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力:在這資訊泛濫的時代如何保持專注力和提升生產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世代,取得資訊實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我們的專注力很容易受網絡八掛、新聞、社交媒體等影響。當我們專注力不足,就沒法深度工作,這對我們的生產力和工作質素有極嚴重的影響。


如果你都因為日常大量的電子郵件、社交媒體等,令你感到無法專注工作,令生產力嚴重下降,嚴重的已經影響日常生活,總是⌈機不離手⌋。又或者你是一名創作者、作家、畫家,你正在尋找如何能提升生產力,產出更優質的內容,這本書就非常適合你。

本書帶出經常分心對我們造成的重大影響及深度工作的好處。書中更提出實用的方法,帶領你一步步提升專注力,令工作效率和生活質素有所提升。


忙碌並不代表有生產力


因為社會的框架、世人的目光,我們為了證明自己有生產力,總會做一堆沒有用或淺度的小事。也有一種職場的風氣是:我看不到你忙碌,就代表你沒有生產力。

所以大部份人都會不斷令自己看上去很⌈忙碌⌋,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有生產力的,有人叫這種忙叫做⌈窮忙⌋。比起這種看上去像很⌈忙碌⌋的工作方式,深度工作得出來的工作成果可能更豐盛和令人滿意


為什麼我們需要深度工作?


作者指出,深度工作可以將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別人難以模仿的。以寫作為例,在網路上會看到很多各式各樣的文章、在書本上看到一些有共鳴的句子和段落,這時候我們需要運用專注力,先理解內容,然後思考並加以分析,最後寫下自己獨一無二的見解和感想。這說起來很簡單的內化過程,做起來需要花大量時間和專注力。

你可能會說,我的工作不需要寫作,所以我不需要高度專注。其實只要你是想進步,想提升自己,你就需要有高度專注的深度工作時間。深度工作可以幫助你更快完成手頭上的事,令你有更多時間過理想的生活。

在這個瞬息萬變、高科技的世代,淺度工作很容易被取代。所以我們更需要學懂快速掌握一門技術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和獨特性,才能在這社會中生存。


如何培養深度工作力


以專注取代分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遇到困難的事情想逃避是人類的天性,人們一整天都在對抗渴望,例如在辛苦的工作中暫時休息、瀏覽社交媒體、回覆電郵等。如果你只用你的意志力去對抗渴望,你將會失敗。

作者提出一些策略來分享如何培養深度工作力,達到美好生活的方法,我選出我認為最有效的3個跟大家分享:


1.確立你的工作哲學,為自己安排適合的工作模式


在現代社會,要我們完全隔絕外界,跟外界斷聯一段長時間(一整天應該也不行),基本上是沒有可能,除非你是自由工作者,並且沒有家人和朋友。所以我們需要學會切割時間,每天分配一些時間給深度工作,其餘時間則開放給別的事情。

我們可以排定每日的時間表,在固定的時間深度工作。例如每天早上固定6:00 - 7:30這一個半小時內,不被打擾地進行深度工作、思考、學習一門新的技能等,把它變成簡單而規律的習慣。

如果你是深度工作新手,每天深度工作1.5小時可能已經是極限,因為專注力像肌肉一樣需要慢慢訓練。當你習慣後,可以把深度工作的時數增加,來做更多的事情。一般而言,一天能有4小時深度工作已經很厲害了。


2.要學會懶惰


看到要學會懶惰你不禁會想:你是說笑的吧!我看這書就是想進步,想增加生產力,你竟然提議要學會懶惰!?這裡要學會懶惰的意思其實是指安排充足的休息時間去舒緩工作壓力。

你的意志力並不是你可以無限使用的一種個性,而是像肌肉一樣,也會疲乏。


深度工作是創造這個世界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的嚴肅努力,我們的心智需要定期得到釋放和休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會用盡。作者提出一個恢復注意力的實用方法:

在工作日結束時,要停止思考工作上的問題、不再處理跟工作有關的事情,直到明天早上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我們要學習清空大腦和心思,分配好休息的時間而不是埋頭苦幹的不停工作。我們可以做一些令自己放鬆的事情。例如走在大自然讓我們的心智休息、跟朋友聊天、做運動、聽音樂等,這些活動都可以令注意力恢復,間接提升生產力。


3.使用網絡和社交工具前先思考使用的目的


我們需要找出我們的生活目標和工作目標,每使用一種工具時先仔細思考一下:

用這項工具的目的是?

用這項工具長遠來說能否達到各種目標?

用這項工具對我的目標的好處是什麼?壞處是什麼?

最重要的是,這工具提供的好處是否抵得過消耗的時間和專注力?


看似無害的行為,實際上卻帶來成本。


社交工具例如臉書、INSTAGRAM等,都會令我們分心,並支解我們的時間和降低我們的專注力。意志力是有限的,吸引我們注意力的誘惑工具愈多,就愈難專注於重要的事情。你必須學習掌管你的時間,避開令你分心的事物。


這本書如何改變我?


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我認為一天花八小時在⌈工作⌋,就是有生產力。當然,我的工作成果也成正比,就是我的公司銷售額沒有增長、帖文沒有新意、也寫不出文章。我覺得很困惑,我每天也在看書、製作帖文,為什麼我還是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完成?原來是專注力出了問題。


我經常都會查看社交媒體,我想做到能快速回覆客戶,但每次回答客戶的問題時,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客戶,也會因為要等待客戶的回覆而經常分心,偶爾會因為這樣感到焦慮,沒法專注地想好的點子、寫好的文章。


讀這本書後,我了解到我需要深度工作,我需要一段長時間不被打擾地去思考、寫文章等。我開始定下一些規則給自己:每天預留2個2小時(共4小時)做深度工作,例如寫作、思考、計劃。在這4小時內手機要調至靜音,不能查看社交媒體,我以2小時為一個單位,只安排一樣工作專注去做,這是我個人認為暫時最適合我的方式和安排。


最好的時刻總是發生在一個人自發性地發揮身體或心智的極限,完成困難且有價值的事情。 — 這種心智狀態為心流

在這個容易分心的時代,希望大家都能體會深度工作所帶來的成果和喜悅,過上幸福美滿的豐盛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維絲的冒險世界
5會員
27內容數
您好,我是艾維絲,歡迎你來到我的冒險世界! 這裡我會分享我的人生冒險旅程和升級指南, 希望各位冒險者都能繼續自在和快樂地在地球上冒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以下文章包含: (1)為什麼我們總是分心? (2)如何建立深度工作力的能力? (3)透過「生產力冥想」的練習找回專注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生活黑客 Tomato Hacker 分享了培養深度工作力的重要性,以達成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他提到如何固定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專注於少數關鍵任務,以及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如何篩選有價值的資訊。這些方法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生活黑客 Tomato Hacker 分享了培養深度工作力的重要性,以達成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他提到如何固定工作和生活的時間、專注於少數關鍵任務,以及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如何篩選有價值的資訊。這些方法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專注力代表產能的效率,早期機械化生產與現今的生產力已經不同,過去工作的變化性不大,沒有太多個人優化工作流程的空間,基本上就是照表操課。但現在很多工作型態自我掌控度更高,且內容複雜度提高,甚至有的工作內容是屬於創作性質,更需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分配,才能達到最好的產能與學習力。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作者以親身經歷的實驗方式來探討如何提高生產力,並提出了衡量生產力的簡單觀點。
Thumbnail
作者以親身經歷的實驗方式來探討如何提高生產力,並提出了衡量生產力的簡單觀點。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