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金慶老師-班雅明哲學課程(EP7)心得

2024/03/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德國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哲學與心理學

當天講課的主題是班雅明的著作:「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應屬老師講解,從波特萊爾,並且同時也把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的部分,

特別從「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這兩本書中談到死亡驅力、死亡本能的慾望等等內容,先是從人類大腦皮質與精神開始分析,聽老師講解後,才了解更多關於精神分析,更開腦洞的則是,若是在經過重大創傷後的人們的無意識中,大腦皮質究竟是如何運轉,影響我們的外化行動。


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關於大腦與意識的驚人發現

老師說,一般認為被先入為主地認為,意識可能是存在於大腦中最底層、深層的地方,結果經由解剖學才然赫然發現,潛意識本身其實居然是存在於大腦最表層的皮質層。

在此的細胞是屬於動物本能、最低層級的,即容易受到外界變動而觸發刺激、產生防禦反應、甚至攻擊的外化行動,而我們的理性則是保護這些低層級意識的最後一道守門員,這道門絕對不能被攻破。


老師舉了一個逗趣的例子:低層級的意識如同一批幼稚園小朋友,又吵又鬧、無法有自束能力,若外界ㄧ有什麼刺激,馬上就會大呼喊叫、放聲大哭、爆走狂奔。

而我們的理性則如同管理這群小朋友的幼稚園老師,要防止他們哪一個突然試圖衝破這條最後防線。


📍曾遭受重大創傷的人,有著特殊的意識迴圈

受過重大創傷、或是嘗試自殘的人,他們則是陷入了一個不一樣的意識迴圈。

他們的意識(小朋友)由於以往受到的難以承受的壓力與傷害,早已傾巢而出,而理性(老師)早已無法抵禦。

但傷腦筋的是,理性(老師)卻無法如實際情況一樣,去斥喝管教意識(小朋友)。


意識(老師)它無法對內控管,因此它的反應只能向外擴展,演變至我們的外化行動

因此以自殘的人們為例,意識早已失控,理性卻又無法向內鎮壓住,最後理性只能「向外投射」這些累積的壓力與崩潰,即人類的自殘、自殺行為。


聽到這邊真的腦洞大開長知識,也開始覺得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真的是一大門學問。人類真的非常奇妙,是一個難以捉摸、連我們都搞不懂自己為何某個時刻會有這樣的念頭與思緒的一種動物吧!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法國作家-普魯斯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通感(correspondence)

後來老師談到「通感」(correspondence),這是在普魯斯特的經典著作【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提到的「瑪德蓮小蛋糕」。這一塊小小的蛋糕有著無法想像般的一股巨大能量,香氣刺激我的的五官嗅覺,足以觸發回憶中的某一段過往。而這似乎是唯一能夠讓時間暫時倒流的真正方法。

當通感發生時,現在的自己真的能夠溯源、穿越時空,回到過往某一個剎那,

在那個當下,不僅是當下,而是過去與現今再次的結晶。在這個極度短暫的電光石火時刻中,我們將有幸一窺,同時存在著過往那個稚嫩無邪、有勇無謀的孩子,以及此刻正在看著孩子,難掩惆悵卻又莞爾一笑的自己。


📍總結

偶爾出現「通感」這樣靈光鬼火的時刻,雖然它出現時,無法將它的意義具體地說清、敘述出來;即便它的出現,無法掛入納到日常軌道中。

但我相信或許在生活中,正是這些遠方突然造訪的神祕,在某個神祕的彌賽亞時刻,有幸窺視到猶如巴洛克彩繪碎玻璃,互相映照也同時相互反射,每一個碎玻璃都是獨自閃耀,交互映照反射時,折射出如夢似幻、卻也稍縱即逝的轉瞬之光。

或許在人生行將就木時,能讓人惦記的並非賺了多少錢、有多少名望與權力,而是這些令自己最有感、與世界、自然、心靈共振之時刻,才是讓我們最為留戀、玩味的吧!



4會員
56內容數
哈囉你好嗎 我是伊蓮👋 近期從工作的桎梏中解放開來,30歲的我矗立於第一個人生重大的十字路口,我將為人生留白一段時間,進行沉澱、行動、揭露、經歷、對話及回饋,並將身為社會局外人的生活玩味凝結成點,藉由寫作把它們刻劃下來。未來將何去何從,敬請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