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露銅上錫的效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這麼一個江湖流傳已久的手法

"把solder mask開窗,露銅上錫可以幫助銅箔散熱"

說實在是,我本人很是懷疑,於是有了這次的模擬

結論是,還真有幫助,但是並不是幫助散熱,而是增加局部銅厚,幫忙減輕銅箔電流密度負擔。這也說明了並不是所有狀況下都適用,如果是單純bottleneck造成的局部熱點,這種方法就不適用。如果是TOP層一片平坦銅箔走大電流就可以考慮,再來就是記得絕緣。

以下是模擬結果

raw-image

模型以1oz厚度銅箔,截面長度6mm負載50A作為分析對象,右端假設為gold finger 接地,中間則是DOE的部分,分別是3種狀況,單純裸銅裸銅上錫(6mmx6mm size),裸銅上格狀錫 (配合製成,上成格狀反而比整片來的常見),錫厚抓在開0.15mm的鋼板。

Case 1: 裸銅 – Max Temperature 347C
Current density

raw-image

狀況相當不妙,基本上保證燒板了。

Case 2: 裸銅上整片錫 – Max Temperature 96.5C
Current density

raw-image

還真是有著顯著的效果,主要原因在於,錫厚比銅厚有著不小的差距,導致雖然材料導電性沒有銅好,但是整體電阻是下降的。反之,如果銅已經很厚了或是錫厚太薄,效果可能就會打折扣。

Case 3: 裸銅上格狀錫 – Max Temperature 122.36C
Current density

raw-image

有時候因為面積太沒辦法上整片錫,被切成格子狀,效果雖然還是有不小的幫助,但仍然是被打了些折扣。
從圖上可以看到紅色的部分都是joule heating產生的地方,比起上面基本上中段都沒事差了一點。

