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現代孟母 活出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要讓孩子活在自己的框架裡
直到老師提醒她,是否該由孩子自己決定行為規範,學習對自己負責任?她才放下對孩子的直接管理,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無法容忍家裡的環境亂七八糟,什麼東西都希望歸位,擺得整整齊齊的。我也會引導、暗示孩子,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直到老師找我談過之後……」人如其名,每次看到她,總是一張甜甜的笑容,端莊適宜的打扮,說話條理清晰。
兩個雙胞胎的兒子,也是讓人看起來,端莊有禮,嘴角常掛著甜美的微笑。每次見到他們,總是淺淺的一笑,點頭致意。對於兩個雙胞胎兒子,媽媽覺得沒有帶給她多大的困擾,反而是孩子,讓她看到自己的許多成規和框架。
清大畢業,先就業,存夠了錢,再到美國留學,取得幼教碩士。回國後先後在佳音、耕莘幼兒園,擔任園長、教育訓練、師資培訓等工作。也將自己所學的繪本教學,融入幼教課程內。
現在雖然成為專職母親,陪伴二個孩子學習成長,也常應邀到各地演講、教學,指導父母、老師,如何利用繪本及青少年小說,教導孩子、陪伴閱讀,受到熱烈的歡迎。也發揮在美國所學的幼兒語文教育才能。
平常在學校,擔任家長志工,經常利用早上晨讀時間,扮演故事媽媽,到班群幫孩子演說繪本,生動有趣、精采絕倫。幾次我到教室巡堂拍照,都會被她精彩的講說給吸引,忘了拍照和離開。
在閱讀了吳祥輝的著作《我是被老師教壞的》,認識了人文。在孩子還是中班時,就來學校參訪,一直到孩子就讀一年級,終於把全家從台北搬到頭城,從租屋到買屋,定居下來。
還有一個原因,讓她決定選擇自由開放的實驗學校,讓孩子就讀。原由就在她還在幼兒園服務的時候,雖然她用開放活潑的方式編寫教案,指導老師教學,但學校還是要舉行期中、期末考試,強調成績分數,跳脫不掉傳統的窠臼。
她思考要讓孩子在分數和考試中成長?還是能有其他的選擇?經過參訪、尋找,終於找到一所不強調考試、分數,以發展孩子天賦潛能的人文。從一年級就讀,轉眼也過了七年,快邁入第八年了。
當時來宜蘭,走北宜公路,到了九彎十八拐最高點,眺望蘭陽平原,深深被這一片田園美景吸引,希望將來退休後,能夠到宜蘭居住,過晴耕雨讀的陶淵明生活,結果因為兩個孩子的因緣,不用等退休,就成為宜蘭的住民了。
不僅居住在宜蘭,還租地種菜,當一個快樂的農夫。從看到毛毛蟲會尖叫,到現在也能和菜園裡的昆蟲小動物和平相處,還真是來宜蘭,另一個不錯的收穫和進步呢!
對於兩個孩子教育,媽媽表示:全然的信任,交給老師和學校帶領。自己也認真地上學校所開設的親職課程,重新認識和檢視自己。發現自己從小受到家教的薰陶,有許多的成規和制約,也會不經意地要求孩子。
直到老師提醒她:是否該由孩子自己決定行為規範,學習對自己負責任?她才放下對孩子的直接管理,亦步亦趨的跟隨在側,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由大人的教導和要求。
這對一般家長是很大的挑戰,除了過去學歷、分數的迷失,行為規範的養成,更是許多家長的擔心和牽掛。看到這兩年,自己孩子參加騎單車環島行動學習課程,在外面民宿住宿,離開時都會將棉被環境整理好;同學間也會主動的互相合作與約定彼此,在在都是師生共同決定,而非老師的強制要求。她看到了父母放手後,孩子內在的理性及自覺甦醒的展現。
媽媽對人文老師對每個孩子認真和了解,十分佩服!有時感覺老師比父母還更了解孩子,會適時提出建議,看到自己教養的盲點,改善親子的關係,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所以她認為: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無法認同學校辦學理念,對老師也無法信任,那就會成為學校辦學的絆腳石,不僅讓孩子失去學習的契機,父母也會失去成長的機會。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陪伴孩子讀書,開啟了我的天賦 既然選擇這個學校就讀,就應該支持學校的教學,共同完成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 「我是學國際貿易的,也在科技公司上班,沒想到因為陪孩子到人文就讀,變成一個喜歡農作的達人。」人文家長文雅一談到農作,眼神就發亮起來。來人文已經六年,邁入第七年了。
身體的疾病,讓她隨時有可能離開人世,但她依然快樂過日子,臉上隨時掛著笑容。身體行動不便,她依然充滿熱情,照顧兩條流浪狗,還幫忙行高學生照顧八隻流浪貓。 患有小腦萎縮症,她打造搖擺角夢想家 為了照顧妥瑞氏症的孩子,她努力送孩子到人文就學 行動不便、病情只能延緩不能根治,她仍然樂觀勇敢
