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習_[親愛的小孩,饒了自己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候,媽媽常說著我那段不住在家時學會的壞習慣,並說這就是我劣根性的由來。

陋習一,保姆家的紅白機:

之前提到過保姆買了紅白機,特別跟媽媽說這樣我去保姆家也可以玩看看,不過不會讓我玩太久的。但是媽媽認為這就是「玩物喪志」了吧,每當我讀書不專心不認真,總想著玩樂,就會聽到「一定是保姆家給你玩電動才讓你一直想玩,都不念書,早知道不讓你去保姆家了。」

陋習二,保姆家的四色牌:

保姆家的鄰居偶而會湊在一起,玩著四種顏色又很像象棋的四色牌;有一次嬤嬤去接我,發現隔壁鄰居正在打著四色牌,而我正在旁邊觀看「學習」著,回家之後總是唸叨著「保姆家旁邊這些鄰居怎麼都玩這些賭博性的東西,你這樣會學壞,早知道不讓你去保姆家了。」

陋習三,阿祖的撿紅點:

那段跟阿祖一起生活的日子應該是我對長輩最最快樂的生活,吃不完的點心,做錯事有阿祖幫我擋,阿祖會做好吃的菜脯蛋給我吃,會吃枸杞順便給我當點心吃,教我怎樣燒金紙,當然還有教我怎樣玩撿紅點。家裡幾乎不玩賭博遊戲,除夕夜在奶奶家當爸爸用過餐後,去家坊鄰居看人家打麻將,媽媽總是不開心,短則半小時長則一小時就會讓我去到處找爸爸嚷著要回家。而媽媽知道我會玩撿紅點,雖然指導者是她敬愛的阿媽,但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這些都是賭博性的東西,就是不能碰。


後記:

