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讀世說新語第三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戀風草,持續陪孩子閱讀,讓閱讀成為孩子的摯友
讀經典,學成語、歷史、國學、與古人智慧。
.
*阮籍的故事
.
1-1阮籍與母親的關係,以及母親過世之後的舉措。裴楷:「遠即是超凡脫俗的人,根本不尊崇什麼禮法,我們世俗之人,因此得遵守禮制。」目前臺灣社會至親過世的禮制。有:葬禮,三年之喪禮。七七之禮。守孝。
.
1-2思考一下。但是,現代是工商社會有工商社會的作法。先思考,為什麼需要有這樣的禮法?工商社會為什麼需要改變呢?未來又會朝哪一個方向改變呢?
.
*王徽之的故事
.
2-1、誇張的官員??「你哪一個部門?」不知道。「官府有多少馬?」(我沒問過馬?)「近來死了多少馬?」(不知生焉知死)(借用孔子之言??)---當官可以這樣嗎?誰寵壞的?
.
2-2、比較有意涵的故事--「雪夜訪戴」。下雪之夜,想到朋友(戴逵),想要朋友分享。雪夜裡急奔到朋友,卻沒有入內。「一路奔波不就是要找朋友嗎?」「我乘興而來,現已盡興,為什麼一定要見朋友呢?」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7會員
876內容數
藍天白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天白雲 的其他內容
這本「回憶當鋪」事實週年紀念本,也就是10年前就出版了。坦白說,我並不知道有這本書。會出10週年紀念本,應該可以確認這本書的價值。 . 十年前和十年後只有封面不同,作者、譯者、繪者、出版社都相同。 . 回憶當鋪的經營模式 1. 一天最多只能典當一個回憶。 2. 只要是人生中第一次的回憶,不管是什麼樣
文摘 「考試擺爛、上課趴睡...」國中輔導老師:最普遍的狀況,是孩子不知道為何要讀書,又被大環境逼著讀 . 最根本的解方,就是陪孩子找到意義感。張鎮遠說,人就是需要意義感,孩子從有意識、知覺開始,就會尋求意義感,當覺得有意義的時候,就會自動的去做一些事情。 . 掌握三大關鍵,陪孩子找出學習的意義感
泡泡男孩是一本我不忍卒讀的書,原因是地點—醫院。有一段時間我因為父母而陪病在醫院病房裡,對於醫院有些恐怕又害怕的情感,尤其那布滿很多醫療偵測儀器的加護病房或隔離病房。更何況是主人翁是一個十一歲的小男孩。單單想著這樣的設定,就覺得生命好難,好辛苦。 . 主人翁--喬伊,十一歲,從出生後兩個月就
. 「柳林中的風聲」是一本細細描寫大自然給孩子的書籍。讓孩子好好感受自然的書籍。 . 本書的起源這是一個小男孩每天晚上睡覺前,要爸爸講一個有關「鼴鼠和他的朋友們」的故事,然後伴著這些小動物的友誼和歡笑進入夢鄉。而講著講著,就形成一個精彩的大自然故事。這是西元1907年的事情了。對於2022年的孩子來
https://bit.ly/3ClgVW6 文摘 1)台灣的閱讀教育有「重中間輕兩頭」的現象,閱讀推廣多半著重於國中小,缺乏學齡前和高中階段;他也認為,台灣閱讀教育在「拔尖」已有顯著成果,但扶弱和全面提升似乎仍有加強空間。 . 2)為什麼孩子會閱讀,還是看不懂課本、不會答題?自然、歷史等學科領域教
這本「回憶當鋪」事實週年紀念本,也就是10年前就出版了。坦白說,我並不知道有這本書。會出10週年紀念本,應該可以確認這本書的價值。 . 十年前和十年後只有封面不同,作者、譯者、繪者、出版社都相同。 . 回憶當鋪的經營模式 1. 一天最多只能典當一個回憶。 2. 只要是人生中第一次的回憶,不管是什麼樣
