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Mo的3C策略-競爭者篇:用五力分析找出誰是主要競爭者

先前的文章《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簡單交代完研究動機、WeMo簡介以及提到:將使用3C策略分析來釐清WeMo現狀、以及未來潛在可發展的策略方向。
本文接續前導篇,開始進入WeMo的3C策略篇章。先從3C的競爭對手(Competitor)開始,本文將透過五力分析找出誰是WeMo的主要競爭者。

WeMo簡介

威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eMo Corp.)主要產品/服務是「共享機車」,透過旗下App WeMo Scooter來達成智慧電動機車24H即時租借,不同於傳統租車,一支手機即可完成所有租車程序。其品牌精神為:
顛覆既有的交通想像,共創城市新藍圖,期望以「無特地租還地」即時電動機車租借的便捷模式,帶給城市經濟實惠、暢行無阻、有趣的騎乘體驗。
以共享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不只是電動機車智慧出行服務,而是要在五年內顛覆交通,創造台灣更美好的未來藍圖。以大數據為核心,建立全新型態商業模式,服務將從「行」逐步擴展至「食衣住行育樂」。
上篇文章有提到,WeMo本身除了是共享平台的營運方外,還身兼機車於各縣市的投放,有違「共享」一詞的定義。因此嚴格說起來,WeMo反而比較像是「機車租賃業」。
雖說如此,但政府法規仍以「共享載具管理辦法」來規範WeMo等業者,以及媒體、業者本身對自身產業的認知與定義為「共享機車」,因此本系列文章為求用詞一致性,配合目前主流社會之認知,「盡量」以「共享機車」通稱之。
話不多說,我們就直接進入正題,開始我們的3C策略-競爭者開始談起。

五力分析

本篇將透過麥可·波特於1979年提出的五力分析(Porter five forces analysis)來找出直接競爭者與間接競爭者。
基本上就是分類與釐清影響公司競爭力的五種力量
  1. 買方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
  2.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3. 現有競爭者的威脅(Competitive rivalry)
  4. 新進者的威脅(Threat of new entrants)
  5. 替代品的威脅(Threat of substitutes)
關於五力分析的介紹,可以參考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MBA智库百科,或是Google關鍵字搜尋,都能找到許多理論與實例,本文就不再贅言闡述。

買方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

在一般2C的機車租賃上,消費者幾乎沒有定價權,一切根據WeMo官方定價為主。WeMo的基本定價都是依據本身與其他主要競爭對手相比較,再透過自身產品服務,並與其他業者異界合作強化產品組合。
像是WeMo 的「美食自取」功能, 透過App完成點餐再騎車前往自取,在「行」以外附加額外的生活服務;以及與雙北公共運輸定期票(1280元月票) 加價購共享智慧機車 WeMo Scooter 服務。(延伸閱讀:WeMo Scooter 再創新 「 WeMo 美食自取」全新服務登場1280月票加價購共享機車 WeMo Scooter 最低2折騎
在2B的部分,根據合作方式會有不同的分潤或收入。只是目前2B非主要業務,且網上消息甚少, 因此可暫時忽略不計。(延伸閱讀:【5G 世代】車聯網衝刺智慧城市的關鍵
像是WeMo與台灣大哥大合作,在高雄市車輛安裝 PM2.5 感測器,24 小時更即時與不延遲的蒐集空氣數據,蒐集城市街廓的空氣數據並上傳雲端,台灣大再利用AI預測空氣品質變化。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WeMo除了本身經營共享平台外,還身兼機車投放的供應。但由於本身沒有機車製造能力,因此機車來源必須仰賴台灣本土的機車製造商。
台灣機車三巨頭分別為光陽、三陽、山葉,再將市場細分成燃油與電動機車來看,上述三者仍為燃油機車製造巨頭。反觀電車剛起步,即便Gogoro在每月的電動車的銷售上維持第一,但電車於整體市場滲透率仍低的情況下,現況並沒有所謂的「絕對王者」。
有別於油車依賴加油站的補充與付費方式,電車有換電站的建置,當換電站如加油站一樣普及時,才能減輕車主的「里程焦慮」,為達到經濟規模,電車比起油車更講究「大者恆大」的「乘數效應」。
WeMo堅持綠色交通,因此初期就屏除了油車的選擇,「換電」電車則因為當時的電車市場與技術都還在萌芽階段(民國104年,睿能還在籌備GGR1,市場上壓根沒有所謂的「換電」電車),最終選擇「充電型」電車,並採用光陽的Candy 3.0當作旗下平台統一使用的車種。
選擇Candy 3.0的原因,除了光陽提供了很大的客製化空間,讓WeMo可以改裝電子控制元件與聯網定位系統,取消傳統鑰匙孔並連結 App 系統,更適合平台使用之外,Candy上市至今已經經歷過市場10年多來的檢驗,品質較為可靠,另外光陽後勤維修保養能量也很充足,不需要過多擔心維修技術的部份。
總結來說,在機車的供應上,因為旗下平台僅使用Candy 3.0一種機型,等於是讓光陽一家獨大,不像GoShare上游有GGR以及PBGN聯盟提供之車輛,相對議價能力較弱,也受限於單一廠商。