現代孟母----年輕世代 勇敢面對選擇的襪帽家 對於年輕的世代,有自己對教育的看法,願意為孩子做一些犧牲,面對外界甚至家族的,異樣眼光和不同意見,我是打從心裡的敬佩!孩子的教育,真的要靠父母的決定和付出,和家人的配合,才能給孩子一個有期許的未來啊! 為了孩子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宜蘭 克服許多困難
孩子,是上天交付給父母的禮物和責任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也都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但父母的配合十分重要,老師只能負責孩子三成的教養責任,父母則負擔七成的功勞。 單親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失去工作卻仍努力不懈 孩子,是上天交付給父母的禮物和責任
現代孟母----用愛付出,成就學校的愛心志工 其實每個父母的願望都很簡單,只要孩子能平安健康長大,自由快樂學習,就是父母最大的願望了。能夠對學校有付出,讓學校更進步、安定,擔任愛心志工,獲不獲獎都不重要啊!
一場心靈療癒之旅 孩子的性格養成,當然關鍵在家庭。所以,家長的改變也很重要。 在訊息欄上留下訊息,約好時間去拜訪她。一個溫暖的民宿,一對和善親切的夫妻,笑臉的迎接我的到來。向先生親手泡了一杯好喝的手調咖啡,我們就在他們幫忙管理的民宿裡,聊了起來。
陪伴孩子讀書,開啟了我的天賦 既然選擇這個學校就讀,就應該支持學校的教學,共同完成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 「我是學國際貿易的,也在科技公司上班,沒想到因為陪孩子到人文就讀,變成一個喜歡農作的達人。」人文家長文雅一談到農作,眼神就發亮起來。來人文已經六年,邁入第七年了。
身體的疾病,讓她隨時有可能離開人世,但她依然快樂過日子,臉上隨時掛著笑容。身體行動不便,她依然充滿熱情,照顧兩條流浪狗,還幫忙行高學生照顧八隻流浪貓。 患有小腦萎縮症,她打造搖擺角夢想家 為了照顧妥瑞氏症的孩子,她努力送孩子到人文就學 行動不便、病情只能延緩不能根治,她仍然樂觀勇敢
現代孟母----年輕世代 勇敢面對選擇的襪帽家 對於年輕的世代,有自己對教育的看法,願意為孩子做一些犧牲,面對外界甚至家族的,異樣眼光和不同意見,我是打從心裡的敬佩!孩子的教育,真的要靠父母的決定和付出,和家人的配合,才能給孩子一個有期許的未來啊! 為了孩子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宜蘭 克服許多困難
孩子,是上天交付給父母的禮物和責任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也都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但父母的配合十分重要,老師只能負責孩子三成的教養責任,父母則負擔七成的功勞。 單親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失去工作卻仍努力不懈 孩子,是上天交付給父母的禮物和責任
現代孟母----用愛付出,成就學校的愛心志工 其實每個父母的願望都很簡單,只要孩子能平安健康長大,自由快樂學習,就是父母最大的願望了。能夠對學校有付出,讓學校更進步、安定,擔任愛心志工,獲不獲獎都不重要啊!
一場心靈療癒之旅 孩子的性格養成,當然關鍵在家庭。所以,家長的改變也很重要。 在訊息欄上留下訊息,約好時間去拜訪她。一個溫暖的民宿,一對和善親切的夫妻,笑臉的迎接我的到來。向先生親手泡了一杯好喝的手調咖啡,我們就在他們幫忙管理的民宿裡,聊了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原本的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在職場上總是被稱為「快手」,但成為了母親之後,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沒辦法按照我們所預期的進度,於是我學會了耐心等待,而這個過程並不是空等,還需要細心觀察孩子的需求,並且因應孩子的個性而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溝通方式。 我所理解的教養,其實不是站在父母權威的角度,而是以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