傳統產業打滾的歷程,發現有一個現象很有趣。如果以政治立場來說,經營層相對偏綠,受薪層(尤其是基層)都相對偏藍。
Thumbnail
當我們只關注自己時,便會希望自己什麼都會,但這其實不切實際,因為我們會思考「要如何補足自己的不足和短處」,便會事倍功半,反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我們更應該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短處的部分,可以去找到有相同最終目的、相同願景的夥伴,如此,我們更能知道夥伴們對彼此的重要性,這樣分工合作,更能永續運作下去
Thumbnail
當我們只關注自己時,便會希望自己什麼都會,但這其實不切實際,因為我們會思考「要如何補足自己的不足和短處」,便會事倍功半,反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我們更應該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短處的部分,可以去找到有相同最終目的、相同願景的夥伴,如此,我們更能知道夥伴們對彼此的重要性,這樣分工合作,更能永續運作下去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叮嚀我們,不要去猜測「當紅產業」這檔事,畢竟那定義是抽象的、暫時的,若放大到你的整個人生來看,根本不是那麼重要! 我們要思考的是,在我們長達四十多年的工作生命,想要選擇哪些事情來填補自己的需求?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叮嚀我們,不要去猜測「當紅產業」這檔事,畢竟那定義是抽象的、暫時的,若放大到你的整個人生來看,根本不是那麼重要! 我們要思考的是,在我們長達四十多年的工作生命,想要選擇哪些事情來填補自己的需求?
Thumbnail
商管五大素與自生經歷 超級思維的跨領域累積能量 運氣、努力與權謀
Thumbnail
商管五大素與自生經歷 超級思維的跨領域累積能量 運氣、努力與權謀
Thumbnail
前面有一篇文章,有談到「家/生活」的幾個日語單字。現在日本社會當中,斜槓工作者越來越多,舊有的「會社人間」社會以及「年功並續」,都慢慢的被打破。來看看現在日本人怎麼看他們的職業的吧! 在大家的《日本語第一課》,大家所學到的句型是:
Thumbnail
前面有一篇文章,有談到「家/生活」的幾個日語單字。現在日本社會當中,斜槓工作者越來越多,舊有的「會社人間」社會以及「年功並續」,都慢慢的被打破。來看看現在日本人怎麼看他們的職業的吧! 在大家的《日本語第一課》,大家所學到的句型是:
Thumbnail
周末參加了由生生品創所舉辦的第三場「創天使創生小聚」講座,講座中邀請了金瓜三號創辦人蔡威德與螢火蟲書屋創辦人葉家豪等地方創生影響者,分享在地的心聲與實務經驗,期望從真實個案中,探索台灣的生活文化寶藏。 原以為這是一場以談論年輕人返鄉創業為主軸的講座,沒想到在聽完兩位與談人的分享後,讓我收穫最多的不單
Thumbnail
周末參加了由生生品創所舉辦的第三場「創天使創生小聚」講座,講座中邀請了金瓜三號創辦人蔡威德與螢火蟲書屋創辦人葉家豪等地方創生影響者,分享在地的心聲與實務經驗,期望從真實個案中,探索台灣的生活文化寶藏。 原以為這是一場以談論年輕人返鄉創業為主軸的講座,沒想到在聽完兩位與談人的分享後,讓我收穫最多的不單
Thumbnail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Thumbnail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Thumbnail
現在願意投入服務業的年輕人,不想當低薪免洗員工的話,我認為除了發展業內斜槓、抓緊機會外,更重要的是把投資自己學習放在第一要務。務必要把時間留給自己,別讓雜事填滿自己生活。人最重要的資產是時間;比時間更重要的是注意力! 即使下班己經比狗還累,還是要以不斷學習、不斷體驗為目標,去取得能創造產值的技能。
Thumbnail
現在願意投入服務業的年輕人,不想當低薪免洗員工的話,我認為除了發展業內斜槓、抓緊機會外,更重要的是把投資自己學習放在第一要務。務必要把時間留給自己,別讓雜事填滿自己生活。人最重要的資產是時間;比時間更重要的是注意力! 即使下班己經比狗還累,還是要以不斷學習、不斷體驗為目標,去取得能創造產值的技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