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Mo的3C策略-競爭者篇:用五力分析找出誰是主要競爭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先前的文章《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簡單交代完研究動機、WeMo簡介以及提到:將使用3C策略分析來釐清WeMo現狀、以及未來潛在可發展的策略方向。

本文接續前導篇,開始進入WeMo的3C策略篇章。先從3C的競爭對手(Competitor)開始,本文將透過五力分析找出誰是WeMo的主要競爭者。

WeMo簡介

威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eMo Corp.)主要產品/服務是「共享機車」,透過旗下App WeMo Scooter來達成智慧電動機車24H即時租借,不同於傳統租車,一支手機即可完成所有租車程序。其品牌精神為:

顛覆既有的交通想像,共創城市新藍圖,期望以「無特地租還地」即時電動機車租借的便捷模式,帶給城市經濟實惠、暢行無阻、有趣的騎乘體驗。
以共享降低私有載具購買,釋放更多城市空間。

不只是電動機車智慧出行服務,而是要在五年內顛覆交通,創造台灣更美好的未來藍圖。以大數據為核心,建立全新型態商業模式,服務將從「行」逐步擴展至「食衣住行育樂」。

上篇文章有提到,WeMo本身除了是共享平台的營運方外,還身兼機車於各縣市的投放,有違「共享」一詞的定義。因此嚴格說起來,WeMo反而比較像是「機車租賃業」。

雖說如此,但政府法規仍以「共享載具管理辦法」來規範WeMo等業者,以及媒體、業者本身對自身產業的認知與定義為「共享機車」,因此本系列文章為求用詞一致性,配合目前主流社會之認知,「盡量」以「共享機車」通稱之。

話不多說,我們就直接進入正題,開始我們的3C策略-競爭者開始談起。

五力分析

本篇將透過麥可·波特於1979年提出的五力分析(Porter five forces analysis)來找出直接競爭者與間接競爭者。

基本上就是分類與釐清影響公司競爭力的五種力量

  1. 買方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
  2.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3. 現有競爭者的威脅(Competitive rivalry)
  4. 新進者的威脅(Threat of new entrants)
  5. 替代品的威脅(Threat of substitutes)
raw-image

關於五力分析的介紹,可以參考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MBA智库百科,或是Google關鍵字搜尋,都能找到許多理論與實例,本文就不再贅言闡述。

買方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

在一般2C的機車租賃上,消費者幾乎沒有定價權,一切根據WeMo官方定價為主。WeMo的基本定價都是依據本身與其他主要競爭對手相比較,再透過自身產品服務,並與其他業者異界合作強化產品組合。

像是WeMo 的「美食自取」功能, 透過App完成點餐再騎車前往自取,在「行」以外附加額外的生活服務;以及與雙北公共運輸定期票(1280元月票) 加價購共享智慧機車 WeMo Scooter 服務。(延伸閱讀:WeMo Scooter 再創新 「 WeMo 美食自取」全新服務登場1280月票加價購共享機車 WeMo Scooter 最低2折騎

在2B的部分,根據合作方式會有不同的分潤或收入。只是目前2B非主要業務,且網上消息甚少, 因此可暫時忽略不計。(延伸閱讀:【5G 世代】車聯網衝刺智慧城市的關鍵

像是WeMo與台灣大哥大合作,在高雄市車輛安裝 PM2.5 感測器,24 小時更即時與不延遲的蒐集空氣數據,蒐集城市街廓的空氣數據並上傳雲端,台灣大再利用AI預測空氣品質變化。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WeMo除了本身經營共享平台外,還身兼機車投放的供應。但由於本身沒有機車製造能力,因此機車來源必須仰賴台灣本土的機車製造商。

台灣機車三巨頭分別為光陽、三陽、山葉,再將市場細分成燃油與電動機車來看,上述三者仍為燃油機車製造巨頭。反觀電車剛起步,即便Gogoro在每月的電動車的銷售上維持第一,但電車於整體市場滲透率仍低的情況下,現況並沒有所謂的「絕對王者」。

有別於油車依賴加油站的補充與付費方式,電車有換電站的建置,當換電站如加油站一樣普及時,才能減輕車主的「里程焦慮」,為達到經濟規模,電車比起油車更講究「大者恆大」的「乘數效應」。

WeMo堅持綠色交通,因此初期就屏除了油車的選擇,「換電」電車則因為當時的電車市場與技術都還在萌芽階段(民國104年,睿能還在籌備GGR1,市場上壓根沒有所謂的「換電」電車),最終選擇「充電型」電車,並採用光陽的Candy 3.0當作旗下平台統一使用的車種。

選擇Candy 3.0的原因,除了光陽提供了很大的客製化空間,讓WeMo可以改裝電子控制元件與聯網定位系統,取消傳統鑰匙孔並連結 App 系統,更適合平台使用之外,Candy上市至今已經經歷過市場10年多來的檢驗,品質較為可靠,另外光陽後勤維修保養能量也很充足,不需要過多擔心維修技術的部份。

總結來說,在機車的供應上,因為旗下平台僅使用Candy 3.0一種機型,等於是讓光陽一家獨大,不像GoShare上游有GGR以及PBGN聯盟提供之車輛,相對議價能力較弱,也受限於單一廠商。

現有競爭者的威脅(Competitive rivalry)

在不糾結「共享機車」的定義下,與WeMo有相似營運模式(電動機車+APP)的主要競爭者(直接競爭者)有:

