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打十個!」詠春拳是怎麼從寂寂無名到世界知名?

「我要打十個!」詠春拳是怎麼從寂寂無名到世界知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世界上沒有害怕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一個君子形象嘅宗師表現,“葉問”在甄子丹主演下深入民心。抱打不平,看不過“恃強欺弱”、“不公平”之事的武林高手。

可謂在這十數年是風靡全球,還得到了很多粉絲以及愛好者練習詠春拳,有人說詠春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李小龍,也有人說是早就在香港回歸前就已經出名,有許多外國的練習者。

在近年的武林打假事件中,由於知名度高的原因,詠春拳也備受關注,也同樣被許多鍵盤俠挑選評論,難道它真的是不堪一擊?

暫不排除詠春的確是由葉問電影所影響,但歴史上的詠春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我們最早知道的詠春拳宗師是“佛山贊”先生-梁贊(1826-1901),廣東鶴山古勞人,後來香港報紙有一個叫做佛山贊先生的武俠小說,主角就是以梁贊為原形。

他年輕時的時候就繼承了家族的中醫館,因此來到佛山,師承紅船反清子弟梁二娣、黃華寶學習完整的詠春拳,包括長、短橋。當時的規矩是詠春拳是秘密傳授,不可輕易外傳。因此地址很少,在當時的南方武林知名度較低。

傳說詠春拳的始祖為五梅師太,當年逃出少林後把功夫傳給嚴詠春,所以叫做詠春拳。梁贊時已經不知道是第幾代,但是從他那個時代開始逐漸在佛山站穩腳步。

後來梁贊先後把功夫傳給次子梁壁及陳華順,二人也對一代宗師葉問影響深刻。

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是詠春拳名聲遠播之時,尤其是武術之鄉佛山,“詠春三雄”三人亦為宗師,在高手輩出的廣東,先有五拳,後有十三家,沒有真材實料者如何立足?

葉問、阮奇山、姚才三位宗師分別自成一格,後來流傳至香港,開始開館收徒。

還有許多的其他支派,梁贊回鄉後的古勞詠春、陳華順之子陳汝棉的少林永春拳、陳華順弟子吳仲素的詠春拳等等。

當時還有許多詠春高手逐漸來到東南亞以及其他地方繼續傳授詠春(永春)功夫,因而留下不少傳說。阮濟雲(阮奇山之兄)便去到越南後繼續傳藝。

葉問宗師原為世家子弟,在香港讀書,因此估計擁有當時較高的學識,在五十年代再次來到香港後授徒,開始開宗立派,弟子門人眾多,各行各業,前來拜訪。

最著名弟子為黃淳梁、徐尚田、李小龍、梁相等人,後來詠春借弟子何金銘傳播至澳門,是除了蔡李佛、太極各派外最多人練習的一派。

最初在飯店總會開始收徒,以香港作為基地發展到世界各地,又在大陸發揚光大,名聲響亮。

詠春拳相比起大量的嶺南門派簡單易學,套路較少,只有小念頭,基本功,所謂“念頭不正,終身不正,易學難精。”

尋橋,中級套路,開始學習轉馬。

標指,高級套路,專為出門弟子傳授。“有標指不出門的說法”

詠春無絕技,只靠練習,才能出真功夫

(我師傅的話)

手法有八手,主要為攤、膀、伏手。馬步為二字鉗羊馬,正身對敵。

最為出名的是日字沖拳,對敵人的中線進行攻擊。

練習方式有黐手,有單手及雙手的分別,用作訓練手部的感覺,以在實戰時反應更加快。

又有木人樁108下,同樣訓練手部的靈活度。

相比起大量的中國武術門派,詠春拳的武器較少,只有六點半棍以及八斬刀,比起嶺南門派的蝴蝶雙刀,八斬刀其實是刀法的名稱,但是詠春的比較短。

有一個說法,從前詠春拳是會使用白線長來練習黐手以及步法。

我們同時會用掛牆的沙包來練習日字沖拳 ,據師傅所說-練得好的沖拳,沙包會彈下彈下。

詠春門派眾多,在葉問宗師來到香港後,大量出色的門人把功夫重新編排,更上一層樓,以實用及實踐為主要的詠春拳派推陳出新,在外國得到大量武者的歡迎,更有大量武術家開始使用詠春拳的技術進行格鬥。

