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做最重要的事》閱讀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可以這麼說, OKR是英特爾的前總裁Andy Grove發明的,而OKR則是被本書的作者John Doerr發揚光大的。Google的共同創辦人Larry Page在推薦序裡不諱言的表示,OKR是Doerr給Google的一份大禮,幫助Google實現10倍數的成長。衝著這句話就知道這本書絕對值得讓你花點時間一探究竟。
本書是由 天下文化 出版,作者John Doerr是創投公司Kleiner Perkins的董事長,曾經投資過Amazon、Google、Intuit、Netscape、與Twitter等公司。
這本書的第一部份以OKR的四個「超能力」為骨幹,配合實戰的故事談如何實踐OKR:
1. 專注投入優先要務
2. 契合與連結,造就團隊合作
3. 追蹤當責
4. 激發潛能,成就突破
第二部份的主軸是,提出一套持續性績效管理的工具 CFR(Conversation, Feedback, Recognition),以對話、回饋與讚揚來搭配 OKR,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捨棄過去的績效考核制度,來成就一個全新的工作世界。
OKR與CFR的交互運用,公開透明的「目標設定」與有效的「雙向溝通」將能強化由上而下的「團隊默契」、提升「營運效率」,以及由下而上的「自主能力」和「敬業精神」。但是,根據以往在大企業任職的經驗,大部分的人都不太願意做改變,書中也有有特別強調,企業要導入OKR與CFR之前、可能必須做適度的「文化變革」,要先換腦袋才比較容易接受與落實。
本書除了清楚的理路,典型的成功案例之外,結尾處還提供了Google的OKR攻略,教讀者如何編寫有效的OKR,以及提出編寫OKR典型的錯誤與陷阱等常見的誤區。作者更別出心裁的部分是在附錄4中提供一個讓時間有限的讀者可以快速閱讀的總結(quick summary),建議讀者可以先快速瀏覽這個附錄,有了整體的概念(whole picture)後再仔細閱讀此書,應該更能夠體會OKR與CFR的奧妙之處。
V大在職場時喜歡用心智圖去分析成功企業家的成功關鍵因素,發現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擅長「目標管理」,有都自己的一套「目標管理」的方法,職場上也有所謂的MBO,KPI等手法,但相較之下, OKR顯得簡捷與靈活。V大也曾經在粉專發過《簡別OKR與KPI》的分享文,有興趣者可以參考。
相關分享文 《簡別OKR與KPI》:https://reurl.cc/RO6EEG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分享給適合的朋友。
也歡迎分享您對《OKR做最重要的事》這本書有何看法,大家一起探討、學習與成長。
V大創客筆記本: https://www.facebook.com/VDaGarde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incen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總是語出驚人,「股票下市」(Delisting)這件事在市場上並不陌生,通常會發生在自願將公司轉為私有化、公司合併、宣佈破產、停止運營、或是不符合上市要求時發生。
PM是很多人嚮往也值得歷練的的職位,V大帶領團隊多年的經驗中,曾經遇到過一些名校科班出身或者是有獲得PM認證資格的人才,經過一段時日的考驗,並不適合擔任PM這個角色,所以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擔任PM這個職務。 日後在面試PM時,比較著重對應徵者處事的態度、觀念與人格特質的檢視。
《自行車產業破天荒!一夜間庫存爆倉、客人不見了!!》這是前幾天的一則新聞,這種情況在自行車業似乎是頭一遭,其實在科技產業已經屢見不鮮了。這個自行車業破天荒的事件是「供應鏈管理」與「通路管理」非常經典的案例(case study),可以給許多正在成長的企業上很有價值的一堂課。
經常被問到關於PM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什麼樣的行業才需要PM?嚴格說起來,大到跨國企業,小到路邊攤,只要希望能有效率的運作,都需要PM。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一個優秀的PM應該具備的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眾說紛紜了。 V大從研發工程師轉戰到PM領域,從基層做起,心中一直不斷的問自己:PM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早期擔任主管時,每週定期與部屬個別面談, 讓部屬報告工作進度,原本以為這樣就能夠掌握部門內各個工作項目的進度。歷經了幾次慘痛的教訓之後,才知道「提問力」的重要性。 「提問」也有不少的眉角在裡面,方法不對,效果會大打折扣。要想把細節中的魔鬼給抓出來,還真需要有兩把刷子。以下六個提升「提問力」的方向給大
一波三折的推特(twitter)收購案,有科技狂人之稱的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最終同意以大約440億美元買下推特,計畫未來將打造全新App「X」。馬斯克表示希望將推特打造成像中國微信一樣的超級應用程式,但外界對此並不看好。個人比較持樂見其成的態度,畢竟馬斯克是我心目中的超級產品經理之一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總是語出驚人,「股票下市」(Delisting)這件事在市場上並不陌生,通常會發生在自願將公司轉為私有化、公司合併、宣佈破產、停止運營、或是不符合上市要求時發生。
