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存在的物體與到處不存在的主體:讀《物體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每一次的經典重出,除了後見之明的讀取彼時的時代精神外,亦參照當代,重新審閱了價值。而這價值無論如何,即使看起來「不變」,都是新的。閱讀《物體系》不可能忽略布希亞當時所談論的重心之一「科技」,在五十年間已有巨大改變,尤其網路的發明,使得這本書的觀點,可能要搭配到他往後所見證的時代方可證成。而幸運的我們有對布希亞深入了解的譯者為新版作序,補充了這缺憾。

儘管如此,我們假裝沒有預設地閱讀《物體系》時,會發現即使我們經歷了又一次(甚至不只一次)的科技革新,包括他當時所見的消費皆以光速演變(譬如提到的信貸,今日則有各種支付),卻不會構成太多理解上的阻礙。其中之一的原因,是《物體系》的書寫,很清楚的並不直接緊扣某個社會、時代,某種程度上,是去脈絡的。四大章節的論述,時間的分界幾乎以「傳統」與「現代」來區分,抹去了實際的年代與各國家、社會必然有的發展差異。這並不表示這是純抽象理論之作,布希亞的策略,在於這本以「物(objets)」的書裡談論的不僅僅是「物」,而是它的體系。猶如其中重要的論述之一,體系總是被另一個次級的體系掩蓋,作為無罪的證明。《物體系》的論述展開,並不以線性的因果關係一一推論,每一章書寫起來就像型錄般陳列的「物」,如同他所言的是一個個記號。不僅是記號,還是記號的系統。《物體系》的閱讀,事實上還是要連結起結構主義的基本預設,即使未必要將布希亞視作結構主義當中的一員:符號的意義,不在於能指(signifiant)與所指(signifié)的連結,而在於能指之間的差異系統。書名「物的系統(Système des objets)」無論是法文本身還是中譯,給予人都相當中性。卻也是這中性,是無論同不同意都該注意的:組構我們大部分日常生活的「物」,如何暗自脫離我們原以為的意義系統,亦即在我們「主體」選擇、安排的秩序,成為一個物自身的體系。這體系真正決定了我們的行動。換言之,布希亞的思想,確實是一種末世論,以一種人類全體的命題,談論物所接管的我們的世界。這同時是一本談論幻象之書。於是,布希亞的書寫,本身就是以一種系統性論述,一個系統滑移往另一個系統,以系統隱藏且同時彰顯的,莫過於主體的匱乏。人在這末日景觀中,在物質世界裡,不再是主角,甚至不是一個角色,僅僅是個觀眾,在幻覺之中而不自知。


《物體系》可能沒那麼像社會學研究,甚至也不像歷史學或哲學,它較近似於羅蘭巴特的《神話學》與《流行體系》的研究。我們可暫且視為對當代物件的語義學(sémiologie)研究。以學術系譜來說,關聯到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異化」的思考回應,也不時挪用了拉岡的精神分析。如同先前所說,布希亞的回應與思索經常掩蓋了推論的過程,若說因果推論的過程實際上是滿足說話主體(sujet parlant)的權力型態,布希亞的一部分策略在於使這個說話主體失能。後果是,作者本人的話語彷彿也是某種表演,作者不必(或無法)為他的論述負責,既然他已預先抹消了話語之所以成為話語的權力。不是迴避責任,而是沒有責任存在,就像是他論述起傳統的室內與現代室內的差異,進入現代的序列後,人就無需在空間裡反映出自己的形象,只要一再滿足自身(被製造出的、補償的、虛妄的)慾望即可。

也許是消除了最大障礙物,所謂作者權威的自我證成,《物體系》的ABCD簡明的陳述,處理「物品的『語言結構』如何被說出」及其實踐上的矛盾。

A〈功能性系統或客觀論述〉處理物與物之間的關係,談論物如何從傳統的象徵功能解放出來,成為體系。我們已經由一種傢俱社會學(專注在物品反應的人格與階級),進入到一種擺設社會學。在此,布希亞很清楚「人只有從影像中消失一途」。而色彩也是,色彩從各種象徵價值中解放,進入了序列裡,成為可以計算的氛圍。

接續的B章節則對稱處理〈非功能性系統或主觀論述〉,處理物與人的關係。一方面談論古物歷史性的氛圍與起源神話的象徵價值,這樣的追求,其實不僅是非功能,甚至也是一種退化的心理機制;談論收藏,則聯繫了前面的物的體系,以及主體對於此永不停歇的追尋,這種追尋再也不是哪個特地的物件,而是一整個物序列,甚至是當中的空缺。這將貫串到此書的最末消費結論。

C的〈後設及功能失調體系〉延伸了前兩章。物的體系的自身發展岐出,成了功能之上的功能(超越需求、回應了超越現實的現實的需要),於是也「失能了」。自動化主義是技術的功能超越性的發展,卻落得無用(不為任何實際生活需要,而是為了某種幻夢慾望),成為功能失調,回歸到主體的幻夢裡;機器人是機械的擬人,是人的終結形象,卻總會成為人類被取代(又無比吸引人)的惡夢,非功能性發展成後設的功能。