現有競爭者的威脅(Competitive rivalry)

在不糾結「共享機車」的定義下,與WeMo有相似營運模式(電動機車+APP)的主要競爭者(直接競爭者)有:
  1. GGR集團旗下子公司GoShare;
  2. 和泰集團旗下的iRent,從汽車租賃跨到機車租賃。
若以「機車租賃」來看,全台各縣市的實體機車出租行都是競爭對手,以及由山葉經營的YATOGO,租借地區以花蓮、宜蘭的觀光地區為主。
只是大多的實體機車租賃業者都是屬於燃油機車,YATOGO旗下的車款也都是山葉的燃油機車,且都與WeMo運營方式差異較大,因此屬於「間接」競爭者。

新進者的威脅(Threat of new entrants)

最近一兩年有「真正」的「共享機車」業者進入市場-Lockists以及skrt
前者是開發Lockists智慧機車鎖,透過智慧機車鎖「保管」與「傳遞」機車鑰匙;後者則是出租人將鑰匙轉交給租用人,或是透過平台提供的密碼鎖盒子將車鑰匙轉交給租用人。
上述兩者才是落實「活化真正的閒置機車」,以私人閒置車輛為資源,「讓每一台現有機車得以自動化共享」的「共享機車業者」。(延伸閱讀:為機車族創造被動收入! Lockists如何在共享機車市場走出自己的路?
雖然WeMo、GoShare、iRent與Lockists、skrt都被媒體稱為「共享機車」,但本質上就是「機車租賃線上化」與「共享機車平台」之間的差異。
很可惜本次擁有主角光環的是WeMo,「真正落實共享機車」的業者只能在本系列文章中淪為配角,委屈當作陪襯。

替代品的威脅(Threat of substitutes)

替代品太多了,基本上只要能透過「移動」到達目的地的交通工具都是替代品。
從大眾運輸的火車、公車、捷運、輕軌、接駁車、共享單車,一直到飛機、渡輪、客運、Uber、計程車,甚至到私人載具的各大汽機車品牌,都是替代品的威脅。
若將替代品範圍限縮到與WeMo相似的「低碳」與「綠色」交通,就僅剩下租賃、共享、以及私人電動汽機車的範圍。
若要與WeMo的品牌精神-「以租代買」來看,那麼就只剩下非私人載具的交通方式為替代品威脅。其中真要與「共享載具」沾上邊的,就只剩下「共享電動自行車」的相關業者GokubeUrDaMOOVE等(本質上是「租賃業」),雖然有著不用駕照、租賃價格較低等優點,但仍有著限單人騎乘、限速、限特定縣市營運等缺點。

WeMo五力分析總結

說明完影響WeMo競爭力的五種力量後,歸納五力分析的重點如下:
  1. 買方的議價能力:核心業務主要面對一般大眾消費者,2C的租用者幾乎沒有議價能力,只能依WeMo提供的方案做選擇。
  2.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受限於單一機種(Candy 3.0)與單一廠商(光陽)。
  3. 現有競爭者的威脅:線上電動機車租賃業者GoShare與iRent。
  4. 新進者的威脅:真正的共享機車業者Lockists、skrt。
  5. 替代品的威脅:不論如何定義,只要是能「到達目的地」的「移動方式」都是替代品。
Photo Credit+筆者重點整理
透過五力分析,我們找出GoShare與iRent為WeMo的直接競爭者。雖然上述三者在運營模式上多少有些差異,但本質上相似度極高,都是「APP」加上「電動機車」的「機車租賃業者」。
主要競爭者知道以後,在後續3C策略-市場客戶(Customer)上,會以WeMo、GoShare、iRent三者進行比較。
下篇文章將接著3C策略-競爭對手(Competitor)之後,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進行公司(Company/Corporation)現況梳理。
文末,若對本篇文章提出的觀點有不同看法,也歡迎各位看官與相關業者不吝分享指教,謝謝。
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參考資料

  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MBA智库百科
  2. WeMo Scooter 再創新 「 WeMo 美食自取」全新服務登場
  3. 1280月票加價購共享機車 WeMo Scooter 最低2折騎
  4. 【5G 世代】車聯網衝刺智慧城市的關鍵
  5. 燒錢做電動機車生意,揭WeMo創辦人吳昕霈內心的「綠色交通大夢」
  6. YATOGO
  7. Lockists
  8. skrt
  9. 為機車族創造被動收入! Lockists如何在共享機車市場走出自己的路?
  10. Gokube | 高雄共享電動車
  11. Urda 悠達趨動
  12. MOOVO

延伸閱讀

  1. 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
  2.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3.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4.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5.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6.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7.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8.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9.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10.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11.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2.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3.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14.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222會員
43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