PM是很多人嚮往也值得歷練的的職位,V大帶領團隊多年的經驗中,曾經遇到過一些名校科班出身或者是有獲得PM認證資格的人才,經過一段時日的考驗,並不適合擔任PM這個角色,所以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擔任PM這個職務。 日後在面試PM時,比較著重對應徵者處事的態度、觀念與人格特質的檢視。
《自行車產業破天荒!一夜間庫存爆倉、客人不見了!!》這是前幾天的一則新聞,這種情況在自行車業似乎是頭一遭,其實在科技產業已經屢見不鮮了。這個自行車業破天荒的事件是「供應鏈管理」與「通路管理」非常經典的案例(case study),可以給許多正在成長的企業上很有價值的一堂課。
經常被問到關於PM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什麼樣的行業才需要PM?嚴格說起來,大到跨國企業,小到路邊攤,只要希望能有效率的運作,都需要PM。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一個優秀的PM應該具備的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眾說紛紜了。 V大從研發工程師轉戰到PM領域,從基層做起,心中一直不斷的問自己:PM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早期擔任主管時,每週定期與部屬個別面談, 讓部屬報告工作進度,原本以為這樣就能夠掌握部門內各個工作項目的進度。歷經了幾次慘痛的教訓之後,才知道「提問力」的重要性。 「提問」也有不少的眉角在裡面,方法不對,效果會大打折扣。要想把細節中的魔鬼給抓出來,還真需要有兩把刷子。以下六個提升「提問力」的方向給大
一波三折的推特(twitter)收購案,有科技狂人之稱的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最終同意以大約440億美元買下推特,計畫未來將打造全新App「X」。馬斯克表示希望將推特打造成像中國微信一樣的超級應用程式,但外界對此並不看好。個人比較持樂見其成的態度,畢竟馬斯克是我心目中的超級產品經理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將深入介紹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管理方法,探討其如何幫助各種組織聚焦於最重要的議題。
Thumbnail
OKR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縮寫 中文稱為目標關鍵結果 OKR就是一種目標管理方法的理論 目標來自需求動機 沒有需求動機就不會有目標 需求動機可分為需要need與想要want兩種類型 需要need是一種基本需求 例如肚子餓了 就會有吃東西的需求 此時
Thumbnail
本文介紹《Google 模式》一書,本書由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及產品部副總 Jonathan Rosenberg 合著。該書以 Google 內部觀點,探討公司文化、商業策略、人才、部門決策、部門溝通、創新等主題。本文分享了推薦閱讀理由、書籍介紹以及個人讀後感想。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一直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非常感興趣。OKR中的"O"代表目標(Objective),而"KR"則代表關鍵結果(Key Results)。然而,如何具體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一直困擾著我。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中找到了答案:關鍵成果需要與任務(Task)搭
Thumbnail
OKR是一種目標管理法,它的好處在於由下至上的方式,讓每個人定定自己願意執行的目標,相較於執行KPI是為命令而做,OKR最大的優點是讓員工釋放熱情和創意 當員工具有強烈工作動機時,往往能成為促進組織成長的最大動力。 KPI與OKR兩者有何差異? KPI是由上而下分配績效指標,並設定績效目標與績
知識性工作很難算績效! 但學術研究員以及碩博士生可以利用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 來有效量化與提升自己的研究績效。 本文將介紹如何有效地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 並將其應用於知識工作的日常任務中。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用OKR提升研究效率吧! ▋步驟1 - 明確目標與關鍵結
Thumbnail
有什麼事情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你卻覺得很重要的事情? 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問題,不論你是正在創業,還是想創業,又或是投資想找未來會暴漲的新創企業,這句是時時刻刻要放在心中的一句話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尋找「獨角獸」的六大策略 !這本書絕對是你投資或創業的必讀經典。
