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何凡夫離不開苦厄恐懼?因為,他們身後都有一個萬丈深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佛法不是宗教,雖然他也有安撫人心,和提供心靈寄託的功能。
佛陀也不是神或造物者,祂只是個擁有無上智慧的導師。

許多讀者來信問,他們學佛不是為了成佛,他們之所以會接觸佛法,是因為覺得人生很苦,希望可以借著佛法,讓自己離苦得樂

實相是,佛法就是教導凡夫,如何遠離顛倒夢想離苦得樂的一種智慧系統。

然而,凡夫各有因緣,各有根器和悟性的不同。

有人用心學佛多年,仍然只是把佛法當成宗教,當成安撫內心不安,提供心靈寄託的法門

儘管這種法門也能讓凡夫短暫離苦,但究竟是屬「有漏智」,又稱俗智或世間智。

如同我用泡麵來比喻心經》,這種法門只是吃泡麵的「外包裝」,或只是麻醉劑和止痛劑,無法治本,無法真正達到「離苦得樂」的「三摩地」境界。

那麼,什麼才是讓煩惱滅盡的「無漏智」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0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吳九箴的覺修講堂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九箴的沙龍
672會員
234內容數
人人都可以離苦,可以自在喜樂,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就能度一切苦厄...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這個講堂的文章,都是我個人親證的覺修體悟,希望對於有緣人的覺醒和修持,有所助益...
吳九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或許你無法相信,不管我們擁有人身,或是在夢中,或是色身分解後,進入中陰身的諸境,其實都一直在玩演示考驗,目的是,看我們是否能從,自己的業識幻境中醒來。 我說過,我們每個當下,的每個心念,都是和宇宙十法界的,如區塊鏈的共業伺服器,雙向感應的。 這個伺服器,你可以稱之為阿卡西紀錄廳...
Thumbnail
2025/04/30
或許你無法相信,不管我們擁有人身,或是在夢中,或是色身分解後,進入中陰身的諸境,其實都一直在玩演示考驗,目的是,看我們是否能從,自己的業識幻境中醒來。 我說過,我們每個當下,的每個心念,都是和宇宙十法界的,如區塊鏈的共業伺服器,雙向感應的。 這個伺服器,你可以稱之為阿卡西紀錄廳...
Thumbnail
2025/04/23
我在之前文章說到,佈施給受業報的窮人,不會違反因果律,更不會干涉他們的因果... 果然,近日就有讀者問,即然因果不存在,那麼,地藏菩薩說的地獄也是假的嗎?
Thumbnail
2025/04/23
我在之前文章說到,佈施給受業報的窮人,不會違反因果律,更不會干涉他們的因果... 果然,近日就有讀者問,即然因果不存在,那麼,地藏菩薩說的地獄也是假的嗎?
Thumbnail
2025/04/16
長久以來,一直有讀者來信問: 如果佛法說的因果業報是真的,那麼,今生的窮人,之所以會貧困受苦,應該是他們前世或累劫的業因,才會導致今生的受惡業報吧! 但為何佛經中還鼓勵大家,要多多行善佈施呢? 如果我們佈施給這些受惡業報的窮人,不是違反了因果業報定律嗎? 不會干涉這些,受惡業報窮人們的因
Thumbnail
2025/04/16
長久以來,一直有讀者來信問: 如果佛法說的因果業報是真的,那麼,今生的窮人,之所以會貧困受苦,應該是他們前世或累劫的業因,才會導致今生的受惡業報吧! 但為何佛經中還鼓勵大家,要多多行善佈施呢? 如果我們佈施給這些受惡業報的窮人,不是違反了因果業報定律嗎? 不會干涉這些,受惡業報窮人們的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精舍義工分享: 有一對中年夫妻,妻子身體不佳,有乳癌、副甲狀腺問題、蕁麻疹,開示為沖犯所致;因為時日過長未處理,已經影響到肉體。佛菩薩開示:「可請高明的中醫生診治病疾。」 丈夫多年前在公司誦《地藏經》,結果人暈眩被送去醫院,至此之後再也不敢誦《地藏經》,後來,佛菩薩開示:「此為精靈干擾。」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精舍義工分享: 有一對中年夫妻,妻子身體不佳,有乳癌、副甲狀腺問題、蕁麻疹,開示為沖犯所致;因為時日過長未處理,已經影響到肉體。佛菩薩開示:「可請高明的中醫生診治病疾。」 丈夫多年前在公司誦《地藏經》,結果人暈眩被送去醫院,至此之後再也不敢誦《地藏經》,後來,佛菩薩開示:「此為精靈干擾。」