到了D章,則是本書著重的社會意識形態(socio-idéologique)分析,無論是個性化、模範與系列、信用貸款這些建制(institutions),都在讓我們成為此一意識形態中自認為有自由、有選擇的主體。消費,不再是某種個人或群體的表達,而是消費自身已成「一個真正的語言、一個新的文化」,布希亞稱為「新人文主義」。一種由消費形塑的個人完成,物也不僅是體系,也在消費系統中成為一種語言。

於是,我們的消費,當中的所有訊息,成為一種「記號的系統化操控活動」,物品成為記號,且「在物品構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費的是關係的理念」。是以,生命不斷在此被割裂,自我消解,消費的慾望不可能被滿足,在布希亞殘酷的手勢指出,是因為消費本身是建基在空缺之上。

本書最初出版於1968年,也是布希亞本人涉入許多的六八學運的年代。儘管過度推論總是閱讀需要審慎的態度之一,這樣對一個現代社會的全面性批判的研究,以後見之明來看,也是種時代氛圍了。原來我們可以使用物,與世界建立關係並認識自己,而技術的一再演進使得物不但自成體系,甚至化成一連串的符碼。我們一切的主觀意識,只如旋轉玻璃球打出的炫目光影。布希亞在書的開頭,對於尋找「物的結構語意系統」的企圖,其實反過來是告訴我們,對於自身世界,早已失語。


