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互揍

分工互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師說,分工合作效率高,所以從小到大免不了的團體報告、分組活動。甚至到了碩士班,試也不太考了,幾乎都是報告。

學生時期也許如此,大家沒什麼嚴重的厲害關係,互相幫幫忙,朝著同個目標前進的感覺也挺好的,然後在出社會後被差異嚇得天昏地暗。

職場團體報告,背後掛著的,是同事間的互相推託責任,是上司長官要求的時效,是績效考核要求的時程。

一直以為的同伴,可能突然就把婁子給你而遠去,留下心痛與破碎。剛出社會時跌跌撞撞,這是讓我很難適應的點之一,在努力自療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句話。

「不要改變自己去成全他人的期待,但也不要去對別人有所期待。」

聽著挺冷漠的,但當不再有期待,的確就比較不會有傷害。只是在我自己完全能實踐之前,在我還有點心靈溫度的時候,希望留下這些文字能讓未來的我找到點滴暖意。

avatar-img
祿碌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祿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高中時期開始的公車生涯,每每在一大早的上班上課時間,長方形的公車總塞滿了沙丁人。 夏天的車廂總是令人鬱悶,為了拉吊環伸出的手與旁人互敲,總覺得頭上有著無形的裊裊香煙,隨時都可能被熏得暈眩。 今年因為換了工作,多得到騎機車的技能,也買了台小機車。每天一兩個小時的通勤,也讓我轉了個看車道的角度。 大大
我是小碌,出了幾年社會,算不上老屁股,也不好意思自稱是新鮮的肝。
從高中時期開始的公車生涯,每每在一大早的上班上課時間,長方形的公車總塞滿了沙丁人。 夏天的車廂總是令人鬱悶,為了拉吊環伸出的手與旁人互敲,總覺得頭上有著無形的裊裊香煙,隨時都可能被熏得暈眩。 今年因為換了工作,多得到騎機車的技能,也買了台小機車。每天一兩個小時的通勤,也讓我轉了個看車道的角度。 大大
我是小碌,出了幾年社會,算不上老屁股,也不好意思自稱是新鮮的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