Thumbnail
宗教與修行,便是要滿足人們離苦解脫的渴望,因而誕生的產物。許多人以為,人類以宗教和崇拜去理解、控制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如天災,殊不知控制的本身就是逃離痛苦的彰顯。就算宗教的理論、儀軌和權力結構已經複雜到如同天主教梵諦岡的運作,它所汲取的能量依舊是平民離苦得樂的慾望和渴求。
Thumbnail
宗教與修行,便是要滿足人們離苦解脫的渴望,因而誕生的產物。許多人以為,人類以宗教和崇拜去理解、控制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如天災,殊不知控制的本身就是逃離痛苦的彰顯。就算宗教的理論、儀軌和權力結構已經複雜到如同天主教梵諦岡的運作,它所汲取的能量依舊是平民離苦得樂的慾望和渴求。
Thumbnail
佛法不是宗教,雖然他也有安撫人心,和提供心靈寄託的功能。 佛陀也不是神或造物者,祂只是個擁有無上智慧的導師。 許多讀者來信問,他們學佛不是為了成佛,他們之所以會接觸佛法,是因為覺得人生很苦,希望可以借著佛法,讓自己離苦得樂。 實相是,佛法就是教導凡夫,如何遠離「顛倒夢想」,「離苦得樂」的一種智慧系統
Thumbnail
佛法不是宗教,雖然他也有安撫人心,和提供心靈寄託的功能。 佛陀也不是神或造物者,祂只是個擁有無上智慧的導師。 許多讀者來信問,他們學佛不是為了成佛,他們之所以會接觸佛法,是因為覺得人生很苦,希望可以借著佛法,讓自己離苦得樂。 實相是,佛法就是教導凡夫,如何遠離「顛倒夢想」,「離苦得樂」的一種智慧系統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五覺悟: 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是第五:多聞智慧覺。我們前面說過,要常常生起智慧的觀照,並安住在佛法的正念中,才是真正的精進。而智慧的培養,必須要假借多聞。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五覺悟: 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是第五:多聞智慧覺。我們前面說過,要常常生起智慧的觀照,並安住在佛法的正念中,才是真正的精進。而智慧的培養,必須要假借多聞。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一切法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而且一切法中,都沒有一個真實、有主宰性的主體存在。 <經文>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此理真實不虛,並非佛陀發明,而是宇宙當中的真理,佛陀只是為我們宣說,稱之為「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一切法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而且一切法中,都沒有一個真實、有主宰性的主體存在。 <經文>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此理真實不虛,並非佛陀發明,而是宇宙當中的真理,佛陀只是為我們宣說,稱之為「
Thumbnail
在靜默中,他看到了一位很尊貴的大佛坐在一片平原中,祂的金光遍佈整片大地。 時間快轉到大佛往生前的那刻,祂發現自己並未出離三界,那一剎那,大佛非常的震驚。 彷彿是受到雷擊般的震撼!
Thumbnail
在靜默中,他看到了一位很尊貴的大佛坐在一片平原中,祂的金光遍佈整片大地。 時間快轉到大佛往生前的那刻,祂發現自己並未出離三界,那一剎那,大佛非常的震驚。 彷彿是受到雷擊般的震撼!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