文摘 「考試擺爛、上課趴睡...」國中輔導老師:最普遍的狀況,是孩子不知道為何要讀書,又被大環境逼著讀 . 最根本的解方,就是陪孩子找到意義感。張鎮遠說,人就是需要意義感,孩子從有意識、知覺開始,就會尋求意義感,當覺得有意義的時候,就會自動的去做一些事情。 . 掌握三大關鍵,陪孩子找出學習的意義感
泡泡男孩是一本我不忍卒讀的書,原因是地點—醫院。有一段時間我因為父母而陪病在醫院病房裡,對於醫院有些恐怕又害怕的情感,尤其那布滿很多醫療偵測儀器的加護病房或隔離病房。更何況是主人翁是一個十一歲的小男孩。單單想著這樣的設定,就覺得生命好難,好辛苦。 . 主人翁--喬伊,十一歲,從出生後兩個月就
. 「柳林中的風聲」是一本細細描寫大自然給孩子的書籍。讓孩子好好感受自然的書籍。 . 本書的起源這是一個小男孩每天晚上睡覺前,要爸爸講一個有關「鼴鼠和他的朋友們」的故事,然後伴著這些小動物的友誼和歡笑進入夢鄉。而講著講著,就形成一個精彩的大自然故事。這是西元1907年的事情了。對於2022年的孩子來
https://bit.ly/3ClgVW6 文摘 1)台灣的閱讀教育有「重中間輕兩頭」的現象,閱讀推廣多半著重於國中小,缺乏學齡前和高中階段;他也認為,台灣閱讀教育在「拔尖」已有顯著成果,但扶弱和全面提升似乎仍有加強空間。 . 2)為什麼孩子會閱讀,還是看不懂課本、不會答題?自然、歷史等學科領域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師兄、三師兄 長亭外,古道旁,芳草碧連天 秦時風,唐時月,春秋血連篇 愛與恨,一線天,八苦餞連邊 峰迴山不轉,人海開道路就轉 你說美人國的陣前易將窩裡反 真是好生猜不透她家的繼承權 我們看戲之餘,也得顧飽肚子 別總擔心東懼怕西,賠款割銀 要拒絕被勒索,先得自己強大 別人就撈不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西元900年,昌泰三年,五穀豐收之季。   自從侍女椿死後,失去長者庇護的兩個孩子處境越發艱難。   為了照顧年幼病弱的姬君,八重攬下許多其他下人不願做的吃力不討好的活,就為了在被惡意剋扣酬勞的前提下,額外多賺些銀錢給姬君多買些吃食及治病的藥。   尤記得明姬大人落淚的那個午後,母親遲遲
Thumbnail
  「阿娘。」   「綰兒啊,進來吧,輕點聲,阿琛他倆睡下了。」   左右無人時,離綰管天君天后叫阿爹阿娘,她的親娘衛夫人,同天后乃是金蘭之交,是四海八荒少數幾位能與天君夫婦自在談笑,甚或出言不遜之人。衛夫人性子奔放,離綰出生以後也沒見收斂,三天兩頭便有將閨女丟給姊妹看顧的事。
這講的不是權勢和財富,重點是生活習慣。當然,富與貴也有關係。一個耕讀的家庭跟政治家族,難免會有點格格不入! 有位朋友是很傳統的台灣家庭,他兒子喜歡上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結婚了!我的朋友覺得這媳婦很好,但是就會有一點隔閡。比如除夕時,她會煑上一桌菜,但是拿香祭拜祖先時,她就立馬失踪了!雖然說拜祖先,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新的關係在蘊釀 #清明節 #樹葬 #人走了就走        那天,連怡君跟同部門的已婚男同事「民澤」倆人在茶水間聊「生老病死」的議題,「民澤」強調他身後「人走了就走」不買塔位去徒增後代的負擔。女孩對此似乎產生「共鳴」,所以也大方的透露母親安放在那個軍人公墓的樹葬園區,然後環境很優雅、自然,也有
Thumbnail
頂個月(1/9)看著我的大漢小弟line:「屘姑仔往生了。」   阮叫伊「屘姑仔」,是阮阿媽上細漢的查某囝,自小漢予阿媽的妹妹,阮的姨婆做查某囝。阿媽生4个查埔,4个查某囝。   我這幾仔年想著,當初阿媽是佇想啥物?共家己的查某囝予無翁婿,閣愛拜3个姓,抱3个查某囡仔來姓3个姓的妹妹。雖然家
