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科技奴隸》為什麼此刻我們需要尼爾·波茲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於1931年出生,2003年逝世。他一生出版了將近二十本著作,最著名的《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在1985年問世,台灣則在2007年時出了中譯版。為什麼貓頭鷹書房決定在2016年又將此書再版呢?雖然這本書寫的是三十幾年前的美國的狀況,但如今書中所述恰恰符合現在的台灣,且不只是台灣,任何對科技投以懷抱的民主式國家,都會面臨書中所述的問題。
此篇文章欲探討波茲曼兩本著作《娛樂至死》、《科技奴隸》中揭示的概念,不只對文化的見解鞭辟入裡,更為21世紀的我們敲了響鐘。《娛樂至死》描述的雖是電視何以攻擊文化,但它可以應用在現今各種延伸你感官的科技上(電腦、手機),所以什麼人適合看這兩本書?
沉迷在3C世界想打掉自己賤手卻無可自拔的人,針砭時事的社會觀察家,每天FB、IG、YOUTUBE、抖音重複循環而越笑越空虛的人……我將尼爾·波茲曼的著作獻給你,也許裡面有你想找的答案。

一、波茲曼與麥克魯漢

「他們(波茲曼的學生)都知道,自己是麥克魯漢的孩子。當然我也認為自己是他的後代,不是很聽話的一個孩子,可是這個孩子明白自己從何而來,也明白他的父親要他做什麼。」--尼爾.波茲曼
講到尼爾·波茲曼就必定會提到麥克魯漢,部分人認為在媒體生態學上,麥克魯漢是樂觀主義者,而波茲曼是悲觀主義者,但我持相反的觀點。先說,麥克魯漢的《認識媒體》我只能看到一半,這本著作我目前沒辦法消化的很好;波茲曼在台出版的四本書《童年的消逝》、《娛樂至死》、《科技奴隸》、《通往未來的過去》則是都有看過。
以理解與貼近程度來說,我並不認為波茲曼是悲觀主義者。我反倒認為他是還樂觀著的、抱持著最後一絲希望的人,不然他不會寫將近二十本書都環繞在科技、媒體、教育、兒童身上,他若是絕望,大可無所作為,不用在此領域上付出這麼多努力。波茲曼是一位在紐約大學開創媒體生態學的教授,在他教學期間出版了相當多的著作,試問全台有多少教授可以一邊教學又一邊維持一定的寫作產量?加上悉知波茲曼的寫作風格,他非常樂意與讀者一再解釋自己的觀點,且把「我」這個視點一直放入書中,我認為他對「教育」這塊是有一定程度的執著。
而《認識媒體》我看了很多次,我必須承認自己一開始是無法理解的(美國前總統高爾也在其著作表示,自己四十年前初次見到麥克魯漢的思想是極其困惑的;各方探討麥氏的書也不太敢把理論說死)。此書確實是媒體學界的重要著作,但我覺得作為習得媒體知識論的入門書是有一定難度。大家常掛在嘴邊的「媒體即訊息」、「冷媒體」、「熱媒體」等麥克魯漢詞彙,我真的很好奇他們有確切讀懂麥克魯漢了嗎?有一次我的大學教授把冷熱媒體之下的例子舉錯,我便覺得當代碎片化的學習有些荒唐。我目前看到將麥克魯漢解釋最好的是,美國前總統高爾的著作《失控的總統》的導論裡,有提到一些他自己理解的看法。
我反倒認為麥克魯漢是悲觀主義者,要我分類我絕對不會把《認識媒體》放在媒體入門書當中,這本書對我來說甚至是散文、是詩。一個聰穎、自信但悲觀的的作家,是不會在意「每個讀者」有沒有看懂他的文字,他認為時間會證明他的話語、會理解的人自然會理解,不需要詳加解釋什麼。
波茲曼在《娛樂至死》的終章提出對「資訊」的質疑,他說無論人們得到的是自己還是麥克魯漢給的答案,結果並不重要,但他強調自己和麥克魯漢的答案是不同的。我尚未全然理解麥克魯漢的思想,所以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特別感興趣。
麥克魯漢與波茲曼相繼為後人奠下了媒體生態學的基礎,在全球「再部落化」的此刻,我們必須仔細審思他們究竟說了什麼。

