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擔任主管時,每週定期與部屬個別面談, 讓部屬報告工作進度,原本以為這樣就能夠掌握部門內各個工作項目的進度。歷經了幾次慘痛的教訓之後,才知道「提問力」的重要性。
「提問」也有不少的眉角在裡面,方法不對,效果會大打折扣。要想把細節中的魔鬼給抓出來,還真需要有兩把刷子。以下六個提升「提問力」的方向給大家參考。
📷 良好態度: 提問最好是討論式的而不是質詢,有壓力的提問,通常不容易得到完整的答案。
📷 開放性的:提問時最好不要一下子把回答的範圍說死了,例如「你也覺得不好,對吧?」,應該要給對方多一些表達的空間。
📷 誘導式的:可以用比較有啟發性的口吻來提問,例如「這個方式不錯,你是否覺得還有更好的設計方向?」,激發部屬的潛能也是主管的責任。
📷 跳脫框架:有些時候,提高對方的制高點,能啟發對方的思考範疇。例如「如果你是總經理,你會如何做這個決策?」
📷 逆向思維/多重視角:事情從不同構面去思考,往往會有不同的答案。例如「從客戶的角度來思考,客戶會滿意這種答案嗎?」
📷 多想兩步:前瞻性的思惟不但可以超過客戶的期望,也能誘發團隊追求卓越的動力。例如「客人來台灣拜訪,除了安排會議行程之外,如果也幫客戶安排好假日旅遊行程以及返國時的伴手禮等等的服務,客戶應該會更信任你。」
團隊有時候會因為主管太嚴厲怕被修理,或者是礙於面子,在問題發生的初期會想方設法的去粉飾太平,先過得了這一關再說。主管除了掌握住大方向之外,也必須了解運作的細節,如果主管沒能有好的「提問力」將潛在的問題及時挖掘出來,一旦任其延燒或是引爆,就很難收拾殘局了。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分享給適合的朋友。
也歡迎分享您對「提問力」的經驗或是看法,大家一起探討、學習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