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現代孟母 改變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改變不了孩子?家長請先改變自己!
我曾經是個強勢不快樂的單親媽,但花了很多功夫改變自己,努力以身作則。
人文家長秋美,在一篇文章中寫下了下面這句話:「如果不能解決我對孩子的擔憂,那就只有一條路囉!那就是媽媽要改變觀念!作法!思維!因為父母改變,孩子就會跟著慢慢改變。為了孩子好,我願意改變!因為媽媽願意改變,孩子也會在他自己的時間表裏改變!」
最近學校裡有一些家長,質疑學校教育的方式,是否會讓孩子基本程度沒有教好,失去競爭力,要求回到九年一貫課綱的教學。秋美以資深家長的經驗,在家長官方平台,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分享來人文的心路歷程,令人動容。
單親的她,獨自撫養二個孩子,在人文九年,也遭遇和一般家長一樣的心情,擔心孩子的學習,擔心孩子的成長。最後她採取信任,信任學校、信任孩子,也改變自己,在人文的大家庭裡,和孩子一起成長。
本來住在台北內湖,小孩讀國小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告訴她,孩子的學習有問題。她了解孩子,沒有問題,只是學習風格和方式,不適合她的孩子。經過參訪、試讀,她把孩子轉到宜蘭頭城的人文就讀。
到了人文,有沒有問題?她如是說:「來人文九年了, 孩子有沒有遇到問題?有!有!有!好多好大的問題喔!」
但在人文,學校會提供父母許多成長課程,幫助家長看清楚孩子學習的問題。還有親師合作,以及家長之間的互助幫忙,解決許多孩子,成長、學習困擾的問題。
母愛是最堅強的動力
搬到頭城,把原來在家經營的服裝打版工作,也遷移到頭城,但隨著經濟情勢的滑落,接的案子減少,收入頓減。天雨,偏逢屋漏,自己也因為過度辛勞,頸脊椎出了問題,得到後縱韌帶骨化症,除了一對兒女的照顧,還要侍奉年邁的父母親。這些都沒有將她打倒,依然堅強勇敢的面對生活的困境,和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
兒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師長的協助,順利以第一志願,考上宜蘭高中。
就讀高中的子元,以在人文所獲得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師長的青睞,也順利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老師們很欣賞子元的積極態度,在一群填鴨式的教育的孩子中,子元會在下課走到講台,請教老師剛剛上課不懂的地方,老師們反而好奇,子元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秋美是堅毅的女子,但也因為個性強勢、要求完美,和孩子間也因為學習而有有許多衝突,最後是因為她願意改變自己,也因此改變了孩子。
「我曾經是個強勢不快樂的單親媽,但在人文親師生的配合,我花了很多功夫改變自己 ,以身作則 ,積極發揮家庭教育70%的功能,也得到許多學校師老師們和家長的協助(無限感激啊!)」。
秋美多才多藝,除了原來的服裝打版,對於烹飪美食,也是一流高手。曾經在幼兒部落幫忙餐點,連續三個月不重複菜單,給孩子吃到滿意。多年帶領國中小多元課程的烹飪課,指導各種糕點的製作。前任家長會長的小孩,人文國中的彥君,也在上了秋美的「魔法料理教室」後對烘焙產生興趣,15歲國中畢業,就獲得西餐麵包製作的執照。
現在她則透過網路,蒐集一些有機小農的產品,提供給人文家長團購,讓家長獲得便宜又健康的食品,幫助家人、孩子健康的成長。經營妮子媽安心小舖,獲取一些謀生的利益,是她目前主要的工作。
感謝秋美一路對人文的支持和信任,她說:「有機體善變的教育方式,正可應對未來不可預測的地球轉變!實在沒理由用過去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去適應,有60%行業會消失不見的未來世界!」
祝福她,受傷的脊椎,可以早日康復。所經營的健康食品團購,也可以有更多的客戶,幫助家人和自己的孩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父母的愛,引領孩子找到他們的天空 能夠讓孩子快樂學習,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同時找到志向目標和興趣,父母一切的辛苦與病痛,也都消失了。 撐著病痛的身體,也要為孩子的教育努力 每次看到人文家長老爹,用無法轉動僵硬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的身體,努力和我說話,卻是滿臉笑容和活力,讓我感到十分感動和佩服!來人文也將
擺脫憂鬱,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教育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需要靠家長和家庭的努力。從小就該給孩子自給自足的觀念,父母可以陪伴、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昧的只是給予和滿足。 那天在人文家長靜卉的臉書上,看到她回顧幾年前的照片,讓我十分訝異!這二年每次見到她,都是充滿活力、容光煥發,有不斷的新思維、新點子,也知
逐兒女而居:做一個不焦慮、盡職的父母 當父母,不緊張、不焦慮,是不可能的。眼看孩子犯錯、眼看孩子摔倒,都是父母揪心的時刻。 在陳安儀的臉書上看到她寫的一段話:「最近幾年,為了能讓孩子有更適性的發展;我從台北搬宜蘭;現在,又因為女兒回台北唸高職,我又風塵僕僕、每週拆成兩半:一、二、四在宜蘭陪兒子;週三
