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療癒,是另一種日常的創作感官練習。

2022/10/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天參加《一間書店》的森林療癒講座。講師Juna Chang分享日本過勞、慢性病、自殺率的問題,藉由森林浴得到緩解。森林孕育萬物,人回歸於自然,即像萬物回歸塵土裡,實屬應當。
Juna是美國ANFT認證森林療癒嚮導,課程內容較為軟性,偏向心靈療癒。(據說台灣的森林療癒嚮導則是會學術知識性多一些。)課程裡Juna帶領學員閉上眼睛,感受植栽,感受檜木的香氣,像是在做一種感官性的練習。關掉視覺的感官,觸覺與嗅覺更佳敏銳後,會發現從未認知到的感受。
藉聽覺去發現事物,望向書店的窗外,聽著下雨的聲音,雨點散落在鐵皮屋上,這是專屬城市的雨。
想起在山上的雨則是另種清明乾淨的聲音,沒有了人造物的緩衝,直接打落在樹枝上、石頭上。土壤深沉沉地抱著雨滴,聲音也如海棉吸入,裹入大自然裡。
另個互動環節,講師Juna使用中空的小卡,參加著藉由書店裡的任意物體構成背景,將物體上色,也像是一種美感練習。
有參加者將中空的貓增添了毛色,或將空心的母子換上色彩斑駁的衣服,或給予空洞的麻雀一顆閃亮的眼睛。
恰巧拿到鳥形狀的小卡,挑選了玻璃花窗,下雨過後紋路滲透模糊的樣子,隔著路燈透出藍色幽微的光線,小鳥此刻披上了藍色蘊影,雨天的孤獨與憂鬱,照片詮釋了一切不用言語。
有參加者問我『為什麼我看到跟你不一樣?』
雖然這語氣聽來想挑戰我照片的真實性。但我仍理性且技術性的回答:找尋白光的路燈,用手機對焦在紙卡上,白平衡調冷就會得到照片。(理組上身)
這不就是攝影的有趣之處嗎?
即便是一樣的場景,不同觀看者卻能得到不同的視角。讓我想起以前在視丘攝影的學習。一個靜物,你必須要讓他看起來有五種不同型態。這個訓練逼迫著你絞盡腦汁得到不同的結果,暴力但可以很快速進步。如同楊德昌的電影《一一》裡出現的經典台詞:『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三倍。』透過別人的眼睛,看到不同的世界,因此能豐富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攝影家、藝術家、畫家,甚至從文字就可構築出一個沒有邊際的幻想世界的作家。一個人的生存實在有其極限。但在感官的世界,無邊無際。


講師問說,如果是第二次來《一間書店》,是否有發掘不同之處?
我想是有的。樓梯間的玻璃花窗、洗石子的樓梯地板、角落的植物、另一邊的出口掛著小小在雨夜裡猶如明燈的招牌,增添了店員許多手寫字便條紙的心得。都是之前未曾所見。
這場森林療癒活動,更像是藝術創作裡放大感知的練習。
漫長的人生裏,我花許多時間找尋美,沈潛心智,從生活中的日常發掘,在靜默中感受,習以為常的生活角落,仍然有美的驚喜。
一間書店雖然選書社會、人文、歷史、文學類居多,但在篇幅較少的藝術書區,仍有驚喜。
帶著支持獨立書店與美好療癒一晚的感謝,這次選了漢寶德的美學書與孤獨的建築哲學,就當作今晚重新感受美給自己的禮物。同時也當作研究安藤忠雄哲學概念相關書籍的衍生閱讀。
對於美、禪意、哲學、東方文化的執念,這極大的求知慾吞噬著我,捆綁著我,卻深深迷戀。
一間書店的衍生介紹,請見: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剛看完三島由紀夫《假面的告白》,感受一言難盡,對於男性肉體的迷戀、性,與死亡,高昂的心情難以平復,不確定到底看了什麼,開始挑戰看另一本的2002年出版的唐月梅譯本。(會不會很瘋)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比較常用。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表達你的喜歡,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每月用心編寫2~3篇文章,追蹤作者,不錯過文章上線第一時間通知^^
849會員
102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