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己的星座特質,會讓人聯想到「愛幻想」這個特性。
我以前對這件事嗤之以鼻。
看了許多認為自己愛幻想的人分享的幻想內容:像是和某個霸道總裁如何、自己是隱藏在民間的武功高手、一夜暴富…等,這類情節我完全不想,甚至當年熱衷於追星時,曾努力想像自己和最喜歡的偶像約會,連這都做不太到。
吊詭的是,我隱約感覺到自己確實有愛幻想的部分,情緒上和這個形容有連結與波動,這個波動讓我知道「哎呀~原來我有部份是這樣想呀」;但又覺得和他人描述愛幻想的內容不一樣。
某天我意識到,我的確是愛幻想的,但我想的是「自己生活中」還沒發生的事,我會想:
- 和這個朋友好久沒見面了,如果我見到他我要說什麼、做什麼
- 我明天要和A講電話,我會先想要講什麼話題、什麼不想講
- 如果我做到A事,那我才做B事……
這類自己生活中可能發生,但還沒、也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我很愛幻想這些,或許用「超前想像」形容更恰當。
我曾經慣性的如此想像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後來發現有幾個蠻大的傷害。
這個特性讓我活在想像之中,而非用心感受當下和自己互動的人
當我用預先想好的話題和某人互動,卻沒用心感受當下對方想說什麼?想怎樣交流?當下適合聊這些嗎?他想聊嗎?
我只是和我過去想像的那個人互動,而不是和眼前這個人,卻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用心準備。
甚至感受到交流卡住時,只會怪自己是不是想的不夠周到、話題不夠多元,下次再想更多點,然後陷入思考的死胡同。
這我經歷太多次,我尤其喜歡把這次和某人暢聊的話題,想和下一個人聊,但幾乎沒有一次能重複最初的熱烈。仔細想想這也理所當然,每個人的狀態、想法、知識...各種變因太多太大,不是簡單複製就能生效。
希望事情按照所想的發生,如果沒照自己的想像走,就會影響心情、進而覺得自己不夠好(但問題根本不在那)
像是我會想像自己做到A才能做B,當我做不到A時,就會自我束縛不能做B、覺得自己很糟糕,想像反而成為限制。
但追根究底,想做A就做A、想做B就做B,沒做到A也能做B,根本沒必要那樣束縛自己,而且對事情的發展只有一種想像,也太狹隘了吧?
最搞笑的是,沒有任何人逼我,都是自己讓自己不好過;好消息是,自己給自己的框架,都能由自己來拆。
因為想像而忽略當下,更嚴重點會一直擔憂還沒、且不一定會發生的事,然後無法行動
這和上一點組合成為連續技,超前想像自己要做某件事但做不到怎麼辦?然後擔心害怕、自我苛責,為還沒發生的未來感到焦慮,限縮自己的行動或直接放棄。
這個傷害最大,讓我活在自創的擔憂之中,忽視了外在世界、聽不進他人建言,看不進自己當下就有能力做到的事,於是阻礙了行動與創造。
卻忘了,那些擔憂,其實也可能都不會發生!
超前想像/愛幻想看似只是個會讓人笑一下的特質、好像挺小的?但無數個日常小事累積,會形塑一個人的想法、情緒與生活,威力其實很大。
很多我以為是自己不夠好、不夠努力才做不到的事,根本原因可能不在那邊,而是思維方式與關注焦點的問題罷了。
意識到自己上述的狀況,也沒特別做什麼來改正,因為沒辦法用改的,就像人家叫你「不要想像房間中有隻大象!」反而會讓你忍不住一直想一樣。
我就只是先發現自己有這個傾向,每當有超前想像的念頭產生,我學著辨識、學著看清楚,目前這樣就夠了,畢竟這是我累積多年的慣性嗎,給自己多點時間。
很妙的是,當我發現後,愛想像反而減少了,但還在學習中;從這些日常感受到的異樣感,逐漸了解自己與調整自己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