二、為什麼此刻我們需要尼爾·波茲曼

剛接觸到《娛樂至死》這本書時,對書中的思想嘖嘖稱奇。一直以來自己都是屬於那種「知其怪卻不知其何以怪」的類型,前幾年,我對台灣媒體環境(不僅限於電視)很困惑,卻不知如何發問,甚至連要從哪一個方面思考都無從想起。直到我遇見了波茲曼,他剎時告訴我這個環境「何以怪」,給了我線索去拆解身邊層層的意識形態。

1. 媒介(包括科技、媒體)本身並不是中性的

我們從小受到「科技是中性的,端看使用者怎麼使用」這種想法的影響,所以從未想過每個科技背後可能有的意識形態,我們認為終端的使用者才是可以決定媒介力量的人。我們從未意識到一些根本問題,例如「媒體本身是什麼」,舉例來說,我和你談論電視,我們幾乎不會討論到電視本身的意識形態,卻時常討論這個節目怎樣、那個節目怎樣,這個我們稱之為「內容的內容」。所以,什麼是電視本身的內容呢?
我先說明,說電視有意識型態並不是指它背後有人(不管是發明家還是特定的人也好)在操弄,而是將電視這項科技丟入人類社會後,它與人類共同演化出來、不言而喻的特性。電視從二十世紀誕生至今,一百多年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電視是偏頗、有選擇性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上鏡」。其偏頗性在於它的鏡頭,例如中景、特寫鏡頭等等。1960年,為何尼克森與甘迺迪進行總統大選辯論時,聽收音機的聽眾都認為尼克森會獲勝?然而最後卻是甘迺迪勝出?
電視是會揀選人的科技,一個說謊但是在特寫鏡頭下令人信服的候選人,與一個其貌不揚但字字屬實的候選人,誰會獲勝?所以在這點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電視這項科技相同的青睞。
再來,電視擁有「隨時可加入」、「不得令人心生疑惑」、「遠遠避開闡釋」等特性,這些特性可以用在全部的電視節目,無論是新聞、綜藝節目、兒童節目,甚至是所謂「知性節目」。波茲曼提出,電視具有其偏頗的部分,和一些不言而喻的通用規則,而電視與人民做了百年以上的實驗,我們得知實驗結果:電視走向唯一的用途—娛樂。
可能有人會說「電視是中性的沒錯啊,我可以不看那些狗屁倒灶的節目,我總可以用電視來學習吧?我可以看Discovery,我的小孩可以看巧虎島來學習。」
這就是問題所在,波茲曼從來就不是在抨擊電視的娛樂性,他敘述自己也愛看那些令人不用動腦、放鬆的娛樂節目,也知道其有存在的必要性。《娛樂至死》的重點在於,電視吸收了所有嚴肅的公共論述,讓「所有」生活的面向,舉凡教育、經濟、宗教、藝術等都用娛樂的形式來呈現,而就是這件事情正在攻擊我們的文化。
如果你對科技的意識形態有興趣,你可以閱讀路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技術與文明》(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他會不厭其煩地告訴你手錶、眼鏡、車子等科技的意識形態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它們從來就不是中性的科技。

2. 誤以為電視只是書本的延伸

大部分人認為科技的演變是線性的,例如從蠟燭到燈泡、馬車到汽車、底片至數位攝影、書本至電視…...,科技只會越發越好,一個會取代另一個、不走回頭路,但波茲曼會告訴我們並不是這麼一回事。拿書本至電視的例子來看,很多人認為書本的教育性可以移轉到電視身上,但只要經過思考就不難發現,從書本移轉到電視的那群觀眾,閱讀書籍時就是吸取其娛樂性,而不是知識性。所以把電視誤認為是書本延伸、同樣可以學習的產物,從根本上是一個謬論。
這兩者媒介有什麼不同?為何不能同位而語?價值為何無法移轉?
我們來談談文字與圖像給人腦不同的刺激,「閱讀」本身是一個訓練人類保持靜態的過程,需要專心、自制、複雜的抽象思考能力等等,你在閱讀的同時,是在為大腦進行各方面的訓練;圖像對大腦來說則是一個直接的真實,我給你一段文字敘述,你腦袋產生畫面,和我給你一張照片,你腦袋直接接收此畫面,這兩者在大腦形成的路徑上很大的不同。
所以電視並不能是、也不會是書本的延伸,它們從根本進入、影響我們心智的方式就不同。但這邊稍加提醒,波茲曼並不是藉抬高印刷文化來抨擊圖像文化,文字也有其弊病,這在書中會一再寫到。波茲曼是要傳達一個訊息,電視與印刷品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道路,提點我們不要誤會、將印刷品的特性移轉到電視身上。