  1. GGR集團旗下子公司GoShare;
  2. 和泰集團旗下的iRent,從汽車租賃跨到機車租賃。

若以「機車租賃」來看,全台各縣市的實體機車出租行都是競爭對手,以及由山葉經營的YATOGO,租借地區以花蓮、宜蘭的觀光地區為主。

只是大多的實體機車租賃業者都是屬於燃油機車,YATOGO旗下的車款也都是山葉的燃油機車,且都與WeMo運營方式差異較大,因此屬於「間接」競爭者。

新進者的威脅(Threat of new entrants)

最近一兩年有「真正」的「共享機車」業者進入市場-Lockists以及skrt

前者是開發Lockists智慧機車鎖,透過智慧機車鎖「保管」與「傳遞」機車鑰匙;後者則是出租人將鑰匙轉交給租用人,或是透過平台提供的密碼鎖盒子將車鑰匙轉交給租用人。

上述兩者才是落實「活化真正的閒置機車」,以私人閒置車輛為資源,「讓每一台現有機車得以自動化共享」的「共享機車業者」。(延伸閱讀:為機車族創造被動收入! Lockists如何在共享機車市場走出自己的路?

雖然WeMo、GoShare、iRent與Lockists、skrt都被媒體稱為「共享機車」,但本質上就是「機車租賃線上化」與「共享機車平台」之間的差異。

很可惜本次擁有主角光環的是WeMo,「真正落實共享機車」的業者只能在本系列文章中淪為配角,委屈當作陪襯。

替代品的威脅(Threat of substitutes)

替代品太多了,基本上只要能透過「移動」到達目的地的交通工具都是替代品。

從大眾運輸的火車、公車、捷運、輕軌、接駁車、共享單車,一直到飛機、渡輪、客運、Uber、計程車,甚至到私人載具的各大汽機車品牌,都是替代品的威脅。

若將替代品範圍限縮到與WeMo相似的「低碳」與「綠色」交通,就僅剩下租賃、共享、以及私人電動汽機車的範圍。

若要與WeMo的品牌精神-「以租代買」來看,那麼就只剩下非私人載具的交通方式為替代品威脅。其中真要與「共享載具」沾上邊的,就只剩下「共享電動自行車」的相關業者GokubeUrDaMOOVE等(本質上是「租賃業」),雖然有著不用駕照、租賃價格較低等優點,但仍有著限單人騎乘、限速、限特定縣市營運等缺點。

WeMo五力分析總結

說明完影響WeMo競爭力的五種力量後,歸納五力分析的重點如下:

  1. 買方的議價能力:核心業務主要面對一般大眾消費者,2C的租用者幾乎沒有議價能力,只能依WeMo提供的方案做選擇。
  2.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受限於單一機種(Candy 3.0)與單一廠商(光陽)。
  3. 現有競爭者的威脅:線上電動機車租賃業者GoShare與iRent。
  4. 新進者的威脅:真正的共享機車業者Lockists、skrt。
  5. 替代品的威脅:不論如何定義,只要是能「到達目的地」的「移動方式」都是替代品。
raw-image

透過五力分析,我們找出GoShare與iRent為WeMo的直接競爭者。雖然上述三者在運營模式上多少有些差異,但本質上相似度極高,都是「APP」加上「電動機車」的「機車租賃業者」。

主要競爭者知道以後,在後續3C策略-市場客戶(Customer)上,會以WeMo、GoShare、iRent三者進行比較。

下篇文章將接著3C策略-競爭對手(Competitor)之後,將透過商業模式九宮格進行公司(Company/Corporation)現況梳理。

文末,若對本篇文章提出的觀點有不同看法,也歡迎各位看官與相關業者不吝分享指教,謝謝。

有緣人,我們下篇文章見。


參考資料

  1.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MBA智库百科
  2. WeMo Scooter 再創新 「 WeMo 美食自取」全新服務登場
  3. 1280月票加價購共享機車 WeMo Scooter 最低2折騎
  4. 【5G 世代】車聯網衝刺智慧城市的關鍵
  5. 燒錢做電動機車生意,揭WeMo創辦人吳昕霈內心的「綠色交通大夢」
  6. YATOGO
  7. Lockists
  8. skrt
  9. 為機車族創造被動收入! Lockists如何在共享機車市場走出自己的路?
  10. Gokube | 高雄共享電動車
  11. Urda 悠達趨動
  12. MOOVO

延伸閱讀

  1. WeMo的「3C策略分析」主題系列文章-前導篇
  2. 台灣機車產業的未來趨勢:電動機車、市場飽和與國際化
  3. 數據維度何其多:台灣機車產業該持續關注的幾項關鍵數據指標
  4. 假如新竹縣市合併,對台灣機車市場版圖有什麼影響?
  5. 各縣市的人口、持照人數與掛牌數之間的關聯探討
  6. 每年機車新車掛牌數量最高與最低的月份出現次數
  7. 看不出機車掛牌數與人口數據間的直接關聯,卻與持照人數有明顯正相關
  8. 台灣近八年機車車齡分佈變化
  9. 近三年各縣市「燃油」與「電能」新掛牌數的市場變化與趨勢
  10. 從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新增掛牌數的趨勢變化
  11. 從新增掛牌數看近九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2. 從機車品牌角度看近三年台灣機車市場變化
  13. 台灣近八年來的燃油機車與電動機車市場變化
  14. 台灣近三十年來的機車市場變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3會員
499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看更多