在英國,除了洪拳以外,詠春幾乎是最多人練習的中國拳法之一。

西班牙及法國等地也有着大量的詠春拳師。

現在在現今社會繁忙的背景下,能練習好一門拳術已經是非常困難,主要原因是要吃飯,也是因為年輕人沒有興趣,更是因為網路成因,現在武術的發揚及傳承在一個樽頸位,對武術的討論以及實戰能力也逐漸形成一個難關。

除了香港以及佛山,詠春拳也在北方落地生根,包括北京等地也有着許多詠春師傅。澳門更是息息相關,已經存在大概四至五代人,分布於社會各層,詠春拳藝適用於強身健體,防身自衛更對身體的發展十分有益處,更是能夠強化思想。

希望有天詠春更能青出於藍,再次發揚光大。

avatar-img
我的研究人生 (寫作之貓)的沙龍
36會員
92內容數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在不同地方為生活所戰鬥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武者」是一個身份但卻不是莽夫的代名詞,膚淺的人們總認為- 「武」=打,這是沒錯,不能打怎麼保護身邊人? 它其實還是一種精神,自強不息的意志。 “捱苦是為了鍛鍊你的心理,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精神。” 師父一邊壓下我去做掌上壓,有一邊氹氹轉對着我說道理; “這可是現實⋯,不是武俠小說;更不是動漫!不會飛
Muhammad Ali, 拳王阿里的名號應該沒有人不認識吧! 人們說他是一代傳奇,確實如此。 他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拳手,甚至是一個拳王,他也是一個有真實風格特色的人類,在那個時代-是時代的代名詞之一。 出生於1942年,在美國的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在那個年代歧視還是十分普遍,霸凌十分嚴重,人們需要自
數百年來嶺南武術落地生根,發展出色,門派眾多,來源福建南少林,馬步穩妥、拳法為先,威猛發聲,指指有力。
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 溫縣陳家溝的名言,村內大小都會練拳。 誕生緣由: 陳王庭家從山西遷居到河南,是明朝末年的將領,對官府感到失望後,便回家做農夫,閒暇之余嘗試自創武術。 發揚: 現在:
從清末的武術小說開始,我們就已經看到一系列有關南少林武術的相關小說及故事,無論是真是假,我們或已經能夠看出南少林的重要性,它對嶺南文化、福建文化及台灣文化的重要影響仍然存在於各層面的傳統文化中。
「武者」是一個身份但卻不是莽夫的代名詞,膚淺的人們總認為- 「武」=打,這是沒錯,不能打怎麼保護身邊人? 它其實還是一種精神,自強不息的意志。 “捱苦是為了鍛鍊你的心理,不是外在而是內在的精神。” 師父一邊壓下我去做掌上壓,有一邊氹氹轉對着我說道理; “這可是現實⋯,不是武俠小說;更不是動漫!不會飛
Muhammad Ali, 拳王阿里的名號應該沒有人不認識吧! 人們說他是一代傳奇,確實如此。 他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拳手,甚至是一個拳王,他也是一個有真實風格特色的人類,在那個時代-是時代的代名詞之一。 出生於1942年,在美國的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在那個年代歧視還是十分普遍,霸凌十分嚴重,人們需要自
數百年來嶺南武術落地生根,發展出色,門派眾多,來源福建南少林,馬步穩妥、拳法為先,威猛發聲,指指有力。
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 溫縣陳家溝的名言,村內大小都會練拳。 誕生緣由: 陳王庭家從山西遷居到河南,是明朝末年的將領,對官府感到失望後,便回家做農夫,閒暇之余嘗試自創武術。 發揚: 現在:
從清末的武術小說開始,我們就已經看到一系列有關南少林武術的相關小說及故事,無論是真是假,我們或已經能夠看出南少林的重要性,它對嶺南文化、福建文化及台灣文化的重要影響仍然存在於各層面的傳統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