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餐廳應該是筆者至今的創業經驗中,面對最多不確定感的項目,餐廳有品牌更迭速度快,資金回收也很快的特性,成功的餐廳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快速回收資金,雖然品牌的高峰期很短,但存的的三~五年間很可能能夠將資本額翻好幾倍,但也因為高獲利,低門檻的因素,進入者眾多,倒閉者更多。
旅館開業至今已半年,營運尚稱穩定,然而餐廳在基礎設施完成後,產品上市速度卻一延再延,昨日於深夜返回高雄後,有感而發,與各位分享初期心得。
二、降低失敗率的關鍵-資金
再開餐廳之前,旅館已經可以營運,帶來足以生存的基本現金流量,加上身上原本就不只有一個事業的收入,因此我們有足夠的財力去購買各種原料,不斷的嘗試改良,也可以不斷的遊走各餐廳,實際蒐集資料,市場調查,而且能發揮團隊的力量互相討論互相支援。
試想,今天一個年輕人,累積一筆資金決定創業,在沒其他收入的奧援下,只能孤注一擲,無論是資金或是時間都得花在刀口上,萬一失敗,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生活壓力,幾乎沒有調整的機會,只得收掉事業,重回就業市場。
三、細節的累積決定價值
很少聽過外場出來說要開店的,這也很合理,因為服務性質的工作同質性高,進入門檻低,通常一間餐廳的價值,在於其獨特的口味,而相關技術又掌握在廚師手上,於是乎只有聽過廚師做久了想出來開店自立門戶,很少聽到外場經理坐久了想出來自己開店。
然而有廚藝就能開店嗎?在物質水平低落的年代或許是,然而在餐飲業競爭激烈的現代,每家餐廳都有兩把刷子,更別提經濟繁榮的現在,每個客人都品嘗過山珍海味,越來越難取悅,要單純以廚藝服人,何其困難。
於是乎,進入價值提供的年代,餐廳提供的不僅只是一份餐點,還有擺盤、裝潢、採光、服務,雖然菜單上還是那道熟悉的餐點,但提供出來的是一間餐廳所能提供給顧客的整體價值,而只有廚藝的廚師,不一定了解這個道理,筆者也真的是看盡許多只有技術、不懂市場的技術人員。
四、資源運用效率
技術性質的現場人員,很自豪自己的手藝,看不慣白領出一張嘴,眼高手低的心態,然而現場人員的確能解決許多技術上的問題,靠自己做出許多事情,相較於不會就外包的白領,更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然而他們往往沒有考慮到最珍貴的資產:時間。
許多技術人員仗著自己的手靈巧,花很多時間自己手做一些物品,但就以餐廳而言,我寧可廚師日夜躲在廚房研發菜色,其他東西只要價格不離譜,能買就盡量用買的,把時間用在刀口上。
另外若有其他人力,能夠利用就盡量利用,千萬不要覺得省下來的空閒時間很罪惡,或是藉此跟員工搏感情,你可以身先士卒,但一定要是有價值的事情上。
五、不要問你付出多少,要問市場要的是甚麼
餐點要賣多少錢,不是看你花費多少力氣,而是看顧客願意付多少錢,而顧客願意付多少錢,又取決於你提供的價值,以及市場機制,我知道某些產品很費工,理應要賣貴一點,但是當市場不接受,我們也只能默默低頭,或是調整菜單。
所以開門做生意,付出不一定就代表回報,有鑑於付出跟回報的關聯,取決於市場機制,所以該問的是:該怎麼付出,才會有所回報。
六、在無盡的黑暗中摸索-自創品牌
先前聽過晨間廚房在創業展的演說,提到自行創業的失敗率非常高,所以非常建議採取加盟的方式創業,而晨間廚坊加盟的存活率據說達90%以上,雖然筆者認為加盟其實只是換另一個方式被雇用,並不能算固有意義的創業,但經此一役也更能體會講者所言創業的風險。
就以開一間餐廳來說吧,尋找適合店面,投入巨額資金,裝潢風格的選擇,法律稅務的規劃,到菜色的研發,產品的定價定位,人員的訓練...細節不勝枚舉,每個都是大哉問,光是一杯簡單的奶茶,就得花費好幾天日以繼夜地更換不同配方去嘗試,櫃台妹妹試喝還覺得不好喝,如果加盟,這個問題就根本不是問題,難怪成功的品牌加盟金都非常貴,因為買的不僅是賺錢的機會,還是創業的保險。
在黑暗中摸索著,終於到了開店的時刻,銷售出的第一份餐點,顧客讚譽有加,好的開始,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