3. 不再連貫的語境

《娛樂至死》第七章<好……我們現在來看……>,這章節對台灣目前的新聞台生態很是諷刺,這句話的精隨就在於「好,接下來我們要看的東西和上一個你聽到的東西完全沒有關聯」,我想台灣人應該非常能理解其中意思。
前幾天我在三O新聞台聽見一個關於香港反送中新聞,主播最後一句話說「……台灣應以此為借鏡,現在香港的制度搖搖欲墜」,接下來露齒輕笑著說「!搖搖欲墜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壞事,我們現在來看台東太麻里的一個跑步比賽,跑者最後在終點前跌倒,反倒贏得了勝利……」
這種失敗且滑稽的硬轉方式、上下完全不連貫的語境,完全應證了麥克魯漢的「地球村」效應,三十年前美國的現況便是台灣目前的現況。不連貫的語境會對我們的心智造成什麼影響?支離破碎的思維、當下滿足的多巴胺、無顧歷史的態度.......實在太多了。

4. 科學信仰

在《科技奴隸》一書詳細闡述了我們從主宰工具的人到被工具主宰的人。波茲曼在書中將歷來的科技史分為三個階段:工具使用文化、技術統治文化、技術壟斷文化。這樣演變的心路歷程可以從對生存的需要到對上帝的服侍,再慢慢轉為被資本家的主宰,這個轉變既緩慢又不著痕跡,讓21世紀的大眾每日存活的信念幾乎無關精神層面,而是將注意力放在淺面的娛樂。
波茲曼在本書重踩了社會科學、統計學以及民意調查。他點出若是人們聽到以明尼蘇達大學做的研究報告為起手式,大家幾乎是不疑有他的輕易相信,即使那個研究多麼荒唐(例如吃巧克力可以更容易達到減肥效果)。人們似乎對「科學」的崇拜已達到前所未見的巔峰,我們只要能拿出一個煞有其事的數據,人們就會輕易相信。所以此種信仰與「耶穌說……」的信仰有何不同呢?
我們將任何抽象層面的事物加以量化,例如IQ、智慧程度、人格,我們賦予機器越來越大的力量,大到甚至可以取代人類本身。可是這代表什麼意思?書中提出其中一種看法,也是現代社會對科技的一貫思維,假設你今天去一趟郵局卻發現錢領不出來,郵局行員告訴你「因為機器故障所以領不出來」,事件便就此打住了。
這代表的是一種責任的轉移作用,我們將責任全權交給不具備意識的科技,當科技出了問題時,人類的責任減輕了、事情也可以就此打住。於是科技會越來越削弱我們應變能力、思考能力,各方面能力都有可能因為這種權力賦予而被減弱。
我們無條件信仰數字、以科學為唯一真理的後果是什麼?這就是波茲曼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三、我們肯定誤會了什麼