某年在阿里山上,阿姨們看著我跟表哥表妹們打起樸克牌,想起阿祖,邀起姊妹們一起打「撿紅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二烔的沙龍
1會員
31內容數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的記憶,還記得那些好笑的好玩的嗎?那有忘掉那些不開心的痛苦嗎?!饒了自己吧,親愛的。
二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3
雖然親子關係是「人生鏡像」,但是人生卻是一條孤獨的單向列車。 那年放下了工作,為了人們口中的追尋自我,踏上一段健走之旅,或許整段時間太短,沒有體會到朝聖之旅中聽見自我的聲音,倒是在整段旅程最後一天身心俱疲的時候,想起了人生意義。 也在做義工的過程之中,腦中閃過過去這十年獨立於建構出來的中心思想之外的
Thumbnail
2022/11/03
雖然親子關係是「人生鏡像」,但是人生卻是一條孤獨的單向列車。 那年放下了工作,為了人們口中的追尋自我,踏上一段健走之旅,或許整段時間太短,沒有體會到朝聖之旅中聽見自我的聲音,倒是在整段旅程最後一天身心俱疲的時候,想起了人生意義。 也在做義工的過程之中,腦中閃過過去這十年獨立於建構出來的中心思想之外的
Thumbnail
2022/11/02
「......」『怎麼了?』「接下來,這段回家的路上請讓我好好沉澱一下,不要講話」;我把車子停在路邊,表面上好好地沉澱一下,實際上我心裡正在世界大戰中,故事的否定,世界觀的瓦解,建立好的城牆像是被孟姜女哭過一樣的崩塌,看著眼前建立起來的美麗象牙塔,我矗立在塔前,不發一語,轉身離開。
Thumbnail
2022/11/02
「......」『怎麼了?』「接下來,這段回家的路上請讓我好好沉澱一下,不要講話」;我把車子停在路邊,表面上好好地沉澱一下,實際上我心裡正在世界大戰中,故事的否定,世界觀的瓦解,建立好的城牆像是被孟姜女哭過一樣的崩塌,看著眼前建立起來的美麗象牙塔,我矗立在塔前,不發一語,轉身離開。
Thumbnail
2022/11/01
在畢業後,曾經跟家人有過一次很激烈的抗爭,若要問是否後悔曾經與家人抗爭到所謂的「離家出走」,或許在身為國小老師的爸爸來說,真是一場侮辱。
Thumbnail
2022/11/01
在畢業後,曾經跟家人有過一次很激烈的抗爭,若要問是否後悔曾經與家人抗爭到所謂的「離家出走」,或許在身為國小老師的爸爸來說,真是一場侮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天悶著頭工作,偶爾出門散散心約會,其實有好長一段時間下班後其實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和父母親的關係似乎有點緊張。 從小家裡生活可以說不愁吃穿,父母親的工作可以養活三個小孩不成問題,身為老大的我,從小跟著媽媽作生意,老實說童年似乎有點無聊,但說出來又會令人羡慕。以前風靡全台的黑白機、超級
Thumbnail
每天悶著頭工作,偶爾出門散散心約會,其實有好長一段時間下班後其實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和父母親的關係似乎有點緊張。 從小家裡生活可以說不愁吃穿,父母親的工作可以養活三個小孩不成問題,身為老大的我,從小跟著媽媽作生意,老實說童年似乎有點無聊,但說出來又會令人羡慕。以前風靡全台的黑白機、超級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從小到大聽過也看過不少辛苦又可憐的故事 所以在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是甚麼大問題 我到現在都還不敢肯定會不會那些壓得我快喘不過氣的事其實是自己小題大作了! 比起你說我很可憐,我寧願聽到你稱讚我很堅強
Thumbnail
媽媽認為這就是「玩物喪志」了吧,每當我讀書不專心不認真,總想著玩樂,就會聽到「一定是保姆家給你玩電動才讓你一直想玩,都不念書,早知道不讓你去保姆家了。」
Thumbnail
媽媽認為這就是「玩物喪志」了吧,每當我讀書不專心不認真,總想著玩樂,就會聽到「一定是保姆家給你玩電動才讓你一直想玩,都不念書,早知道不讓你去保姆家了。」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被妳媽討厭的事情,她會全部忘光光。唯女子與貓咪遺忘的事物,就不可以逼他們再想起唷。
Thumbnail
被妳媽討厭的事情,她會全部忘光光。唯女子與貓咪遺忘的事物,就不可以逼他們再想起唷。
Thumbnail
和母親聊起這事時,她經常都是大笑著說著那時她的心情、我的表情。那是一場驚心動魄差點釀災的童年記憶,也是我少數想起童年時光,母親給我比較不懼怕的記憶。
Thumbnail
和母親聊起這事時,她經常都是大笑著說著那時她的心情、我的表情。那是一場驚心動魄差點釀災的童年記憶,也是我少數想起童年時光,母親給我比較不懼怕的記憶。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從五月開始,因為疫情關係,小孩在居家學習,第一個禮拜還有讓小孩去學校,可是後來知道他們去學校像被關在監獄一樣,連出教室、到走廊走動,或去操場跑跳都不行,只能呆呆坐在教室自學,老師也不會教他們任何知識,要忙著錄影片或是做其他行政事務,一整天下來都不知道在做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從五月開始,因為疫情關係,小孩在居家學習,第一個禮拜還有讓小孩去學校,可是後來知道他們去學校像被關在監獄一樣,連出教室、到走廊走動,或去操場跑跳都不行,只能呆呆坐在教室自學,老師也不會教他們任何知識,要忙著錄影片或是做其他行政事務,一整天下來都不知道在做什麼
Thumbnail
親愛的朋友: 今天我想來說點特別、且開心的回憶。曾經我是獨生女,雖然沒有被寵上天,但肯定有被捧在手心。 念幼稚園的時候我在新竹,那家幼稚園至今都還在,對面就是我以前住過的家。媽媽曾說以前為了工作,幾乎總是最後一個來幼稚園接小孩,而我總要等周圍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圖畫書都看了一遍又一遍,才能盼到媽媽。
Thumbnail
親愛的朋友: 今天我想來說點特別、且開心的回憶。曾經我是獨生女,雖然沒有被寵上天,但肯定有被捧在手心。 念幼稚園的時候我在新竹,那家幼稚園至今都還在,對面就是我以前住過的家。媽媽曾說以前為了工作,幾乎總是最後一個來幼稚園接小孩,而我總要等周圍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圖畫書都看了一遍又一遍,才能盼到媽媽。
Thumbnail
藍佩嘉教授認為親職不會單純的複製階級結構中的既有模樣,而是父母會「把自己的生命經驗當成對象來看待與反省,從而定位自己的教養態度與實作」,建立自己的「親職認同」並「想像孩子的未來」。而每位教育工作者勢必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教職敘事」。
Thumbnail
藍佩嘉教授認為親職不會單純的複製階級結構中的既有模樣,而是父母會「把自己的生命經驗當成對象來看待與反省,從而定位自己的教養態度與實作」,建立自己的「親職認同」並「想像孩子的未來」。而每位教育工作者勢必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教職敘事」。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故意被討厭、執意要墮落,明明知道這樣下去不對勁,卻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尤其他還只是個孩子啊!爸媽與其一味激烈地反對,不如多一些認識、多一些同理,孩子才能得到脫離暗黑引力的支持,找到對的出口。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故意被討厭、執意要墮落,明明知道這樣下去不對勁,卻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尤其他還只是個孩子啊!爸媽與其一味激烈地反對,不如多一些認識、多一些同理,孩子才能得到脫離暗黑引力的支持,找到對的出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