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是日月潭泳渡,是個大型漂漂樂?

人生就像是日月潭泳渡,是個大型漂漂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九月四號週日和老婆以及同事去南投日月潭完成了泳渡,完成了人生必做清單中的一件事。

當初泳渡日月潭這件事是公司同事號招的,我這位同事有時候講話跟詐騙沒什麼兩樣,他很喜歡找人一起跟他去運動,找你去前都說得非常輕鬆,但每次去了,總是被操到半死,不過至少他是騙我們去運動,是對健康有幫助的。

當時他找大家去日月潭泳渡,跟我們說泳渡就是個大型漂漂樂,用漂的就可以了,不用擔心啦。

我和老婆也是『再度』信了,就這樣『加一』報名。

泳渡這件事情的前置作業,沒有用到Notion或筆記,沒有任何訓練計畫,一開始單純相信同事說的『漂過去就好』,當作去參加水上嘉年華會的心態去的。

到了活動前兩週,同事開始跟我們說你們要練習啊,要訓練自己的肌群,不然你們到時候游不過去!我和老婆整個驚嚇,心想不是漂就可以了嗎?突然恐懼感出現,萌生退意!

但是跟旅行社的報名費和魚雷浮標都租了,南投的民宿也訂了繳了一半的費用,這時候反悔也來不及。硬著頭皮抱佛腳,去游泳池練完兩次後,就這麼到了南投。

人生很容易就會變成像是漂漂樂

日月潭萬人泳渡,你說是漂漂樂,真的也不為過,有的人說就是萬人下水餃。

但要說漂也能漂過去,那真的是誇張了

日月潭上還是會有些浪,有時候是風吹的,有時候是兩旁船行經過造成的,這些浪會把你帶到不同方向,如果你沒有去滑水或踢水,你很容易就會偏離目標。如果你隨波逐流,你不會沉,但你可能也到不了終點。

很多人常會說『人啊,順其自然開心就好』,但人生如果就這樣一直順其自然,沒有往一個目標前進,在人生的航道上無目標的漂了很久,是件可怕的事情。

你會發現生活中,原來有很多人還在那載浮載沉,漂在不知道往哪的航道上。

沒有退路,更可以激發人的潛力

我們被同事『恐嚇』後,最後一週去練了兩次游泳,分別游1000和2000公尺。

其實我們夫妻倆兩個以前都是游個50公尺蛙式,就需要休息一下再游,常常游500公尺就覺得累的人,所以聽到有人說游泳時都游1000公尺或以上的,我都感到佩服,因為我從來沒有游這麼長過。

但是因為怕沒法游完日月潭,這兩次練習我和老婆竟然都以最少休息時間游完1000公尺以上,這也是我感到訝異的,我不知道原來我也可以游到1000、2000公尺。

到了泳渡當天下水,完全無法反悔,不過有魚雷浮標,讓我們感到比較安心(差不多就是有個浮板可以靠不用怕沈下去的概念)。

從起點就這樣游到500公尺處,然後1000公尺、接著中間的1500公尺,一直到我們游到對岸,才發現,原來自己真的做得到(雖然有浮標)。

一個人游很慢,但一群人可以游得遠游得久

有句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我這次的感受很類似,我覺得一個人游,會感覺游得很慢也會很無聊,但一群人一起游,卻有因為眾人的關係,更加強自己的意志,能游得更遠游得更久。

在日月潭泳渡時,你看到四周的人不管用什麼式,都是不斷往前游,這自然就驅動了自己往前的心,偶而會在滿500公尺處停下來休息和大家一起拍拍照,然後就又繼續往前進了。

這次我完全忘掉可以靠休息站喝水進食,因為只想要趁有體力時游完。

不管幾公尺時,往終點看都覺得非常遙遠,在岸上若用想的真的就想放棄了,但跟著四周的人一起游時,你反而不太會想要停下來,一來你會擋到他們的行進路徑,二來,你不想要落後太多,就這樣,身體就算感到很酸很累,你還是撐著完成了一半,然後完成了2000m、2500m…最後到達終點。偶而還是會有人中途放棄,但大多數的人,都是持續往前的。

一群人,就是有股力量能幫助我們去完成很多不可能的任務。這在事業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找到有同樣目標的人,一起努力,再困難的事情,就會有辦法完成。

人生第一次泳渡

人生第一次泳渡


只想都很困難,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想出來當作『不去做』的藉口罷了。

有的人行動力超強,一旦有想法了,不太多想很快就能衝去做(有沒有做好是另一回事)。

有的人想非常多,都想要一切準備齊全了,才會行動,但這也造成了想多過於做,其實這也是很多人的問題。我自己就屬於想非常多的人,也因為這樣有時候過於保守,造成了常常錯失機會。

其實光想這些困難的可能性,卻沒有提出解決方式,只是找出讓自己不去做的藉口罷了。

最令人敬佩的,是那些又有想法又有行動力,行動總是跟得上想法的人,很多創業者都是如此。有再好的想法,只要沒有付諸行動,不會變成產品不會變成一個事業。

游日月潭前,其實也在想很多游不完的可能情況,腳抽筋啦,沒力氣啦,失溫啦。(其實下水前,還有聽到有人跟團體喊:『如果身體不適,不要勉強自己,可以坐船上岸,一樣能拿到證書喔!』)

最後證明,想這麼多很多時候都是在自尋煩惱,下水之後,兩個多小時就算慢慢的游,也沒有出現當初想的那些情況,就算有,也有船會把人接走上岸,真的不困難。游的過程覺得脖子和腰非常的酸,懷疑自我的念頭其實不斷出現,但最後牙一咬還是撐過去了。

原來我們大多數人不缺乏想法、不缺乏計畫,最缺的就是行動力和勇氣。

我們有時候需要多一點向前衝的勇氣和行動力,如果沒有跌倒過,就跌倒吧,不需要為了預防跌倒,而原地不動。

人生不是漂漂樂,也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變成漂漂樂。找到自己的航道,像個航海王一樣前行吧!