在資本主義的運行下,有受惠的人,就會有受剝削的人。今日,我們誤以為自己是「受惠的人」,你也可以說誤以為自己是「贏家」,這是最大的問題。
二十一世紀剛到來時,各個學校的經費開始瞄向萌芽的電腦技術,預計投以大量經費來引進電腦設備,讓孩子們學習「如何使用電腦」,卻對「為何使用電腦」這個問題置之不理,甚至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是因為文化對科技崇拜的後果。老師呢?學校若有經費的話,可以用在平衡師生比、調高老師的薪資、讓老師專心調整教學計劃上等等,總之幫助老師的管道實在太多了,但卻沒有老師出來反應這件事情。
當電腦歡天喜地的進入學校時,理應該阻擋其肆意擴張的老師卻予以懷抱,因為幾乎所有老師們都相信「有了電腦會更利於教學」。
注意力被轉移了、責任被降低了,波茲曼提出大學教授的教學品質越來越低落,我們光是埋頭教學「電腦技術」時間就不夠了,怎能顧及教授本身到底有多少含量予以學生呢?
所以,老師們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現在這個時代,每個人(包含兒童、年長者)幾乎都有一支智慧型手機。只提一個問題,每個人都需要有智慧型手機嗎?他們告訴我們,有了這項科技「你將能更有效率的安排你的生活」、「你能記錄時時刻刻」、「它有許多你意想不到的功能」,更甚者直接安入一個「有了手機,你能成為更好的人」這種非常抽象、非常潛意識的概念。
我不反對這項科技,但我要問的是,他們沒說的是什麼?
部分推廣科技的人要你相信你可以是贏家、你是可以掌控你生活的人,我們就以手機為例,我們真的有更掌握自己的生活嗎?當Facebook演算法給我更符合我需求的廣告、Youtube給我我可能會喜歡的影片、Spotify為我精心製作屬於我的精選,我真的就更掌握自己的生活了嗎?
我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波茲曼的言論乍聽起來像是復甦舊時代光榮的老學究,但當我們真的深入其中、沉潛在他的思想時,你會在這個資訊超載時代感到一線曙光、你會在他耳提面命的警語中感到一刻平靜。波茲曼並不是盧德份子(雖然他很樂意被這麼稱為),他深知科技帶來的太多、太多好處了,他只是要在極端崇拜科技的光譜中,用自己僅有的力量拉平一點眾人對科技的過度景仰。
因為,我們對所謂「科技」的盲目崇拜已經快失控了。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現代媒體環境已經演變。媒體不再追求中立,積極追求分化,偏好特定意識形態。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探討了新的政治化並非真正的政治參與,而更像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當代媒體環境的運作模式和媒體的政治化演變。
Thumbnail
閱讀生活大師的著作,學會理解它們所言的真正涵義,在「你想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上形成自己的信念。(佛諾姆) 存在的藝術是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諾姆在繼愛的藝術和聆聽的藝術後所撰寫的第三部曲。佛諾姆在探討精神分析之後,在存在的藝術一書中繪製了一套引導人邁向存在的步驟。他認為社會分析和個人分析是密不可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娛樂至死的問題,包括同溫層的自我封閉現象、媒介即隱喻的理論以及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文章中觀點深入且獨特,涉及文化呈現、社會發展等面向。
Thumbnail
📍哲學與心理學 當天講課的主題是班雅明的著作:「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應屬老師講解,從波特萊爾,並且同時也把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部分, 特別從「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這兩本書中談到死亡驅力、死亡本能的慾望等等內容,先是從人類大腦皮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簡述包曼的著作所畫出的路徑,乃「直接」面對「現代性」——亦即,社會學此一學問,只要問題探究夠深,或讀者能與著述者達成默契,或多或少都在處理著「現代性」的問題。ㄧ如此導讀黃厚銘教授指出,沿著《現代性與大屠殺》(1989)、《現代性與含混曖昧》(1991)、 《後現代性及其不滿》(1997),直到我們手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現代媒體環境已經演變。媒體不再追求中立,積極追求分化,偏好特定意識形態。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探討了新的政治化並非真正的政治參與,而更像中世紀的經院哲學。本文將帶您深入瞭解當代媒體環境的運作模式和媒體的政治化演變。
Thumbnail
閱讀生活大師的著作,學會理解它們所言的真正涵義,在「你想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上形成自己的信念。(佛諾姆) 存在的藝術是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佛諾姆在繼愛的藝術和聆聽的藝術後所撰寫的第三部曲。佛諾姆在探討精神分析之後,在存在的藝術一書中繪製了一套引導人邁向存在的步驟。他認為社會分析和個人分析是密不可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娛樂至死的問題,包括同溫層的自我封閉現象、媒介即隱喻的理論以及演算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文章中觀點深入且獨特,涉及文化呈現、社會發展等面向。
Thumbnail
📍哲學與心理學 當天講課的主題是班雅明的著作:「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應屬老師講解,從波特萊爾,並且同時也把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部分, 特別從「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這兩本書中談到死亡驅力、死亡本能的慾望等等內容,先是從人類大腦皮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簡述包曼的著作所畫出的路徑,乃「直接」面對「現代性」——亦即,社會學此一學問,只要問題探究夠深,或讀者能與著述者達成默契,或多或少都在處理著「現代性」的問題。ㄧ如此導讀黃厚銘教授指出,沿著《現代性與大屠殺》(1989)、《現代性與含混曖昧》(1991)、 《後現代性及其不滿》(1997),直到我們手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