以畫助學─家長展愛心,共成辦學志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陳永模教授正是展現這個博愛的精神,除了自己的孩子受益,也希望其他孩子,一樣能夠受到好的照顧和教育。 畫展開幕那天,宜蘭縣前文化局長林秋芳女士,娓娓道來陳永模教授習畫的經過,讚嘆陳教授從十歲,許下當一個畫家的志願,經過四十多年
2017年一年內總共出國七次,三次大陸行,四次馬來西亞行。次數比我前十年出國的總和還要多。其中六次都是單獨一人成行,只有一次,有友人同行。 都不是去旅遊,是有工作目的而前往。為了拓展人文學校對外的交流和宣傳,以及個人創思語文教學的推廣。九十四年車禍,九十六年退職,經過七年的休養,一百零三年,再復
不要讓孩子活在自己的框架裡 直到老師提醒她,是否該由孩子自己決定行為規範,學習對自己負責任?她才放下對孩子的直接管理,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無法容忍家裡的環境亂七八糟,什麼東西都希望歸位,擺得整整齊齊的。我也會引導、暗示孩子,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直到老師找我談過之後……」人如其名,每次
父母的愛,引領孩子找到他們的天空 能夠讓孩子快樂學習,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同時找到志向目標和興趣,父母一切的辛苦與病痛,也都消失了。 撐著病痛的身體,也要為孩子的教育努力 每次看到人文家長老爹,用無法轉動僵硬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的身體,努力和我說話,卻是滿臉笑容和活力,讓我感到十分感動和佩服!來人文也將
擺脫憂鬱,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教育的成功,有百分之七十,需要靠家長和家庭的努力。從小就該給孩子自給自足的觀念,父母可以陪伴、鼓勵和支持,而不是一昧的只是給予和滿足。 那天在人文家長靜卉的臉書上,看到她回顧幾年前的照片,讓我十分訝異!這二年每次見到她,都是充滿活力、容光煥發,有不斷的新思維、新點子,也知
逐兒女而居:做一個不焦慮、盡職的父母 當父母,不緊張、不焦慮,是不可能的。眼看孩子犯錯、眼看孩子摔倒,都是父母揪心的時刻。 在陳安儀的臉書上看到她寫的一段話:「最近幾年,為了能讓孩子有更適性的發展;我從台北搬宜蘭;現在,又因為女兒回台北唸高職,我又風塵僕僕、每週拆成兩半:一、二、四在宜蘭陪兒子;週三
以畫助學─家長展愛心,共成辦學志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陳永模教授正是展現這個博愛的精神,除了自己的孩子受益,也希望其他孩子,一樣能夠受到好的照顧和教育。 畫展開幕那天,宜蘭縣前文化局長林秋芳女士,娓娓道來陳永模教授習畫的經過,讚嘆陳教授從十歲,許下當一個畫家的志願,經過四十多年
2017年一年內總共出國七次,三次大陸行,四次馬來西亞行。次數比我前十年出國的總和還要多。其中六次都是單獨一人成行,只有一次,有友人同行。 都不是去旅遊,是有工作目的而前往。為了拓展人文學校對外的交流和宣傳,以及個人創思語文教學的推廣。九十四年車禍,九十六年退職,經過七年的休養,一百零三年,再復
不要讓孩子活在自己的框架裡 直到老師提醒她,是否該由孩子自己決定行為規範,學習對自己負責任?她才放下對孩子的直接管理,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無法容忍家裡的環境亂七八糟,什麼東西都希望歸位,擺得整整齊齊的。我也會引導、暗示孩子,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直到老師找我談過之後……」人如其名,每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最近在看「我們這一家」,看到花媽(花師奶)樂觀的性格,跟家人有趣的生活,覺得很溫馨。日本YouTuber Kimono Mom跟女兒煮飯,好味小姐一家的教育,也讓我想成為像他們這樣的人,努力認真生活,溫柔堅定地處理對待家人。 從小到大的學習和環境,都在告訴我女性應該要獨立,為了自己賺錢,儲些本錢…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德州媽媽沒有崩潰」的文章,「檢討」過往父母曾對自己有哪些「好」的事實。之前偶爾會從臉書滑過她的po文,我不是粉絲,對她文章的印象,就是她因一些關於教養孩子圖文並荿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鳴而起家,成為知名的網路紅人,也因此而出書。 後來她會講到一些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和對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最近在看「我們這一家」,看到花媽(花師奶)樂觀的性格,跟家人有趣的生活,覺得很溫馨。日本YouTuber Kimono Mom跟女兒煮飯,好味小姐一家的教育,也讓我想成為像他們這樣的人,努力認真生活,溫柔堅定地處理對待家人。 從小到大的學習和環境,都在告訴我女性應該要獨立,為了自己賺錢,儲些本錢…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德州媽媽沒有崩潰」的文章,「檢討」過往父母曾對自己有哪些「好」的事實。之前偶爾會從臉書滑過她的po文,我不是粉絲,對她文章的印象,就是她因一些關於教養孩子圖文並荿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鳴而起家,成為知名的網路紅人,也因此而出書。 後來她會講到一些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和對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