Cover Image by gooneruaon Freepik

avatar-img
不認真就輸了的沙龍
28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月之計在於週 清人李文照說過「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生命之計在於勤。」 過去做設計時,使用子彈筆記,週計畫卻常是我忽略的一個部分,往往我從月計畫之後,就是專注在每日計畫/待辦事項上面,常常會過於專注在某工作,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項或大方向。一直到從事業務行業,對於週計畫才越來越重視。
金句資料庫 過去在做子彈筆記時,我會習慣在月誌的上方空白處,寫下當月看到的幾段好句。一年下來,子彈筆記上也紀錄了不少金句。 當初做這個金句資料庫,有考量到可以給其他的 Workspace/Page 去使用,因此我這個金句資料庫是做成獨立的Workspace。 欄位說明 將每日一句嵌入到自己的頁面
用Notion做旅行計劃 四月時正在寫子彈筆記和 Notion 的結合應用,結果寫到一半,工作上就忙得不可開交。告一段落之後,我和老婆就到澎湖花火節來個徹底放鬆。 這次的澎湖花火節之行,子彈筆記(實體紙本)是用在旅行後的紀錄。而計畫的部分,則是仰賴 Notion 和 Google 地圖。
我從2019年用子彈筆記到現在,也進入了第四年。可以說我的子彈筆記也改良了四個版本,我的人生也在這過程無形中跟著升級。 聊聊我是如何用子彈筆記結合Notion之前,先來分享一下什麼是子彈筆記和我都怎麼使用子彈筆記。 組織:放慢腳步,重新組織你原本零碎的生活和行程。 目標設定
成功藍圖系統2.0 在2019年之前,我嘗試使用過不同的筆記法和目標設定方法,也有參考Esor大和幾個國外筆記高手的方法,用Evernote來做目標設定及日記,大概使用了兩年,最終因Evernote本身的一些限制加上太多手動的筆記連結,而放棄全數位化的紀錄。 今年我用Notion作為我的目標系統
你是愛買線上課程還是愛上線上課程?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上了很多預錄型的線上課程,卻常常有一種似乎從課堂中得到了什麼,卻又沒有得到什麼的感覺? 去年我上了Hahow的Notion 實戰課程:打造專屬數位工作術,這是由雷蒙和老K一起錄製的線上課程。 直播教學: 助教群與小隊: Discord社群:
一月之計在於週 清人李文照說過「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生命之計在於勤。」 過去做設計時,使用子彈筆記,週計畫卻常是我忽略的一個部分,往往我從月計畫之後,就是專注在每日計畫/待辦事項上面,常常會過於專注在某工作,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項或大方向。一直到從事業務行業,對於週計畫才越來越重視。
金句資料庫 過去在做子彈筆記時,我會習慣在月誌的上方空白處,寫下當月看到的幾段好句。一年下來,子彈筆記上也紀錄了不少金句。 當初做這個金句資料庫,有考量到可以給其他的 Workspace/Page 去使用,因此我這個金句資料庫是做成獨立的Workspace。 欄位說明 將每日一句嵌入到自己的頁面
用Notion做旅行計劃 四月時正在寫子彈筆記和 Notion 的結合應用,結果寫到一半,工作上就忙得不可開交。告一段落之後,我和老婆就到澎湖花火節來個徹底放鬆。 這次的澎湖花火節之行,子彈筆記(實體紙本)是用在旅行後的紀錄。而計畫的部分,則是仰賴 Notion 和 Google 地圖。
我從2019年用子彈筆記到現在,也進入了第四年。可以說我的子彈筆記也改良了四個版本,我的人生也在這過程無形中跟著升級。 聊聊我是如何用子彈筆記結合Notion之前,先來分享一下什麼是子彈筆記和我都怎麼使用子彈筆記。 組織:放慢腳步,重新組織你原本零碎的生活和行程。 目標設定
成功藍圖系統2.0 在2019年之前,我嘗試使用過不同的筆記法和目標設定方法,也有參考Esor大和幾個國外筆記高手的方法,用Evernote來做目標設定及日記,大概使用了兩年,最終因Evernote本身的一些限制加上太多手動的筆記連結,而放棄全數位化的紀錄。 今年我用Notion作為我的目標系統
你是愛買線上課程還是愛上線上課程?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上了很多預錄型的線上課程,卻常常有一種似乎從課堂中得到了什麼,卻又沒有得到什麼的感覺? 去年我上了Hahow的Notion 實戰課程:打造專屬數位工作術,這是由雷蒙和老K一起錄製的線上課程。 直播教學: 助教群與小隊: Discord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