記得大概一年前,就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很感興趣。 OKR的O,是目標 Objective的意思。 OKR的KR,則是關鍵結果 Key Results。 但怎麼定義具體的目標以及關鍵結果呢? 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答,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 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上
瞭解不同的目標設定方法,包括洛克的目標設定理論及葛洛夫的OKR,並將OKR理論實際應用在這次連續創作的目標設定 。
Thumbnail
OKR (Object Key Result)是一套目標管理工具,Google、IBM、Intel 等科技大廠導入使用而竄紅,但為什麼我用起來卡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將深入介紹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管理方法,探討其如何幫助各種組織聚焦於最重要的議題。
Thumbnail
OKR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縮寫 中文稱為目標關鍵結果 OKR就是一種目標管理方法的理論 目標來自需求動機 沒有需求動機就不會有目標 需求動機可分為需要need與想要want兩種類型 需要need是一種基本需求 例如肚子餓了 就會有吃東西的需求 此時
Thumbnail
本文介紹《Google 模式》一書,本書由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及產品部副總 Jonathan Rosenberg 合著。該書以 Google 內部觀點,探討公司文化、商業策略、人才、部門決策、部門溝通、創新等主題。本文分享了推薦閱讀理由、書籍介紹以及個人讀後感想。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一直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非常感興趣。OKR中的"O"代表目標(Objective),而"KR"則代表關鍵結果(Key Results)。然而,如何具體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一直困擾著我。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中找到了答案:關鍵成果需要與任務(Task)搭
Thumbnail
OKR是一種目標管理法,它的好處在於由下至上的方式,讓每個人定定自己願意執行的目標,相較於執行KPI是為命令而做,OKR最大的優點是讓員工釋放熱情和創意 當員工具有強烈工作動機時,往往能成為促進組織成長的最大動力。 KPI與OKR兩者有何差異? KPI是由上而下分配績效指標,並設定績效目標與績
知識性工作很難算績效! 但學術研究員以及碩博士生可以利用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 來有效量化與提升自己的研究績效。 本文將介紹如何有效地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 並將其應用於知識工作的日常任務中。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用OKR提升研究效率吧! ▋步驟1 - 明確目標與關鍵結
Thumbnail
有什麼事情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你卻覺得很重要的事情? 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問題,不論你是正在創業,還是想創業,又或是投資想找未來會暴漲的新創企業,這句是時時刻刻要放在心中的一句話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尋找「獨角獸」的六大策略 !這本書絕對是你投資或創業的必讀經典。
記得大概一年前,就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很感興趣。 OKR的O,是目標 Objective的意思。 OKR的KR,則是關鍵結果 Key Results。 但怎麼定義具體的目標以及關鍵結果呢? 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答,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 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上
瞭解不同的目標設定方法,包括洛克的目標設定理論及葛洛夫的OKR,並將OKR理論實際應用在這次連續創作的目標設定 。
Thumbnail
OKR (Object Key Result)是一套目標管理工具,Google、IBM、Intel 等科技大廠導入使用而竄紅,但為什麼我用起來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