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
(1) Power GaN on Si產業結構(含未上市公司);基板供應、氮化鎵磊晶、晶片製造、二極體/電晶體/IC設計、封裝測試、功率模組;總共34家公司;中國公司從上游到下游都布局很深;功率氮化鎵垂直整合的趨勢已經形成;台積電不會在晶圓代工價格上退讓;
(2) Si MOSFET與d-Mode、e-Mode Power GaN的比較;
(3) 250W以下的功率模組是D-Mode與E-Mode目前的交戰區域;可以預見消費性電子產品上,Si MOSFET將會快速被Power GaN所取代;
(4) Infineon可能想在12吋的Power GaN製造上扳回一成;
(5) STM採取多方押寶的策略;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相關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 微芯科技(Nasdaq.MCHP)、Infineon Technologies 英飛凌 (ADR.IFNNY)、STMicroelectronics 意法半導體 (NYSE.STM)、Transphorm 倍微科技 (Nasdaq.TGAN)、Navitas Semiconductor 納微半導體 (Nasdaq.NVTS)、Wolfspeed (NYSE.WOLF)、Coherent/II-VI(Nasdaq.COHR)、Odyssey Semiconductor Inc.(US OTC.ODII)、台積電TSMC(TW.2330)、Silicon Labs(Nasdaq.SLAB)、ON Semiconductor 安森美 (Nasdaq.ON)、Texas Instruments 德州儀器 (Nasdaq.TXN)、Okmetic/上海矽產業集團/National Silicon Industry Group (SH.688126)、Wafer Works 合晶科技(TW.6182)、SUMCO 勝高(TYO.3436)、IQE (LON.IQE)、SOITEC/EpiGaN 梭意科技 (EPA.SOI)、ShinEtsu 信越化學工業 (TYO.4063)、Siltronic AG 世創電子材料 (ETR.WAF)、GlobalWafers 環球晶圓 (TW.6488)、Unikorn 晶成半導體/母公司:Ennostar 富采投控(TW.3714)、Episil-Precision Inc. 嘉晶電子 (TW.3016)、Episil 漢磊 (TW.3707)、X-Fab (EPA.XFAB)、Nexperia 安世半導體 母公司:Wingtech 聞泰科技 (SH.600745)、China Resources Microelectronics 華潤微電子 (SH.688396)、ROHM Semiconductor 羅姆半導體集團 (TYO.6963)、Silan 士蘭微電子 (SH.600460)。
相信許多讀者發現這次的文章,新增了許多相關公司,這些有出現名字的公司,都是我一間一間進去看資料與數據的。產業前瞻分析是一個不帶感情的分析過程,資料來源越廣泛,判斷也就越正確,這是一個做苦工的行業,也是一個磨練自己經營企業、當管理顧問、當專業投資人的很好機會。我們把未來這些可能會影響產業發展的變數都看清楚,自然可以趨吉避凶,財源廣進。我在這次的產業前瞻分析裡面(撰寫本文),有許多與主題無關的豐富收穫,其中一個收穫變成心智圖,分享給我的顧問客戶,獲得客戶高度的讚揚,因為恰好解決了他的痛點。最近確實比較忙碌一些,越來越多朋友因為我的專欄文章來洽詢商業上的合作機會。謝謝大家支持我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