如今看來,布希亞的說出的倒不像是預言、對我們所在的當代的精準預測,不如說是在一個已經太遲的世界裡,幽魂般的悼念碎語。





本空間收藏朱嘉漢過去累積的短文與評論。 全文開放。若有意願,可小額贊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來自另一本書。就像慾望,即使是書寫的,也會如同看著他人大快朵頤時跟著垂涎,慾望本身的延燒,慾望的仿效性,在匱乏中突然滋長。讀起這本書的矛盾也在於此,一方面像是空白許久而突然爆破開來如同暴漲氾濫的河水,甚至瞬間席捲的海嘯;另一方面,又像是一本已經寫了許久,甚至寫好許久的手稿,在某個適當
朱利安·拔恩斯的作品,譬如我們較熟悉的《福婁拜的鸚鵡》,出版至今已經三十餘年。他的筆調口吻,貌似平淡(譬如相對瑰麗的書寫風格、或魔幻寫實類的調度),甚至讀來不太像虛構小說,說話者的聲音太貼近一個現實作者的位置。以至於閱讀起他的時候,尤其像《福樓拜的鸚鵡》或是眼下這本《生命的測量》時,像是讀起一個具有
「正如尼采所說,憎恨的對象是時間本身,即對es war的憎恨,對『那曾經是如此』的憎恨。憎恨,極其不願了解未來的過去,而未來的過去也就是過去的未來。」——洪席耶《歷史的形象》 「上帝才知道我是否害怕原子彈把世界摧毀,但至少有一件事我同樣擔憂,那就是國家對整個人類的侵犯。」——貝納德·貝倫森(Ber
當然,我們會記得並深深被打動於那句剪裁下來,放大,加重念出的那句話: 「沒有真理我大不了憤怒/沒有奧秘我會深深哀傷。」 這句話不能更多了,同時,在字句的使用上的美感與乾淨也不能更少了。似乎讀起蔡翔任的句子(暫且先擱置「詩」本身),會有這樣最初的印象。字句的簡潔,表達的意義無比充盈。 他言及的奧
也許是對《繁花》印象太深刻了,字句間跳耀出擾亂著話語的竄顫之意象,密密麻麻構成本書最大圖景的無數「不響」。你知道每句「不響」必然藏著更多的心思流轉。於是在那本夢幻小說的華麗雕飾的表面上,讀過,卻陰刻了另一種文明反面。那多像是一個熟稔觀眾心思的表演者,用雙手絢麗的擺出種種擬態手勢,如蝴蝶飛舞、狼狗狂吠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來自另一本書。就像慾望,即使是書寫的,也會如同看著他人大快朵頤時跟著垂涎,慾望本身的延燒,慾望的仿效性,在匱乏中突然滋長。讀起這本書的矛盾也在於此,一方面像是空白許久而突然爆破開來如同暴漲氾濫的河水,甚至瞬間席捲的海嘯;另一方面,又像是一本已經寫了許久,甚至寫好許久的手稿,在某個適當
朱利安·拔恩斯的作品,譬如我們較熟悉的《福婁拜的鸚鵡》,出版至今已經三十餘年。他的筆調口吻,貌似平淡(譬如相對瑰麗的書寫風格、或魔幻寫實類的調度),甚至讀來不太像虛構小說,說話者的聲音太貼近一個現實作者的位置。以至於閱讀起他的時候,尤其像《福樓拜的鸚鵡》或是眼下這本《生命的測量》時,像是讀起一個具有
「正如尼采所說,憎恨的對象是時間本身,即對es war的憎恨,對『那曾經是如此』的憎恨。憎恨,極其不願了解未來的過去,而未來的過去也就是過去的未來。」——洪席耶《歷史的形象》 「上帝才知道我是否害怕原子彈把世界摧毀,但至少有一件事我同樣擔憂,那就是國家對整個人類的侵犯。」——貝納德·貝倫森(Ber
當然,我們會記得並深深被打動於那句剪裁下來,放大,加重念出的那句話: 「沒有真理我大不了憤怒/沒有奧秘我會深深哀傷。」 這句話不能更多了,同時,在字句的使用上的美感與乾淨也不能更少了。似乎讀起蔡翔任的句子(暫且先擱置「詩」本身),會有這樣最初的印象。字句的簡潔,表達的意義無比充盈。 他言及的奧
也許是對《繁花》印象太深刻了,字句間跳耀出擾亂著話語的竄顫之意象,密密麻麻構成本書最大圖景的無數「不響」。你知道每句「不響」必然藏著更多的心思流轉。於是在那本夢幻小說的華麗雕飾的表面上,讀過,卻陰刻了另一種文明反面。那多像是一個熟稔觀眾心思的表演者,用雙手絢麗的擺出種種擬態手勢,如蝴蝶飛舞、狼狗狂吠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好奇心推動人們不斷創新。 也許這些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當自己靜下來發現,它原本是不存在的,因為一些人的發想而出現在這裡。
Thumbnail
#一筆入魂 #書僮小露推薦 在自媒體時代,寫,可說已成為必需技能之一 以前讀文言文、詩詞經傳、世界經典文學 偶爾雖有一點點能感受到其意境的時刻 更常發生的,是經常讀不明白這些文字。   當時我常在想, 世界上有這麼多經典文學 若真有人讀了那麼多書 也能體會到當中的絕美 不知那人身
Thumbnail
意識到原來自己絲毫沒有對書籍有敬畏之心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Thumbnail
  在理解《存有與時間》的相關概念之後,本文欲嘗試以海德格的存有論為進路,探討文化資產的新面向,即思考如何從一般對於文化資產通俗的理解,到以「此在」之「文化資產性」的存有可能性。   文化資產為何有價值?對於「此在」(人)以外的存在物,文化資產如同一般的存在物,無任何特別或意義之處,唯
Thumbnail
  何謂文化資產的知識論?文化資產的存有論?文化資產的溫暖?什麼是文化資產的體系性思考?(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資產非狹義〈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資產,而是廣義跨時空、具時間痕跡的物)   文化資產作為一個物,具有物性,即功能性與文化性。文化資產如同布希亞談論的古物,是邊緣物的一種。傳統的文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把日常看不見的結構,在虛擬世界觀裡打開,讓人刺痛到不得不正視,正是科幻的價值。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好奇心推動人們不斷創新。 也許這些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當自己靜下來發現,它原本是不存在的,因為一些人的發想而出現在這裡。
Thumbnail
#一筆入魂 #書僮小露推薦 在自媒體時代,寫,可說已成為必需技能之一 以前讀文言文、詩詞經傳、世界經典文學 偶爾雖有一點點能感受到其意境的時刻 更常發生的,是經常讀不明白這些文字。   當時我常在想, 世界上有這麼多經典文學 若真有人讀了那麼多書 也能體會到當中的絕美 不知那人身
Thumbnail
意識到原來自己絲毫沒有對書籍有敬畏之心
「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是理所當然, 許多廣為商用的技術在發明之初也是無用之物。」 我在文章〈004|為什麼研究人員需要了解商業模式?〉上收到了回覆。 的確,我在28歲以前也這樣覺得。 尤其我從18-25歲這七年,分別在台大數學系,台大應用數學所,中研院統計所裡面看到的基礎研究,
Thumbnail
  在理解《存有與時間》的相關概念之後,本文欲嘗試以海德格的存有論為進路,探討文化資產的新面向,即思考如何從一般對於文化資產通俗的理解,到以「此在」之「文化資產性」的存有可能性。   文化資產為何有價值?對於「此在」(人)以外的存在物,文化資產如同一般的存在物,無任何特別或意義之處,唯
Thumbnail
  何謂文化資產的知識論?文化資產的存有論?文化資產的溫暖?什麼是文化資產的體系性思考?(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資產非狹義〈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資產,而是廣義跨時空、具時間痕跡的物)   文化資產作為一個物,具有物性,即功能性與文化性。文化資產如同布希亞談論的古物,是邊緣物的一種。傳統的文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把日常看不見的結構,在虛擬世界觀裡打開,讓人刺痛到不得不正視,正是科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