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酥炸球,也許能讓你吃飽飽,但你的心卻想要更多
跨文化的翻拍
凡是看過《阿甘正傳》的人都知道,這是部非常「美國」的作品,不僅講述智商僅有75的主角阿甘從年幼學童到初為人父的生活經歷,也利用美國歷史中的重大事件貫穿劇情,同時也反映了二戰後的美國人民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及價值觀。故此,要將《阿甘正傳》以他國文化呈現絕非易事,畢竟不是所有國家都跟美國一樣,擁有與蓬勃的發展與創傷的歷史,更不用說那些在淺移默化中悄悄深植人心的美國神話。
但也因為我們都看過《阿甘正傳》,因此會在觀影過程中更期待《拉辛正傳》的表現,期待著阿米爾罕會用怎樣的手法改編故事,將嵌入的美國文化改以印度民俗替代,以嶄新的面貌和迥異的風土人情,重新詮釋永垂不朽的影史經典。有趣的是,重新詮釋《阿甘正傳》的點子早在2008年就被《拉辛正傳》的編劇阿圖爾·庫爾卡尼(Atul Kulkarni。) 提出,但直到2010年《三個傻瓜》在全球屢創票房佳績,寶萊塢的電影也逐漸被全球的觀眾認可,阿圖爾·庫爾卡尼這才開始為電影撰寫劇本。但由於《拉辛正傳》的劇情完全基於原版《阿甘正傳》,因此阿米爾罕必須與發行片商不斷的溝通和交流,前前後後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從《阿甘正傳》的發行商派拉蒙影業獲得了翻拍電影的授權。
《拉辛正傳》之於《阿甘正傳》
要說本片與《阿甘正傳》差異最大之處,我想是本片的敘事編排,兩部電影的敘事節奏都偏慢,仔細的描述主角一生中幾個重大事件和時刻,但相較於《阿甘正傳》點到為止的童年故事,《拉辛正傳》花了將近全片四分之一的篇幅來介紹主角的家世背景,也詳述了拉辛在兒時的成長歷程、與魯芭的相遇及相愛,同時也呈現出印度頻傳的宗教衝突,對這位錫克教徒的幼年時期帶來的種種身心迫害和艱難處境,而沒有馬上帶入拉辛驚人的後續發展。
這樣的安排方式讓故事在後期能保有強烈的情緒張力,因為電影花了很多時間在建立拉辛與他人的情感連結,這使片中的煽情橋段比《阿甘正傳》多了些,淚點塑造的效果也更為強烈。但是這漫長的鋪陳和節奏,讓很多觀眾在觀影時漸漸坐不住,也為這部電影迎來不少如「冗長」的負面批評。但我個人是蠻沉浸在電影的慢節奏情緒當中,且劇情相當緊湊扎實,因此在觀影時是沒有任何不耐煩的感受或跡象。
拉辛之於阿甘
然而,《拉辛正傳》吸引我的不是改編後的劇情,也不是充斥著印度文化的場景,真正讓我身陷其中的,是那些性格鮮明、形象立體的角色。就以主角來說,我很喜歡湯姆·漢克斯的甘·弗勒斯,但我更喜歡阿米爾罕的拉辛·巧達。阿甘遲鈍卻機智、少言寡語卻對任何事物都充滿熱情。阿甘雖然笨,但他的笨卻襯托出人們作不到的堅持,沒叫他停他也會日以繼夜的執行被託付的任務,往往都以超出常人的能力埋頭苦幹,但也因此造就了不少生命中的罕見奇蹟。
拉辛亦是如此,他的字典裡好像沒有「放棄」和「拒絕」,任何事情都勇於嘗試,即便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且一做就是好幾年的時間,但他仍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樸實無華的生活。但阿米爾罕情緒化的表現讓拉辛這個角色更上一層樓,他不像阿甘會時不時的用平板的語氣來回應,反而能從拉辛的臉部表情就能辨識他的情緒狀態,雖然某方面仍沿用了阿甘的角色特質,但阿米爾罕融入了一種類似自閉症的症狀,搭配上自己嫻熟的細膩演技,完美塑造出獨一無二的拉辛一角,以淋漓盡致的發揮牢牢抓住觀眾的視線。
重溫《阿甘正傳》的感動
雖然這部電影的情節大量比照《阿甘正傳》,但本片都能從每一段相似的故事中,以不同的角度去切入每一起事件,或者透過新創的角色或內容去點綴原著故事,最後帶出想表達的印度社會議題。也能從片中不少運鏡、構圖發現對《阿甘正傳》這部經典的致敬,更能感受到寶來塢「完美先生」阿米爾罕對這部作品的高度要求,費盡千辛萬苦獲得翻拍版權後,在翻攝新作時也不忘保留原著的精神,對每一場畫面都極為講究下,完成了跨文化翻拍的影史壯舉。
此外,雖然《拉辛正傳》在內容上作出眾多改動,但故事的根本靈魂和寓意是完全沒變的。因此如果你沒看過《阿甘正傳》,你可以考慮來欣賞這部非同凡響的寶萊塢作品,一覽印度如夢境般的神級美景、一睹影帝阿米爾罕在片中的精湛表現;如果你已經看過《阿甘正傳》,或是跟萊特一樣刷過很多遍的人,你絕對不能錯過《拉辛正傳》,這部電影會以獨特的角度向你介紹印度,巧妙的改編故事讓你不得不讚嘆編導的功力,同時也會向影史經典致敬,帶你重回當年看《阿甘正傳》時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