但是不管如何,幫助都還是有的,請相信公司老前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流資訊站的沙龍
49會員
48內容數
和工作相關的筆記整理地
2022/10/21
燒板原因百百種,元件老化,過熱,短路,layout bottle neck…原因不一而足,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死無對證。 擺在你眼前的通常就是屍體一塊,差別只在於你是不是目擊者,因此要重現通常很難,死都死了。 這次的模擬源自一個EE問過,"如果在這個條件下,板子可以撐多久?"
Thumbnail
2022/10/21
燒板原因百百種,元件老化,過熱,短路,layout bottle neck…原因不一而足,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死無對證。 擺在你眼前的通常就是屍體一塊,差別只在於你是不是目擊者,因此要重現通常很難,死都死了。 這次的模擬源自一個EE問過,"如果在這個條件下,板子可以撐多久?"
Thumbnail
2022/10/18
在PCB 當中,和Via有關熱效應可以分作幾個方面: 1. 電流不經過Via, 但因為打了Via,而造成通道銅箔變窄 2. 因為Via的排列方式,導致每一顆Via經過的電流並不平均 模型以常見的Via32做測試,以截面積寬為361mil加載25A作為分析對象。觀察打了一組4x4的矩陣之後會有什麼狀況
Thumbnail
2022/10/18
在PCB 當中,和Via有關熱效應可以分作幾個方面: 1. 電流不經過Via, 但因為打了Via,而造成通道銅箔變窄 2. 因為Via的排列方式,導致每一顆Via經過的電流並不平均 模型以常見的Via32做測試,以截面積寬為361mil加載25A作為分析對象。觀察打了一組4x4的矩陣之後會有什麼狀況
Thumbnail
2022/10/04
在這兩篇曾經提過PCB Layout對於晶片溫度有著不小的影響: IC的熱相關參數: 熱傳遞路線與THERMAL METRIC IC的熱相關參數: 熱阻與熱特性參數 這篇透過3種狀況來比較其表現,分別是: 載入真實線路,等效熱傳導係數,以及一整塊FR-4,分別對應Rjb從大到小,讓大家用模擬感受一下
Thumbnail
2022/10/04
在這兩篇曾經提過PCB Layout對於晶片溫度有著不小的影響: IC的熱相關參數: 熱傳遞路線與THERMAL METRIC IC的熱相關參數: 熱阻與熱特性參數 這篇透過3種狀況來比較其表現,分別是: 載入真實線路,等效熱傳導係數,以及一整塊FR-4,分別對應Rjb從大到小,讓大家用模擬感受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熱沖壓指的是在含碳量約在中碳鋼區間的鋼材,加溫至800~950℃後經淬火所生成的金屬工藝(可參考先前文章:材料科學技術:熱沖壓於汽車結構的應用趨勢 #1);但材料經高溫變異風險增加,因高溫產生氧化銹皮以及表面脫碳,這使的焊接,而目前有Vietnam Automobile Manufacturer
Thumbnail
  熱沖壓指的是在含碳量約在中碳鋼區間的鋼材,加溫至800~950℃後經淬火所生成的金屬工藝(可參考先前文章:材料科學技術:熱沖壓於汽車結構的應用趨勢 #1);但材料經高溫變異風險增加,因高溫產生氧化銹皮以及表面脫碳,這使的焊接,而目前有Vietnam Automobile Manufacturer
Thumbnail
燒板原因百百種,元件老化,過熱,短路,layout bottle neck…原因不一而足,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死無對證。 擺在你眼前的通常就是屍體一塊,差別只在於你是不是目擊者,因此要重現通常很難,死都死了。 這次的模擬源自一個EE問過,"如果在這個條件下,板子可以撐多久?"
Thumbnail
燒板原因百百種,元件老化,過熱,短路,layout bottle neck…原因不一而足,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死無對證。 擺在你眼前的通常就是屍體一塊,差別只在於你是不是目擊者,因此要重現通常很難,死都死了。 這次的模擬源自一個EE問過,"如果在這個條件下,板子可以撐多久?"
Thumbnail
有這麼一個江湖流傳已久的手法 "把solder mask開窗,露銅上錫可以幫助銅箔散熱" 說實在是,我本人很是懷疑,於是有了這次的模擬 結論是,還真有幫助,但是並不是幫助散熱,而是增加局部銅厚,幫忙減輕銅箔電流密度負擔。
Thumbnail
有這麼一個江湖流傳已久的手法 "把solder mask開窗,露銅上錫可以幫助銅箔散熱" 說實在是,我本人很是懷疑,於是有了這次的模擬 結論是,還真有幫助,但是並不是幫助散熱,而是增加局部銅厚,幫忙減輕銅箔電流密度負擔。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切記:活動的FPC,考慮到撓曲可靠度的風險,所以SMD(零件)最好放到硬板(PCB),不要設計在FPC上。而且,FPC的銅箔層不可以增加。 機構設計工程師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有以下幾點,也是最容易造成設計品質問題的幾個重點項目: PS:
Thumbnail
** 3C機構設計爸版權所有 ** 切記:活動的FPC,考慮到撓曲可靠度的風險,所以SMD(零件)最好放到硬板(PCB),不要設計在FPC上。而且,FPC的銅箔層不可以增加。 機構設計工程師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有以下幾點,也是最容易造成設計品質問題的幾個重點項目: PS:
Thumbnail
分享一些漆包鋁線的使用經驗。 繞完線後的下一關問題,就是接線。過往習慣採用的錫焊模式,要直接用於鋁材上,往往要加入助焊劑,而且容易假焊。過往廠商甚至會用爆炸來形容鋁線焊接不良的後果;因焊接不良,又碰到大電流時,會有局部放電的效果。無論是助焊劑、假焊、爆炸等情況,其實都源自於鋁材的氧化。
Thumbnail
分享一些漆包鋁線的使用經驗。 繞完線後的下一關問題,就是接線。過往習慣採用的錫焊模式,要直接用於鋁材上,往往要加入助焊劑,而且容易假焊。過往廠商甚至會用爆炸來形容鋁線焊接不良的後果;因焊接不良,又碰到大電流時,會有局部放電的效果。無論是助焊劑、假焊、爆炸等情況,其實都源自於鋁材的氧化。
Thumbnail
本文介紹幾種常見的馬達絕緣處理方法。 常用的矽鋼片絕緣方式,有三種,分別為青土、槽紙、塑膠架。 塑膠架: 將矽鋼片完全包裹,無上下端部的裸露問題,為目前最常見的絕緣作法。但其厚度會依不同的塑膠料,有對應的法規厚度條件,目前常見的法規厚度為0.7mm起跳,較槽紙厚多了。 馬達顧問服務
Thumbnail
本文介紹幾種常見的馬達絕緣處理方法。 常用的矽鋼片絕緣方式,有三種,分別為青土、槽紙、塑膠架。 塑膠架: 將矽鋼片完全包裹,無上下端部的裸露問題,為目前最常見的絕緣作法。但其厚度會依不同的塑膠料,有對應的法規厚度條件,目前常見的法規厚度為0.7mm起跳,較槽紙厚多了。 馬達顧問服務
Thumbnail
建置太陽能的合約一簽就要20 年,這麼長的時間,在施工前端如何挑選材質、材質要做什麼後加工、如何在施工時避免天災以及人為的損壞,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流程,裡面卻含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學問,這些品質細節是取決於案場能否維持20 年的關鍵因素,就讓我們一起來看有哪些重點細節吧!
Thumbnail
建置太陽能的合約一簽就要20 年,這麼長的時間,在施工前端如何挑選材質、材質要做什麼後加工、如何在施工時避免天災以及人為的損壞,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流程,裡面卻含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學問,這些品質細節是取決於案場能否維持20 年的關鍵因素,就讓我們一起來看有哪些重點細節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