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在2021年出版的,那年,她二十一歲。
書中沒有太多的心理學名詞,也沒有太多學術性知識,很簡單的,她就是講講自己的家庭背景,講講自己的事。
讓我最有感的一段文字,是p.155的
如果今天你拿起這本書,剛好也跟我依樣有嚴重的憂鬱症,請記得:不要責備自己,因為光是「活著」,對你而言已經是用了百分之百…...不,甚至是百分之一百八十的力氣。
是啊,到底有多少人,能懂這一點。
光是「活著」,就用盡了全力。百萬Youtuber 阿滴也曾經拍過
一支片,也出了一本
書,聊關於他和他的憂鬱症。也是這麼說。
這些光彩亮麗而且又能夠將自己的病症轉換成作品的人兒阿,我好忌妒你們。因為,我辦不到。
作者劉力穎還有提到一堆基督徒到醫院在替她患病的爸爸禱告時,她見到爸爸哭了的震撼。而我,則是見到有基督教元素的熟悉感。
我今天上教會的時候,才遇到有人用一位癌末的患者當例子,告訴我,要正向的去看事情,因為,甚至還有人羨慕我能工作。
我差點無言可答。如果你的工作是你的壓力源,但又是你必須賴以為生的事,這樣不上不下的心情,我必須樂觀正向的面對,是嗎?要比較是比較不完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辛苦的一面。我的確該為我的工作獻上感恩,但是我也知道請了一個禮拜病假不必上班的我,過得比較沒有壓力,也不會一直想要躺在床上哭。這的確是我該感恩的事情。
劉力穎寫著:有夢想,就去做。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也想像你們一樣,出一本能夠把自己的疾病轉化成作品的書。可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我辦不到。存在電腦裡面的打字稿我自己看都不想看。全是垃圾。如果自己不是名人,如果不夠朝向光明,或者對讀者有甚麼用處,自己的文字要面世還是困難的吧。
更何況,我覺得努力賺錢活下去,比我這無謂的夢想,還要實際多了。而我的職業是不容許我公開談論病情的。
我並沒有每天吃十四顆藥,可是我卻很難想像自己得到幸福。我過去的生命曾經因為一些事情而感覺到幸福兩次,一次是在許多同質性很高的成員的教會裡面,一次是借宿在已經解散的教會的成員的家中,早上醒來的時候。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篇章,是第十章,「生活,就是活下去」,裡片包含了「倖存者們」「未來一直來」「有夢想,就去做」。
書底寫著
「我想死嗎?」有時候我會問我自己這個問題。但在我走上追尋答案的路程時,我必須說,我很努力、很努力活著。
我也很努力,想要輕鬆地活著。然而我明天要復職了。求主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