Thumbnail
故事發生在民初時代,窮書生愛上千金小姐,幾經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不是很熟悉的愛情小說或影視劇情? 青年人的心聲:「一顆瓊門掌上珠,石榴裙下萬登徒,芳心未許金錢買,卻與書生白首俱。」 此文章曾於二零二三年六月發佈,更新後有些少改動並加入一點新資料,亦開啟了「小人物小故事」系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師兄、三師兄 長亭外,古道旁,芳草碧連天 秦時風,唐時月,春秋血連篇 愛與恨,一線天,八苦餞連邊 峰迴山不轉,人海開道路就轉 你說美人國的陣前易將窩裡反 真是好生猜不透她家的繼承權 我們看戲之餘,也得顧飽肚子 別總擔心東懼怕西,賠款割銀 要拒絕被勒索,先得自己強大 別人就撈不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他人不同,並與佛法相似的探討世俗的取捨,以及追隨大道長遠的重要性。
Thumbnail
西元900年,昌泰三年,五穀豐收之季。   自從侍女椿死後,失去長者庇護的兩個孩子處境越發艱難。   為了照顧年幼病弱的姬君,八重攬下許多其他下人不願做的吃力不討好的活,就為了在被惡意剋扣酬勞的前提下,額外多賺些銀錢給姬君多買些吃食及治病的藥。   尤記得明姬大人落淚的那個午後,母親遲遲
Thumbnail
  「阿娘。」   「綰兒啊,進來吧,輕點聲,阿琛他倆睡下了。」   左右無人時,離綰管天君天后叫阿爹阿娘,她的親娘衛夫人,同天后乃是金蘭之交,是四海八荒少數幾位能與天君夫婦自在談笑,甚或出言不遜之人。衛夫人性子奔放,離綰出生以後也沒見收斂,三天兩頭便有將閨女丟給姊妹看顧的事。
這講的不是權勢和財富,重點是生活習慣。當然,富與貴也有關係。一個耕讀的家庭跟政治家族,難免會有點格格不入! 有位朋友是很傳統的台灣家庭,他兒子喜歡上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也結婚了!我的朋友覺得這媳婦很好,但是就會有一點隔閡。比如除夕時,她會煑上一桌菜,但是拿香祭拜祖先時,她就立馬失踪了!雖然說拜祖先,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新的關係在蘊釀 #清明節 #樹葬 #人走了就走        那天,連怡君跟同部門的已婚男同事「民澤」倆人在茶水間聊「生老病死」的議題,「民澤」強調他身後「人走了就走」不買塔位去徒增後代的負擔。女孩對此似乎產生「共鳴」,所以也大方的透露母親安放在那個軍人公墓的樹葬園區,然後環境很優雅、自然,也有
Thumbnail
頂個月(1/9)看著我的大漢小弟line:「屘姑仔往生了。」   阮叫伊「屘姑仔」,是阮阿媽上細漢的查某囝,自小漢予阿媽的妹妹,阮的姨婆做查某囝。阿媽生4个查埔,4个查某囝。   我這幾仔年想著,當初阿媽是佇想啥物?共家己的查某囝予無翁婿,閣愛拜3个姓,抱3个查某囡仔來姓3个姓的妹妹。雖然家
Thumbnail
故事發生在民初時代,窮書生愛上千金小姐,幾經波折,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不是很熟悉的愛情小說或影視劇情? 青年人的心聲:「一顆瓊門掌上珠,石榴裙下萬登徒,芳心未許金錢買,卻與書生白首俱。」 此文章曾於二零二三年六月發佈,更新後有些少改動並加入一點新資料,亦開啟了「小人物小故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